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延人生悲剧的根源

2017-02-23祝驭航

文教资料 2016年27期
关键词:魏延根源

祝驭航

摘    要: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著名将领,但他的结局却是自身及其三族被诛杀。文献记载魏延的人生悲剧或因为他与长史杨仪的矛盾,或因为他与诸葛亮不和。文章概括了魏延的悲剧根源。

关键词: 魏延    人生悲剧    根源

魏延是蜀国著名的将领。陈寿在《三国志》中说魏延“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刘备称帝之后,镇守汉中的就是魏延。然而,关于魏延的人生结局,陈寿叙述说,诸葛亮死后,将军权交给长史杨仪,魏延不服,率先带军南归成都,并派军阻止杨仪南下,杨仪等命何平抵御,何平斥责魏延叛乱,魏延的兵士见状四散离去,魏延与他的儿子等几个人逃往汉中,最后被杨仪派来的马岱追杀,杨仪回到成都之后诛杀魏延三族。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在随诸葛亮征南蛮、入西羌、守汉中等战役中都有不俗表现,但诸葛亮在世时曾经设计欲在上方谷内将他与司马懿一起烧死;诸葛亮死后由亲信马岱杀害。魏延为蜀国立下赫赫功劳,但最后结局可谓悲惨之至。甚至有人称此为“千古奇冤”。

根据陈寿的记述,诸葛亮可以说是魏延悲剧的关键。刘备称帝之前曾被封为“汉中王”,刘备封魏延为汉中太守足见他对魏延的重视。诸葛亮晚年,当时人都认为魏延将继承诸葛亮的职位,魏延也认为如此。但诸葛亮却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秘密商讨安排他死后的退军安排,只让魏延断后,若魏延不服从军令,便弃他不顾,军队照常行动,也就是将他留给魏军,实际上就是宣布他的“死刑”。根据《三国演义》的演绎,诸葛亮在魏延投奔刘备的时候就看出魏延将来必定叛乱,于是在魏延身边安排了“深喉”马岱,在魏延与杨仪矛盾完全暴露的时候趁其不备将其击杀。魏延为什么得不到诸葛亮的赏识,《三国演义》的解释是魏延长了“反骨”。“反骨”只是一个戏剧化的说法,那么,魏延与诸葛亮长期不和并落得如此命运、如此下场的真正原因何在呢?我认为最重要有如下几点:

一、魏延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容于蜀国统治集团

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尤其得不到诸葛亮的认同,魏延的人生悲剧似乎与诸葛亮的心胸狭窄有关,其实不然,真正原因是魏延在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的背景下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与两汉时期的儒家文化和以汉室继承人自居的蜀国文化氛围不相容。

魏延本来是刘琮的手下,在刘备走投无路投奔刘琮被拒的时候,魏延未征得刘琮同意,杀死守门士卒,擅自邀请刘备入城。这件事引起刘琮内部的自相残杀。后刘备投奔他方。魏延寻刘备未果,只好投奔长沙太守韩玄。后来刘备拓展势力,派关羽争夺长沙。韩玄本人据说“性急,轻于杀戮”,甚至将忠心耿耿的老将黄忠抓入大牢,引起手下不满。魏延借机率众杀了韩玄,投降关羽。这两件事使得魏延落下“敢于犯上作乱”的形象,这也是诸葛亮称魏延有“反骨”的重要原因。

不过三国演义中多次出现“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臣”,曹操更是以唯才是举著称,魏延在蜀国众多将领中,其才华可谓屈指可数,刘备后来任命他为汉中太守,而他在任上也能很好地履行职责,诸葛亮也曾经声称魏延英勇善战。为何诸葛亮不能容忍魏延呢?其实还与蜀国、刘备集团作为两汉文化的传承人有关。两汉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尽管诸葛亮本人信奉道教,但他作为当时著名的知识分子,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魏延多次目无上级,甚至杀死上级,这在诸葛亮看来是不可容忍的。三国演义中蜀国另一位大将赵云也是投降过来的,他的遭遇与魏延也有相似之处,在诸葛亮主政期间也一直得不到重用。因此,魏延命运不幸的重要原因是他的品行与蜀国延续的两汉文化的伦理规范不符合。

