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显鹤的救荒策略
2017-02-23王意
王 意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论邓显鹤的救荒策略
王 意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邓显鹤是清代中后期湖南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虽以校刊船山之学而扬名,但其救荒思想同样突出,诸如:发扬前人以“富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仁人胸怀;主张备荒要注重仓储建设和人才管理;强调救荒要重视乡村赈济,灵活运用经济规律,要求全面加强地方管理以及重新定位民间贫富关系等。邓显鹤的救荒思想不仅反映了他对明清以来救荒经验的总结和救荒思想的新发展,也体现了以他为代表的士绅阶层经世致用的思想。
清中后期;湖南;邓显鹤;救荒思想
邓显鹤(1777—1851),字子立,又字湘皋,湖南新化人,是清代中后期的文学家、诗人、文献学家。邓显鹤于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因他无心仕途,所以为官时间不长,官位也不高。邓显鹤醉心于湖湘文献的搜集整理,其校刊的王船山著作使船山学说显扬于后世,梁启超赞其乃“湘学复兴之导师”[1],并获得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高度赞扬。作为晚清杰出的学者文人,学界对邓显鹤的论述未曾间断,主要集中于邓显鹤对湖湘文献整理校刊的贡献[2]、邓显鹤与其他人的交游[3]、邓显鹤生平事迹的考证[4]、邓显鹤诗词的研究等[5],而鲜有人对邓显鹤的灾荒思想进行研究。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邓显鹤救荒思想的研究,来窥探士绅阶层在救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以预防为主,备荒救灾
据邓云特统计:“清朝统治中国共二百九十六年,灾害总计达一千一百二十一次,较明代更加繁密。”[6]其中,湖南的自然灾害种类多且频发持久。湖南以水旱灾害为主,水灾大多发生在洞庭湖周围和湘、资、沅、澧诸流域,“道光十一年(1831)初夏时湘、资、沅、澧四月同涨,全省大水。长沙、善化低田无收,浏阳大水六日三至,民饥相掠。尤以湘北、湘西滨湖堤垸尽溃,受灾惨重”[7]。
面对清朝中后期的吏治腐败和朝廷救济不力,士大夫的忧患意识特别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注并加入到社会救济中。以邓显鹤为例,其《里瑶三首》的“黄狐嗥嗥白狐咷,去年割麦今割苗……官如天帝谒如鬼,我生无力通钱神”[8]18-19反映了嘉道年间吏治腐败,官员横征暴敛,巧取豪夺,鱼肉乡民,致使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体现出邓显鹤胸怀苍生、心系黎民百姓和儒家知识分子救世济民的仁者情怀;又如《入清河界,竟日行堤上避水,灾黎聚居于此,感而有作,即以告官斯土者》的“一线残堤万户遮……嫩堰正愁冬日柏,洼田忍说岁租加。书生满眼忧时泪,借著徒劳感鬓华”[8]42,记录了诗人过清河(今江苏淮阴)适逢大水时的情景,表达他的悲天悯农之情;《桂林秋感十首》[8]114则描绘了因饥荒引发的暴乱,体现出邓显鹤嫉恶如仇,并渴望朝廷有明君贤臣能体谅民间疾苦。邓显鹤类似关注灾荒救济的诗文比比皆是,这里不作过多赘述。
《周礼·大司徒》载:“以荒政十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婚,十一曰索鬼神,十二除盗贼”“其中散利、薄征、缓刑、弛力,实为备荒诸政之祖。”[9]332中国救荒思想自古就有“救荒之策,先事为上,当事次之,事后为下。先事者,米价未贵,百姓未饥,吾有策以经之,四境安饱,而吾无救荒之名,所谓美利不言是也”[9]311之说。积极备荒可以防患于未然,即使发生灾荒,也可以大大减少灾荒对人民造成的损失,邓显鹤正是继承了这种传统救荒思想。
