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研究
2016-10-24修凤英
修凤英
摘 要: 本文从道德、职业道德的概念入手,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教师 职业道德 内涵研究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更应在职业道德的框架下运行,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培养的是具备一定管理能力、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因此,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对教师本人及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一、道德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生是不被社会承认的人生,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生。
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人们通常把道德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作为选择社会某一特定职业的从业者,要结合自身实际,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担负职业道德责任。同时作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成员,从业人员要提高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修养,以担负起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二、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职业包含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会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必然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因此,为了职业和职业活动的健康发展,必然应用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调节和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即人们常说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作为职业行为的准则之一,与其他职业行为准则相比,具有鲜明的行业性、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一定的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利益相关性等特点。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祖国花朵、培育国家栋梁、培养社会人才的重任,关系着千家万户、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未来。因此,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人才。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有四种:一是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二是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三是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四是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教师的道德修养主要由两部分要素构成:一部分是教书育人的基本素养,另一部分是履职尽责的特殊素养。两者结合起来,才构成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素养即每个公民应具备的道德素质;特殊素养即教师这一职业应具备的素质,通常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八个方面。
四、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特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体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以培养既具有大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理论知识要求能用、够用、实用为主,重点在于实际动手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体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1.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有惑不能解,非师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态度有偏差,学习方法不得当,导致学习成绩偏低。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系统的本专业领域的精深知识和人文知识,而且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加强职业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努力学习的有知识、有文化、懂管理、有一技之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路可走。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中有50%甚至60%~70%来自农村,城乡的差别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存在自卑心理,同时职业院校的学生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他们大多是在指责、批评甚至打骂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自卑是所有职业院校学生的共性。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把全部的爱奉献给学生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尊严、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个性得到尊重和理解,才能真正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才能架起师生之间沟通、信任的桥梁,真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师提出的标准。教师不但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做学生的表率,这就是教师的教书育人双重功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时时刻刻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着、感染着、教育着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智商一点都不差,只是大部分人都不太爱学习,或者是说根本没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同时行为习惯不是太好。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良好的行为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应做到:仪容仪表自然端庄、朴素大方、适合时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爱护公物。凡是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深深地感染着、感化着学生,并逐渐改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4.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是实用。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的理论安排上要求实用、够用、能用即可,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定要强。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现场实际操作、指导的本领,不但要讲得清楚明白,更重要的是对于操作环节烂记于心,边讲授、边演示、边指导,并要求学生反复演练、反复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真正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走进企业就能很快上岗。
5.志存高远,与时俱进。在以考试分数论学生好坏的时代,高职院校的学生成绩绝大多数都不理想,他们大多是在父母、老师或其他人异样的眼光中成长起来的,对自己的前途基本不抱什么希望,更谈不上远大理想、宏伟目标。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要以高昂的斗志、远大的理想、与时俱进的拼搏精神,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更要本着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培育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开拓思路、明确奋斗目标,培养他们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朝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努力拼搏,奋勇前进,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正使教师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楷模,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