孔子“以友辅仁”之友朋思想及其现代性构建
2017-02-24王淑琴
王淑琴
(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孔子“以友辅仁”之友朋思想及其现代性构建
王淑琴
(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孔子的友朋思想奠定了儒家朋友人伦的基本内涵,“友直、友谅、友多闻”是朋友的道德品格,“切切偲偲”“言而有信”是朋友之间的相处规范,“以友辅仁”则是友朋之道的归宿,孔子的“友”观念对后世儒家友朋观的形成影响深远。当今社会,文化多元、人际关系复杂而特殊,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孔子“以友辅仁”之友朋思想的现代性,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平,有利于建设和谐稳定的时代中国。
孔子;友朋思想;传统文化;道德
《论语》一书有许多富有开创性的思想,其“士”的精神影响了后世士阶层精神品格的塑造,“以友辅仁”则奠定了中国传统朋友人伦的基本内涵:朋友切磋互益以共入“仁”道。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1]977。“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作为“友”,须有优良的品性与“仁”相对应。人际关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民族国家的人际关系有其自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因此,研究中国哲学中的友朋思想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论语》一书多次论述朋友,“‘友’出现的次数最多,有27次;‘朋’次之,有9次;‘朋友’连用有8次。”[2]孔门弟子也互称“友”。如子游讲“吾友张也”,指其朋友子张。用作动词,可解释为“帮助”,有通财之义。“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3]722《白虎通》:“朋友之际,五常之道,有通财之义,振穷救急之意,中心好之,欲饮食之,故财币者,所以副至意焉。礼士相见经曰:‘上大夫相见以雁,士冬以雉,夏以腒’也。”[4]
以《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例,何晏集解曰:“同门曰朋。”认为“朋”是同在某贵族门下或同一师门的人。清代刘宝楠解释说:“弟子至自远方,即‘有朋自远方来’也。‘朋’即指弟子”[5]。杨伯峻以“志同道合的人”解释“朋”。钱穆与杨伯峻的注解类似:“朋,同类也。志同道合者,知慕于我,自远来也。”[6]4朱熹注为:“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7]47朱熹将“朋”注解为“同类”,他也认为“以善及人”是“信从者众”的原因之一。无论从考据入手,还是着眼于义理,因“朋”指示的人群与孔子有思想交流的共通点,故精神“可乐”。
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首先谈朋友的品格。“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中的“友”有“辅助”之义,“直”“谅”“多闻”也是益友的标准。直,正直;谅,“信”,即守信;多闻,见闻广博。孔子认为三类品质对人有帮助,另外三类品行则无益。有益的三类品质分别为直、谅、多闻,而有害的三类品行是便辟、善柔、便佞。
在《论语》中,“直”一共出现22次,多有正直之意。《论语》有最具“直”字初始含义的“人之生也直”[3]401,有表达人格品质的“质直”,也有处世意义的“以直报怨”和“直道而事人”。包含真实、直率与坦诚品格的“直”,是“仁”的基本要求,也是儒家提倡的德性之一。“直者,诚也。诚者内不自以欺,外不以欺人。中庸云:‘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不二者,诚也,即直也。天地以至诚生物,故系辞传言乾之大生,静专动直。专直皆诚也。不诚则无物,故诚为生物之本。人能存诚,则行主忠信,而天且助顺,人且助信,故能生也。若夫罔者,专务自欺以欺人,所谓自作孽不可活者。非有上罚,必有天殃,其能免此者幸尔。”[3]403“凡人伪为可恶”[8]138,虚伪就会贪吝,贪吝容易算计,算计之人就不要与之交往了。“直”与“诚”是孔子看重的“益友”的特征。孔子回答“达”义时说:“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868,他认为与“达”相对的“闻”则是“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邦家有“闻”的人是“巧言令色足恭”之人。孔子赞许三代“直道而行”,反对便辟、善柔、便佞的恶行。
孔子说臧文仲似偷窃官位的人,“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私心独据,这类人是孔子厌恶的。君子“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讦以为直者”[3]1242-1243。君子不与小人交往,王良说“我不贯与小人乘”,“羞与射者比”,迎合小人的心意无疑“枉道而从”。“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乱,佞人危险。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是可耻的行为,“便辟”“善柔”“便佞”的朋友与“巧言令色足恭”的人都是“鲜仁”之人,不是孔子认可的交往对象。孔子认为“刚、毅、木、讷近仁”。内心隐藏对他人的怨恨,表面却与他人友好,是非常可耻的。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16孔子希望弟子远离“巧言令色”的一类人,因为他们不是志士仁人。郑声可乱雅乐,与他们交往是有害的。巧言足以乱德,利口足以倾覆国家。孔子说:“乡原,德之贼”,乡愿是哪一类人呢,孟子说:“阉然媚于世也者……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1]1029-1031,也就是说此人八面玲珑,四处讨巧,看似近于中道,却是媚世附和、不分是非,“枉道而事人”。孔子最厌恶的就是这类巧言令色的人。孔子赞许柳下惠“直道以事人”,乡愿即不得中道,又毫无原则,实属乱朱之紫,遭人唾弃。
“多闻”、择其善从之,是孔子认可的一等“知”,《文子》记载:“闻而知之,圣也。”多见而识,是“知之次”。多闻、明察与慎言有助于避免过失,它们是出仕的行为方法,“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3]115“多闻”含有向古圣贤学习的内容,孔子“信而好古”,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3]480。“多闻”之余,还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治学的正确态度,学者不可拘泥于已得与已知,更应不断地探寻大道,“告诸往而知来者”,避免“学而不思则罔”。虽然子贡十分用功,但还是不及颜回,连孔子也说自己不如颜回。王阳明说:“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功,颜子在心地上用功”[9]84,因而子贡“闻一以知二”,而颜回“闻一以知十”。
