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为而教”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2017-02-23徐永春

关键词:受教育者道家老子

徐永春

(忻州师范学院 政治系, 山西 忻州 034000)

“无为而教”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徐永春

(忻州师范学院 政治系, 山西 忻州 034000)

道家的“无为”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树立了有别于儒家主流教育传统的独特路向,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教育者过度作为,受教育者主体性缺失,教育方法单一等。“无为而教”蕴涵的无私、无欲、包容、自知的施教德行,道法自然的教育理念和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是构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无为 思想政治教育 新模式

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其重理论、强灌输、多明理、贵言传为特征,在理论传授层面的优势不可替代,但同时也存在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传授教学方法单一和实效性差等明显不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接地气、更顺应时代、更有成效,成为当前乃至于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1]。道家的“无为”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了有别于儒家主流教育传统的独特路向,其“无为而教”的思想蕴含着“无私”“无欲”“包容”“自知”的施教德行,“道法自然”的教育理念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照,同时也为构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指明了方向[2]。

1 无私、无欲、包容、自知的施教德行

道家无为思想中蕴含着教育者应备的人文素养,道家主张教育者应该像圣人一样具有无私的德行、包容的气度、自知的准则,这无疑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为化解当前信任危机、信仰危机和价值观迷失、人格匮乏、急功近利等社会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路径[3]。1.1 无私

老子认为:“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7章)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天地能生化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圣人之所以能保全自己是因为他总能将他人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4]。

道家提倡教育者首先要具备无私的品德。“心地无私天地宽”,教育者只有保持豁达的心态,淡泊的情怀,宽宏的气度,不执着于功名利禄和蝇头微利,甘做一名默默无闻、无私付出的人,才能为受教育者所尊重、认可,其所提倡的理论才能为受教育者接受。反之,教育者如果被一己私欲蒙蔽双眼,急功近利,丧失了做学问的本性,最终必然沦落为功名利禄的奴仆,为人们所唾弃。

1.2 无欲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12章)。在老子看来,刻意追求过高的物质享受只能使人利迷心窍,甚至会异化、迷失人的自然本性。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矛盾和挑战,学习、就业、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使人们生活中障碍重重,人们心浮气躁、人格匮乏、急功近利。受西方价值观念和多元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利欲熏心,面对外界的诱惑,极易失去正确的人生航向。教育者的过度“有为”恐怕是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之一。只有教育者无私、不争,在教育者的引领下,受教育者才会心境清明,自由安详,社会也才能和谐安宁。因此,老子认为只要保证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必强求更多的身外之物。他主张抛弃一切私心杂念,淡泊名利、清心寡欲。

1.3 包容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5章)。老子待人,无论远近亲疏,富贵贫穷都一视同仁。 在对待众生的态度上,老子认为“上德若谷”(《老子》第41章),只有虚其心,处其下,兼收并蓄,包容天下,才能生生不已。从教育者的视角看,没有一个学生是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教育者应以博大无私的胸怀去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各得其所、各适其性、各尽其才。教育者应以宽宏的肚量,不固执己见,包容异见、异类乃至于异心,甚至报怨以德[5]。

1.4 自知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大包大揽,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自己是绝对权威,不可侵犯。甚至有时还会肆意践踏学生的尊严。这种认识和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受教育的积极性,扭曲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老子有云:“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第71章)在老子看来,教育要能够正视自己,不断地批评与自我批评,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力求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33章),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克服自己的弱点才算是强者。在知识面前,教育者也是学生,教学只是教师在汇报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和结果,教育者应走出颐指气使的心态,以一种“学”的心态与学生一起完成整个学习过程[6]。另外,作为教育者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反省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理论修养。正人先正己,只有如此,学生们才会信服,教育工作才更容易开展。

