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与融合:生态翻译学和语言模因论

2017-02-24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原语模因宿主

黄 慧



发展与融合:生态翻译学和语言模因论

黄慧

(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语言学可与生态学和模因论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生态翻译学和语言模因论在译学领域的探讨方兴未艾。在解读生态翻译学和语言模因论的系统理论机制基础上,探索其发展趋势,挖掘两者在哲学理据、基本原理等方面的共质层,提出“生态模因学”观点,进一步论证其在翻译三阶段即译前准备阶段,译文生成阶段和译本传播阶段的解释力,有助于实现翻译模因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生态;模因;翻译

生态语言学与语言模因论同属于跨学科研究理论范畴,自两种理论诞生以来,学界就开始分别以此为理论基础从不同视角出发解读各种语言现象。近年来,两种理论的“翻译转向”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宋志平、胡庚申借助生态环境、适应与选择、整体主义、生态伦理等概念,解读翻译研究领域的若干关键问题,如可译性、复译、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等;[1]也有学者结合文学翻译、科技翻译、新闻时事翻译、实用翻译从生态学角度进行研究。如谭淑文在生态翻译学的关照下,以整体翻译生态环境为基础,从译者选择、人类学视角、翻译过程三个维度对阿瑟·韦力所译的《诗经》进行考察和探究。[2]

关于语言模因论的译学转向,苏奕华针对翻译中英汉两种语码的混用,结合语言模因生成机制——模因复合体,处理跨文化模因的翻译问题。[3]王立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将翻译的过程定义为模因变体的过程,通过分析得出变体模因存在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通过异化得到的变体模因为强势模因则首先考虑采用异化翻译方法,如果为弱势模因则要采用规划翻译方法或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方法。[4]

然而,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生态语言学与语言模因论在翻译领域具有同质性和共振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正是由于这种同构性,两者能相互结合、相互贯通。本文在阐释生态翻译学和语言模因论基础上,探索其发展趋势;通过分析两者在哲学原理上的一致性,进一步论证两种理论的融合在翻译的三个阶段,即译前准备阶段,译文生成阶段和译本传播阶段的可操作性。

一 生态翻译学理论透视与国际化进展

(一)理论透视

生态翻译学起步探索于21世纪初的中国香港。2001年胡庚申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做了以“从达尔文的适应与选择原理到翻译学研究”为主题的首期翻译学讲座,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引进到翻译活动探讨并论证其可行性,提出建立“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初步构想;标志生态学途径翻译研究的开端。

在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奠基性理据的基础上,胡教授于2006年8月在“翻译文化国际会议”上宣读了题为“生态翻译学诠释”的研究论文,提出“生态翻译学”,以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类似性和同构性为基础,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本质加以挖掘、拓展与提升。

生态翻译学聚焦于“三生”主题,即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在生态整体主义指导下,移植和隐喻“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基本原理,“将这种原理嵌入翻译生态系统,使这种原理与翻译群落与生俱来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意识相关联。换句话说,利用“适者生存”基本原理的杠杆作用——把生存系统的思考和思考的生存系统用于翻译实践中——这是翻译成功的内在的和永恒的动力,也是回归于翻译群落生存、生命、生态发展的原始目标”。[5]

(二)国际化进展

肇始于中国的生态翻译学研究,正在为中国翻译学发展赢得翻译理论的话语权。[6]2010年,“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相关部门批准注册成立,并举办“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会议主题为:“生态翻译学:翻译研究的生态学途径”,来自世界各地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此外,生态翻译学研究的官方网站的开通,由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生态翻译学学刊》(中文版)出版创刊号的批准及英文版的国际标准期刊号的成功获得等举措,“表明肇始于中国、由中国翻译界学者首倡的生态翻译学正在走出国门、向着更大的范围拓展”。[7]生态翻译学理论进一步的国际化发展,对扩大和提升中国作为“翻译大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向“翻译强国”实质性地跨越与转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 语言模因理论诠释与持续性拓展