与邓显鹤几乎同时期的杨景仁虽在其《筹济篇》中强调了“勘灾、报灾、煮赈、通商、辑流移、备杂粮、安富以救贫”[9]335-352等救灾措施,但并未强调预防在备荒救灾中的重要性,而邓显鹤却十分重视预防对于备荒的作用。邓显鹤在《议捐积谷规约十二条》写到:“年岁之丰歉靡常,积贮之筹备宜早。……似此思患预防,自可有备无患,将来偶值偏灾,办理亦免竭蹙。”[8]19-20
《议捐积谷规约十二条》的第一条是“按亩分捐”,倡导“八亩至二十亩之家,每亩出谷二升。三十亩至百亩之家以递而增,大约三十亩每亩三升,至百亩每亩一斗而止”[8]20。邓显鹤认为广积储而备凶荒,尚何有凶荒之虞。“积谷”之制,古已有之,《周礼·王制》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10]对于积谷,邓显鹤要求“经理择人”,认为“积谷非难,得人最难,故择之不可不慎也”[8]22。为此,他提出在仓储管理上要“领以仓长,纠以仓正,助以仓副,互相纠察。其人不论绅耆士庶,但须诚谨殷实,即共为举荐。每届年终,详审更替,毋许恋充推卸”[8]22。同时,为显示对任劳任怨社(谷)长予以优待,他建议:“凡经理公事之人,任劳任怨,有功于一乡,非寻常乡约保甲可比。毋论绅耆士庶,宜加倍礼貌。但系义谷事务,众请于官,免其跪见,以示优奖。”[8]28另外,邓显鹤针对积谷提出要“囤贮得地”,每村仓廒应选在“人烟稠密、地势高阜之处,勿近水,惧霉变,且防冲刷;勿近市,惧偷漏,且防嘻咄。务使远近适均,四面村庄,相为联络”[8]22-23。最后,为鼓励民众积极捐谷以备灾荒,邓显鹤提出“奖劝乡耆”的办法:“今议富户量力捐助,有能于本分之外(如每亩两升之例)。加捐极多者,众请于官,照例督抚司道府厅州县按所捐多少,给予匾额花红;若有破格多捐为人所不能为者,公请申详,具题旌表,给予官阶,照例议叙。”[8]28当时,发动社会力量劝捐救灾比较普遍,如道光四年(1824年),苏州遭灾,林则徐仿效明末陈龙正创办的“担粥法”,“率属捐廉挑”“分劝绅庶之家,有力者日施数担,即力微者,亦可合数人以成一担,各就本图临近地段,同时挑担分施”[11],还颁布《劝谕捐赈告示》,以“捐赈朝廷有奖、子孙有福报”来鼓励捐输救灾[12]4。
邓显鹤的备荒思想更加侧重于民间参与备荒,这与当时清政府腐败且无力全面救灾,官方救灾程序繁琐导致救灾速度慢,商品经济发展使民间富有者增多有关。邓显鹤鼓励民间积储,提倡自愿原则基础上的民管民用,这是很多荒政文献作者没有提及的。
二、运用经济规律,重视乡村赈济
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关于救荒,已有很多关于运用经济规律的方法进行救灾的记载,邓显鹤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主张运用经济规律进行救荒,可见,当时用这种方式进行救荒已颇为盛行。
“常平仓法”是调节市场价格最常见的备荒制度之一,也是一种平抑物价的商业买卖方式。常平仓起源于汉代,是官办备荒仓储方式之一,其办仓目的是在丰年谷贱之时,由官府出资籴谷,在荒年谷贵之时,再平粜谷物,以平抑市场粮食价格防止谷价伤民。然而,因常平仓的官仓性质决定了其“上不亏官”的运作原则,所以常平仓往往没有发挥预期功效。邓显鹤深刻分析了其弊端:“常平置仓城郭,出纳皆归吏胥,旱潦偶罹饥馑,望赈文报往返动稽时日。深山穷谷,孤苦小民,既不能为涓滴匍匐官仓;方州大县,慈惠长官,亦不能为乡村散给斗米。”同时,针对“常平仓在官,不如社仓在乡为便,是固然已。然又有谓常平仓可收不可放,社仓可放而不可收”的言论,他认为主要是因为“收放无法”。邓显鹤久居乡间,目睹了“常平仓谷贱而籴,市人借以增价,富民既受抑勒,贫民又苦于市昂。谷贵而粜,市人因而居奇,乡民徒受奔波,贫民并无沾溉”的状况,即使“移粟于乡”,但“计里而授,领资脚费,层层盘剥”导致“无钱之民,仍不得米”,百姓深受其害[8]23。