2 道法自然的教育理念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道是万物运作的根本法则,而道的法则就是顺应自然。老子认为做任何事都不能主观妄为,强加干涉,既要保持事物的本性、还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应遵道而行,因任自然:一方面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尽可能采取启发式、渗透式的教育方法,激发受教育者固有的内在潜能,使受教育者自发地去理解“道”,进而自觉地实践“道”,实现自我完善。另一方面应顺应受教育者的独特个性和生存发展规律,从人的个体差异出发因材施教,尊重、发展人的个性。

2.1 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原则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重视理论的单向灌输,忽视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和合理意愿,受教育者精神被束缚、思想被奴役、学习能力被弱化,知行脱节,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无为而教”强调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教育,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原则是一致的。“主体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7]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行为主体,学生能够学到什么知识,最终都要看其对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这不是仅仅靠教育者单方面的说教能完成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尽可能多的精神自由和自主权利,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教育者不能片面强调理性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亲力亲为中,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得到更多的人生感悟和生命真谛,从而形成乐观、健康的人格。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学生不控制、不干预、不替代,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认真体悟和自觉践行,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焕发勃勃生机[8]。

2.2 顺应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

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低效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无视学生的个性和时代特征,用“整齐划一”的教育理念应对有着多样化需求的学生,生搬硬套一些学生难以消化、不感兴趣的知识,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传统教育中,不少家长和教师强迫孩子学这练那,期望按照某一模式塑造孩子。总之,对孩子实施过多的背离其本性的教育,实际上是对他们过度的控制和束缚,埋没了他们的天赋,戕害了他们的自然本性,造成了他们的强烈逆反,阻碍了他们的正常发展,甚至一定程度上摧残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并使教育效果事倍功半。道家“道法自然”的原则,倡导按照受教育者个体的自然情况实施教育,遵照此原则,教育者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循循善诱地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自由成长,帮助学生自觉建设精神家园。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顺应大学生的本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大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由成长,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碰撞中形成世界观。

2.3 确立反璞归真的德育导向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片面夸大人的社会性而忽略人的自然性,过度拔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政治性而忽略其生活性,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大、空,缺乏生动性和现实性,难以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道家对此类人为说教和束缚个性的教育是坚决抵制的。“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38章),在老子眼中,儒家崇尚的仁义礼智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规范是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异化,是对人本质的疏离,不是人生价值的真正归属。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第28章)。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市场经济特有的功利主义和金钱至上的观念逐渐渗透到高校校园,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深入学生生活,更难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道家倡导的德育是体现本真人性之美的自然朴实之“德”,而不是迫于外在压力不想为而为之的矫揉造作之“德”,是让人成其为最本真之人、最素朴之人、最自然之人的德。首先,道家倡导“上善若水”的大道品格,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像水一样,心胸宽广、清湛怡然,谦虚谨慎和不争高低。其次,道家强调生命的超越升华。认为人生不应被现实环境、物质世界所困扰,而要高瞻远瞩和超凡脱俗、超拔升华、自由解放。其次,道家还主张淡泊名利,远离琐碎,远离世俗,要知足达观、清静无为。道家还重视教育对象的思考和顿悟,倡导学习者在思考中得知识之精华,体人生之真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模式化的、一成不变的、华而不实的教育内容,建立反璞归真的德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的尴尬处境。

3 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

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教”不是要教育者什么事都不做,而是要教育者以无为为手段,最终实现无不为的目的,所谓“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48章)、“无为而无不治”(《老子》第3章)。儒家认为个人、社会要发展,必须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勤奋努力,而道家却提出以退为进、无为而无不为的逆向发展思维。

3.1 以柔克刚

教育效果的好坏与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和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是直接相关的。教育者不能无视受教育者的感受,高高在上、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和横加指责,而应注重情感激励和柔性教育,对大学生的情感要感同身受,与大学生要“心心相印”。“天下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第78章),教育者要像“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一样,润物无声,无孔不入,要用无私的爱和博大胸怀去包容学生,实现师生之间情感的共鸣,心灵的互通和思想的交融。身处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受教育者背负着来自学业、生活、情感、人际关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近几年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足以说明当代大学生在压力面前的茫然、无奈和不知所措,同时也说明大学生也需要理解、关心、信任、倾听和尊重。

