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微电影:凝聚民族精神传播地域文化

2017-02-23陈鸿秀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方言抗战民族

陈鸿秀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抗战微电影:凝聚民族精神传播地域文化

陈鸿秀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2013-2015年间全国各地筹拍了一批抗战题材微电影,其中的优秀之作主旨鲜明,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传播地域文化。民族精神表现为爱国情怀、民族性格与民族节操;地域文化主要表现为富有特色的地域风貌、古迹风俗及体现地域符码的方言。两者紧密交融,构成了抗战微电影的主旋律。

抗战微电影;民族精神;地域风貌与风俗;方言

微电影,顾名思义,微型电影或微小电影(“微”主要指微投资、微制作、微时长)之谓也。微电影是互联网兴起后网络视频短片传播后产生的,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借助网络传播,有与广告“合流”趋势。“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电影短片。”[1]内容涉及时尚、搞笑、公益、教育、商业等。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文化宣传部门以及部分高校学生在2013—2015年间筹拍了一批抗战题材的微电影。与专业团队策划、明星表演、后期精心制作的影视剧比较,抗战题材微电影的技术、艺术水平明显逊色,如:画面不够优美精致;主演由当地文艺工作者担纲,表演水平良莠不齐;有关作品中的一些细节禁不住推敲。尽管如此,在全国各地抗战题材的微电影创作中,仍产生了一批优秀之作,如《打不碎的记忆》(大同,2015)、《银元》(台儿庄,2014)、《云居寺传奇之山门不倒》(北京房山,2013)、《活着打鬼子》(淮北,2015)、《海棠》(青岛,2013)、《一甲子》(广东,2015)、《你好》(淮安,2014)、《情报》(唐山,2013)等作品,它们的故事发生在不同地域,具体情节各异。其中一些作品如《活着打鬼子》《一甲子》《海棠》等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具有浓郁的纪实主义风格。需要说明的是:严格说来,偏重于呈现当下生存状态的老兵题材微电影与抗战题材微电影是两个概念,如不少老兵参演的微电影《位子》讲述风烛残年的老兵们聚会,其中一人是老兵之子代替父亲前来参加,着重表现战友情。此类微电影不在论述之列。当然,有些老兵题材微电影也是抗战微电影,如《一甲子》组材有“两栖”性,尚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值得肯定的是品质过硬的抗战微电影主旨明确,主要人物形象生动,传达出崇高的英雄主义精神,既弘扬民族精神,又注重传播地域文化,体现了影视作品“文学性”的内涵维度。这些作品可以作为文献保存,也可以作为微电影创作的上乘之作进行观摩阐释。

一、抗战微电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骨

风骨,往往被用来描述评价诗词书画等文艺、艺术作品的格调,也用来形容人的气质、品格。民族风骨,即一个民族的气节。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铸造出来的,为大多数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2]以笔者陋见,“民族风骨”强调守成;“民族精神”既注重传统,也具有更新的活力。“民族风骨”基本涵盖于“民族精神”中,单列或与“民族精神”并列提出,都是为了突出我们祖先中那些“民族脊梁”的节操和风采。优秀的抗战题材常规影视剧与微电影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传递了中华民族的风骨。

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有体现其民族精神的外在元素——民族性格、民族价值取向等,如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观念,日本民族的匠人精神、与资源忧患认知有关的侵略思想,韩国“恨”与勇结合的民族意识等。中华民族由于地大物博、多民族融合、多元(以儒释道为代表)文化碰撞而带来了重德守诺、包容贵和、自强不息等民族性格,以及尊老爱幼、锄恶助弱的道德观念以及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近代以来抵御外侮的历史令国人痛定思痛,爱国思想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虽说反映爱国思想、精神的微电影不局限于抗战题材,但抗战题材微电影却无疑是爱国情怀的集中展示。与制作精良的抗战题材影视剧有别,抗战题材微电影多描写中华民族抗战的大背景下,一方军人或百姓小规模抗战的具体事迹,如《银元》《一甲子》《活着打鬼子》等作品反映了中国军民用生命对故土、对家乡父老的守护,生动真挚地诠释了爱国主义情怀。民族精神有时就是一种气节的表现,微电影《情报》讲述了一名女交通员冒死为组织传递情报的故事,表现中华儿女无畏不屈、顽强坚毅的民族气节;淮北首部抗战微电影《活着打鬼子》同样表现了民族气节,影片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一位抗日游击队队长刘大柱不畏生死,顽强坚毅寻找部队打鬼子的故事。他失去战友也失去部队,奄奄一息,在极其艰险的物质条件下,靠着塘水、野菜维持生命,目的是活下去,打鬼子,替死去的兄弟报仇。此片讴歌了前仆后继的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宁而英勇奋战的大无畏精神,风格写实、真诚严肃,情节简单却能震撼人心、催人奋进,这部微电影在上映短短几个月里,就获得了上万网友的点赞和评论。