“直”“谅”“多闻”“仁”等优秀品质是“贤友”所具备的。孔子很看重友之“贤”,他提到的“益者三乐”包含了“乐多贤友”,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深意了。朋友之间相互切磋、“见贤思齐”,学问、道德与个人的修养也从中得以进步和提高。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如”即“似”。朋友必定是志同道合之人,志同道合的人是“就有道而正”者。郭店楚简主张“君子之友也有向”“同悦而交,以德者”[10],这些看法充分证实了《论语》的交友之道。朋友之间的“同悦”是“理义之悦我心”的“悦”,因而孔子说:“回也…于吾言无所不悦”[3]746。“无友不如己”,简单的五个汉字,吸引了众多学者的辨析,倘若一句经典的含义不容易把握,我们不妨从它所在的文本或相近时代的论述中找到佐证。《论语》:“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3]896芸芸众生,职业不同,所掌握的知识各不相同,孔子“志于学”的学问在于人道。孔子之学大多谈论人之情性,稼、圃之学并不是孔子擅长的。择友如择师,君子应与以“道”为追求的贤德之人交往,学问才能日见精进。由于“诚者,君子之所守”“独行而不舍”,故“君子和而不同”[3]935。士的精神决定了其朋友的取舍,了解了士的品格,也就理解了儒家的友朋之道与志士仁人的交友事迹。孔子总结了“士”的基本品格,如“士志于道”“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子夏门人曾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3]1302蔡邕《正交论》解释说:“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而二子各有所闻乎夫子。然则其以交诲也,商也宽,故告之以拒人;师也褊,故告之以容众。各从其行而矫之。”[1]1303蔡邕的注释关注的是孔子教学的变通性,即针对不同性格的弟子给予不同的教诲。实际上,子张谈论的君子已是“明君子”了,接近于圣人,“大贤…于人何所不容?”“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11]472荀子曾把子路、子贡、颜回分别归类为士、士君子和明君子,他们对“知者”“仁者”的观点不同,对朋友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子夏提出的交友方法主要针对平常人的交友,平常之人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易受益友之益,也易受损友之损,所以对于平常人,交友不能不慎。《说苑·杂言》记载:子夏喜欢与比自己贤能的人交朋友,而子贡喜欢与不如自己的人来往,难怪孔子谈论“为仁”时,对子贡讲“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3]1075。“好与贤己者处”是子夏处世的特点之一,与比自己贤能的人交朋友,在无形中可以提升自己,孔子预计子夏会不断进步的原因就在于此。
二、“切切偲偲”与“言而有信”
具备了“直”“谅”“多闻”等品质的人们在实际交往中应当做些什么呢?《论语》论朋友,时常谈到“君”“兄弟”,例如“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3]281“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交友与事君有相似之处,因为这两类人际关系的联结比较疏松。郭店楚简提出“友,君臣之道”,将此两伦最终关联到了一处。与朋友交往要有度,处事不可过于琐屑,见朋友有过错,规劝太多只会彼此疏远。为了更加亲近朋友,屡次夸耀自身的功劳与长处也是不合适的,“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9]46兄弟与朋友不同,子路问“士”,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3]941孔子认为朋友应相互批评,兄弟之间则要和顺相处。处朋友以切磋,处兄弟以和悦。朋友以义处,既需互相责善,又要把持有度,“不可则止”;兄弟以恩处,需彼此亲爱和睦。
虽然身在同一师门,孔门弟子的观点却并不一致,即使有争辩,也不影响同门的友谊,他们正是“朋友切切偲偲”的典型。身为吴国人的子游,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拜孔子为师,子夏是卫国人,与子游年纪相仿,他们的才能难分伯仲。一天,子游批评子夏说:“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反驳说:“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传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3]1320在教育弟子方面,子游与子夏存在分歧,子夏比较保守,所以他主张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而子游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对只做些礼节小事的行为持批评态度。在丧礼方面,子游与曾子也有分歧。曾子主张认真细致地对待丧礼,甚至“曾子每谈丧礼,泣下沾襟”,而子游却说“丧致乎哀而止”,认为丧葬的仪式,能表现适当的悲哀就足够了,不必过于讲求琐碎的仪式。
孔子谈到志向时曾说,愿“朋友信之”,可见“信”在朋友交往中的重要性。曾子也看重“信”的修养,把“信”作为每日克己省察的内容之一。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18
首先,“信”是交友的原则。在《论语》中,“信”出现了38次。“信”即守信,说话真实无妄,能够做到人己不欺、言行一致。孔子提出做人要“主忠信”,要求学生“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27,亦即期望通过孝、悌、信等德性品质逐渐接近“仁”的境界。对古人“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的重“信”作风,孔子也是极为重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无“信”约束的人如同“无輗”的车一样。《中庸》将“朋友之交”作为“天下之达道”的内容,“信乎朋友”才能“获乎上”、才可治民,而做到使朋友信任,必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孟子也谈“朋友有信”,《大学》讲“与国人交止于信”,可见“信”是先秦儒家论述朋友之道的共同准则。《吕氏春秋》说“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历史上以“信”交友的事例俯拾皆是,《后汉书·独行列传》记载了范式守信的故事。
