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V不V”“V没V”结构语义对比分析

2017-02-24李宗侠

关键词:单音节动宾省略

李宗侠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现代汉语“V不V”“V没V”结构语义对比分析

李宗侠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V不V”和“V没V”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比较高,能够进入这两种格式的动词性短语有一定的限制,“V”为双音节成分的时候还常常有变式。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对汉语教学以及日常言语交际具有一定的意义。

“V不V”;“V没V”;结构;语义

自Fillmore提出构式概念后,国内外学者都对它进行了较多的探索。Goldberg将构式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她认为,一个构式的整体意义不一定能够从构式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简单相加得出,也即构式义不等于组成部分意义之和。“V不V”和“V没V”结构也具有Goldberg所说的构式特征。从形式上看,“V不V”和“V没V”都是联合式的结构,其中看似都可以添加一些并列连词,如“和”“与”“还是”,或者中间添加停顿或逗号,但是进行如此的改变之后,则可能丢失原结构的功能,如“是与不是”带了体词性的特征,一般不能用作谓语等等。前人时贤对这两个格式中的单个动词的准入进行研究,影响因素是动词的自主与非自主等等语义特征。笔者这里主要分析进入这两个格式的动词短语的准入及格式的变式。

一、对“不”“没”前的动词短语的选择

从结构上看“V不V”和“V没V”都是联合结构。有不少研究者对“A不A”进行了分析,认为“A”不仅仅可以是动词性成分,还可以是名词性成分。笔者这里只分析其为动词成分的情形,即“V不V”和“V没V”的情形。能够进入“V不V”和“V没V”格式的“V”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动词性短语。这两种格式对动词短语的选择是不是有一定的差异?除了对动宾短语、连谓短语、动补短语、兼语短语等进行分析之外,还需要对比较常见的形式动词带宾语以及介词带动词性宾语的两种短语结构进行分析。由动词构成的同位短语不能够进入两种格式,如“摔跤这种运动”。下面对动宾短语、连谓短语、动补短语、兼语短语、形式动词短语以及介词带动词性宾语等进行分析。

1.动宾短语

通知他不通知他;通知他没通知他

接受批评不接受批评;接受批评没接受批评

喜欢清静不喜欢清静;*喜欢清静没喜欢清静

动词+代词、动词+名词、动词+数量短语、动词+动词的形式可以进入“V不V”和“V没V”两种格式,而由“动词+形容词”构成的动宾短语则一般不能进入“V没V”格式。

2.连谓短语

A. 动+动

上山采药不上山采药;上山采药没上山采药

B. 动+形

看着心烦不看着心烦;看着心烦没看着心烦

“动词+形容词”式连谓短语在进入“V没V”时不那么自由。

3.动补短语

A. 动+形

学得好不学得好;学得好没学得好

B. 动+动

打死不打死;打死没打死

C. 动+数量短语

*吃了一碗不吃了一碗;*吃了一碗没吃了一碗

看一次不看一次;看一次没看一次

D. 动词+介词短语

走到天涯海角不走到天涯海角;走到天涯海角没走到天涯海角

带了表示时态的助词“着”“了”“过”的一般不能进入两种格式,只有疑问形式“吃了一碗不”“吃了一碗没”。动补短语中如果有程度副词,则一般不能进入“V不V”和“V没V”格式,比如“*学得很好不学得很好”“*学得很好没学得很好”等等。

4.兼语短语

A. 动+代+动

请他进来不请他进来;请他进来没请他进来

罚他跑不罚他跑;罚他跑没罚他跑

B. 动+名+动

有人赞同不有人赞同;有人赞同没有人赞同

称小唐为学霸不称小唐为学霸;称小唐为学霸没称小唐为学霸

这两种兼语短语结构可以进入“V不V”和“V没V”格式。

5.形式动词带宾语

陈祖荣(1995)认为,“形式动词是指本身不具有实在意义而只能以动词的名化形式为宾语的动词”。[1]58形式动词“加以”“予以”“给以”“给予”必须在后带宾语的情况下才可以进入“V不V”和“V没V”格式,如“加不加以述说”“加没加以述说”“予不予以讲述”“予没予以讲述”。而“进行”则可以直接进入“V不V”和“V没V”格式,比如将话题提前,“这场比赛下午还进(行)不进行?”“昨天的讨论进(行)没进行?”

