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广西的生态方法运用探论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视角
2017-02-23孙兰欣
孙兰欣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部(社科部),广西 南宁 530007)
建设美丽广西的生态方法运用探论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视角
孙兰欣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部(社科部),广西 南宁 530007)
广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彰显生态方法运用的重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生态理论,遵循生态平衡性原理,以实现美丽广西方法创新、解决生态问题、提升实际功效为主要实践价值,通过建设广西生态和谐共生法的实现条件、基本要求、实践步骤三方面创新建设广西生态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
生态方法;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和谐
生态方法的运用是建设美丽广西实践中必要的一环,坚持生态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设美丽广西,就是在实现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推动广西以美丽姿态走向繁荣富强。对人与环境关系进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对建设美丽广西具有前瞻而广泛的启迪和影响作用,通过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分析广西承载着西部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生态资源发展与保护,这是生态方法运用的基石,也是进行美丽广西建设所应该具备的理性自觉,努力开创美丽广西建设新格局。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生态方法应用原理
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生态内涵的阐述是建设美丽广西应有的题中之义。“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人们实践中的首要问题,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2]人在实践中实现着自然生产、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论述对美丽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指导作用。创新生态观,运用生态方法必须正确把握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之间能动的同一性,才能有序开展各项生态建设活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心思想是:人是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但是它们之间是互相制约和影响的。这既包含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也包括人类自身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社会的作用。其次,劳动就是人类与自然、社会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的媒介,主要有自然生产、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生产,通过劳动人类社会获得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内容,而自然也开始了自身的推陈出新。再者,人是不同于动物而在自然界中生存的个体,“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3]这样人就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4]这是一种自在依赖性与自为能动性统一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作用。
生态方法的应用必须遵循生态平衡性原理,坚持整体共融、多元共生、和谐共处三大基本特征。“生态平衡指的是生态系统通过不断发育和自我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5]实质就是指在美丽广西建设中人的实践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总是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相互作用交换,不断打破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经过失衡后变革产生新的平衡。这就要求站在生态系统制高点上的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应该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生态自然的动态统一。第一,必须坚持整体共融性,将生态保护与美丽广西建设融为一体,有效优化和调控人的主观行为,合理整合资源,发挥自然生态最大功效的同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第二,还必须坚持多元共生的特性,就是多样性与差异性的事物共同存在发展。任何事物发展都具有多元多维特性,而共生则是实现多元维度的协同一致最终结果,他们之间是保持合作关系的。其中心就是通过对立竞争实现统一共存,美丽广西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不可避免会有对立,两者之间通过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转化,才能共同推动美丽广西的生态文明发展。第三,生态法中和谐共处特性必须高度重视,以动态角度分析广西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实现两者之间平衡稳定,突破陈旧的生态结构体系,在事物发展运动变化中建设新的平衡稳定状态,使得美丽广西建设中创造更合理而高效的生态效益。
二、生态方法的运用在建设美丽广西中的实践价值
要解决当前科技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工具理性与价值感性矛盾,就必须有效运用生态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透析当代广西社会建设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发挥好它的实践指导作用,从理论层面为广西建设走出生态困境提供理论阐释,对解决广西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具有深刻启示。并在遵循科学性与实践性基础上,创新生态方法运用,实现广西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
(一)实现建设美丽广西的方法创新
创新美丽广西建设方法就是探寻如何有效的开展美丽广西建设实践活动,通过生态方法作用引导人的主观意愿并使其外化为自身行为力,进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预期目标,切实提高美丽广西建设实效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是人与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关系,但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严峻现实要求在美丽广西建设中要重视生态法则,坚持广西建设与生态自然之间整体共融、多元共生、和谐共处。因此,要实现美丽广西建设必须要超越单纯的依靠经济建设提高生活水平的思维方式局限性,运用生态学视角分析解决与自然、生命相关的各种社会冲突问题及矛盾现象。当前开展美丽广西的建设必须运用生态学观点思考、认知、理解建设美丽广西优化各种资源内部要素问题,并能够全面、辩证、宏观地把握生态自然环境保护与广西经济建设之间复杂关系,从理性角度透析建设美丽广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创新发展美丽广西建设有效路径。
