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综述
2017-02-23安树伟李瑞鹏
安树伟,任 俊,李瑞鹏,李 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文献综述
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综述
安树伟,任 俊,李瑞鹏,李 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通过对2016年CSSCI中最具有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核心期刊和《区域经济评论》上发表的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和总结,归纳出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六个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发展新空间、新型城镇化、区域创新、区域产业发展、区域政策与评估,并依次对各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述评: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如何贯彻落实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水平测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群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区域创新以创新驱动和影响因素为研究重点;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产业集聚及其效应和产业转移;区域政策与评估对我国当前区域政策进行了剖析。总体看来,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对区域未来的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区域创新;区域产业发展;区域政策与评估
笔者对CSSCI中最具有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核心期刊和《区域经济评论》中关于中国区域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后,概括了2016年区域经济学界主要研究的六个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新空间、新型城镇化、区域创新、区域产业发展以及区域政策与评估。与历年相比,2016年区域经济发展更注重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区域发展战略与发展新空间重点剖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指出了未来中国区域空间发展的新方向;强调了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注重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创新驱动对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作用;区域产业发展探究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强调了要科学推进产业转移;学术界对区域政策评估方面的关注度相对往年有所增加,但对区域政策的类别、评估方法方面仍有待丰富。未来的区域经济研究应更加关注绿色发展,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用创新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构建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新体制和监管新模式。
一、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态势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以“增速减缓、结构优化、动力多元、质量提升”为基本特征的新常态发展阶段。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且整体上不存在收敛性,但是存在5个收敛俱乐部,且各收敛俱乐部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对转移路径存在显著差异(肖攀等,2016)。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省际传递现象,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均衡带动阶段(1978—1985年),第二个阶段为东部地区持续带动阶段(1986—2000年),第三个阶段为以东部地区带动为主向以中西部地区带动为主的过渡阶段(2001—2005年),第四个阶段为以中西部地区省份带动为主的阶段(2006至今)(安树伟、常瑞祥,2016)。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人力资本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健康是人力资本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健康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正向的作用,且公共健康投资的正效应大于私人健康投资(封岩、柴志宏,2016)。从人口结构来看,劳动年龄人口、城镇人口以及中专以上学历人口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失业人口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于婷婷等,2016)。人力资本也是地区经济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看将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应通过一系列举措形成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环境(王晓峰、张正云,2016)。
投资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在外商投资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正向影响,其拉动出口的效应比拉动进口的效应要大。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长期效应更加明显(刘晓玲、熊曦,2016)。在公共投资方面,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但对各省市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东部区域要提高政府公共投资的质量,而中部和西部地区要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的规模(薛艳,2016)。
二、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发展新空间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加强和深化是分别对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而言的。“十三五”期间,应在继续贯彻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大战略,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格局。
(一)三大战略
1.“一带一路”战略。2016年学术界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形成了较为统一的看法,认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有利于消化我国过剩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重塑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强化国家安全,促进大国和平崛起,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安晓明,2016)。“一带一路”战略自提出以来,其起点至今尚未明确,现有认识只是尊重和沿袭“丝绸之路”历史的结果,未必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空间布局的理想选择。李钢等提出“一带一路”历史起点向东向北延伸与我国全域开放“π”字型骨架经济空间布局的构想,以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为主线,促进中国与全球互联互通,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李钢等,2016)。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数量众多、合作领域广泛,在推进建设的过程中,必然面临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关于政治、安全等风险和民族宗教等诸多问题,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差别化的推进策略。
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总体处于中低水平,且各区域差异较大。相对而言,对西亚、北非投资效率最高,中东欧和南亚次之,东南亚和中亚较低(田泽、许东梅,2016)。当然,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存在较大的投资潜力,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区位具有较多的选择余地,东盟和南亚地区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首选地区(陈伟光、郭晴,2016)。
2.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已经形成了“中心—外围”的空间模式,地理空间因素制约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地处中部的安徽、江西沦陷为“经济洼地”,西部的贵州、云南被边缘化,经济发展未能利用地理优势促成长江经济带一体化的形成(郑瑞坤、向书坚,2016)。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建设“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发展格局,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南北两侧腹地的经济支撑力,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着力构建长江经济带东西双向、海陆统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应推进区域一体化,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世界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带,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合作(刘媛、胡忆东,2016)。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城市群调控的核心在于约束政府行为、转变依靠土地资源大量投入的“以地谋发展”模式(张耀宇等,2016)。长江中游城市群已形成“武汉—长沙”的双中心结构,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已形成由中心往外辐射的圈层结构(劳昕等,2016)。
