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与选择:《菜根谭》英译对比研究
2017-02-23李翔
李 翔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009)
适应与选择:《菜根谭》英译对比研究
李 翔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009)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翻译方法可概括为“三维”转换,这是译评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文章以“三维”转换原则对典籍《菜根谭》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译者所选取的翻译策略都是其在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中所做出的一种有意识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高质量译文产生的基础是译者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上都能做出合理的适应与选择。
适应;选择;“三维”原则;《菜根谭》
一、适应选择论特征与意义
翻译适应选择论由国内学者胡庚申于2001年提出。该理论作为生态翻译学的立论基础之一,以达尔文的“适应与选择”学说为依据,将“译者为核心”作为核心内容,以“翻译即适应与选择”为主题,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范本。该理论遵循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以对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行为”的解释为特征。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1]翻译生态环境制约着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又是译者适应与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需要适应以原文为主要因素的翻译生态环境。其次再由以译者为主要因素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进行选择。只有合理适应,最佳选择的译本才能做到适者生存,在整个翻译生态环境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大浪淘沙成为经典译本。“就像把植物或动物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一样,将文学作品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时,它们必须适应和成长,只有进行改变适应新环境才能生存下来”[2]。介于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译者,既要对原文充分适应又要对译文细致选择,这样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贯穿整个翻译过程。
根据翻译实践,翻译转换的研究角度一直是围绕语言、文化和交际三方面;根据翻译理论,翻译途径系统研究主要有语言学、文化学、交际学。因此,翻译适应选择论将翻译方法定义成“三维”原则,即译者需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角度对两种语言进行转换,译文在越多的维度上适应,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是质量最高的译文。
适应选择论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研究的一种突破,为翻译批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路,为一直以来“戴着脚镣起舞”的译者做出了新的实践指导与规范。文章依据“三维”原则,从语言、文化、交际维度上将中国译者蒋坚松和英国译者保罗·怀特(Paul White)的《菜根谭》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以下分别简称蒋译和怀译),即蒋译CaiGenTan,MyCrudePhilosophyofLife和怀译TendingtheRootsofWisdom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文章将证明译者只有尽可能地去适应以原文为主要因素的翻译生态环境,并做出合理有效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才能提高整合适应度。两个译本中,能够在三个维度上取得高整合适应度的译本,是高质量的译本。
二、译本语言维度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这种信息的切换包括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语言维关注的焦点是译者对原文语言的选择性适应,以及对译文语言的适应性选择。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语录体著作《菜根谭》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作者洪应明在书中采用格言和警句的形式来表达他的人生观及处世原则与方法。该书的语言特点是“文辞优雅,朴实平和,以淡见浓,泛谈了儒道佛三家的人生修养和待人处世的原则”[3]。《菜根谭》英译属于典籍英译,原文与译文语言之间的转换需要跨越时空。典籍英译的第一步必须是将古文转换成现代汉语,然后再将其转换成英语。这一过程既涉及语内转换又涉及语际转换。
例1: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不思立好言,行好事……[4]39
怀译:Flowers blossom, carpeting the earth. The birds sing beautiful canticles of praise. …to find their names on the lists of …to worthy words and deeds…[5]60
蒋译:…even flowers will display some beauty, and birds will sing some sweet song. The scholar gentleman is lucky enough to stand out …write a few good books or do a few good deeds…[5]126
