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口语和批判性思维教学初探

2017-02-23王振环

文教资料 2016年31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口语教学大学英语

王振环

摘    要: 批判性思维教学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改变传统英语教学偏重教师“满堂灌”,学习者机械记忆,忽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本文首先解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可行性问题,继而探索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能力    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1.引言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包括分析、推理及评价的元认知技能,是高等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个人对其行为或他人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反思及逻辑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过程。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定义,其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可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反思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及它进而指向的结论(John Dewey,1909)。20世纪90年代,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家对其内涵、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及培养模式和策略等都有所论述(Ennis,1962;Paul,2006)。

国内外语界对批判性思维研究在外语或二语教育领域兴始于21世纪初,对于思辨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辨能力理论框架及量具的构建;批判性思维能力状况调查;评判性思维能力与课程教学等(文秋芳等,2006;韩少杰等,2009)。文秋芳所构建的量具将思辨能力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元思辨能力,第二层次为思辨能力;元思辨能力监控、统管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涵盖认知与情感两部分。认知部分包含技能与标准,情感部分包含典型的情感特質。技能有分析、推理与评价,标准有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与灵活性(文秋芳等,2006)。

目前,国内对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口语教学领域的研究还相当有限,因此笔者从口语教学的角度入手,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外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实施策略作进一步探讨,供以后研究之用。

2.口语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可行性

把学科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相结合是目前培养大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切实可行的方法,国内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它应该成为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主流(罗清旭,2001)。

2.1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统一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表达的内容。没有语言,人就不可能进行理性思考;没有思维,语言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从个体成长史来看,一旦个体开始学习语言,语言与思维就密不可分。人们运用词来建立概念,运用句子及其联系进行判断与推理,最终将感知的表象上升为理性知识,并将这种理性知识储存在大脑中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语言水平是提高思维水平的必要条件,反过来,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文秋芳,2006)。中西思维存在着典型的差异,比如: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而英美人擅长逻辑思维,中国人注重整体,而英美人注重个性。中英文之间也差异明显,比如: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英语关联是显性的,汉语关联则是隐性的,英语喜欢先果后,而汉语习惯先因后果等,所以英语里有些词不能直译为汉语对应词,有些概念和表达方式是汉语中没有的,有些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是我们不熟悉的。所以我们对语言了解得越多,就越容易从别的角度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2.2口语教学的特点。

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是已经学了近十年英语的大学生,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英语基本语法和大量基础词汇,具备一定程度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普遍现象是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弱。在熟悉语音规律的基础上,还是很难用英语准确、流利、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口语课堂上,学生“蹦单词”让老师来猜意思的情景时有发生,所以怎样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成为一种挑战。

口语教学不能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习者静静地听的课堂模式,这样学出来的还是“哑巴英语”。不同于其他课程,口语教学在于鼓励学习者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语言是交际工具,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交际,本身具有对话性、双边性甚至多边性、交际性等特点。

其次,口语课上教学手段可以多样化。多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贡献,让我们拥有了获得更多地道英语素材的渠道,教师可以灵活选择教学手段,如录音、电影等基于互联网的素材使学习者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同时可以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另外,口语教学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延展。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不同的教学主题,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对话、朗诵、讨论、辩论、配音等,锻炼学习者能力的同时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口语作为语言输出的重要形式,除了语音、语法、句法知识等符合英语表达规范,同时对学习者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口语课堂上教师应转换课堂角色,多鼓励少批评,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像导演一样以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标精心设计课程任务、教学手段、展示形式等,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口语练习,并为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挑战与活力,允许质疑的声音,提高口语表达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口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在英语课堂上创设环境,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形式,使评价方式合理化,帮助学习者习得西方文化及语言中潜在的思维方式。

3.1提高口语输出主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元思辨能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教师应该传授什么?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应首先把握批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国内学者普遍采用的是本论文引言部分文秋芳教授团队所构建的量具。因此结合口语输出的特点和学生的外语实际水平,我们可以把口语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过程简化成三步:提出问题,分析、推理与评价,得出结论;标准可以简化为: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与灵活性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尚有难度。

学习者要敢说愿说,在大量输出的基础上才能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方法是提问法。实际上,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通过反思提出问题和假设,通过逻辑论证验证假设、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师提问时可以多问一些开放型的问题,从多角度提问,有助于学习者从不同思维方向进行联想,广开思维,扩散思维。发散性思维帮助学习者思维活跃以后再进行分析、推导、变通、归纳等思维方式的引导,突破单一雷同答案而达到多样化、独特化、个性化。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要系统地贯穿于口语教学中,口语学习需要学习者以开阔的头脑、灵活的思维探究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敏锐地发现推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个人偏见。

另外,教师要让学习者意识到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目标不应该只限定在学校课程上批判性地思考,而且应该在生活中进行批判性地思考,培养元思辨能力。

3.2教学主题来源于生活,与具体生活情境相结合。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选取当前社会上存在争议的时事话题,如傅园慧的“表情包”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新解读;2016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谁会获胜等开放性的问题。教师提前布置主题,学习者利用课下时间搜集和阅读资料,让学生不但有话可说,而且有内容可说。课上学习者的回答容易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师应鼓励独创性的、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表述,帮助学习者意识到每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习惯。

3.3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师引导方式可以采用启发诱导式教学、小组合作活动、模范举例式教学、切块拼接式学习等,学习者的展示形式可以是对话练习、辩论或演讲等。学习者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互动讨论过程中进行灵感的碰撞,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的能力,基于自身经验推理的能力,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反省自我并质疑他人的批判能力等。

4.结语

口语教学教师根据学习者和实际教学情况,在注重表达准确性和流利性的同时,应培养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口语中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品质的培养是通过长期不断的批判性思维活动而养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和学习者主动配合,逐渐使批判性思维成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John Dewey. Moral Principles in Education[M].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09:9.

[2]Ennis,R. A concept of critical thinking[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62(32).

[3]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的结构、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215-218.

[4]韩红梅,马琴,李娜.外语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5]韩少杰,王小英.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与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9(6).

[6]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學习者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

[7]李瑞芳.外语教学与学习者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外语教学,2002(5).

该论文受到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校级课题(项目编号:njpj2015-2-15)资助。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口语教学大学英语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