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金锁记》自译策略研究

2017-02-23刘艳玲

关键词:金锁记张爱玲译者

刘艳玲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金锁记》自译策略研究

刘艳玲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文章从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视角解读张爱玲的自译文本《金锁记》,通过对中英文本的对照分析发现,译者本着忠实再现源语文本的内容及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将源语文本的内容尽可能完全反映给读者,这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期待规范;在传递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化信息和处理部分细节内容时译者充分考虑到译入语的语言规范,在直译的基础上结合运用了音译、注释、增译等翻译策略,做到了忠实地传达原文信息,符合专业规范中的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和关系规范的要求。

翻译规范论;切斯特曼;张爱玲;《金锁记》

张爱玲是中国近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在中国文坛享有一席之地,同时兼有红学家、翻译家等多重身份。作为译者,张爱玲的独特之处在于自己翻译自己的作品,并且对于自己的同一作品竟然不厌其烦地进行多次改写与翻译。其中篇小说《金锁记》得到中国学者的很高赞誉, 著名学者夏志清赞赏它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1];著名学者傅雷先生也曾将《金锁记》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2]。张爱玲对其《金锁记》也情有独钟,她先后对其进行四次翻译与改写。1956年前后,张爱玲着手将《金锁记》英译为ThePinkTears,但是1959年遭遇美国出版社的退稿;1967年,《金锁记》的改译本TheRoughofTheNorth由英国Cassell出版社出版;最后,张爱玲应夏志清之邀翻译《金锁记》,其英译本TheGoldenCangue于1971年收入夏志清主编的Twentieth-CenturyChineseStories一书中,至此,张爱玲的自译活动才算告一段落。从《金锁记》到TheGoldenCangue,张爱玲花费了28年的时间对其著作进行了多次改写与翻译,可见其作为一位译者的执着之心。文章旨在通过对张爱玲《金锁记》中英文本的对照分析来解读张爱玲独特的自译策略,挖掘其自译过程所遵循的翻译规范,期望进一步丰富张爱玲翻译的研究。

一、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概述

西方翻译学界的“文化转向”为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们将规范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中以来,描述性翻译规范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中西方翻译学者们的关注。Susan Bassnett认为:“20世纪90年代显著之处就在于出现了大量有关规范的著述,呼唤对翻译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3]该理论将翻译活动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文本外因素中进行探讨,进而挖掘社会规范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影响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遵循的翻译规范。翻译作为目标语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必然会受到目标语社会、历史、文化规范等的制约。图里(Toury)是第一个系统地论述翻译规范的学者,其后赫曼斯(Hermans)和切斯特曼(Chesterman)对其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图里认为:“翻译……是由历史、社会、文化所决定的;简言之,受规范制约的。”[4]规范会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决策,决定了翻译活动中原文与译文的等值程度。他把翻译规范分成初始规范(initial norm)、预备规范(preliminary norm)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 。赫曼斯对图里的翻译规范论进行了扩充,他认为规范是“行为的规律性及可解释这种规律性的隐机制”[5]。

切斯特曼总结了图里、赫曼斯等人的翻译规范理论,借用多金斯(Dawkins)的“文化模因”概念创建并阐释了自己的翻译规范理论。切斯特曼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基因会占主导地位,强调翻译的不同方面。而当这些占据了主导的文化基因逐渐获得大众认可,占据统治地位时,就形成了翻译规范。”[6]51他把翻译规范分为期待规范(expectancy norms)和专业规范(professional norms)。期待规范是“由目标语读者对译本的期望所组成”[6]64,如对目标语读者来说,何为翻译作品;目标语读者所期待的译本具有什么样的语法结构、语言风格、文本形式等。所以,翻译中的期待规范是由大部分读者所认可的对翻译作品的期望所构成。专业规范则相当于“社会学中的过程规范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起着指导、调控翻译过程的作用”[6]67。切斯特曼将专业规范又进一步细分为责任规范(accountability norm)、交际规范(communication norm)和关系规范(relation norm)。责任规范要求译者“应该抱着对原文作者、翻译委托人、译者自身、潜在的读者群和其他相关的各方忠诚的态度来翻译”[6]68。这是一种道德规范,这一规范要求译者对原作、译作以及译者的翻译行为都要负责。交际规范指译者在翻译时“能应场合和所有涉及的各方的要求使交际达到最优化”[6]69。这是一种社会规范,作为一位通晓两种语言的译者,应该充分地将源语文化传递给目标语文化,从而使交际各方能够顺利地交流并使交流效果最佳。关系规范则指的是“译者的翻译行为必须确保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建立并保持着合适的相关类似性”[6]69。这是一种语言规范。于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就是由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及关系规范决定的。