原文中“春至时合”表示春天来到,气候和暖,“尚”是文言虚词,语法上体现呈让关系,“铺”字具有鲜明的动作感。相比怀译的“flower blossom”,蒋译“flowers will display some beauty”中的“display”有“spread out for public view”意思,语言表达上更贴近原文,在重现原文意境方面也更胜一筹。原文中“好”字重复出现多次,但是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内涵,“好色”指美好的景色;“好声”指宛转悠扬的声音。怀译省略了“好色”的翻译,好音、好言与好事中的“好”分别译为“beautiful 和 worthy”,蒋译则为“beauty,sweet, good”。两篇译文都尽力再现原文语言重复修辞的特点,同时避免在译文中出现词语的过度重复,但蒋译的语言表现力更强也更完整。因为“立好言”中的“好言 ”并非说好话的意思,而是指著下不朽的文章。怀译的“worthy words”易产生歧义。原文中“头角”指气象峥嵘,比喻才华出众。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年少,已自成人,能进取士第,崭然见头角”,一般说成崭露头角。因此怀译 “find their names on the lists of …”是为误译,蒋译“stand out”在语言维度上更能精准传达原文含义。依据以上分析,可知典籍英译在语言维度上的难点是译者需要在古文与现代汉语之间进行转换,对于母语非汉语的译者而言,在语言维度的转换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更艰巨的任务。蒋译在语言维度上较好地适应了原文的语言风格。当然,怀译也有自己的优势。以选词为例,怀译在保证内容精准的基础之上,使用了72个单词而蒋译则使用了80个单词。鉴于古文文体微言大义的特点,怀译比蒋译更为简洁。不过从语言维总体的适应选择整合度出发,蒋译能够将原文语言表达中的修辞和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气势表现得更准确,在语言维度上的整合适应选择度高于怀译,译文质量高于后者。
三、译本文化维度的适应与选择
典籍英译是对外传播经典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在海内外影响深远。中文典籍《菜根谭》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的瑰宝与结晶,以书名“菜根”为例,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来源于“嚼得菜根,百事可为”,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磨炼才能获得。众所周知,语言是特定文化的符号和代码,没有文化内涵支撑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自始至终都会受到文化的制约,译者应该努力成功跨越由于时空差异造成的文化鸿沟,将原语文化内涵在译文中准确地传达。根据适应选择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始终在文化维度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译者在典籍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差异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翻译会更棘手,这是典籍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时无法回避的问题。译者唯有竭尽全力打破文化壁垒,在充分理解并适应原语文化的基础上,对译文在文化维度上进行深层次关照,尽力在文化维度上达到较高程度的适应与选择。下面的例子说明,译者应该通过合理的适应与选择在文化维度上将原文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重现。
例2: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心远处自无车尘马迹……[4]195
怀译:…you will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 bright and clear moonlight and spring breeze…the vulgar world…[5]336
蒋译:…there will be the enjoyment as of quiet moon and pleasant breeze…there will be no vexation as by dust-raising carriages and boisterous horse: why set one's mind on a life of seclusion[6]272?
蒋译“quiet moon and pleasant breeze”将原文的“月到风来”增译了“quiet”和“pleasant”。增加的两个形容词更能彰显“风月”一词在中国传统诗词和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蒋译“车尘马迹”同样采用了增译策略,增加的“vexation”和 “boisterous”将“车马扬尘”所暗指的人们内心中的喧嚣烦恼直观地表达出来,增译方法使译文极具画面感,视觉化效果明显。同时蒋译在语句结构方面连续使用“there be...”句型,平行结构使译文和原文在结构层面保持一致。原文最后一句使用“何须”使句式变为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蒋译追随这样的句式变换,关照译文读者让他们和原文读者一样,都能在阅读中保有一定的反思空间,对前文的表述做出思考,使处于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者拥有近似的阅读感受。怀译中“月到风来”被译为“you will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 bright and clear moonlight and spring breeze” 译文添加主语“you”虽在语言维上做出了合适的转换,更加符合译文表达习惯,也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但是在文化维度上“spring breeze”不如“pleasant breeze”更贴近原文,因为清风明月在原文语境中具有清雅闲适的文化内涵。“车尘马迹”被译为“the vulgar world”过于抽象,译文无法重现原文中的具体意象。虽然蒋译在语言维度上的适应选择度高于怀译,但怀译在语言维度上适应与选择也有其独特之处。不过比较文化维度上的适应与选择之后可以看出,蒋译明显更胜一筹。蒋坚松曾对其译本中所采用的增译方法做出过解释,他认为对原文文本的理解有时必须依赖一定的文化背景,译者面对一些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时,为了传达文化信息,常用增译的手法交代有关文化背景或含义。选取增译策略是译者为了适应由作者、原文为主要因素的翻译生态环境之后所作出的选择,这是有效提升译文在文化维度上的整合适应度的重要手段之一。