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霜
2017-02-23潘小平
潘小平
很喜欢曹操的短文,那是一些公文性质的“表”和“令”,然简约严明,清峻通脱。从人格上看,曹操是一个集诗情、才情、胆气、戾气于一身的矛盾体,而作为政治家,他的文学成就可谓千古独步。一方面他极端自负,像“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样的煌煌大言,“宁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这样的惊世之语,不仅体现了一定的话语勇气,也开启了魏晋一代“任我”之风;一方面他又十分专权,杀人无算,政治严酷。影响到文章方面,就形成了清峻的风格。我的家乡“皖北”一带,一马平川,民风彪悍,又因与曹操家乡亳州同属于一个民俗单元,“三曹”、“七子”和“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刘伶,都曾长时间地在这一带活动。也因此魏晋诗文的古直悲凉,沉雄阔大,对皖北文风影响深刻。一个写作者,在其风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域性是一个十分潜在而又不容忽视的因素。我的第一篇纯文学性质的散文《沙原一轮老太阳》,写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其时我还在高校教书,又过了五六年后,才调入安徽省文联,真正由学术转向创作。读过这篇文章的人,第一认为我是男性,第二认为我是五十岁以上的男性,因为文笔和文风,太不像一个女性,太不像一个年轻人了!就是今天,很多熟悉我的人,明明知道我的性别,只要一读到我的文章,哪怕我就坐在他的对面,他也仍然把我想象成一個男性。对于这一点,不仅是我,他们自己也深感困惑。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我的文字“秋气太重”,或是“太过肃飒”,而我自己的理解则是“挂霜”——散文是一种“挂霜”的文体,比起其他文体来,它在审美上,更倾向于简净与深刻。
对于现代通行的四大文体: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我个人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诗歌、小说和戏剧,都是直接移植于西方文体,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诗歌、小说和戏剧,不仅在概念上,而且在内涵上也有着明显的断裂,唯有散文,与古典散文一脉相承,实现了与中国传统审美的承接与融合。散文是四大文体中,唯一没有中断传统的文体,虽然现代散文以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但与古典散文相比较你会发现,它的审美要素并没有改变——现代散文对气息、气韵的要求,对深远意境的追求,对简阔美学的偏好,都属于古典散文的范畴。中国的文学传统,最早来源于文章传统——中国古代,是文史哲不分家的大文学传统,无论是老庄、孔孟,还是左传、史记,提供的都是深远简净的审美意象,追求的都是一种沧桑感和辽阔感。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散文是一种“挂霜”的文体——散文天生需要凝结、需要沉淀、需要提炼,需要结“霜花”,需要有“秋气”。所谓“秋水文章不染尘”,说的就是散文。它与诗歌正好处于人生的两端:如果说诗歌是少年,可以热泪滂沱,可以热血澎湃;散文则仿佛是人到中年,有了感触,有了历练,除净了浮丽和火气,“满目绚烂”都“归于平淡”了。散文不但不再需要激情,它甚至也不再需要抒情,在中国的文章传统中,散文从来就不承载“抒情”的功能,此所以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融情于景;归有光《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寓情于物,就是这个道理。
大陆散文写作经历过一个轮回,从之前的杨朔,到1990年代中期,散文家开始觉醒,散文写作回到母语气场,经典传统意味得到生发,这个以余秋雨为标志,台湾文坛所谓“正始之音”始闻。但余氏的“个人面对历史发出自己的声音”,虽开创了国内大散文的格局,但其“大词写作”的摧古拉朽,又演变为散文的一大病灶。之后更是众声喧哗,泥沙俱下。
散文的现代性,直到近几年才趋于实现——新散文以其持之以恒的文体探索和多向度的精神追求,进行着一场叙事革命。新散文作家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开放姿态、先锋意识和创新精神,丝毫也不比诗人和小说家逊色。非线性、共时态、大信息、快节奏,是新散文在文本上的整体呈现,通过自身的艺术实践,新散文作家们完成了对散文传统审美的突破。
这之后才有所谓的“现代散文”,而前此很多年、很多人,虽然使用白话写作,但本质上仍然是古典散文——追求清劲、阔远,讲究意味悠长、气韵生动,读一读孙犁、汪曾祺的散文,杨绛、黄裳的散文,甚至杨朔、秦牧的散文,就知道他们如何在文字与审美上,完整地承接了中国古老的文脉。我的散文当然也属于这一类散文——与周晓枫为代表的新生代散文肆意穿行于感觉与冥想之间,文字中充满了对“传统范本”的挑衅和背叛,属于截然不同的审美范畴。所以我所谓的“散文是一种挂霜的文体”,也仅仅表达了我对传统散文的个人化理解,新散文文本中,不是已经有“语瀑”出现了吗?
顺便说一句:多年来散文领域奉为“金科玉律”的所谓“形散神不散”,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2016年2月4日于匡南。
责任编辑 李国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