二、《金锁记》译本的翻译规范

1.期待规范

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必然会发生在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读者对译作的期待也受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期待规范是指目标语读者对译作的期待,如对译作的语言风格、文本形式及可接受性等的期待。其主要是从目标语读者的角度考虑译作的充分性和可接受度,从而对译者有所约束,对译文进行规范。译者要么遵守这一规范,要么违背此规范。“这种期待部分是由译入语文化中普遍流行的翻译传统决定,部分是由译入语文化中(同一文本类型的)——即译入语文化中的流行的样式和框架决定的。”[6]69如果译者遵守某一特定社会中流行的规范,则称其翻译为正确的翻译,否则不然。为了使自己的译作被目标语读者认可,译者通常会尽量满足期待规范。张爱玲应夏志清之邀翻译《金锁记》,后收录在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Twentieth-CenturyChineseStories一书中。笔者从对本书的介绍及本书的前言中了解到,Twentieth-CenturyChineseStories一书是由哥伦比亚大学委员会资助的关于亚洲研究的系列丛书之一。出版此部系列丛书是在与美国教育办公室签订了合同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是为美国本科教育提供汉文教学资料。此系列丛书所包括的书目指南、教学大纲、手册等向普通教育和一般读者介绍亚洲文明的各个方面。

由此可见,此书主要面向的是西方的普通的读者群以及汉学研究者,目的是让西方普通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及中国文学作品,这些普通读者主要是想通过阅读中国作品的译本来了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生活以及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而对于西方汉学研究者而言,这本书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汉学研究素材,如原文中许多色彩词的运用、对中国服饰的描写等都是有价值的素材。因此,张爱玲在翻译《金锁记》时,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期待,主要采用了直译策略,并在必要时结合运用其他翻译策略将《金锁记》里所反映的风貌尽可能完全展示给读者,译者对译文整体内容与风格的把握顺应了当时的期待规范。

2.专业规范

(1) 责任规范 张爱玲在翻译自己的作品时,经常会采用特殊的翻译方法,比如删减、改写等,经常使译文颠覆了原文,这次张爱玲翻译《金锁记》却选择保留原文内容,对原文没有进行大幅度地删减、改写。为何译者决然放弃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而选择如此保守的翻译策略?这是译者作为一位专业译员对自己职责的考虑,既然《金锁记》英译本是为了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文学作品以及传扬其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张爱玲就要对源语负责,对目标语读者负责。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源语文本的内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要运用直译法,并结合运用音译和注释的翻译方法,将原文中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的表达式译成了易于被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的形式。

例如,译者用音译法将“七巧”这个女主人公的名字翻译为“ch'i-ch'iao”,并对其作了解释:the old phrase ch'i-ch'iao, clever seven, refers to the skill of the Weaving Maid, a star that is united with the Cowherd, another star, across the Milky Way every year on the seventh moon.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是中国四大爱情之一,“七巧”名字的由来让读者了解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故事,译者很好地向读者传播了中国古典爱情故事,体现了译者对读者负责的态度。

对于具有中国古文化历史的词汇与表达式,张爱玲亦使用直译,并结合了注释法。例如:

原文:七巧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只管拨弄兰仙衣襟上扣着的金三事儿和钥匙[7]224。

译文:With a long-drown-out groan she kept fingeringthegoldtriadand key chain buttoned on Lan-hsien's lapel[8]149.

译者直译“金三”为“the gold triad”,并进一步在注释中向读者表明“金三”所指代的是“A toothpick, tweezers, and ear-spoon”。读者从“the gold triad”字面上了解到的是“金三”的模糊概念,而张爱玲给出的注释让读者对“金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有助于更好地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细小之处。

原文:梳妆台上红绿丝网络着银粉缸、银漱盂、银花瓶,里面满满盛着水果,帐檐上垂下五彩攒金绕绒花球、花盆、如意、粽子,……[7]248

译文:along the silk panel across the lintel of the bed hung balls of flowers, toy flower pots,ju-yi,…[8]176

译者用音译法直接将“如意”翻译成“ju-yi”, 而“ju-yi”是英语语言里没有的单词,乍一看,读者肯定不能理解其所表达的意思,但译者给出了注释“Literally, 'as you wish.' An odd-shaped ornamental piece, usually of jade”,此解释让西方读者了解到“如意”的形状和质地,更好地向读者展示中国古典文化,实现了最大化的交际。

原文:怎奈这丫头天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7]252。

译文:But this girl was born anAh-touthatcan'tbeproppedup[8]181.