除了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战争时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民族节操的体现,突出表现在:保全他人,牺牲自己。《云居寺山门不倒》中战士们为了萍水相逢的女孩和她爷爷的生命,几乎全部牺牲;《一甲子》中“父亲”(也是首长)保护了包括自己孩子在内的年轻战士,自己却在激烈凶险的战斗中献出了生命;《情报》中打入特务机关的同志为了营救交通员而献出年轻的生命。而普通百姓在关键时刻对民族节操也有另一番诠释: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乡邻或保护战士的信物,说到底这也是一种家国情怀。《海棠》中女主角为了无辜村民免遭荼毒,不计较平时村民对自己的流言蜚语,毅然承认自己就是敌人要找的共产党员。《银元》中乡民老宋接受战士上战场前的嘱托,替他们保管银元,迟迟等不到归来的战士,土匪打听到风声后前来勒索威胁,并摔死了孩子,打伤了宋妻。老宋夫妻用自己的钱暂时搪塞了土匪,老宋想用战士留下的银元给被打伤的妻子治病,日后还上;可老宋的妻子宁死也不肯动用把命交给国家的军人的信物,认为这是“丢咱台儿庄人的脸”。如果仔细探究,上述微电影中军人与百姓的行为是一种民族品格兼民族性格的体现:或深明大义或顾全大局,将情义看得高过生命。

《你好》表达了中国人民豁达、友善的民族性格,片中村山怀揣着祖父当年写给祖母的亲笔信,来到了盱眙第一山,他手捧鲜花,眼含泪水,跪倒在“侵华日军盱城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替祖父表达真诚的忏悔。中国同胞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从先前的鄙视转为宽容友好。《打不碎的记忆》描述民间抗战人士爱国抗日的言行,有胆有识,体现了英雄气概与民间智慧。

《一甲子》是抗战题材与老兵题材结合的微电影,主题相对丰富,既讲述了抗日志士的英勇与无畏,也传达了普通百姓的无奈与乐观。战争中的一对情侣被迫天各一方,但他们彼此守候着一个意为“一甲子”的承诺。六十年过去了,从年少到白发,虽然最后两人只差一步即可重逢,但一份迟到的“雷公凿”还是让人唏嘘不已。片中有血有肉的故事,浸透着英烈的鲜血、情侣的热泪。

抗战微电影宣传和弘扬抗战英烈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性格、民族节操,对于激励当代民众为实现民族腾飞的中国梦,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抗战微电影感性而快捷地传播地域风貌与风俗

文化是极其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就范围看,有人类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集体文化等。一般说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文化,包括地理地质风貌、历史遗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以及偏重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与文学艺术的建树等方面,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往往也是民族文化,地区性文化可纳入地域文化范畴。正如张凤琦所认为的:“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而不同地域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3]地域文化亦自然包含着某一地域的人们思想观念与精神状态,只是在抗战题材微电影中,地域文化偏重于物态化的地理风貌、名胜、习俗等元素。

影视作品传播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不论有心还是无意,都已经成为常见现象。美国的西部片,伊朗、越南等民族风情浓郁的影片,印度的歌舞片,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电影创作中已经有导演注重地方形象的塑造,其一是呈现某地标志性的风景,如《那山那人那狗》中的湖南绥宁乡村风光,《卧虎藏龙》中的黄山翡翠谷,《英雄》中的九寨沟山水,《诺玛的十七岁》中的哈尼族梯田;其二是呈现人文地貌的特色,如《万箭穿心》中的武汉汉正街,《钢的琴》中衰败的东北工业基地,宁瀛执导的反映城市变迁的影片“北京三部曲”,均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某地域的文化特征属本地域所独有或独创,这种特征以其典型性、独特性与其他地域文化特征相区别,并深深打上了该地域文化的烙印。”[4](P174)抗战微电影对地域文化快捷感性的传播主要体现在展示自然风貌、古迹民俗等地域元素。

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范围内的人民在代际沿袭中积淀形成的物态文化与观念文化,“无论是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存、地方传说等显形文化,还是社会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等隐性文化,无一不渗透着浓郁的地域色彩”。[4](P174)与表现地域文化的常规电影相比,偏于写实的抗战题材微电影要展示抗战的艰苦环境,少有恍若仙境的风景地貌。就现有作品看来,上海、南京等与抗战相关联的著名城市的历史形象均没有出现,或许与这些地方相关的常规影视剧拍摄太多;抗战微电影的背景多为各地的自然地理风貌,其中乡村场景偏多,这也可作为对当年“游击战”的诠释。

影视片利用直观先进的视听语言可以传播自然风景、与节日庆典有关的活动现场、标志建筑,以及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古迹、陈列馆、民风民俗等,微电影也不例外。《海棠》中海边渔民的生活剪影,以及用海边石头埋葬死去亲人的风俗让我们体会到了海岛居民当年的艰难生存状态;《打不碎的记忆》是大同本土电影,描述的是当年大同民众的抗日事迹,主要取景地在赵宅、鼓楼东西街、旧城区、天镇等地,传播的是大同的局部历史风貌、形象。