二、魏延的用兵方略与诸葛亮相悖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魏延曾经进献过“子午谷奇谋”,建议诸葛亮“分拨自己一万军队出子午谷,夺取雍州、长安和潼关,诸葛亮自祁山攻雍州,然后异道会于潼关”。这个计谋从军事上来说具有可行性。当时魏国派驻防守汉中的是安西将军夏侯楙,此人是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只是因为是魏文帝曹丕的妹婿才获得这一重要职位。魏延看准这一机会向诸葛亮提议,自带军队沿秦岭向东疾进,直抵长安,认为这样不出十日就可抵达长安,快速占领咸阳以西地区,这时即使魏国发现派兵出征,但也为时已晚。从军事的角度看,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有很大的成功可能,因为他镇守汉中多年对当时敌我形势及当地地形都有清晰的了解和判断。

但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看,魏延的战略不一定有效。因为,魏延此一战略的直接目标是占领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这一地区其实距离蜀国政治经济中心较远,即使取得关中也难以管理,很容易丢失。“失荆州”其实就是一个例子。除非蜀国将政治中心迁往关中,但如此,蜀国又可能丢失益州。关中相對于益州一方面与魏国之间缺少天然屏障,直接毗邻,且关中的自然条件和版图面积均不及蜀,在与魏国竞争中势必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诸葛亮不是不知道取关中,而是担忧取得之后将成为“烫手的山芋”。正是因为这样,魏延的计谋得不到诸葛亮的采纳。

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祁山劳师远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蜀国内部的矛盾。刘备率军进入益州之后,在蜀国内部形成了外来的,以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为核心的外来军人集团,和以蒋琬、费玮、董允、谯周、李严等为代表的土著文人集团。蜀国所在的益州原属汉朝,刘备又自称汉室贵胄,旨在复兴汉室,因此,在蜀国建立后他以汉朝代表的身份取得相对于两个集团共主的地位。诸葛亮作为一国宰相尽心尽力辅助刘备,想方设法化解两个集团的矛盾。刘备去世后,因为汉室象征不在,诸葛亮只能以恢复汉室的名义不断远征,用共同的军事行动将两个集团团结起来。然而,蜀国本身实力弱小,又偏居西川,难以撼动魏国,诸葛亮多次远征多因粮草不济无果而终就是明证。但诸葛亮为了维持蜀国内部的政治稳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为了避开曹魏主力,故意选择远离曹魏实力强大的核心地区,将出兵的路线选择在偏僻的西部——祁山。尽管如此,劳师远征还是成为蜀国的沉重负担,引发益州居民的不满,谯周就曾两次劝阻诸葛亮出祁山北伐,后李严作为托孤之臣就因为供应军粮不力被削职为民。所以“伐魏兴汉”的实质不是真要恢复汉室,而是借此化解蜀国内部矛盾,维持蜀国两大集团之间的平衡与稳定。不过,魏延对此缺少认识,反而对诸葛亮不采纳自己的建议耿耿于怀。

三、魏延的悲剧同时也是蜀国内部政治斗争的结果

如前所述,蜀国国内其实存在两大政治集团。刘备在世之时,通过建国称帝,封官赐爵,加上刘备的汉室血统,双方可以和平相处。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李严成为托孤之臣,前者主政,后者统军。其实已经形成两大集团对峙的格局,诸葛亮为政公正公平,同时,通过“伐魏兴汉”、凭借“托孤之臣”的身份,加上自己的努力与才干,基本上赢得了两大集团的拥护。但诸葛亮作为军人集团一同进入蜀国,这使他无法回避地成为外来的军人集团的代表,而李严则成为本土派的领袖,对诸葛亮心怀不满,对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处处作梗,诸葛亮不得不将其削职为民。至此,外来的军人集团取得暂时的胜利,但随着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等所谓“五虎上将”和诸葛亮去世之后,军人集团的势力大为削弱。魏延作为随刘备入川的、幸存的又颇具才华的将领,实际上已经成为军人集团的代表,也成为文人集团攻击和防范的主要对手。