“扶不起的阿斗”源于《三国演义》,指的是刘备之子刘禅平庸无能,即使有诸葛亮等贤臣的帮助,依然不能功成名就。英文里没有与其相对应的历史典故,且西方读者对中国的古典文化知之甚少,本着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译者将“扶不起的阿斗”直译为“Ah-tou that can't be propped up”的同时,在注释中给出“阿斗”这个人名的出处。张爱玲在再现了原句意义的基础上,引导目标语读者了解了中国历史典故,还进一步激起了西方读者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

另外,张爱玲在翻译“天女散花”这一蕴含中国特色的成语时,使用了直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因为译者所使用的直译法不能让读者从字面意思解读其中的深层含义,因此译者在注释中进一步向读者说明了其出处是梅兰芳排演的一出古装神话歌舞剧,此剧一出,轰动全中国。张爱玲非常喜欢中国古老的小说、戏曲、服装,她也经常会在其英语创作中提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服装等。张爱玲的直译加注释法体现了她的读者意识,为读者排除了理解上的障碍,让对中国充满好奇的西方读者去更多地了解中国京剧及其文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这完全体现了张爱玲在自译过程中所遵循的责任规范。

(2) 交际规范 译者的主要任务是把源语语言转化为目标语语言,使其译文通顺易懂,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译者必须要照顾到读者的可理解性,并且要考虑到目标语语言规范,才能给读者呈现完整且通顺流畅的译本。

首先来看译者对四字成语的翻译。汉语和英语语言有很大的差异,汉语里存在许多四字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文学典籍,包含了中国优秀的历史及文化意义,但在英语语言里有时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表达式,所以译者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读者清楚地理解成语的隐含意义。

对于四字词语“骨瘦如柴”的翻译,译者使用了直译法。“骨瘦如柴”形容一个人非常瘦,译者用bony清楚地表达了“瘦”的意思,同时译者表留了原来的比喻句的形式,在翻译时用“as thin as firewood”很好地传达了中国人是如何形容人非常瘦的,西方人也用“bony”表示“瘦”,这样的翻译使读者非常清楚地明白了七巧的镯子是因为太瘦而可以推到腋下这个意思,传意效果非常明显,成功地实现了双方的交际。

其次,为了使目标语读者能够接受译文,读起来通顺流畅,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汉语重意合,句子之间的衔接可以通过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来实现;而英语重形合,在句法层面上要求语言结构完整,符合语法规则。

张爱玲在翻译有些句子时,在句法层面上稍微作了调整。例如:

原文:小双抱着胳膊道:“麻油店的活招牌,站惯了柜台,见多识广的,我们拿什么去比人家?”[7]218

译文:Little Shuang said, holding her own elbows, “Why, she was the big attraction at the sesame oil shop, standing at the counter, and dealing with all kinds of customers. What have we got to compare with her?”[8]141

在译文中,译者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在翻译时将原文中被省略的主语还原,增补了主语“she”,使译文句子结构完整,而且加上了连接词“and”,将原句中的逻辑关系传达出来。张爱玲的译法使译文通顺流畅,成功地完成了跨文化交际。

原文:长安觉得她是隔了相当的距离看着太阳里的庭院,从高楼上望下来,明晰、亲切,然而没有能力干涉,……[7]259

译文:Ch'ang-an felt as though she were viewing this sunlit courtyard from some distance away, looking down from a tall building. The scene was clear, she herself was involved but powerless to intervene[8]189-190.

原句是描写长安心理活动的句子,译者把第二句的“从高楼上望下来”用分词的形式来表示,将前两句话译为一句话,并且给原来的句子加了两个主语“The scene”和“she”,使句子完整,符合目标语语言规范,同时也使译文的意思明晰。合并原句并增加主语的译法将原句中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展示给读者,便于读者理解,此做法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交际意识。

从以上译者对原文中四字成语的翻译以及对原文句子结构的处理来看,张爱玲非常重视目标语的语言规范,使译文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方便了读者,顺应了交际规范。

(3) 关系规范 关系规范约束了目标语文本与源语文本之间的关系,使目标语文本与源语文本之间是“等值”的,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译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两个文本之间的关系。20世纪中后期,西方读者对中国社会文化了解不多,此译本的目的是为了输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及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所以张爱玲在处理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文本时,在直译的基础上,灵活地结合了音译、注释等翻译方法,更倾向于保留源语文本内容,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展示给读者,尽量使原文和译文之间是“等值”的。