3.2 以静制动

“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16章)。老子认为,人的心本来就是宁静的。做到静,就能一心一意,头脑清醒,抛弃一切私心杂念,进而正确认识外界事物。正所谓“静则得之,躁则失之”(《管子·心术》上)。教育者言之过多,教之过甚,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学生们被人牵着鼻子走,被动地学,收效甚微。

老子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10章)。教育过程中的适当放手,给受教育者自由发展、自主发展的空间,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仍以灌输为主,学生成为一个容器,被动装入知识。教育者受累,学生受罪,效果还不好。可谓“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教育者的全盘包办只能让受教育者缺乏自制力和独立性,其教育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5]。道家“无为而教”的思想,启发教育者要充分挖掘和积极发挥受教育者潜在的积极因素,让学生自己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挥主体作用,会增强责任意识和解决问题、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可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

3.3 不言而教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2章》),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显性教育,无论是课堂教学、主题班会,还是组织活动,无非是通过讲授、报告、表扬、批评、谈话、奖惩等手段单刀直入、赤裸裸地表白意图和目的,久而久之,学生被这些善意的说教所困扰,自我意识被抹杀,主观能动性被消解。“不言而教”则是教育者隐藏真实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运用间接的手段,使受教育者通过体验和感悟取得显著进步的一种教育艺术[9]。按照这样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者不直接表明教育的意图,而是通过暗示、联想、启迪等方式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实现教育过程的内在和谐,更容易被教育者接受,从而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敌是教育者言行不一,虚伪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说服力。众所周知,教育者的举止行为会在受教育者心灵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第十三篇)可见,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高效的教学方法,面对困难时的冷静,思考问题时的专注等良好行为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言教之外去认真领悟,用心体会,真切感受,使教育内容真正地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证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以身作则的示范,潜移默化的熏陶比空洞说教更有说服力[10]。

当代社会,高校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老子无为而教的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反思,教育如何才能尊重学生的本性,让学生自由地、快乐地、享受地学习,通过无声、无为的教育方式达到有为的目的,进而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快实现。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2016-12-07].http://politics.gmw.cn/2016-12/08/content_23222905.htm.

[2] 赵民胜,李璐茜.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当代社会思想教育的启示[J]. 太原大学学报,2015(3):11-12.

[3] 郑善文.道家思想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理论,2014(29):266-267.

[4] 黄世虎,沈奕伶.道家“无为”教育思想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党政研究,2015(6):27-29.

[5] 唐劭廉,吕锡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家教育思想的当代合理性阐释[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7-29.

[6] 侯晓颖,王志.生活即教育——论教育者的教化人生观[J].教学与管理,2015(6):5-6.

[7]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谭维智.不教的教育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颠覆性创新[J].教育研究,2016(2):41-43.

[9] 程肇基,梁凤华.论“无为而教”视域中的道德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60-161.

[10] 蒋福军.“无为而治”思想及其实践对当今基础教育的启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9): 1-2.

“TEACHING WITHOUT DOING”, A NEW MODE OF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U Yongchun

(Dept. of Political Science, Xinzhou Teachers College, Xinzhou 034000, China)

Taoist thought of "Ina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sets up a unique way of education different from the mainstream of Confucian education, and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At present, China's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such as excessive education, the lack of subjectivity in the educated persons, single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so on. The teaching ethics of selflessness with no desire, tolerance, self-knowledge that are implied in "teaching without doing", the Taoist natural educational idea that exerts a silent and imperceptible influence on people, all these ar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to construct a new mode of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inaction;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model

2017-04-01

2014年忻州师范学院院级青年基金:青少年世界观教育研究(QN201417)

徐永春(1977-),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

1673-1751(2017)04-0086-05

G410

A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道家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