(一)理论诠释

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运用类比生物遗传单位——“基因”的方法提出“模因”概念。道金斯认为:“模因是一个文化传播单位……正如同基因库中繁衍的基因,借助精子或卵子,由一个身体跳到另一个身体以进行传播;模因库中的模因,其繁衍的方式是经由所谓模仿的过程,而将自己从一个头脑传到另一个头脑。”[8]凡是获得广泛复制和传播的现象都是模因现象,语言是在交际中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所以就存在语言的模因现象。[9]语言模因论认为,任何携带宿主言语意图,借助如字、词、句、篇章等语言形式,通过复制感染使其得到传播的因子,就可以成为语言模因。

(二)持续性拓展

从1976年模因论作为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诠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而首次提出,到2005年国内何自然教授将模因论应用于语言研究中来,再到现在,语言模因和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进行各种拓展性研究,这些都显示出语言模因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Blackmore认为模因论为研究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角度。[10]模因论为有效解释语言的生产性和传承性提供强有力的理据。芬兰学者切斯特曼(Chesterman)把道金斯的模因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中来,把“有关翻译本身以及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统称为翻译模因,大量的翻译模因、翻译模因变体或翻译模因复合体存在于翻译模因库中”[11]。

选取“语言模因”为主题,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网上检索,检索结果为:从发表的年份来看,2005(1篇),2006(6篇),2007(28篇),2008(54篇),2009(106篇),2010(129篇),2011(160篇),2012(156篇),2013(162篇),2014(150篇),2015(131篇),2016(124篇)。结果显示,自2005年何教授将模因引入国内语言研究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语言模因论的研究,2009年以来,每年就语言模因为主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百余篇,在语言模因探究的应用性和精细性等方面持续性拓展。

三 生态翻译学和语言模因论的相互贯通性

(一)生态模因学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既是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同时也是语言模因论的基本理据,其中的“自然选择”、“汰弱留强”等自然法则使生态翻译学和语言模因论在哲学理据、基本原理等方面形成共质层,两种理论相互融合。

具体来说,任何物种在进化过程中会受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法则的作用,如果没有随着其竞争者发生相应程度的变异和改进,将被淘汰。语言模因论者认为,存在于模因库中的各种模因为了能成功被复制进而传播感染宿主,必须努力成为“强势模因”,具备高保真性、多产性和长寿性等特征。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过程中存在大量“适应”、“选择”、“生存”、“淘汰”等现象,翻译是译者不断“适应”和优化“选择”的过程,译文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连续不断地把“差的”排除掉,把“好的”保存下来的积累结果,并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不断加以改进。“汰弱留强”既是自然法则,也是译者处理译文的法则。

基于此,“生态”与“模因”在一定范畴内达到共振点,形成“生态模因学”,在翻译模因生态环境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使社会模因、文化模因和语言模因趋于稳定性结构,达到翻译模因生态环境的平衡。翻译模因促使不同语言之间转换交流,语言模因使文化传承,文化模因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模因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紧密联系。作为人类行为的翻译活动,与自然界,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地,总体上是通过模因关联和共通,形成翻译模因生态的关联序链。

(二)翻译三阶段的生态模因学阐释

在一个综合性的翻译理论中,翻译过程,较之其他次级理论,如翻译功能、翻译教学等来说,更为核心。翻译是以翻译模因为中心的;总体来说,翻译过程就是翻译模因对以原语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翻译模因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目的语的“选择”。[12]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是翻译模因操作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模因翻译过程被描述为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现试将生态模因学在译学中的阐释从翻译的三个阶段,即译前准备阶段,译文生成阶段和译本传播阶段具体分述如下。

1.译前准备阶段。在译前准备阶段,一方面,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原语模因的各种宿主实施选择。读者反馈较好的译者往往容易成为强势模因宿主而被选择;相反,有的原语模因宿主由于受到翻译生态环境里的各种因素影响,比如委托者,出版商等也容易被淘汰。另一方面,对于模因宿主来说,为了能成功传播模因,就要对所处的翻译模因生态环境做出多方面的适应和选择,尽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相匹配的作品去翻译,而避免那些自己无把握的或把握不大的作品,努力表现自己的适应能力,尽量适应翻译模因的生态环境。

