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2-24靳鹏伟何永红
靳鹏伟 何永红*
基于校企合作的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靳鹏伟何永红*
(湖南科技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土建类专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当前土木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旺盛,但伴随着许多高校不断地扩招,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问题的出现,加强本科院校土建类专业建设,推进土建类专业人才全面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建立健全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确保校企合作办学各方在完善的办学机制保障下,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培养一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建筑人才,并集成取得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效果,形成土建类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案,发挥示范作用。
校企合作;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加速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亟需具有一定自主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等人才[1]。目前我国人才培养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国的各类学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和产业的需求脱离、质量评估结果失真、教育环境脱离职场环境等问题是我国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中之重[2]。2014年6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其当务之急。而校企合作对学生的手脑配合能力、创新实践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的锻炼和培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解决我国当前各类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1 校企深度合作原则
1.1 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原则
校企双方只有深度合作,将生产与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使其对更多实际项目进行锻炼,才能够保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得以深度参与,同时能够保证学校教师具有更多机会组织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积极参与。一方面而言,可对教师进行锻炼,另一方面而言,可使学生在校期间便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参与,这样一来,可使学生、教师及企业实现共赢。
1.2 校企互利,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首先,对于校企合作而言,其要保证在真实社会生产实践中参与,由于企业参与其中,必须要注意遵循市场化原则;其次,只有在市场中参与,才能够保证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真正融入,使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及职业素质得到更好培养;最后,在保证市场化运作基础上,才能够保证企业及学校均获得效益,从而促进学校及企业之间长期稳定合作[3]。
2 传统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教学过于偏重理论基础
土建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在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铁道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各个设计技术环节,以及相应的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等相关工作,无不充满着实践教学所涵盖的知识。“应用”是土建类专业的教育核心,也是建设中的准确定位和办学立足点。然而长期以来,土建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环节;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滞后,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上;三是实践教学的方法只注重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动手能力很弱,创新精神不足,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缺乏实践经验,适应能力较差等。所以,在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改革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坚持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注重学习、实践和创新相互结合,把教学活动延伸到社会,拓展到企业,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教育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传统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脱节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伴随着房地产、高铁、道路桥梁等基本建设领域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的应用日新月异,土建类专业的青年教师在面对这一现象时,也应去建筑企业实践锻炼,增加其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成为双师型教师。总之,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关键。但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却没有及时跟进。有些经典教材虽然一版再版,但援引的规范、标准仍为老旧版本,与现在的实际情况脱节,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较大的困扰;部分课本中的案例也略显过时,并未能反映最新的科研及工程应用成果。
2.3 实践环节课程流于形式
实践课程是土建类专业课程框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而设置的,包括课程设计和实习环节两部分。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进行多方位合作,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合作方式。加强校企合作,高等院校可以促进教师“双师”素质提高,提升教学质量。此外,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企业实习,有效地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在社会竞争中具有更多的优势。工地现场不同工种和各类机械交织混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受实习学时、指导教师、场地等条件限制,学生实习往往走马观花,根本无法全面深入地进行。综上所述,实践环节的课程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3 土建类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3.1 成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委员会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成立校企联合委员会,该校企联合委员会成员由双方的高级职称人员和拥有国家注册执业资格的工程师组成,由该校企联合委员会全面总结学校实践教学经验以及土建类各专业学士学位评估和本科教学评估的成果,依据湘南建筑行业和企业目标需要,校企联合构建土建类专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科学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形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课程体系中增加老城区规划、古建筑物加固、矿山建筑工程、山区道路与桥梁工程等课程,与学校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共同探讨专业知识,从而明确学生的学习方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校企工作人员全面参与培养人才的各项工作中,校企领导者合理分配工作,组织土建类学院主管加大校企工作的实施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健全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确保校企合作办学各方在完善的办学机制保障下,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培养一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建筑人才,并集成取得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效果,形成土建类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案,发挥示范作用。
3.2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首先,进一步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平台。加快建设与土建类专业相关的房屋建筑、岩土工程、测绘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房屋检测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实习基地。其次,校企共同评价办学质量,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学生、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最后,企业应该具备专业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管理人员,为实训的大学生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帮助。另外,企业的研发人员要树立创新型思维模式,推动科研项目的进步与发展。
3.3 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
培养应用性人才需要以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帮助教师树立创新型教学意识,直接接触土木工程专业的最新工艺和技术,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土建类行业一线学习交流、建立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现场、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和科研成果突出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4]。建立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并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
4结束语
总之,通过校企共同培养模式,吸纳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指导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一方面可直接接轨行业标准,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可有效弥补现阶段“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相关做法可为同类学校提供借鉴。
[1]刘少东,郑鑫,张兆强.土木工程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2):32-35.
[2]徐永峰,胡建林.土木工程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亚太教育, 2016m(5):209-209.
[3]尹鹏.工作过程为向导的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5).
[4]何永红,靳鹏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土木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10):101-103.
(责任编校:何俊华)
2017-01-10
湖南省教育厅教育教改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湘教通2015)291号]。
靳鹏伟(1981-),男,山西长治人,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与教学。
何永红(1978-),女,河北定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测绘工程与教学。
G642
A
1673-2219(2017)06-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