其次,“言而有信”是为学的内容之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3]30由子夏为学的态度可知,《论语》主张的为学是知行合一的。子夏的为学还包括“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3]30,孔子的“好学”则包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从“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3]365可以看出,“好学”的内容包括“不迁怒,不贰过”。颜回的为学境界很高,他“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不迁怒”做到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贰过”也符合“改之为贵”的行为精神。孔子说君子“主忠信”[3]34,“忠”也是对待亲人的态度,“孝慈,则忠”[3]119,“信”则是与朋友相处的基本规范。
“中庸不仅是儒家学派的伦理学说,更是他们对待整个世界的一种看法,是他们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或方法论。”[12]儒家的学说体系以中庸之道建构,如果仅谈“信”,不免流于偏执。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3]119意思是说与人有约,做到求信近“义”才易执行。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孔子回答:“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抑亦可以为次矣。”[3]927孟子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1]555,可见“义”是“信”的指导原则,灵活把握“义”是“大人”的能力。“义”的存在是为了调节“必信”的极端。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3]585,这一说法揭示了孔子的思想方法:中庸之道,人们叩其两端去发现“义”的处所,可达到“至德”。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3]626“权”的本义是物之锤,掌握了“权”也就把握了“义”。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1]521他还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1]918-919子曰:“君子贞而不谅。”[3]1124贞是真诚,“谅”的本义是“信”,在这句话中,“谅”可以解释为“不择是非而必于信”,“不谅”的存在是为了调节“贞”。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3]988-992士、士君子与明君子对交友的看法有异,“大人者”与小人对“信”的理解也不同,以“中道”来看待“信”,方不辜负孔子对“信”的指认。“信”的理解与实行在于人,因人的境界不同,对“信”的运用便不同,这一特征也是君子(大人)与小人的区别之一。“信”是人类交往的美德和原则,“必信”则需要“义”去调节。
三、“以友辅仁”之友朋思想的现代性建构
不论孔子谈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还是提出“切切偲偲”与“言而有信”的行为规范,这些思想内容都旨在促成“以友辅仁”理想的实现。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3]878朱熹注:“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7]141把“文”解释为“讲学”。钱穆注:“文者,礼乐文章。君子以讲习文章会友。”[6]326荀子说“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11]416,荀子谈论的第一个“文”不是文章,第二个“文”则指礼仪。作“礼仪”讲的“文”也出现在《荀子·礼论》“凡礼,始乎棁,成乎文”等语句中。“以文会友”的“文”可以理解为“贵本”或礼仪。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的地位比较重要,君子以恰当的礼仪与朋友交游是日常的行为,“人有是,士君子也;外是,民也”[11]423。《诗经》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13],君子的举止在“礼”的范围内,说笑等情性也恰当释放了。
益友具备“仁”的品质,所以能够辅我之“仁”。“友其士之仁者”是“为仁”的途径,孔子提到“益者三友”“无友不如己者”也在为“辅仁”做准备。在子游的心目中,他的同门子羽就是“辅仁”之友。子游做武城宰时,孔子曾经问他:“你在这里得到人才了吗?”子游回答:“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3]391子游认为子羽是一个可以委以重任的人才,能辅助他造福一方。
友道何以辅“仁”?儒家将朋友列为五伦之一,是否与“以友辅仁”的主张有关?朋友一伦与处世关系密切,得到了后世儒者的一致认同,中庸称“天下之达道五,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朋友没有血缘关系,彼此以志同道合相维系,人际关系相对疏松,交往时需持有诚敬之心与恭敬之貌。“切切偲偲”与“责善”是朋友相处的重要特点,友道也承载了“仁”道的许多内涵,如“直”“诚”“忠信”“恭敬”等德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孔子友朋思想,要做好孔子“以友辅仁”思想的现代性构建。
第一,以“以友辅仁”为指导,建构现代友朋之框架。孔子的“友”观念虽然简易,但它给后世的朋友一伦划定了基本框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也给出了相应的答案。师、弟子虽然不在五伦范围内,但在荀子以后的儒者著作中,师友时常并提,可见师、弟子可以归纳到朋友一伦中讨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从宏观上讲,师亦在友中。“直”“谅”“多闻”等品质是朋友的品德,也是交友的前提。在“切切偲偲”“言而有信”的交往中,朋友之间相互勉励,享受精神之“乐”的同时逐步“辅仁”,最终以“仁”的实现为归宿,这便是孔子对朋友之道的期许。“以友辅仁”在提升民族道德文化水平的同时,也促成了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孔子友朋思想在现代社会所蕴涵的生机与价值仍不可小觑。