魏延与杨仪的矛盾实际上是这种矛盾的缩影。《三国志》中说魏延和杨仪素来不和,《三国演义》中杨仪在诸葛亮健在时不断当面诋毁魏延。诸葛亮去世之后,两大集团的矛盾公开化,魏延自认为功勋卓著,急于继承诸葛亮的职位,宣称:“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但从蜀国国内的政治形势来看,随着外来的军人集团逐步走弱,“伐魏兴汉”将失去政治价值,蜀国国内土著的文人集团必将日渐增强,国家战略必定是割据自治,专心内部治理。诸葛亮对此已有认识,因此,他把自己身后的政治军事大权全部交给了土著的政治力量,向后主推荐蒋琬、费祎继任宰相,杨仪接管最高军事指挥权。杨仪本人具有一定才华,又有一定的政治野心,但他职位低下,只是一个长史而已,急于向上爬升,因此他成为文人集团反对军人集团的先锋,也成为文人集团新的代表。

诸葛亮去世之后,军人集团与文人集团之间的平衡被打破,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公开化。此时,文人集团和军人集团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判然分明。就在魏延和杨仪从前线不断向后主传文指责对方叛乱时,蜀国王宫之内,蒋琬、费祎、董允等皆以身家性命担保扬仪,指责魏延造反,而支持魏延的人一个都没有。魏延的结局就此决定。

四、魏延的结局还与他的个人性格有关系

《三国志》中说魏延“勇猛过人,又性矜高”。《三国演义》中借孙权之口说:“此人勇有余。而心不正。”自负、有野心是魏延性格中的缺憾,而“心不正”则是魏延人品的不足。他在韩玄那里就因为得不到重用,心怀不满,最后将韩玄杀死。在西征益州的过程中,他先与黄忠争功邀宠,几乎死于非命。后与张飞争功,导致自己中箭受伤。在随诸葛亮征讨南夷时,对诸葛亮不重用自己心生不满,竟撺掇赵云擅自出兵。在随诸葛亮北伐时对诸葛亮不接受自己的“子午谷计谋”也是极度不满,对诸葛亮出祁山的战略公开质疑,称:“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他甚至公然违抗军令,擅自率军出箕谷,直驱祁连山,致使军队陷入重围。诸葛亮去世之后,他梦到自己头上生出双角,司马赵直对他说此为“大吉之兆,变化飞腾之象”。魏延大喜,直称:“如应公言,当有重谢!”他对诸葛亮安排杨仪在他去世后掌管军事更是严重不满,自认为是诸葛亮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公然宣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可见,在魏延的性格中,自负、有野心、暴戾、等级观念缺失等都不容于当时的文化语境。

由此观之,魏延的人生悲剧、政治悲剧源于当时蜀国的区域文化特征、自身政治谋略短视、蜀国内部政治生态环境恶劣和自身道德品行的缺憾。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2012.

[2]陈志.三国志·蜀书十[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刘岩.魏延謀反背后的权力斗争——试论魏延之死[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2(6).

[4]王明霞.魏延的性格悲剧及启示[J].领导科学,2015(27).

[5]王博,刘颖.诸葛亮与魏延在《三国演义》中悲剧命运的探讨与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9).

猜你喜欢

魏延根源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帮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
凑合是离婚的根源
原来如此
立刻·立即
立刻·立即:课桌上的“三八线”
基因组揭示结核杆菌耐药性根源
魏延遭谄生“反骨”
论美国卷入朝鲜战争的根源
“以防万一”和“只怕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