3.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是跳出“北京思维”,其内在动力不是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和缓解生态资源的承载压力,而应将“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出发点和支撑点。从北京资源承载能力和人口疏解的角度来看,北京需要疏解的不仅仅是非首都功能,而应是经济和产业发展重心的整体东移(王庆芳、周立群,2016)。要坚持北京的核心地位、发挥京津双城的主要引擎作用,把握促进河北绿色崛起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杨开忠,2016)。不仅要从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格局(魏后凯,2016),更要在完善机制、加强合作、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加快推进协同发展(孙久文,2016)。
(二)区域发展新空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我国“十三五”期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目前态势看,推动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空间应该是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东北地区、关中地区、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等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城市群。未来应发挥轴带引领的作用,构建“三纵—四横—一沿边”的空间发展新格局(安树伟、肖金成,2016)。
三、新型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存在生态环境、“三农”、城乡差距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我国当前城镇化水平的测度,刘凯等(2016)基于响应指数和响应度模型表明我国的城镇化综合指数不断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呈W形变化趋势。同时有些学者测度了不同区域的城镇化水平,2000—2013年间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但各县域间的相对差异逐步拉大,城镇化协调度处于上升趋势,但协调度并不高(杨新刚等,2016)。
(一)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生态问题。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度的高度统一,更是利益相关者的深度参与及观念转变,应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郑长德,2016)。部分学者从产业转型升级和政策、城市规划等方面对生态问题提出对策,未来城镇化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产业集群要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方向,同时应完善相应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冯奎、贾璐宇,2016),推进产城融合以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合理规划城市格局,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王德起、钟顺昌,2016;方创琳,2016)。
2.农民工市民化。新型城镇化要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制度激励,继续通过针对性的户籍和就业制度改革、提高城市化素养等方式使其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张元庆,2016)。现有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尽管开始了户籍利益的协调与重组,但还远远没有突破“户籍利益固化的藩篱”,制约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张国胜、陈明明,2016)。应重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就业问题以及与进城落户农民退出土地相关的制度安排等,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优化配置(刘同山,2016)。当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如果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解决“三农”问题仍然会困难重重。
3.城乡一体化。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可归纳为三个层面,即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规律和趋势、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江春、司登查,2016)。肖金成(2016)等指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的民生财政政策、人力资本结构增长等均可促进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群发展
2016年学术界主要从城市功能疏解、城市行政等级、城市群建设三个角度对城市群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城市功能疏散化或郊区化,将最终导致区域发展缩小差距、走向均衡的结果,意味着城镇化进入了新的阶段(张强,2016),张杰等(2016)将全北京市制造业分为适宜发展类、改造升级类、疏解调整类三类,对首都功能疏解提出了新思路;在城市行政等级研究中,行政等级高的地方获得资源的能力更强(覃成林、刘佩婷,2016),会造成社会不公平,亟需改革当前传统等级化的资源分配体制,为城市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目前的城市群空间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城市群内部城市协调度不高(陈耀、汪彬,2016),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有必要建立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经济水平。
四、区域创新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从投资和外向型经济驱动为主,加快向科技创新驱动和内需拉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贡献程度在省际层面正逐步超过投资和外向型经济的贡献,在创新驱动下我国区域间发展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樊杰、刘汉初,2016)。作为区域创新的内生动力源,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区域创新的驱动作用非常显著(李丽,2016),但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研究支撑力量相对较弱,创新效率有待提高(付保宗、张鹏逸,2016)。
(一)影响创新的因素
中国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于创新效率的推动,而技术进步与创新效率的变化趋势呈显著负相关(吕岩威、李平,2016)。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距离对技术效率空间扩散效应的约束更加明显(金刚、沈坤荣,2016)。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效应最大,二者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逆向技术溢出需通过其他间接因素作用于技术进步,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逆向技术溢出短期内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宋林、郭玉晶,2016)。金融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证券业集聚可显著地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政府科研投入、产业结构状况、对外开放程度及地区教育水平都是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陆远权等,2016)。
(二)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原动力和制度变迁的根本途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发挥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所产生的企业规模效应、产业聚集效应和区域结构效应是实现创新驱动的现实路径(吴银毫,2016)。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了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章文光等,2016),这既是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稳中有进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结构性矛盾、增创发展新优势的治本之策(陈建清、徐盈之,2016)。因此,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确主要着力点,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良好环境和制度保障(李庚香、王喜成,2016)。