6.介词带动词性宾语

一些介词可以进入“V不V”和“V没V”结构。赵红(2006)认为“一些介词可以充当‘X不X’式的X,例如:‘(1)你跟不跟我走?(2)你在不在那吃饭了?’并不是所有介词都可以进入这个格式的,例如“自”“于”就不能进入,“介不介”格式其实是由于介宾短语加动词组成‘X不X’式省略而造成的。例如:‘(1)你到北京不到北京去?(2)你到不到北京去?(3)你到北京去不?’能够进入这个格式的介词都是由同形的动词虚化而来的,现在都属于动词和介词的兼类词, 比如‘在、到、跟、给、用、靠、比’等,而纯粹的介词‘自、与’就不能进入。”[2]30这些介词还保留了较强的动词性特征。

多音节的的动词性成分必须是肯定形式,不能为否定形式。因为“V不V”和“V没V”格式中的“V”只有是肯定的形式时才可以进行正反比较。“V”不能为“不见得”“不会”“不跑”等等否定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动词短语可以进入这两种格式的情况不代表实际言语交际中也常常这么用,因为在实际言语交际过程中,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选择“简便”的表达方式,如追求“省力”的语用经济性原则。

二、“V不V”和“V没V”的变式

“V不V”和“V没V”中的“V”为双音节的时候,在言语交际中还常常会使用其变式。如“V”为双音节“吃饭”时,将“吃饭不吃饭”说成“吃不吃饭”“吃饭不吃”“吃饭不”,将“吃饭没吃饭”说成“吃没吃饭”“吃饭没吃”“吃饭没”等等。因此,我们这里将“吃饭不吃饭”“吃饭没吃饭”这类没有“丢失”任何成分的形式称为原式,将“吃没吃饭”这类“丢失”了成分(“饭”)的形式称为变式。因为并非所有这些看似是省略的形式都是通过省略而来的,因此笔者认为称这些为变式更为合适。

1.“V”为双音节光杆动词

刘永发(1994)认为,一般情况下,由两个反义语素并列的合成词没有“a不ab”的形式,如一般不能说“赏不赏罚”“跑不跑快”“快不快慢”等等。[3]53他还认为“‘前不前进’‘决不决定’‘行不行动’等按照习惯没有这种省略式”。笔者认为,后面的这三种形式可以说。

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认为由多音节的“V”构成的“V不V”格式时往往只重复第一个音节。[4]90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中认为,一个自由的动词可以进入“V不V”和“V没V”框架,“双音节的动宾结构,尽管其中有个是B,还是可以应用这个格式”(“B”即黏着形式)。[5]87“你们放假不放假”也可以说成“你们放假不放?”“你们放不放假”。这种变式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不能够无限制地进行类推。被“省略”的一般是动词之外的成分,也就是说保留动词性成分。比如,我们不能说“你们放假不假?”“你们假不放假?”如果说成“你们假不放吗?”则是赵元任所说的离子式的词语,这种复合词离子化以后,有可能会改变复合词原有语素次序。此外,用在问句中构成正反选择问形式,“V不V”还可以省略后一个“V”,即用“V不”来询问,如:“放假不?”“买不?”