(二)解决建设美丽广西的生态问题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广西在建设和发展中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态问题和生态危机。一方面,建设美丽广西社会各方面因素与广西所处的实际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构成这一整体要素的社会环境、各种社会因素是变化发展的,包括人的行为活动、伦理道德、经济效益、市场文化、政治意识等均会随着时代发展步伐在改变与更新。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广西的建设将面临复杂人际关系的冲突疏远、多元文化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碰撞、网络电子时代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挑战以及在广西建设中社会发展与环境优化之间迷惘错位到合理定位过程,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实现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建设美丽广西中,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成为当前广西发展桎梏之一。突破现有模式的关键在于从思维上清楚的理顺广西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自然规律之间矛盾,拓宽研究视角,运用生态方法抓住广西建设发展中各个领域与生态自然之间区别与联系,深刻体会“美丽”的内涵要求,挖掘广西建设与自然环境发展之间存在的生态关系点,理清各内部要素之间关联,实现生态发展与经济效益同步,系统而全面的为建设美丽广西提出可行性对策。
(三)提升建设美丽广西的实际功效
广西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对生态资源、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得是不够的,尤其在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重经济忘环境,使得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广西刻不容缓。这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和谐共处,共发展共繁荣而进行的一个重要实践活动,其实效性将从根本上决定人们对开展美丽广西建设的认可和支持力度。由此可见,提升建设美丽广西的目标不仅需要重视生态资源保护,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要实现人的复归,即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在这一过程中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求,既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精神层面要求。这就需要维持社会建设与生态系统之间整体平衡,从生态方法入手,重点分析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与自然环境之间所进行的能量守恒、消息传输、资源平衡,并转化研究角度,多方面跨领域了解建设美丽广西的生态平衡发展本质内涵。曾有哲学家说过:“世界存在多重可供选择和互不相等的概念体系或假设体系,对现实世界的解释不能是一元的、单向度的,而应是多元的、多维度的、歧义的和多视角的,在各自的体系里都能解释世界。”[6]要求我们要通过不同途径实践,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推动美丽广西建设,这正是生态法运用的核心旨归。
三、建设美丽广西生态和谐共生法路径
创新生态法运用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与生态和谐共生,建设美丽广西必须充分发挥生态法优势,坚持生态创新,健全和完善生态法体系,不断推动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创新建设美丽广西生态法,而生态和谐共生法则是其中最为核心路径之一。当代广西的建设需要人的活动与自然和谐共处、有序发展,这是建设美丽广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旨趣。
(一)建设美丽广西生态和谐共生法的实现条件
建设美丽广西的社会内部各要素与外部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是进行生态和谐共生法关注的重点,而建设美丽广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项富有伦理道德价值的实践活动,是有别于其他人类行为活动的,其实践目标是在保护环境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使得生态保护和现代经济发展共荣共生。但是建设美丽广西生态和谐共生法思维意识并不要求抛弃经济建设,排斥一切需要从自然获取资源进行经济建设的活动,而是在坚持社会现代化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下尽最大可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良性互动。所以,建设美丽广西生态和谐共生法运用的实现条件就是要把实现人民富裕和生活幸福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多途径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发展的宏观理念有效结合起来,该要求重心在尊重自然规律,引领美丽广西建设。这是广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通过和谐共生思想认知指导广西建设,实现生态良性发展。再者,必须辩证对待西方生态中心主义与结构性后现代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定不移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吸取中华文化智慧结晶,清除各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正确引导人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建设美丽广西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以广阔的胸襟和长远的计划应对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高新技术带动生态创新成果,解决各种自然灾害、资源缺乏、环境破坏问题,有效指导美丽广西建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建设美丽广西生态和谐共生法的基本要求
