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师在两课教学中的核心价值定位

2017-02-23陈凤琴

文教资料 2016年27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

陈凤琴

摘    要: 高职院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刚性不刚、柔性不柔的问题由来已久并持续发酵,不仅弱化了学校思想宣传工作,还背离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意识形态战略工程的高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价值刚性精准定位、充分到位。核心价值刚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及主流意识形态的红线,就是要信守、苦守、死守,决不失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刚性坚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赢得发展的时间,以柔性创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赢得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 高职教师    两课教学    核心价值定位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刚性不刚的问题,一再被无视、无为和无良夹击,现状令人担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准确的核心价值定位信守、苦守和坚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核心价值定位分析

1.核心价值刚性软化的外在原因

长期以来,两课教学在高职课程教育中的地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两课教学的中心地位总是止步于文件和会议,实际工作中总是雷声大雨点小。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缺位,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脱节,教师只能在课堂教学方面单兵作战,造成两课教师职业心理疲惫;其次是教学内容与当代大学生的知识起点、需求热点和情感支点相脱节,导致因学科期望下降造成学科信誉贬损;再次是教师在社会实践、教材编写和教学组织及改革方面受限太多,造成两课教师的职业期望值严重下降。

2.核心价值刚性软化的内在原因

核心价值刚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政治取向与教学政治导向的属性。当前的核心价值刚性软化主要表现在刚性紊乱和刚性弱化两个方面:一是刚性紊乱问题,某些教师的政治取向表现为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的缺乏认同;或是对异域文化及非主流意识形态盲目推崇,造成课堂教学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学理演绎与价值建设分离。二是刚性弱化问题。主要是某些教师党性意识、理论功底及师范责任的不足,导致忘却、懈怠甚至放弃了应有的政治责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同于一般的知识性教学。没有牢固的党性意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浓烈的教学热情,就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强大气场,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气场自然,就不可能赢得大学生对理论、道路和制度的強大自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只能沦为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刚性大都只是一种理念、制度及文件意义上的刚性。各级各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地位边缘化、教学效果空泛化、队伍管理虚拟化的格局已成常态,放任校园中各种意识形态自流发展的局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极为不利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价值刚性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价值刚性定位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政治素养和课堂教学政治导向的管理属性。教师的政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价值刚性的基础,课堂教学的政治导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价值刚性的内涵。

1.教师素养的核心价值刚性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不是一般勤勉谋生的从业者,又不是另类布道的传教士,而是一个传播正能量、坚守主阵地、拓宽大视野和培养新人类的特殊职业群体,其政治素质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严格党性意识,即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培养现代化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客观上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是一个有信仰、入主流和重践行的道者。有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坚定信念,又有反思品质,还要有发展意识;入主流就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所有教学活动都要一以贯之地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导向;重践行就是要弘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精神,推崇中国共产党人为百年中国梦所取得的实践成果,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实现职业报国。总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首先是一个党员,然后才是一个教师。

其次是师范意识,即身教言传、率先示范,这是教师一条不可言弃的底线。即要通过自身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理论积淀、高雅的生活情趣和精湛的课堂内容,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大学生。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有气场的震撼、有精辟的洞悉,还有情感的抚慰,这既是所有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至高职业境界,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价值刚性的力量之源和魅力所在。

2.教学导向的核心价值刚性定位

课程教学的政治导向刚性价值定位就是要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先进与庸俗文化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以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教育为抓手,以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为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政治底线,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占领课堂,绝不让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以任何形式染指校园,勇于对不良思想和情绪说“不”,做到不退却、不暧昧和不迁移。对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借鉴与批判,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到守土有责、有为和有效。

二是要以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决不能以开放性、多样化为由,放弃引导大学生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任由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放纵自流。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通过自身执著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理论功底、卓越的教学创新和敏锐的政治溴觉,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导向,如最近习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建设”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就必须及时跟进。

三是要把先进文化的学习和积淀,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有课程。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先进文化按照先而启“知”,进而起“敬”,再而升“畏”,终而有“为”,在春风细雨般的滋润中育人,决不让大学生因文化荒漠而走向虚无、庸俗和颓废。

总之,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坚定的党性意识死守,以忘我的牺牲精神苦守,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信守,以卓越的教学实效乐守,努力营造“一个既有共同思想引领又有不同思潮碰撞,既有主流意识形态规范又有非主流意识形态争鸣,既有先进文化导向又有庸俗文化敷存生动活泼的新局面,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

[2]秋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求是,2013,19.

[3]莫纪宏.依宪执政为何不能简称宪政[J].红旗文稿,2014,24.

[4]冯刚.交叉学科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11.

[5]闵永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10.

[6]韩立梅.杜威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社科纵横,2014,18.

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野下的教师职业定位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700)。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