《你好》是现代中国人民族情绪的表现,片中结合剧情出现的“第一山”“明祖陵”是现代淮安盱眙的名胜古迹,而“侵华日军盱城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则表现了当地人民对那段历史的铭记,最后还出现了淮安火车站的远景。《银元》除了表现台儿庄人的淳朴、诚信、守诺以外,还展示了台儿庄古城的风光以及抗日战争陈列馆的内外环境。

根据二战时期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一甲子》是一部反应广东江门侨乡文化的微电影,影片现实与回忆交替,片中所说的那些地点,如“公路桥、炮楼”都是真实存在的,在二战时期,为了保家卫国被舍生忘死的抗日斗士所炸毁。而主人公雁山当年答应给妻子带的“雷公凿”,时隔60年终于带到她的墓前,既控诉了战争的残酷,也作为影片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亮点(饮食兼民俗文化)贯穿始终。

与耗时较长的常规影视作品比较,微电影具有直接快速的创作特点、及时快捷的传播优势。抗战题材微电影对区域文化的表现与传播是积极的,与有些小品节目或网络传播的段子中对某一区域落后庸俗文化现象的调侃、嘲讽(其实是消极的传播)不可同日而语。

三、抗战微电影运用方言体现地域符码

与历史古迹、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等地域文化元素相比,方言的地位同样重要甚至更为“显赫”。20世纪90年代,大众传媒、消费文化在中国兴起,艺术创作走向多元化,源于西方的纪实电影理论较之80年代得以广泛践行,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陆川的《可可西里》等纪实风格的方言电影得到好评;新世纪以来喜剧风格的方言电影更是成为一道风景,配合着剧情与人物形象,方言台词能传达出另类的幽默,当然这要建立在理解接受的基础上。与音正腔圆的普通话比较起来,“地方方言更具有本土特色,更能够成为我们识别地域文化的文化符码,构成一个来自声音的标记、一种地域文化身份的指标”。[5]

抗战微电影书写的是中华民族危难时期各地军民的抗战事迹,故事的自然背景为各地的地域风貌,人物说方言显得自然,与影片整体气氛协调。《海棠》中的人物设定为青岛当地人,说的是山东青岛方言;《银元》中的背景为山东台儿庄,但人物并未全说当地方言,敢死队的战士在上前线前将银元托付给老乡保管,连长让他们每人说说心愿:大家有什么要交代的,给家里留个念想。接下来观众会听到不同的口音。笔者认为这是创作者的用心表现:台儿庄战役中的官兵与自发抗日的地方武装成员不同,前者来自不同的地方,后者基本是同乡甚至是发小兄弟。观众在《你好》中听到了江苏淮安、南京方言,在《一甲子》中听到了粤语方音,《活着打鬼子》情境设置就是当地人组织起来打鬼子,人物说的是淮北话。《情报》中女交通员的画外音及台词是普通话,但关卡处给鬼子翻译、给交通员下命令的翻译官所说台词,及后来逼供的汉奸说的台词都是唐山方言。不同方言的使用体现了地方抗战题材微电影的纪实性,“能否逼真呈现那些散发着泥土气息、蚀刻着文化基因的‘地域质感’,无疑是决定其‘真实性’的关键所在,而‘说方言’对于增强电影‘真实性’显然大有裨益”。[6]为了传播方便,抗战微电影使用方言的同时显示字幕,便于观众接受,值得肯定。

抗战微电影中,地域文化的展示传播各有千秋,不同地域人物的精神表现是相通的,即我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民族性格与民族品格。民族精神与地域文化其实都是民族文化的板块,相互渗透交融,构成抗战题材微电影的主旋律。

[1]王霞.微电影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分析[J].电影评介,2012(18):36-37.

[2]方雪松.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灵魂[J].精神文明导刊,2004:30.

[3]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65-66.

[4]陈大路.地域文化基本特征的新审视[J].学术交流,2007(11).

[5]金丹元,徐文明.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方言化现象”解析[J].戏剧艺术,2008(4):104-108,70.

[6]史博公,朱敏.方言:电影创作的源头活水[J].当代电影,2007(2):10-13.

Micro Film about Anti-Japanese War: Condensing National Spirit, Spreading Regional Culture

CHEN Hong-xiu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 Huai’an, Jiangsu 223300, China)

To commemorate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many micro films about Anti-Japanese War were made nationwide from 2013 to 2015.Those outstanding works are in distinct theme, carrying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spreading the region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national spirit manifests as patriotism, national character and moral integrity. The regional culture manifests as elements such as featured landscape, historic sites, customs, and dialects reflecting regional symbols. National spirit and regional culture are blending in those works, constituting the main theme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micro films.

micro film about Anti-Japanese War; national spirit; regional landscape and customs; dialects

2017-06-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979年以来中国电影的文学性研究》(15YJAZH004)

陈鸿秀(1964-),女,江苏宝应人,教育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当代影视学研究。

J905

A

1008-469X(2017)04-0092-04

猜你喜欢

方言抗战民族
方严的方言
我们的民族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