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2017-02-23赵悦
赵悦
摘 要: 在目前中国大的经济发展背景下,院校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必然结果。一所院校属性为民办,又为高职高专院校,不管是从政策给予的角度,还是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都不太符合社会的要求。转变办学理念,转变办学层次,转变师资队伍的培养方式,是其必然出路。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 转型升级 师资队伍
一、转型的背景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经过30年的艰难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转型升级的愿望日趋强烈。
当前,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他们担负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重要使命,已逐步成为承担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力量。
在目前中国大的经济发展背景下,院校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必然结果。一所院校属性为民办,又为高职高专院校,不管是从政策给予的角度,还是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都不太符合要求。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变,转变办学理念,转变办学层次,转变师资队伍的培养方式,这是一个必然出路。
当前,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仍跟不上经济发展态势的需要,并已成为制约“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适应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迫切需要,很有必要积极发展应用型本科,适当加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
在过去的几年,不少省市的高职院校都热衷于“升本”。在这新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中,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更加倾向于向更高层次的办学水平迈进。究其原因,民办高职院校转型的必要性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剖析。
二、社会与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人才在中国社会本来就是一个褒义词,一般意义上的人才我们都定义为至少是接受过正规本科学历教育的人。因此传统印象中的专科,尤其是高职的专科受不到社会的认同。加上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通常采用技能型的培养模式,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显然这样的人才培养层次无法适应更高层面的市场发展需求,因此结合产业经济转型、经济体制的继续转轨,从内涵中提出要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建立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的紧密关系,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学校发展定位的需求
民办高职院校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通常定位层次比较低,培养的学生大多是工作在企业生产一线的技工型人才。随着人口红利逐渐关闭,历年来,生源数量不断萎缩,如果还停留在原先高职高专的教育层次上,在招生宣传中一定会处于劣势。因此学校从整个宏观发展角度出发,重新更正自己的定位,也是情理所在。下图为某学院2008-2012年度每年录取新生的数量,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转型前这所学院下每年的招生数量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样的招生规模趋势是很难满足一所民办学院的长期发展的,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学历层次。在中国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心目中,本科的学历层次比专科学历层次高很多,为学院升级转型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圖 某学院2008-2012年录取学生数量图
四、专业发展的需求
教育往往具有滞后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遵循教育部提出的相关要求,又要尽量满足市场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要求。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是比较困难的,也就是为什么企业总觉得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实用”。在原先某学院的专业设置中,不乏会计、金融、工程造价等社会热门职业。但随着这些热门职业在各大高职院校的普遍开设,社会上对这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应用型本科这一层次上培养的人才比专科层面上培养的人才更具竞争力。某校建校多年来,在一些专业上有了较好的办学积淀,形成了一批特色专业,但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依然受到人才培养层次的制约。构筑本科层次的学科专业平台后,将会为该校多年来积淀的优势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加快学科及专业的建设,进一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提高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结果与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新一轮教育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该学校通过升级转型,由原先的高职高专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将企业的生产车间搬进教室,或者将教室搬到更广阔的操作一线中,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教学方法,大大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学生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按照社会对高校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把握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五、师资队伍的转型
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人才引进难度大、教师来源渠道单一、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和民办高职院校的性质相联系,也和我国整体的教育体制相联系。在民办高职院校的性质方面,其待遇、前途等并不能促使其吸引各种人才;对转型后的院校来说,目前师资队伍构建上的最大问题无疑是人才的缺乏。对于师资队伍转型的问题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以借鉴:
1.建立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体系
要结合教师自身的情况,为教师设计一条正确的通道发展道路,使教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和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教师相比,显然职业发展的通道是不同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师资要求不一样,所具有的职称的含金量也不同,所以对于师资来说要尽可能建立起新的职业发展通道,让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使教师迅速实现职业转型。
2.完善教师队伍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对于一个教师群体来说,管理层首先要做到的是增强教师的归属感,体现教师的自我价值。对于转型后的教师队伍考核和激励机制,一定与之前有较大的区别,如何制定更好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以适应新的师资队伍的要求是管理人员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良好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能促进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否则会起到反作用。如由侧重教学能力的考核体系转变为向科研能力的考核体系倾斜,主要注意的是现在市场和产业发展更新速度很快,教师的奖惩体系要跟着市场的转变而及时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于忠华.独立学院办学政策演变历程及其评价[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2):48-49.
[2]马一帆.天津市民办中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行政管理,2009,(6):17.
[3]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53.
[4]陈怀亮.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山西建筑,20112,(3):34-35.
[5]殷士勇.王慧慧.现代教育技术下高职院校情景教学的构建研究[N].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4-15(5).
[6]仲红俐.社区教育课程实施与管理调查分析——以常州市为例[N].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20(8).
[7]黄藤,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2(4):134.
[8]翟帆.民办高职院校转型或是关门[N].中国教育报,2013-11-19(5).
[9]沈国强.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45.
[10]周川.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