美丽广西建设要与生态系统共和谐共发展,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动态的复杂性,需要把握好几方面基本要求:第一,生态法的运用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指引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从广西区情和生态建设现状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回应时代发展的绿色浪潮,建立广西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美丽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广西生态梦。第二,建设美丽广西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条理性,其社会内部各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有机协调,由生态系统内部和谐共生扩展到社会各领域建设的协调发展。讲原则,守秩序,在社会大生态环境建设中,进行的经济技术发展必须将自然的有限承载力和“全生命系统”的复杂性作用考虑在内,自觉履行保护环境责任,将绿色文明落到实处,时刻彰显生态和谐共生法具有的时代性和引领性,实现其思想价值导向作用。
(三)建设美丽广西生态和谐共生法的实践步骤
建设美丽广西和谐共生法就是促进社会各领域实现动态的和谐发展,使得自然发展与经济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良性运作的生态环链。”[7]在这个链条中就包含有两种基本生态关系,这是开展生态和谐共生法实践的首要分析步骤。一是,承前启后的平行生态关系,主要指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进行补充、协调统一问题,这是时间上的顺序关系,关注的是历史发展维度不同生态观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影响及其结构变迁。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态观与经济建设要求是有差异的,正如新中国建立初期,人们经济建设热情高涨,看到高耸入云的烟囱非常欢快喜悦;而今天工业化高速发展,具有繁荣象征的烟囱带给人们的只是反感,因为生态观已经走入人们视野中。可见,前后不同历史阶段下的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大环境是动态变化的,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四面羁绊的交叉生态关系,这是空间上的顺序,指的是社会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之间相互支撑、作用,达到协调一致状态。科技现代化导致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着尖锐对立,使得二者之间时而若即若离,时而相互抵触,运用生态和谐共生法处理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必要,要转化过去单一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一元论,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发挥整个生态系统运行的合力作用,实现美丽广西建设新发展。
建设美丽广西生态和谐共生法可以通过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责任及权利教育,树立生态思维理念,培养具有保护环境,重视社会文明建设意识的公民,维护生态正义;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观念,开展生态产业结构调整,使得经济发展与自然绿化同进步,实现人的行为方式、消费行为生态化,提倡绿色消费,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实践上可以通过建立具有绿色导向的管理制度,包括有法律、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内容,健全环境立法,建立市场机制在环境管理中正向作用和完善具有广西特色的绿色核算体系、官员政绩绿色考评体系,发挥绿色管理生态法在美丽广西建设中巨大效能。并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开展各种教育宣传,提高生态意识与道德文明素质,推进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大力度保护自然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氛围,以不变应万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美丽广西就要树立全面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辩证统一关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时刻创新生态法,实现人类文明进步的生态愿景。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18.
[2]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56.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4.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
[5] 尚玉昌.普通生态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41.
[6]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7] 邱柏生.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5):7-10.
(责任编辑:赵峰)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n Guangxi, reveal the important ecological method to use. Based on the Marxist ecological theory 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balance, to achieve the beautiful Guangxi method innovation, solve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enhance actual effect for the practical valu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xi ecological of the harmony between body condition to realize, basic requirement, innovation practice step three aspect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ecological the effective path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words: ecological method; Marxism;ecological theory; harmonious
OntheApplicationofEcologicalMethodsforBuildingBeautifulGuangxi——BasedonthePerspectiveofMarxistEcologicalTheory
SUN Lan-xin
(Public Basic Department, Guangxi Polytechnic of Construction, Nanning 530007, China)
F327;D422.6
A
1009-9743(2017)03-0036-05
2017-02-25
孙兰欣,女,汉族,广西南宁人。哲学硕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社科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2016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美丽广西建设中的运用与发展研究”(编号:KY2016YB678)成果之一。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7.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