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2-23鲁秀芬
鲁秀芬
摘 要: 新课改的推行给我国教育带来了新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章程,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作者针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小学教育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是其他任何学段都无法替代的。同时小学语文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基石,小学语文的写作从三年级开始,写作在语文学科中所占的分数比例十分大,由此可以看出写作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有多重。小学语文写作水平可体现整个语文的教学成果,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作文是最令人头疼的一项,存在各种问题。笔者总结语文教学中发现的写作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希望改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工作。
1.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
1.1写作教学过于形式化。
小学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追求写作的效率和形式化。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形式上写好作文,什么样的格式能够得到高分;让学生通过摘抄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运用到作文中;只在乎学生作文的表象却忽视学生是否掌握真正的写作内涵。写作应该在内容上、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假如长期依靠死记硬背取得好的成绩。那么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写作文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惧怕写作文的现象[1]。
1.2没有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发现:在小学生刚入门的一年级语文课文中就会渗入一些美丽的字词句和写作手法。对于会学习的学生而言,他们会在日常的学习中记住所学知识。他们不仅背平时课文中美丽的辞藻,还会记住一些固定的修辞手法,长此以往,学生不但记住随学内容,还会加工成为自己的东西。现实情况是,一些教师组织的写作训练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储备是完全不匹配的。学生在进行不匹配的任务过程中,经常性失败会使学习兴趣减退,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学生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就进行作文训练,无疑会给今后的语文学习带来非常大的困难,长时间会影响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兴趣。
1.3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无法和生活相衔接。
从电视剧、小说可以得出:一切好的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某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知道改写什么,从哪些方面着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感受事物的能力,有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小学生的阅读作品较少,缺乏生活经验,导致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不知道改写什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和学生进行足够的沟通,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这样会导致学生的思路较狭窄,缺乏文学作品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在着手写不熟悉的作文时,会很难投入感情。学生一般会凭借个人印象,对作文进行死板硬套,无法对作文进行深入细腻的加工,没有个人感情参与的作品很少是优秀的作品,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
1.4文章没有创新,抄袭严重。
网络是把双刃剑,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学生在写作业时,可以不用脑筋,只要打开网络,就可以得到现成的答案。在学生写完作业上交之后,教师会发现,他们所写文章基本上没有什么新意,大同小异,抄袭十分严重。有的靠多方面的拼凑优美华丽的辞藻,甚至有的抄袭现成的作文。这样的写作文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沒有任何的帮助。长此以往,学生在面对写作文时,第一种方式就是抄袭、拼凑,这样当学生再步入高年级时,会对写作文束手无策,那时再指导改正是十分艰难的。
1.5学会没有开阔的思维,想象力十分匮乏。
想象力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十分重要,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智力、思维初步形成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较其他阶段而言,效果更显著。小学生语文写作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想象力等。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阅读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短时间内提高作文水平十分困难,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教学中要善于总结采取便利的措施,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要进行深入的指导、沟通,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让学生的想象力畅游飞翔。由于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没有和学生进行详细的沟通,导致学生的想象力没有得到完全的打开。因此,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太多的创造力。
2.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教师队伍应转变教学观念,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客观地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改正。教师应该秉承新课程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语文写作指导下,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大自然,带领学生把自己的耳朵、眼睛、内心投入所写事物中,这样描写真实的生活,写出来的文章一定很吸引人[3]。
2.2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文伴随着小学到中学学习的整个阶段。教师要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取得优异的成果,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同时学生应该在课外生活中多阅读,拓展视野。语文知识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同时很多学科涵盖语文知识。因此,学生在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要善于把知识贯穿、糅合起来。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比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通过查字典,多观看课外书,观察生活[4],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生活学习中,增长语文知识,从而提高个人的整体语文水平,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3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经过长时间真理检验得出的。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如果对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产生厌恶情绪,那么写出来的文章结果可想而知。反之亦然,学生如果对写作非常感兴趣,就会绞尽脑汁地写好这篇文章。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所写的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文章的所以然。否则,布置的作文内容学生不熟悉,只能依靠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者是抄袭才能完成,这样的写作布置完全没有任何的学习意义[2]。同时教师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理念。
写作水平,在很多教师看来,仅仅是学生时期衡量分数的一个指标。这种错误的观念使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无法从内心出发,仅仅是为了得高分而写,却忽略了真正的写作目的。真正的写作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真实情感流露出来,表达个人情感,抒发自己的思想。古人云:以手写我心,就是运用文笔把个人的豪情壮志、不得志、细腻的情感表达出来,精品佳作成为千古佳话[5]。教师在日常寫作中不应该向学生灌输怎么写才会得高分的思想,应该告诫学生,写作不是为了分数而写,而是为了正确地表达出自己思想而写。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让学生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把所见所闻用文笔的形式写下来,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这样写是为了学生在写作时可以随心所欲,也可以为写作积累材料,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锻炼,让学生从心底喜欢写作。
3.结语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会对学生长久的写作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写作水平上加以足够的重视[6]。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于小学写作中的问题,教师要全面、客观地进行考察,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教师要注重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跟随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小学语文写作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彭肖辉.生活越近越精彩——小学习作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14,(2):172—173.
[2]田彩霞.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策略[J].教育革新,2012,(9):141---141.
[3]孙丽娟.谈小学作文写作中的技巧及运用[J].语文学刊,2012,(18):94.131.
[4]杨文娟.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0,(10):92-93.
[5]郑宏凯.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策略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3,(5):94-95.
[6]陈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问题研究,2014,03(2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