2.“V”为单音节动词扩展的动词短语

单音节动词扩展的动词短语,主要有单音节的动词扩展为动宾短语、单音节的动词扩展为连谓短语、单音节动词扩展为动补短语三类。

(1)单音节动词扩展为动宾短语

吃饭不吃饭;吃饭没吃饭

吃不吃饭;吃没吃饭

吃饭不吃;吃饭没吃

吃饭不;吃饭没

(2)单音节动词扩展为连谓短语

去捡不去捡;去捡没去捡

去不去捡;去捡没去捡

去捡不去;去捡没去

去捡不;去捡没

(3)单音节动词扩展为动补短语

吃饱不吃饱;吃饱没吃饱

吃不吃饱;吃没吃饱

吃饱不吃;吃饱没吃

吃饱不;吃饱没

当“V”为单音节动词扩展的动词短语,其进入“V不V”和“V没V”格式中的原式分别为“AB不AB”和“AB没AB”,可以使用的变式为“A不AB”“A没AB”“AB没A”“AB不”“AB没”,而“AB不A”式的使用没有其他几种变式那么自由。

3.“V”为双音节动词扩展的动词短语

双音节动词带上了宾语,则有多种变式。如“你知道这件事情不知道这件事情?”=“你知道不知道这件事情?”=“你知不知道这件事情?”=“你知道这件事情不知道?”=“你知道这件事情不?”双音节动词扩展的动词短语,主要有双音节动词构成的动宾短语、连谓短语、动补短语、兼语短语以及形式动词短语等。

(1)动宾短语

A. 动词+代词

通知他不通知他;通知他没通知他

通知不通知他;通知没通知他

通不通知他;通没通知他

通知他不;通知他没

B. 动词+形容词

喜欢清静不喜欢清静;*喜欢清静没喜欢清静

喜欢不喜欢清静;*喜欢没喜欢清静

喜不喜欢清静;*喜没喜欢清静

喜欢清静不;*喜欢清静没

动词+代词、动词+名词、动词+数量短语、动词+动词的形式可以进入“V不V”和“V没V”两种格式。而由“动词+形容词”构成的动宾短语不能进入“V没V”格式,因此只有“V不V”的变式形式。

(2)连谓短语

A. 动+动

上山采药不上山采药;上山采药没上山采药

上山不上山采药;上山没上山采药

上不上山采药;上没上山采药

B. 动+形

看着心烦不看着心烦;看着心烦没看着心烦

看着不看着心烦;看着没看着心烦

看不看着心烦;看没看着心烦

C. 动+动+动+动

怀着一丝希望去找朋友打听消息

由多个动词组成的连谓短语只能够选择其第一个动词使用变式的形式,如果第一个动词带了宾语则可以出现其宾语。

(3)动补短语

A. 动+形

学得好不学得好;学得好没学得好

学不学得好;学没学得好

学得好不;学得好没

B. 动+动

打死不打死;打死没打死

打不打死;打没打死

打死不;打死没

C. 动+数量短语

看一次不看一次;看一次没看一次

看不看一次;看没看一次

看一次不;看一次没

D. 动词+介词短语

走到天涯海角不走到天涯海角;走到天涯海角没走到天涯海角

走不走到天涯海角;走没走到天涯海角

带了表示时态的助词“着”“了”“过”的一般不能进入“V不V”和“V没V”两种格式,只有疑问形式“吃了一碗不?”“吃了一碗没?”动补短语中如果有程度副词,也一般不能进入“V不V”和“V没V”格式,比如“*学得很好不学得很好”“*学得很好没学得很好”等等。

(4)兼语短语

A. 动+代+动

请他进来不请他进来;请他进来没请他进来

请不请他进来;请没请他进来

请他进来不;请他进来没

B. 动+名+动

有人赞同不有人赞同;有人赞同没有人赞同

有不有人赞同;有没有人赞同

有人赞同不;有人赞同没

兼语短语的变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一定的言语交际场合灵活使用。

(5)形式动词带宾语

一般来说,形式动词带宾语进入“V不V”和“V没V”两个格式时,常常使用变式的形式,一般是前一个音节加上“不”或“没”再加上形式动词和宾语。一般来说,短语中有复杂的动词或者复杂的宾语时,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常常会使用其变式。