《菜根谭》的原文如果没有任何现代汉语的注解,即便是原语读者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完全理解文中所包含的所有文化内涵。原文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和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素养才能对其中蕴含的深刻传统文化内涵与人生哲理产生共鸣,否则只能对字面意思浅尝辄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精通汉文化比精通汉语言更是难之又难”[7]。受母语文化的影响,母语为非汉语的译者在从事中文典籍英译时,其文化维度上的适应转换的难点也正在于此。从上述的译例比较中可以得出,蒋译在传递文本的文化内涵方面更加全面、周到、合理,因此译本文化维的适应选择度更高。这也可以理解为是本土译者的一种天赋优势。任何一种语言作为文化历史符号,都是某种特定文化的底层代码或源代码。译者只有参透原语的历史文化背景才有机会解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容器, 文本意义实现的过程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文化的过程, 最终文本意义只能在其相应的文化中得以实现。如果译者和原文作者来自不同文化环境,迥异的文化背景意味着译者在文化维度上的适应与选择更加艰难,想要译文在文化维度上的适应选择完全贴合原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任何译者如果缺乏文化意识,只做字面意义上的直译,那么文化误译一定在所难免。当然,非本土译者只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细心钻研原语文化,在文化维度上提升整合适应度,创作出高质量的译文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四、译本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
在语言维和文化维的适应选择前提下,译者在交际维度上的适应选择也是评价译文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译文在交际维度上的合理的适应与选择,是实现译文的交际意图,最终成功对话读者的保证。“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交际是一种社会人所从事的社会行为,人们使用语言,不管著书立说,表达情感、宣传鼓励均是一种基于交际目的行为。”[8]整体而言,语录体著作《菜根谭》文本的交际方式属于书面语。书面语体的特点体现为语言运用规范、语句严谨、条理清晰、内涵深邃,包含大量正式、文雅的书面词语。但该书从文本形式看是一种只言片语的记录,因此兼具语录体文本的特点:朴实生动、简洁易懂,将高深的道理用口语化、大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易于读者接受理解。读者通篇阅读之后,会发现此书将语录体的文本风格和书面语的语言风格完美结合。译文读者选择阅读《菜根谭》英译本,无论他们的阅读目的是“怡情”、“长才”还是“傅彩”,对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好学与喜爱都是其选择《菜根谭》英译本的原动力,因此译文的交际意图顺利传达是译者必须关注的焦点之一。
例3: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4]41。
怀译:The qi vessel… The puman moneybox… There fore, a man of virtue prefers…[5]63
蒋译:The lopsided vessel … the piggy bank… Thus the junzi gentleman…[6]208
原文中“欹器”,怀译音译为 “qi vessel”,“欹”是一种盛水的器物,最早可见于公元前700年战国时《荀子》,该容器可在框架上沿一定方向转动,如果将水倒满后,容器会自动翻转,而将水全部倒出,“欹”的字面意思为倾斜。怀译 “qi vessel”采用音译方法,直接译出读音。译文读者几乎无法理解译文所指究竟什么,交际意图的实现受到影响。蒋译“The lopsided vessel”虽也无法让译文读者完全理解这一仅存在于中国古代生活场景中的器物,难以达到和原文一样的交际意图。但后者在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适应时,做出了巧妙的适应性选择。“lopside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一器具使用时的主要特点。后者在交际维度的整合适应度更高。原文“扑满”是中国古代人民储钱的一种盛具,类似于现代的储钱罐,顶端开一条缝能放进铜钱的狭口,钱装满后,则将其敲碎取之,“满则扑之”故名扑满。怀译“puman moneybox”,蒋译“piggy bank”,两位译者在交际维度上都作出了巧妙的适应与选择,两个版本的译文读者都能充分理解含义,交际意图顺利实现。“君子”一词在原文中多次出现,两位译者对此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怀译“a man of nature”,蒋译“junzi gentleman”。“君子”在先秦典籍里频繁出现。《左传》一书中所谓“君子”,一为古代统治者(天子、诸侯、卿大夫)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二为有高尚道德的人。根据文献,周代已将君子作为圣人之下的重要人格典范。君子本指居高位者,有地位、有知识、有教养、体面又温文有礼。因此“君子”一词也包括道德意涵[9]。根据《牛津英语大辞典》的解释Gentleman表示“a man of gentle birth” 或为“a man of superior social standing or a man who demonstrates his gentle birth by a appropriate behavior”。很明显,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方面,蒋译更具优势。另外蒋译采用的音译方法,对推广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也是有益的,因为“君子”一词仍然频繁地出现在现代汉语中,音译能够让译文读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推荐。中文典籍中类似的词语,大多承载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积淀,它们使译者在交际维度上的适应性选择难度加大。《菜根谭》的交际意图明显,就是将深盈的人生大智慧通过格言警句的文体形式表达出来,引发读者思考与反思,进而影响读者所思所想。正如译者蒋坚松自己的总结,“《菜根谭》语言质朴具有口语的特点;用词文气、典雅,造句正式;意象丰富,意蕴深刻,情调恬淡、透出中国古典诗文朦胧、含蓄蕴藉之美。”[10]
