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式传播视野下的高校助困工作创新

2017-02-23高颖盈

文教资料 2016年28期
关键词:工作创新

高颖盈

摘    要: 为了凸显受资助者的主体地位,创新资助形式,实现资助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仪式传播的助困工作,有助于个人身份的确立、共同情感的凝聚、价值体系的构建与传承。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的助困实践为例,提供仪式传播视野下高极助困工作创新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 仪式传播    高校助困    工作创新

为了更好地“帮困扶志、助学立人”,高校创新工作理念,推行发展性资助。在物质帮扶之外,通过励志教育、心理辅导、科研指导、社会实践等方式表达关怀,同时全面提升经济困难生群体的综合素质。然而,也有受助学生表示,目前资助形式相对单一,参与感不强。笔者从仪式传播视角审视高校助困工作,以期凸显受资助者的主体地位,创新资助形式,实现资助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一、仪式传播的概念引入

我们生活在仪式化的世界:仪式贯穿我们的一生,安排着生活的起承转合。同时仪式种类繁多,大小规模不等,有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更多的是自愿行为;有正式亦有随意。可以说,仪式是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传播仪式观”。区别于传统的传播研究思路,传播仪式观并不刻意强调信息的控制和传输,而是着眼于人的聚合和文化的维系。在传播仪式观看来,传播是“符号过程”和”神圣典礼”,即在规则化的仪式程序中,描述和强化特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用团体和共同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意在“建构并维系有秩序、有意义、能够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1]。

在凯瑞之后,美国传播学者罗兰布勒,深入研究仪式传播现象,极大地扩展“仪式”的内涵和外延。在他看来,特殊仪式和日常生活的仪式有明显的区别,但都是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的组成部分。仪式属于模式行为,是自愿性的行动表现,使人参与真诚生活,并产生符号化的影响[2]。

从广义的角度讲,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具有仪式的特征和功能,同时具有传播的属性,因而仪式传播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忽略的议题。较之其他传播形式,其效果更强大。

因此,笔者采用仪式传播的视角审视高校助困工作,即把经济困难生认定、奖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发展性资助项目的设立、励志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各类慰问,视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仪式”,即大学生以申请的行为方式在严肃生活中的自愿表达,产生象征性的影响并参与其中。

二、仪式传播对于高校助困工作的意义

仪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语言,仪式遍布于日常交往之中,有时以很小的形式展现,譬如奖助学金的申请表;作为安排人们生活在一起的方式,仪式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形成;此外,仪式也是个人参与重大事件的方式。譬如经济困难生报名出境游学专项,平等享受国际化教育。故此,罗兰布勒称为“丰富高尚社会秩序的传播结构的方法,对社会关系的合理安排”[3]。

当我们用仪式传播的视角审视,把对助困工作视为高校生活世界中的“仪式”,助困工作才具有神圣性,经济困难生才能产生归属感,培养出真正的主人翁精神。

(一)个人身份的确立。目前大多高校采取生源地认定,即由学生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家庭经济情况证明,但这一纸证明有时难确保真实性;如果以学生家庭的收入作为认定标准,可全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以此为标准也缺乏科学性。加之每年的认定工作都在秋季学期开学初,时间紧、任务多,辅导员不可能与申请学生的生源地民政部门一一联系确认。

此外,在我们看来,申请经济困难生认定或者助学金是“一种倾诉和被关怀、被帮助的过程”。而有的经济困难生并不这么看,数据显示:有10.76%的经济困难生认为申请“太繁琐、不合理”,6.4%的经济困难生觉得“让别人知道家庭隐私很难为情”,2.8%的经济困难生认为“现有流程让人诉说苦难和隐私,很受伤害”[4]。

因此,助困工作老师要在认定和助困的其他环节,加强仪式传播的意识,多运用仪式感教育,让学生感受经济困难生认定的神圣性——它代表党和国家、社会和学校对经济困难生群体的关爱和帮扶;同时引导学生合理认知“经济困难生”身份,方能不卑不亢,坦然面对。

(二)共同情感的凝聚。目前助困工作內容种类繁多。但无论认定,各项奖助学金的评定,还是励志教育的开展,都是阶段性的工作,很少有持续的把经济困难生聚集在一起的机会,更少有高校成立专门经济困难生帮扶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价值体系的构建与传承。高校助困工作不仅要精准扶贫,还要承担育人职能。仪式传播能促使、帮助我们营造感恩、励志的教育氛围,传递关爱和正能量。同时使受助学生见贤思齐,主动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素质。最终通过助困育人,实现价值体系的构建与传承。

面对国家、社会的资助,要通过发放仪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首先是关爱,其次是激励和鞭策”。此外,还要适时进行世界观教育,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自身家庭的贫困。尤其透过复杂的政治经济现象看到社会的发展趋势,理性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明确自身对国家、家庭的责任和担当[5]。

