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
2017-02-23梁丽华刘启欧
梁丽华,刘启欧
(1.重庆中医骨科医院,重庆 400010;2.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0016)
综合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
梁丽华1,刘启欧2
(1.重庆中医骨科医院,重庆 400010;2.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0016)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中药贴敷联合HYJ微波治疗机治疗,治疗组用中药贴敷联合梅花针叩刺放血及HYJ微波治疗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平均治疗(3.80±2.17)次,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平均治疗(6.33±2.41)次,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较好。
肱骨外上髁炎;综合方法;对照治疗观察
本研究用中药贴敷配合梅花针叩刺放血及HYJ微波治疗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获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诊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5~70岁,平均(43.10±13.6)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8.00±5.05)个月。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7~66岁,平均(45.13±11.23)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6.90±4.59)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有肘部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病史。②肘外侧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甚至向上臂及前臂放射,影响肢体活动。③做前臂旋前运动时疼痛加重,常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休息后疼痛减轻或消失。④肱骨外上髁及肱桡关节间隙处有明显压痛点,腕伸肌紧张试验(Mill征)阳性。⑤X线多无明显异常,偶有骨膜不规则或骨膜外少量钙化点。符合①~④或①⑤即可诊断。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中药贴敷联合梅花针叩刺放血及HYJ微波治疗机。①中药贴敷:用院内制剂“3+8”(即黄连膏加岐黄散,黄芩、栀子、大黄、芙蓉叶、香油等)调成糊状,涂于纱布上(一层黄连膏,一层岐黄散),厚度为0.5cm,再将药物贴敷于患处。②梅花针叩刺放血加拔罐:患者取坐位,患肘屈曲,前臂旋前,放于治疗台上,找准痛点,进行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针与皮肤须保持垂直,以中等刺激为宜,至皮肤微出血为度。再选择口径大小适宜的玻璃罐拔于叩刺部位上,留罐10min后取下。③HYJ微波炎症治疗机治疗:患者取坐位,将疼痛部位暴露于HYJ激光治疗仪下进行照射,每次20min(严重者40min)。
对照组用中药贴敷联合HYJ微波炎症治疗机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1天,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肘部疼痛及压痛完全消失,无活动痛,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显效:肘部压痛明显减轻,但持久工作后仍感疼痛。好转:肘部压痛仍存在,但工作时仍感疼痛。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治疗组治疗(3.80±2.17)次,对照组治疗(6.33±2.41)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典型病例
患者,女,35岁,2014年5月6日初诊。右侧肘外侧疼痛3个月余,肘部疼痛逐渐加重,握物、提重物及打毛衣疼痛加重,前臂旋前活动受限明显,曾自贴膏药无效。肱骨外上髁炎压痛明显,且向前臂放射性疼痛,前臂旋前活动受限,Mill征阳性,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辨为湿热血瘀证。治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HYJ微波炎症治疗机治疗40min后,在疼痛点进行梅花针叩刺放血加拔罐、留罐10min,再用“3+8”贴敷于肘部。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消失,仅有轻微压痛,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及体征消失。
6 讨 论
HYJ微波炎症治疗机是通过人体内的极性分子将微波动力传递给各种生物大分子并使之高速震动、产生强烈的机械和生物热效应,以刺激神经、血管和组织细胞,引起多种生物效应。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和营养代谢,提高组织免疫力,加快炎症吸收,促进水肿消退,并能使慢性炎症造成的硬化组织脱水、萎缩、软化,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减轻神经节炎和神经炎[1]。
梅花针刺法源于古代的“半刺”、“毛刺”、“扬刺”等刺法,均属浅刺皮肤的针刺方法。《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梅花针叩刺皮肤可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拔罐法古称角法,不仅可以加强梅花针叩刺放血的效果,其还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作用[2]。
本院制剂“3+8”方中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3],黄芩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有抗炎、抗菌等作用[4-5]。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4],具有显著的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6]。大黄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功效[4],具有抗微生物、抗炎等作用[7]。木芙蓉叶有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消肿排脓等功效,具有抗感染、抑菌等作用[8]。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效。因此,综合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好,复发率低。
[1] 陈富梅.HYJ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5):588-589.
[2] 石学敏,王玲玲,梁繁荣,等.针灸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8-164.
[3] 高学敏,王永炎,颜正华,等.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7-181.
[4] 付璟,石继和.黄芩素体外抑菌与体内抗炎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4,25(23):2136-2138.
[5] 高光武,李玲.黄芩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6):550-552.
[6] 黄群莲,王利国,唐灿,等.巴中产栀子解热抗炎药理效应研究[J].中国药师,2014,17(2):191-193.
[7] 沈爱娟,蔡宛如.大黄素抗炎作用及对急性肺损伤治疗作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0):1261-1264.
[8] 张丽,周长征.木芙蓉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53-455.
R274.986.7
B
1004-2814(2017)01-0019-02
201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