第二,以道义为准绳,构建德性交友之前提。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实现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决定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属性”[14]。朋友关系是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人类是社会动物,从事各类活动离不开朋友。友道是一个既古老又鲜活的话题,它是先秦儒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友道方面,儒家学者已经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努力。首先,交友在于择人。孔子认为与正直、诚实、博学多识的人交朋友有益,与阿谀奉承、花言巧语的人交往则有害。交友对人生意义重大,人们必须谨慎择友。益友需具备以下几类特征:直、谅、多闻。孟子的友朋观重“德”,品德是孟子衡量交往对象的唯一标准,在尊德的前提下他主张朋友之间要平等往来,不可有所倚仗。荀子认为选择朋友要十分谨慎,他认为好的朋友是成就德行的基础。重道义是历代儒者所提倡的交友之道。柳宗元说:“为人友者不以道而以利,举世无友。”贪图权势的,若权势没有了,关系就疏远了;贪图富贵的,一旦遭遇穷困,人情也变得淡漠。建立在道义上的友情才是牢固与珍贵的。朋友切磋鼓励,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并且有助于道义。如果人们的行为以道义为准则,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实现更高层面的道德提升。因此,以道义为准绳,确保个体行为符合德性要求,这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前提。
第三,以忠恕、诚敬为境界,构建和谐友朋关系。“以友辅仁”有效倡导了和睦的生活方式,它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价值,它所提倡的忠恕、诚敬也是和谐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忠恕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忠”是“教人以善”,“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程颐说君臣朋友,皆当以敬为主。忠恕与诚敬,是交友成功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当朋友遇到挫折时,应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关爱与帮助;对待朋友的成功,要发自内心地祝贺,分享他人的喜悦;与朋友意见不一致时,更要换位思考、积极找到对策。诚敬是一种态度,朋友相处要以礼相待、相互尊重。谦下是一种姿态,朋友之间应相互理解,尊重彼此的观点。在社会大家庭中,个体要真诚待人,不过分计较得与失,珍惜友谊,尊重别人的隐私与价值取向。
[1] 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 侯步云.论孔子的交友之道[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6-58.
[3] 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 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358.
[5] 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4.
[6]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 王阳明.阳明先生集要[M].施邦曜,辑评.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 刘钊.郭店楚简校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91.
[11]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2] 庞朴.中庸平议[J].中国社会科学,1980(1):75-100.
[13] 诗经[M].高亨,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22.
[14] 陈雪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耕与要构[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62-67.
[责任编辑:孙绍先]
Confucius Thought on Friendship That “Helps Virtues by Friendship” and Its Modernity Construct
WANG Shu-qi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Confucius thought on friendship lays a basic connotation for Confucianism’s view of friends and human relations. “Friendship with the upright, the sincere and the man of much observation” is the moral characters of friends, “being earnest and urgent” as well as “keeping the words” are the standards for getting along with friends, and “helping virtues by friendship” is the aim of friendship. Confucius idea of friendship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view of friends among the later Confucianist. The current society features the cultural diversity, complex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Under this new historic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construct the modernity of Confucius thought on friendship that “helps virtues by friendship”, which will help improve the overall moral level of Chinese nation and build a contemporary China with harmony and stability.
Confucius; thought on friendship; traditional culture; morality
2016-12-3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82)
王淑琴(1983-),女,山东滨州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哲学博士,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儒家文化、思想史研究。
B 222.2
A
1004-1710(2017)03-01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