此外,每个经济困难生都有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研究者根据心理状态将经济困难生分为乐观向上型、清高寡闷型、依赖懒惰型、悲观消沉型、麻木空虚型五类。其中乐观向上型的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思想上进;清高寡闷型的经济困难生敏感,自尊心强,不愿轻易求助;依赖懒惰型的经济困难生,把“贫困”作为资本,“等、靠、要”思想严重,消费与自身经济条件不相称;悲观消沉型的经济困难生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我封闭;麻木空虚型的经济困难生缺乏追求,得过且过[6]。笔者认为,要根据经济困难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对悲观消沉型经济困难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清高寡闷型、麻木空虚型经济困难生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引导其认识、尊重、珍爱、欣赏生命,从而追求、体验、享受幸福;对依赖懒惰型经济困难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其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正确地进行人生价值评价,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三.仪式传播视野下高校助困工作创新实践

笔者所在的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人文·茶文化学院(简称“文化学院”)2013年提出“生态化、呈现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学院助困工作紧紧围绕中心大局进行创新。本文认为,应把国际化作为助困创新的重点,呈现化作为助困创新的抓手,生态化作为助困创新的特色。下面将以具体案例阐述:

(一)国际化:组织出境交流学习,缩短知识沟差距。在助困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经济困难生由于基础教育的落后,进入大学后,在外语、计算机学习及眼界、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生。这种现象映证“知识沟假说”,即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在学习新知识时的速度、质量、深度明显落后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但是这种差距并不无限扩大,到一定阶段后会相对固定甚至可能缩小。因此,助困老师应该承认起点,并把握拐点。

笔者认为,拐点之一便是高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国际化趋势。当前,高校交换生、访问生、2+2、3+2及夏令营、假期游学等项目不断推出,大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大量增加。面对国际化,经济困难生群体因为囊中羞涩而望洋兴叹。

帮助经济困难生平等享受国际化教育资源,是精准资助的未来趋势,也是助困工作创新的方向。需要在仪式传播视角下,发展性资助与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协同创新。

自2014年以来来学院已组织、选拔经济困难生两次暑期台湾游学访问及2014年塞尔维亚孔子学院交流、2015年“浙茶之美”茶文化巡礼团赴美交流、2016年中印红茶对话之旅等多次出境文化交流活动。在上述活动中,仪式传播无处不在。以2014年暑期台湾游学为例,它的主题是“一盞芳茗香两岸”,我们参访了台湾知名高校,体验了当地文化地标,还完成了主题社会实践。在去机场的途中,老师给学生进行台湾文化导读;在台大校园里师生讨论暑期社会实践的策划;在阿里山、日月潭取水,回酒店煮茶品评,在紫藤庐拜访茶界大师周瑜。在这些充满仪式感的过程中,学生弥补成长过程中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遗憾,既开阔眼界,又受到生动的教育。

(二)呈现化:引进社会专项资助,增强助学育人力量。呈现需要“走出去”,也需要“引进来”。目前各高校甚至各二级学院都引进合作单位设立的校外专项奖助学金。这不仅增加了助困力度,扩大了受助范围,而且让受助学生多接触、了解社会,甚至可以获得实习的机会。

同时公益组织的专业化运作,特别是在受助者的归属感、互动、参与、体验方面,对高校助困工作亦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以我院2014年引入上海慈慧基金会“春华秋实”助学金为例,其仪式传播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每年秋季举办一次温馨而朴素的发放仪式和座谈;二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基金会的活动,如受助学生参加项目的义卖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劳动筹集善款,在参与中获得资助和成就感;三是面向该群体的素质拓展项目和其他有针对性的帮扶项目。

(三)生态化: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励志教育、创新创业。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生态文明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强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据,着眼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它已渗入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及学校建设生态型创业性大学的背景下,助困工作要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励志教育的开展和经济困难生群体的创新创业。

2011年至今,我院连续五年举办“谷雨·心茶”感恩奉茶、“立夏·心愿”经验分享会、“小满·心境”励志讲座等励志教育活动,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勉励经济困难生自立自强。

此外,2015年暑假我院几个勤工助学的学生组成创客团队,在学院闲置的一楼走廊自行设计、墙绘和布展,搭建起笨鸟文化茶廊,提供社交聚会场所,售卖学生文创作品和茶文化衍生产品。作为学校文创地标,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能力在这里得以呈现。作为经济困难生群体的创业项目,他们充分发挥“文化的乞丐”精神,废物利用以旧创新,充分体现创新创业的生态性[7]。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8.

[2]Ritual.Communication:From everyday conversation to mediated ceremony.Rothenbuhler,E.W,1998:27.

[3]周鸿雁.隐藏的维度——詹姆斯·W·凯瑞仪式传播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104.

[4]赵杰.高校困难群体心理状况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12(3):71-75.

[5]陈万柏,张灿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78.

[6]范高林.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36-37.

[7]陈桂鹏.文化创客,且看“笨鸟”先飞.http://news.zafu.edu.cn/articles/3/27575/.

猜你喜欢

工作创新
行业协会工作创新思路浅探
新形势下电力政工工作创新研究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策略研究
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考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媒体融合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