五、区域产业发展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自主研发可有效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由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内技术引进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处于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方向和作用效果有所不同(国胜铁,2016)。短期看来,金融规模扩大对产业升级起到了推动作用,且推动幅度较大;长期而言,金融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金融规模、金融经营效率以及金融结构比率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罗超平等,2016)。但是金融发展对于产业升级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在较低的政府干预强度下,金融发展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政府过度干预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对于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廉龙等,2016)。
2.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并重,向工业3.0、4.0迈进,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方向发展(洪谊雅、林怀艺,2016)。服务业虽然具备“经济稳定器”的作用,但其技术进步对宏观经济的外部性影响要弱于工业。因此,在未来推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的过程中,应保持工业和服务业的均衡发展态势(渠慎宁、吕铁,2016)。从趋势上看,对外开放效应的重要程度逐渐减弱,本国效应的重要程度逐渐增强,长期内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仍需立足内需(章潇萌、杨宇菲,2016)。
(二)产业集聚及其效应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但集聚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仅促进了东部和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惠炜、韩先锋,2016)。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总体上能够产生正效益,但某些细分产业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负变化(姜玲、王丽龄,2016)。创意产业集聚式发展能显著促进创意产业综合生产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余文涛,2016)。接玉芹(2016)通过分析江苏沿海经济带FDI和产业集聚现状,发现产业集聚对FDI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产业集聚指数每增加1%,FDI则增加0.329 7%;FDI对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FDI每增加1%,产业集聚指数增加1.864 6%。
(三)产业转移
在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初期阶段,东部地区是转移方,中西部地区是承接方。然而,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理念下,区域产业转移已由初期单纯的转移承接变成合作创新、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成祖松,2016)。相对稀缺的资本要素对推动我国制造业转移有着显著的影响,而流动性强的劳动力要素的影响在减弱(安树伟、张晋晋,2016)。有效的产业转移应当建立在内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而建立在产业关联基础上的产业转移能够增强区际以及区域内部产业间的联动效应,进而推动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区域经济实现外生比较优势向内生比较优势的转化(刘新争,2016)。
我国的产业转移更多地表现为由高能效的东部地区转向环境标准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李雪慧,2016)。西部地区尤其是中小城市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阻碍招商引资,经济基础薄弱与产能过剩并存,区域行政分割限制产业发展等问题(侯小菲,2016)。
六、区域政策与评估
当前学者关于产业政策的研究比较多,不同的区域要实施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同时也要为政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市场的竞争政策与政府的产业政策要厘清主次,也要相互协调,促进我国产业政策由传统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市场化产业政策转型(王君、周振,2016)。
我国建立了“经济特区”“开发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以制度创新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王家庭等(2016)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对周边区域存在经济溢出效应,但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开放政策促进了其市场潜力的扩大,从而引起生产要素的集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缩小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张建清、梁爽,2016)。然而关于区域政策是否可以缩小区域差距的问题,学者各抒己见。在2004年之前我国区域发展政策更加偏向于“空间中性”思路,加剧了区域差距,尽管“基于地区”的精确性政策已经起步,但其发展态势有待纠正,无法有效促进内陆落后地区的发展(周玉龙、孙久文,2016)。我国原有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安排和政策更易于促成各个地区“单打独斗”的心态和发展模式,新常态下亟需对这种形势做出适当调整(宣晓伟,2016)。基于不同的视角,关于区域政策的效应评估各执一词,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区域政策仍有瑕疵,厘清中央和地方事权,是我国区域政策调整的关键内容。
[1]安树伟,常瑞祥.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传递及其机制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6(11):74-83.
[2]安树伟,肖金成.区域发展新空间的逻辑演进[J].改革,2016(8):45-53.
[3]安树伟,张晋晋.200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经济问题,2016(9):1-6.
[4]安晓明.我国“一带一路”研究脉络与进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6(2):77-88.
[5]陈建清、徐盈之.苏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3):143-148.
[6]陈伟光,郭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潜力估计与区位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16(9):148-161.
[7]陈耀,汪彬.大城市群协同发展障碍及实现机制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2):37-43.
[8]成祖松.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引导路径[J].经济纵横,2016(11):92-95.
[9]樊杰,刘汉初.“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驱动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与适应[J].经济地理,2016(1):1-9.
[10]方创琳.中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的总体目标与战略重点[J].城市发展研究,2016(10):1-10.
[11]冯奎,贾璐宇.我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与政策重点[J].经济纵横,2016(7):27-32.
[12]封岩,柴志宏.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2):21-27.
[13]付保宗,张鹏逸.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阶段的技术创新特征与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6(12):77-86.
[14]国胜铁.技术引进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经济纵横,2016(12):91-95.
[15]洪谊雅,林怀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升级的目标[J].宏观经济研究,2016(10):101-111.
[16]侯小菲.新常态下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困境与对策——以四川广安为例[J].区域经济评论,2016(2):113-118.
[17]惠炜,韩先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了地区劳动生产率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10):37-56.
[18]江春,司登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2):42-57.
[19]姜玲,王丽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益分析——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6(4):176-183.
[20]接玉芹.江苏沿海经济带FDI与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6(10):36-40.
[21]金刚,沈坤荣.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空间扩散效应的时空演化[J].经济地理,2016(5):121-127.