一方面,译者运用直译加注释法处理了《金锁记》中许多人称头衔的翻译,如“老太太” “姑爷”和“姑奶奶”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人称头衔表现出来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西方民族的亲情观念淡薄,加上家庭中的人员数量少,所以称谓词语语义模糊,而中华民族“重名分、讲人伦”的家庭观念使其称谓词语语义明确。西方读者往往很难弄清楚中国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张爱玲将“姑爷”和“姑奶奶”分别音译为“ku-yeh”和“ku-nai-nai”,但单看其音译的话,读者无法了解到“姑爷”和“姑奶奶”在这个家族中与其他人的关系,所以在音译的同时给其作了注释,分别为“Honorific for the son-in-law of the family”和“Honorific for the married daughter of the house”,这样的注释让读者对于故事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目了然。由此可见,张爱玲在译文中尽可能地保留源语文本的文化信息,符合了关系规范。

另一方面,汉语里有许多谚语,具有独特的汉语文化特征,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并且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其地域性强,较生活化。下面来看张爱玲在自译过程中是如何处理这些俗语的。

张爱玲将“龙生龙,凤生凤”译为“Dragons breed dragons, phoenixes breed phoenixes”,其实英语中有与“龙生龙,凤生凤”对应的表达式,如“like father, like son”。但张爱玲仍坚持直译此谚语的意思,将源语语言内容直接译入目的语语言中,使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是“等值”的,符合了关系规范的要求。

对于“喝西北风”的翻译,张爱玲采用了增译法,对其意进行了补充,翻译为:“there is nothing to eat or drink except the northwest wind”。“喝西北风”用来形容人身处困境,饥寒交迫。中国人对这一用语非常熟悉,但由于中西地理位置的不同,西方人很难理解西北风给人带来的那种寒冷的感觉。从译文来看,虽然读者无法感受“西北风”的含义,但却很清楚地明白了此俗语的意义,张爱玲的直译加增译法不仅保留了源语中“西北风”的文化意象,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顺应了关系规范。

综上所述,张爱玲对《金锁记》的自译策略体现了翻译规范对译者的约束和指引作用,张爱玲主要采用的是直译策略,并在必要的时候结合了音译、注释、增译等翻译技巧,尽可能忠实地再现源语文本和源语文化,有利于将源语文本毫无保留地展示给读者,充分体现了译者顺应了当时的翻译规范。

三、结 语

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进一步拓展了描述性翻译规范的研究,其中所包括的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以及专业规范中的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和关系规范对译者的翻译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上文对《金锁记》中英文本的对照分析发现,译者选择将原文内容完全反映给读者,让西方读者更好地感受与了解原文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读者的期待;而在传递原文的意思和处理有些句子时译者充分考虑到译入语的语言规范,主要采用直译并结合运用了其他翻译策略,做到了忠实地传达原文信息,符合专业规范的要求。译者的这种做法不仅帮助推动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传播,同时给以后的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

[1] HSIA C T.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M].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398.

[2] 迅雨.论张爱玲的小说[M]//于青,金宏达.张爱玲研究资料.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121.

[3] BASSNETT S. Translational Studies[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6.

[4] TOURY G. A Handful of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and “Norms”[M]//SCHAFFER C (ed.).Translation and Norms. London: Short Run Press Ltd., 1999:9.

[5] HERMANS T. 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 [M]. 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9:80.

[6] CHESTERMAN A. 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7] 张爱玲.倾城之恋[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8] CHANG E.The Golden Cangue[M]//HSIA C T(ed.).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Stor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责任编辑 郭立锦)

On Zhang Ailing's Self-translation ofTheGoldenCangu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esterman's Norm Theory

LIU Yanl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232001, China)

This paper employs Chesterman's norm theory to analyze Zhang Ailing's self-translation ofTheGoldenCangue. According to the contrast analysis of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her translation complies with the expectancy norm to some extent that she fully conveys the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to the reader for the purpose of reproducing the content of source text and transmit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aithfully, and that her translation follows the accountability norm, communication norm and relation norm that she fully considers the linguistic norm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she mainly uses 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the strategies of transliteration, notes, addition when conveying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dealing with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norm theory; Chesterman; Zhang Ailing;TheGoldenCangue

2016-09-26;

2016-12-15

2016年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6A0289);2017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外访学研修项目

刘艳玲(1978-),女,陕西富平人,讲师,硕士。

H315.9

A

1008-3634(2017)03-0090-5.5

(gxfx2017028)

猜你喜欢

金锁记张爱玲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九月雨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香港舞台剧女王”焦媛和她的《金锁记》
试论《金锁记》对《狂人日记》的继承
论张爱玲《金锁记》的思想艺术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