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视角下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改革

2017-02-23贾妍

文教资料 2016年30期
关键词:供给侧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贾妍

摘    要: 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通过对众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调研数据的分析,呈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作者根据多年的高职教学经验,提出“供给侧”视角下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改革的各种举措,以期为相关专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

引言

2015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当前供给问题之一表现为供给质量偏低,供给的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样,职业教育存在供给问题。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对口就业难”与“企业技工荒”的就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培养模式不符合物流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学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生产性实训条件不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供给侧确定改革新思路。即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减少物流毕业生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体系,为物流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进步提供教育支撑。

1.物流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分析

1.1传统物流、货代行业仍然是物流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向。

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内陆省份物流人才培养的方向大多倾向于传统运输、仓储业、物流市场营销等方向;沿海省份则比较青睐于国际货运代理方向,而真正面向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的方向寥寥无几,即使个别学校有所关注,也仅仅增加一到两门跨境电商相关的课程而已,毫无体系可言。由于学生缺乏系统的跨境电商环境下的物流运作知识,因而难以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

1.2校企合作形式多样,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国内传统零担物流运输企业、速递企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甚至有些年份出现企业“抢人”的情况。不少学校开展了校企合作办学,如企业参观实习(1-2天)、课内企业实训(1周)、学期顶岗实训(2-3周)、暑期实习(5周)、毕业实习(10周)等,合作形式多种多样,但从学校反馈的效果来看,效果不佳。可能是由于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等原因,学生没能掌握相关知识毕业后跳槽率非常高。

1.3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与缺乏企业经验并存。

从师资方面来看,物流管理专业大多是在2005年左右开设的,但是科班出身的物流管理专业老师可以说少之又少,大多是相关专业教师经过进修学习之后而转任的,缺乏对物流管理专业系统、整体的认知,对专业发展的把控不是很到位。近几年,新进教师的专业性增强,但企业实践经验相当匮乏,特别是毕业后即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更为明显。

2.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以“为每个人提供更适合的教育”(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提出)作为人才培养的灵魂主线,从人才培养途径着手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供给侧”改革,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载体,从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三个方面,全面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1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重构课程体系。

供给侧改革本是为经济领域通过市场自动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改革,引申到高职教育领域,主要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供给的质量。对接行业需求,结合学校特色,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重构课程体系。

就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而言,每一届招收的学生70%以上是女生,而那些传统物流、零担、仓储等行业的企业从事的物流基层工作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比较倾向于招收男生,所以,面对这样的劣势局面,我们及时调整了专业培养方向,使人才培养趋向于物流商务(业务)、客服、货代、速递等方向,以这三个方向重新整合形成“职业素质加岗位能力”课程体系。课程的开发设计从物流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项目逐步展开,整合所有的课程内容及课时(理论与实践课时)分配,果断砍掉课程中的重复部分,重新编写课程标准。增加实践课时比例。并以此为依据,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部分。

另外,在改革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专业就业优势,根据毕业生工作后反馈的情况来看,以物流为基础,适当扩展相关领域的就业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如利用我校会计专业的优势,适当鼓励学生考取会计证,到物流企业从事会计文员相关的工作,或者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等课程的教学,考取人力资源证书,引导学生到物流企业从事HR相关工作。目前,我校已有很多这样的成功案例。

2.2注重培養学生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工匠精神”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著专一。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具体做法:第一,每学期开展职业素养课程,课时数不很多,但是每个学期持续开课,锻炼学生实务、精致的习惯,增强学生职业品德意识、养成做事精致精细的好习惯;第二,开设实践课程到企业顶岗实习,在提高学生实践水平的同时,让其真正感受工作的辛苦与不易,想要有所作为,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第三,邀请毕业生来学校开展交流指导,给学弟、学妹们传授职场工作经验,为在校生做好毕业后进入工作领域的心理引导。实践证明,以上措施能对在校生提供很大的帮助。

近年来,很多学校开展学徒制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江西旅商职业学院从2012年与顺丰集团开展学徒制以来,该项目的毕业生已经成为顺丰(江西分公司)最稳定、主要的人才来源。他们业务技能熟悉,流失率低,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招聘、培训成本,保证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合作5年间,顺丰在江西地区的业务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大大提升了江西省现代物流业的服务水平。该学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升,专业招生人数稳步增长。学徒制模式在该校其他专业复制后,带动了相关专业的发展。

2.3加强师资培训,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评价考核制度落实到位。

师资培训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高职院校的教师最缺乏的是实践能力,但是现在的培训往往拘于形式,邀请的培训专家很多是宏观上的高谈阔论(比如:对概念、行业趋势的解读与分析)。因此,可邀请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开展讲座,或教师直接去企业顶岗挂职,培训内容要与教师教授的课程领域息息相关,帮助专业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查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如何,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目前,有的学校建立这样的制度系统,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注重形式,效果不太理想。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过程性评价以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评价为主,主要由校内专业课程教师、企业定岗教师、辅导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完成,其目的在于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核心能力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第二,结果性评价应更加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评价,它是在人才培养周期结束后,由学校、合作企业共同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发展能力方面的综合评价。最终目的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中,由社会、企业和学校对人才培养过程及结果进行体系化的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应该成为今后指导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可借鉴性意见,成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完善的依据。

本文提出的供给侧视角下的教学创新改革,主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校办学特色,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对人才培养途径进行改革。文中的改革策略均是长时间一线教学经验的总结。从人才培养方向、创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师资培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系统地对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创新改革。文中所及的各种举措均在高校中得到了实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进行人才培养的创新改革任重道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物流人才的有效供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仅完善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体系,更为物流行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教育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旭,郭菊娥,郝凯冰.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2]郭麗颖.高素质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3]李政,苏明.独立学院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1(9).

[4]李玉珠.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4(16).

[5]江艳,伍应环.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人才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2012(11).

[6]李金华,谭秀丽,刘敏,艾明月.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新途径[J].物流技术,2015(34).

猜你喜欢

供给侧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