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建构
2017-02-24马启龙李锦煜秦万祥徐亚强
马启龙 李锦煜 秦万祥 徐亚强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合作 747000)
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建构
马启龙 李锦煜 秦万祥 徐亚强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合作 747000)
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翻转课堂、混合学习为理论基础,主要实现培养“知而有识,能而善用,行而厚德”的人才、体现“过程培养”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教学目标,以“预习目标化、作业针对化、阅读多样化、讨论团队化、形成性考核能力化”为抓手,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混合学习
一、引言
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1],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习的结果,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实现了知识传授,知识内化则是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但课后的这些延伸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近年来,翻转课堂的兴起为我们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课题组将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引入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索与实践了新型教学模式。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含以下五个要素: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2],下面笔者就从这五个方面阐释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理论基础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将“先在课堂进行知识传授,后在课外进行知识内化”的传统教学模式“翻转”为“先在课前进行知识传授,后在课堂进行知识内化”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一方面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即教师要预先为学生录制在线视频课程,在上课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DVD观看教学视频和PPT,可以多次暂停、回放、做笔记或阅读等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得益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发展,如果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教师和学生,就不可能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对学习的改变在于: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改变了教师与家长的交流[3]。
2.混合学习
混合学习是一个比翻转课堂更早出现的概念,是指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4],现在看来,翻转课堂就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突破“知而无识,学而无用”的瓶颈,培养“知而有识,能而善用,行而厚德”的人才。
2.实现课内课外整体引导,突出课堂教学的延伸性和渗透力,体现“过程培养”导向,课程考核更趋合理。
3.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师生、生生互动更加频繁。
(三)操作程序
1.“五个环节”为措施实现课外课内整体引导
为了使过程性培养落到实处,学校先后制订了切合各自专业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延伸“五个环节”实施细则,并进行了有效的教学实践,使过程培养具体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学校层面的做法是“预习目标化、作业针对化、阅读多样化、讨论团队化、形成性考核能力化”,各个环节的具体方法是:①课程预习要根据教学进度相应章节的教学目标,布置阅读教材或参考书目的相关知识要点、欣赏电子视频、阅读论文和专利等预习内容。②课程作业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如知识巩固、效果检测、课外拓展、学习反思等布置课后习题、技能测试、小论文等作业内容。③课外阅读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列出图书、经典视频、精品课程、网站网页、名曲名画、经典赛事、论文和专利等阅读内容。④课程讨论要组织成立课程讨论小组,并选出负责人,记录详细的讨论过程,撰写讨论报告。⑤形成性考核采用随堂测验、阐述、操作、比赛、口试、机试、小论文等形式,减少课程知识考核,增加技术与能力考核,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系层面的做法是“环节灵活化,比例灵活化,方案灵活化”,具体方法是:①在将课堂教学延伸纳入课程成绩评定的前提下,具体将哪些环节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各教学系根据专业特点灵活制定,本专业教师统一执行;公共课程、通识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由课程承担系根据课程特点自行确定。②在遵循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比例为理论课5:5、实践课6:4的前提下,各教学系根据专业特点自行确定每个课堂教学延伸环节所占平时成绩的比例。
2.分层实施“翻转课堂”,线上线下一体化
教学模式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学校实行分层次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即:一是大部分课程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体。二是理论性强的课程尤其是公共课程根据情况翻转1-2次,学校实行“精彩课堂”建设工程,要求每次“翻转课堂”必须在规范基础上,达到“精彩”的标准:备课体现科学性、实践性、前沿性和教师个性,说课体现逻辑性和目的性,授课思路清晰,讲解透彻。三是实践性和技术性强的课程加大翻转力度,采用课外通过“精彩课堂”网站先预习、先阅读、先讨论、先作业,课内再阅读、再讨论、再作业的翻转方式,既做到教师教学线上线下一体化,亦做到学生学习线上线下一体化。
3.以“翻转课堂”突破课堂教学延伸的瓶颈,知、能、行培养全面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主要是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课程考核时教师只需评定一到两次平时成绩,再加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即可完成课程成绩的评定,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培养大批“知而无识、学而无用”的人[5]。因此,全面实施课堂教学延伸“五个环节”的瓶颈在于:一是如何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学识,具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能应用于实践,完成知识内化。二是教师既要完成课堂讲授,还要组织实施课堂延伸,完成多次的考核和成绩评定,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负担。而通过翻转课堂能有效突破这些瓶颈,使培养的人才达到“知而有识,能而善用,行而厚德”,又不增加教师的负担,具体方法是:
(1)预习中学知识练技术,基本完成“有知”“懂德”。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参考书目中的相关知识要点、观看在线教学视频、阅读论文和专利等自主学习相关知识,训练相关技能,懂得做人办事的道德规范。教师主要以课堂问答、抽查笔记、标注、预习报告等形式随机进行检查。
(2)阅读中看经典提素质,深化实现“知”转“识”。学生通过阅读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列出的阅读内容,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真谛,在吸收前人知识的基础上深思熟虑,透过字里行间心领神会,从而形成自己的学识,提升个人的素质。教师主要考核阅读记录、心得体会及阅读成果。
(3)作业中找问题强能力,强化达到“识”转“能”。学生通过各种练习活动,一方面找出知识技能方面的欠缺,另一方面通过完成挑战性的、应用性的任务,将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收取与批改作业的方式灵活多样,可采用个别批阅、集体批阅、网络批阅等方式,批阅之后要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分析和讲评,进一步强化学生能力。
(4)考核中考能力多应用,有效促进“能”而“用”。形成性考核注重学生能力,注重实际应用;减少课程知识考核,增加技术与能力考核;减少单一记忆考核,增加提出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核,加大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减少课程基础知识考核,增加课外阅读和课外讨论的考核。形成性考核是学生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进行的用于检查学习完成结果的考核行为,是为了利用学生利用所具备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5)讨论中出团队出成果,交流提升“行”与“德”。课程讨论中要成立课程讨论小组,指定负责人,形成学习团队,考核以组为单位,主要考查团队能力。课程讨论可采用分散随堂讨论和专项集中讨论,每次讨论要有前期准备、问题分析、观点阐述与报告撰写,形成一定的讨论成果。
(6)课堂中频互动高质量,真正做到“有”“善”“厚”。在课外完成知识获得后,那么课堂内就全面增加学习中的互动,切需要组织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包括学生创建内容、独立解决问题、探究式活动、基于项目的学习等,这样才会在更高层次上获取知识、强化能力、深厚德泽。
(四)实现条件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面对多个学生,互动交流有限。而课堂翻转后,教师可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把有相当疑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给以小型讲座或演示,与此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比以前更多了。学校还专门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做到时时去交流,处处可交流,事事能交流;做到向教师学学问学做人,向同伴学本事学做事;做到人人会用网络,喜欢网络,用好网络。
(五)教学评价
为实现与翻转课堂相适应的教学评价,学校规定课程总评成绩至少应包含平时和期末两项成绩,或平时、期中和期末三项成绩,比例为3:7,或2:2: 6。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听课、提问、完成实验、实习、课外作业、习题课、课前预习、课堂(外)讨论、课外阅读、出勤、平时测验等。并且平时成绩沿用至补(缓)考,即补(缓)考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补考考核成绩两部分综合评定,使课程成绩考核过程与结果并重,在注重课程考试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评价,课程考核更趋合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翻转课堂的课外课内整体引导、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五化”,即: “五个环节”为措施,过程培养具体化;“传统教学”为主体,线上线下一体化; “翻转课堂”为突破,知能行培养全面化;“教学平台”为载体,互动交流可行化;“过程培养”为导向,考核评定合理化。
通过本教学模式的实施,改变了教师单一课堂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从而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加强了课堂教学的渗透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理论性向技能性的转型;进一步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科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的局面,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M].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余胜泉,马宁.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J].电化教育研究,2003(6):3—8.
[3]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3):3—5.
[4]李克东.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5]陈后金.转变教育观念造就知而有识学而善用的优秀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10—11.
(责任编辑:李影丹)
On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Teaching Mode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MA Qi-long,LI Jin-yu,QIN Wan-xiang,XU Ya-qiang
(Gansu Normal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Hezuo,Gansu 747000)
Based on th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and the blended learning theory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this paper makes the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knowledge by knowing,performance with ability,virtue with quality”.The teaching is process-construction oriented and aims at the teaching targets of students'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Starting with the“targeted preview,oriented assignment,diversified reading,discussion teamwork,ability-based examination”,the newteaching mode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s.
flipped classroom;new teaching mode;blended learning
G642.0
A
1008—7427(2017)02—0003—04
2016—10—12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甘肃藏区信息化教育资源与环境建设研究”(11YJC88013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GMYMYZHX〔2016〕006)。
马启龙(1981—),男,甘肃临夏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