[22]劳昕,等.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社会网络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6(7):91-98.
[23]李钢,等.“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全域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6(7):18-26.
[24]李庚香,王喜成.新常态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2):133-138.
[25]李丽.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区域创新驱动力研究[J].经济问题,2016(5):102-107.
[26]李雪慧.区域产业转移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J].当代财经,2016(11):3-13.
[27]廉龙,等.政府干预视角下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的门槛效应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1):105-112.
[28]刘凯,等.中国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演变与驱动因素[J].城市发展研究,2016(1):27-33.
[29]刘晓玲,熊曦.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湖南省为例[J].管理世界,2016(2):184-185.
[30]刘新争.基于产业关联的区域产业转移及其效率优化:投入产出的视角[J].经济学家,2016(6):43-50.
[31]刘媛,胡忆东.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16(10):21-26.
[32]陆远权,等.中国金融业空间集聚与区域创新绩效[J].经济地理,2016(1):93-99、108.
[33]罗超平,等.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J].中国软科学,2016(5):21-29.
[34]吕岩威,李平.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波及:1998-2013[J].改革,2016(1):76-87.
[35]覃成林,刘佩婷.行政等级、公共服务与城市人口偏态分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1):102-110.
[36]渠慎宁,吕铁.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服务业更重要吗——论工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财贸经济,2016(3):138-147.
[37]宋林,郭玉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中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J].经济学家,2016(4):63-70.
[38]孙久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3):5-9.
[39]田泽,许东梅.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6(5):84-89.
[40]王德起,钟顺昌.城市发展新空间及其现实驱动:观察远郊工业区[J].改革,2016(9):33-47.
[41]王家庭,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经济溢出效应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3):39-47.
[42]王君,周振.从供给侧改革看我国产业政策转型[J].宏观经济研究,2016(11):114-121.
[43]王庆芳,周立群.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是跳出“北京思维”——《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协同发展指数研究》评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8):143-144.
[44]王晓峰,张正云.东北地区人力资本问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研究[J].经济纵横,2016(1):60-64.
[45]魏后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战略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3):14-18.
[46]吴银毫.技术创新促进河南经济增长问题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1):47-51.
[47]肖金成.科学促进区域、城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6(1):7-9.
[48]肖攀,等.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及其收敛性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4):111-117.
[49]宣晓伟.新常态下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整[J].区域经济评论,2016(2):5-10.
[50]薛艳.政府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半参数混合模型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6(2):81-88.
[51]杨开忠.促进河北省绿色崛起: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3):10-13.
[52]杨新刚,等.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J].经济地理,2016(4):84-91.
[53]于婷婷,等.东北地区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6(10):26-32.
[54]余文涛.创意产业集聚及其生产效率研究——基于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经验分析[J].经济学家,2016(6):51-57.
[55]张国胜,陈明明.我国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政策评估与顶层设计[J].经济学家,2016(7):58-65.
[56]张建清,梁爽.开放政策与区域不均衡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6(4):32-38.
[57]张杰,等.特大城市制造业发展测算与疏解思路[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7):103-111.
[58]张强.城市功能疏解与大城市地区的疏散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3):26-30.
[59]章文光,等.融合创新及其对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意义[J].管理世界,2016(6):1-9.
[60]章潇萌,杨宇菲.对外开放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新路径[J].管理世界,2016(3):25-35.
[61]张耀宇,等.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土地财政的供求驱动分析与差别化治理[J].经济地理,2016(2):59-66.
[62]周亮.财政与科技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以湖南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5):95-101.
[63]张元庆.城镇化、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与制度激励[J].财经科学,2016(1):121-132.
[64]郑长德.基于包容性绿色发展视角的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6(1):140-149.
[65]郑瑞坤,向书坚.经济阻滞、相依效应与长江经济带一体化[J].当代财经,2016(2):14-24.
[66]周玉龙,孙久文.论区域发展政策的空间属性[J].中国软科学,2016(2):67-80.
An Overview on China's Region Economic Research in 2016
An Shuwei,Ren Jun,Li Ruipeng,Li Yao
(College of Urban Econom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 100070,China)
By summarizing 30 kinds of representative economic journals selected from CSSCI 2016 seri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Review,we got six hot topics of regional economics,includ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xpand new space,new urbanization,regional innovation,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regional policy and evaluation.The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each topic was commentated.Overall,the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problems was paid more attention in 2016,guiding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future.
regional economics,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new-type urbanization,regional innovation,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regional policy and evaluation
F061.5
A
1673-1573(2017)04-0073-06
2017-10-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拓展我国区域发展新空间研究”(15ZDC016)
安树伟(1969-),男,山西长治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任俊(1992-),女,山西吕梁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齐 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