三个维度中,语言和文化维度是基础,交际维度的适应选择会让译本适者生存得更加长远。译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打磨出整合适应度高的译本,即高质量的典籍英译本。
五、结 论
翻译活动与生态理论相结合产生的生态翻译理论,是将翻译活动中的各种参与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与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翻译生态环境作为翻译研究的对象和一个重要变量。在一个翻译生态循环过程中,译者要不断做出适应和选择,努力在语言、文化、交际维度上做到准确合理的适应与选择,提高多个维度上的整合适应水平,从而让译文经受住汰弱留强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适应选择论中的 “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不是孤立存在的,三个维度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互联互通,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维度都会影响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影响译文的整体质量。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通过比较《菜根谭》两个英译本,可以明确译者不同的适应与选择是造成译本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只要能多维度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者就不必拘泥于任何一种翻译策略。从文章选取的译例来看蒋译相较于怀译,在语言维度上具有一定优势;文化维度上有天赋优势;交际维度上的优势也较为明显。总体而言,蒋坚松的译本整合适应度更高。当然在文章没有提及的译文中,作者坚信怀译也一定有其可取之处。总而言之,作为生态翻译学的立论基础,翻译适应选择论既是翻译理论上的创新,也可以指导与规范翻译实践,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可操作性与解释力。借助这一发端于中国本土的翻译理论对中文典籍英译进行研究是翻译研究本土化的一种探索与尝试,可以证明适应选择论能够为中国古代典籍英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能证明翻译适应论解释的有效性。
[1]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0.
[2] WARREN R. The Art of Translation: Voices from the Field [M].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9:6.
[3] 闵建蜀.《菜根谭》的人生哲学:易、儒、道、佛合解 [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vi 前言.
[4] 洪应明.菜根谭 呻吟语[M]. 刘红军,评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5] 洪应明.菜根谭[M].保罗·怀特(Paul White),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6] 洪应明.菜根谭[M].蒋坚松,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7] 郭著章.谈《菜根谭》及其两种英译本[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48-51.
[8] 司显柱;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论言语交际因素——语篇属性与翻译[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98-102.
[9] 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0-171.
[10] 蒋坚松.古籍翻译中表达的若干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7-50
(责任编辑 蒋涛涌)
Translator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n English Versions ofCaiGenTan
LI Xia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The principle of “three dimensions” coming from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standards of translation's evaluation.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ses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CaiGenTan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ree dimensions”.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s a conscious selective adaptation and adaptive selection made by translators while facing a certain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The basis of producing a high-quality English version is an appropriate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o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adaptation; selection; principle of “three dimensions”;CaiGenTan
2017-02-16
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6jyxm079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1HGQC1055)
李 翔(1979-),女,安徽合肥人,讲师,硕士。
H315.9
A
1008-3634(2017)03-00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