刘道英(2001)认为“A不AB”式是不合格句,认为这种形式是年轻人求新求异的结果,这种结构不会有较强的生命力。[6]92-94她认为“A不AB”式中前面的“A”是将后面的“AB”中抽取“A”得到的,其实“A不AB”式中的“A”是“AB”省略的结果。关于将这种情形称为省略是否合适,卢屋在《正反问的省略与“X不”句式》中深入地进行了分析,认为称为省略不合适,因为省略说明添加上了“被省掉”的部分,句义就不通。[7]77笔者也认为不能称这种形式为省略形式,称为变式更加合适,它反映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不影响原意表达的情况下,倾向于使用较少的语言材料。在影响原意的表达的情况下,则不宜使用变式,例如“你从这里走不从这里走/你从这里走没从这里走”的意思只有一个,而其变式“你从不从这里走/你从没从这里走”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愿意。

使用这些变式的原因,可以从词汇学的视角和语用学的视角来分析。从词汇学的视角看,其一,从古代汉语流传下来的单音节中,不少现今还可以使用,即使它已经演变成了双音节的形式,但是其作为一个语素,还是有着较强的自由使用的能力,如“吃不吃饭”“知不知道”等等;其二,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中提到了一种离子化的词的形式,也就是当今主要认同的“离合词”,它可以在中间添加一些成分,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为“V不V”形式提供一定的便利性条件。从语用学角度看,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常常遵循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也即倾向于使用较低的努力来获取同样的或者更大的交际效果。不过这种追求“经济原则”并不代表着没有限度,而是会受到一定的语境的限制,如果没有足够的语境支撑,则不能无止境地为了“省力”而“偷懒”,这种情况下的省略有可能会造成歧义,也可能造成词不达意,让人感觉不知所云,不过在需要表达特殊的含义的情况下除外。

三、语义上的区别

《现代汉语八百词》[4]383-384对“没有(没)”和“不”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都含有否定的意思。“不”可以用来表示主观的意愿,可以用来指过去、现在和将来;“没”不能用来表示主观意愿,而是用于客观叙述,只能用来指过去和现在。“不”与“没”的语义区别对“V不V”和“V没V”的语义产生了影响。“V不V”格式一般用来表述对尚未发生的情况的主观意愿,而“V没V”则一般用来表示已经发生的客观情况。

单音节的能愿动词、助动词构成的“V不V”格式,一般都可以用“V否”来替代,如“可否”“是否”“敢否”等等。但是当“是不是”用在正反问句里就不能够用“是否”来替代了,比如不能说“*昨天是否星期五”“*今天天气很热,是否”等等;而“是不是”问句则可以用“是否”来代替,如“您是否真的同意”“是否他也同意”。[8]107

结语

现代汉语中,“V不V”和“V没V”两种格式比较常见。这两种格式之间有着一些区别,如选择动词性成分方面有着不对称的特点以及在承担句法功能和语义等等方面有着区别。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往往因为倾向于“省力”而使用这两种格式的变式。

[1]陈祖荣.浅谈动词的分类问题[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2]赵红.浅析“X不X”式中的X[J].现代语文,2006(8).

[3]刘永发.“A不A”式及其省略臆说[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1994(4).

[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 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刘道英.“A不AB”谓语句与正反问句的比较研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7]卢屋.正反问的省略与“X不”句式[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

[8]陶炼.“是不是”问句说略[J].中国语文,1998(2).

Class No.:H13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Structure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V不 V”&“V 没V” Structure in Modern Chinese

Li Zongxia

(School of Literal Arts,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China)

The structure of “V不V” and “V没V” in modern Chinese have high frequency in daily use. The verbal phrases that can be used in the structure have some restrictions. It is always have some other forms when “V” is double syllable components. Analysis of these cas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 teaching and daily verbal communication.

“V不V” in modern Chinese; “V没V” in Modern Chinese; structure; semantic

李宗侠,在读硕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672-6758(2017)02-0138-5

H13

A

猜你喜欢

单音节动宾省略
基于HSK 作文语料库的动宾式离合词偏误分析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动宾式离合词插入数量短语研究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
中间的省略
“救火”带标记动宾对象式结构语用认知分析
《穆斯林的葬礼》中单音节动词重叠考察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