已被翻译生态环境选择的译者,作为原语模因宿主,通过与原文各种模因的接触,进一步区分原文模因库中基因型和表现型模因,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展开逆向选择:对相同信息内容的基因型模因则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对于内容各异的表现型模因变体则选取归化翻译方法。翻译策略也是翻译模因库中的模因或模因复合体,它们在不同译者间不断复制传播,并产生变异更新。翻译策略模因是译者遵守规范模因的方式,规范模因与策略模因相互作用,和谐发展,从而保持翻译模因能够在目的语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生存”和“长存”。

2.译文生成阶段。在作为原语模因宿主的译者和翻译生态环境进行“双向选择”后,翻译进入第二阶段,即译文生成阶段。这一阶段的模因宿主为了适应包括社会、文化、翻译群落等在内的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翻译客体与主体环境,在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上最大程度发挥主体性作用,实施对最终行文的选择。此时的模因宿主已成为“典型要件”,主要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层面上协调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努力寻求“整合适应选择度”最佳的生态平衡。

对于译文的“不可译”现象,生态模因学认为,可译模因与不可译模因不只是原语系统与目的语系统之间语言文字层面的差别问题,而是原语生态里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与译语生态里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之间的“差异度”问题。在原语生态不变的情况下,原语生态与目的语生态的差异度越小,翻译模因库中的可译模因值就越大,不可译模因值就越小;原语生态与目的语生态的差异度越大,可译模因值就越小,不可译模因值就越大。

3.译本传播阶段。此阶段的译本承载着模因宿主的选择和适应,为了在译语的文本生态系统中生存并传播,必须成功感染译语读者宿主,完成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的移植,甚至对被移植文本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重构”和“再建”,调适成使译语模因能够存活、生长及传播的生态环境。这一阶段是翻译模因依循原文固有的生态结构在另一语言系统中进行“再现”,体现了翻译活动的最终结果。

译者多维度转换,特别是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程度,则是评判和测定译本整合适应选择度的核心标准。作为目的语语言模因载体的译文,整合适应选择度越高,意味着传播能力越强,传播范围越广。此外,翻译群落各成员的反馈,译本出版印数,译本分析及采用情况,译评统计等反应译本生命状态的因素也直接决定译本所承载的模因是否能适应目的语翻译生态环境,从而最终完成从原语模因到译语模因的成功转变。

综上所述,通过探寻生态翻译学和语言模因论的切合点——自然选择学说,发现由两者的融合而衍生出来的“生态模因学”打破了两者贯通的真空层,在翻译研究领域凸显其优越性,对于解释翻译三阶段过程中的各种翻译现象有较强的说服力。在此基础上,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关注到生态翻译学和语言模因论的同质性,为“生态模因学”在翻译领域的研究拓宽思路。

[1]宋志平,胡庚申.翻译研究若干关键问题的生态翻译学解释[J].外语教学,2016,(1):107-110.

[2]谭淑文.阿瑟·韦力英译《诗经》的生态翻译学解读[J].宜春学院学报,2011,(6):158-160.

[3]苏奕华.从语言模因的机制看英汉两种语码混用的翻译策略[J].外语学刊,2015,(3):107-110.

[4]王立松.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J].天津大学学报,2013,(4):350-353.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12.

[6]思创·哈格斯.生态翻译学的国际化进展与趋势[J].上海翻译,2013,(4):1-6.

[7]思创·哈格斯.生态翻译学R & D报告:十年研究十年进展[J].上海翻译,2011,(4):1-6.

[8]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242-243.

[9]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J].外语学刊,2008,(1):68- 73.

[10]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UP,1999:80.

[11]Chesterman,A.Memes of Translation[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5-14.

[1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20.

(责任编校:张京华)

H315.9

A

1673-2219(2017)04-0137-03

2017-02-20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与‘模因’共质:以湖湘旅游翻译为例”(项目编号14YBA193);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模因理论的翻译生态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C067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微语言的社会语用平衡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5TJCZH241)。

黄慧(1983-),女,湖南衡阳人,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原语模因宿主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抓住自然宿主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