社仓之法由南宋朱熹所创,它是以民间力量为主,兴办的一种互助性质的备荒仓储之法。该法体现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经济规律,但行之既久而弊滋生:“一则虞积聚之多,急于分贷。其弊也为中饱、为干没,富民受牵连之累,贫民无龠合之偿;一则惮敛散之难,虚存数目。其弊也为浮开、为冒领,奸民因而索诈,平民视为畏途,实惠遂成空文。”[8]23故社仓之法亦难发挥其效。
为使“收放有法”,邓显鹤建议“各村择二十人分领分管,众请于官,各给印簿,载明所领谷石,官斗乘量实在,多少于是”。在明确仓储数量外,还做了以下规定:其一,“定移交之期”:“算明旧管若干,新收若干,开除若干,实存若干”,并“书明某笔、某证,登入印簿,一年一换,不得推卸”;其二,“定开仓之期”:“每年夏至前后,分作三期散谷,秋分前后分作三期收谷。入仓不得借有私账,拖欠混赖,违者著落经手人备即赔偿,不则鸣官追比”;其三,“定质剂之例”:“散谷必访明其人有田亩几何,平时作何生业,家又几口,需谷多少,务必有的确殷户保人,亲书借券,仿照朱子春贷秋还,二分归息,方许借还,届收期不得稍有拖延亏欠,违者惟保人是问。若村内游惰闲民及外间来历不明之人,虽有的保不借”;其四,“广质押之例”:“每年青黄不接之期,如有求借无门之人,准邀同的保,仿照近日典谷之法,许以物质抵押,酌量家口多寡,物值贵贱,量物作价,抵谷若干,秋收后每石取息两分,质物止做半价,逾期不还,变价买补。”[8]23-24总之,邓显鹤对仓谷管理人员、谷物数量、借谷人资格评估、抵押保证、担保人要求、还谷时间及利息计算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以期达到“收放有法”。
邓显鹤针对不同程度的灾荒提倡不同的救荒方式,即大荒赈济、次荒赈粜、小荒赈贷。另外,在救荒过程中对不同人群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同,即稍贫赈贷、次贫赈粜、极贫赈济。邓显鹤认为,所谓赈济即散米、煮粥,在赈济过程中不但要求“非大荒之年、极贫之户垂死旦夕者,不在赈例”,还要对其核查并按名分散,以防止冒领和漏领。同时,邓显鹤认为赈粜就是常平仓法,强调减价平粜并在赈粜过程中确定赈粜人数,切勿“人人得粜,奸商贱贾因而居奇贱买贵卖,而贫人受惠者反少”,另外,“次贫之民不许多粜,则沾惠得均”。在邓显鹤看来,赈贷即“各州县之借用仓谷”,要求在对稍贫之人赈贷的过程中按照质剂、质押之法操作,这就是邓显鹤的赈贷随宜思想[8]24-25。为不同程度的灾荒和受灾人群制定不同的救济方案,反映出邓显鹤对灾荒的深入了解,他能对以往灾荒救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传统荒政中,米禁往往是官府采取的一项临时性措施。一旦荒象渐成,官府便临时派员在谷米输出要道设关查禁[13]。官府和大多民众认为,米禁是保证其辖区粮食充足和保持粮价稳定的重要措施。但邓显鹤却主张“流通商贩”,并为了说明其重要性,他将积贮比作“生人之大命”,米粟比作“周身之血脉”,而商贩乃“咽喉之总汇”,所以“商贩通则咽喉不塞,血脉周流,四通八达,五官百骸皆为之用”[8]29。作为新化人,邓显鹤深知“新化田少山多,丰熟之年,尚宜仰给上游产米之乡接济,一遇偏灾,立见困乏”[8]30,而他又目睹了“近自都梁夫夷,下至新邵,三百里滩步步为关,层层设卡,颗粒不通。穷乡村落,人人自危,画界分疆,各图自便”,以致“米价日昂,匪徒日肆”[8]30。所以,他要求“严惩阻米恶习”,并“严檄州牧力弛其私禁”[8]10,认为只有商贩流通无阻,才能保证粮价稳定,粮价稳则人心稳,人心稳则社会安。
总之,邓显鹤运用经济规律的救荒思想,一方面要求国家和市场在经济规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和民间在救灾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邓显鹤最大的特点是将救灾目光着重于乡村救济上,因为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里,国家对地方管理的基层是县一级,所以国家很多救济政策无法有效惠及乡村地区。
三、全面加强地方管理,合理救助
在传统荒政模式中,官府未能关注到全面加强地方管理的救灾思想的重要性,而邓显鹤强调全面加强地方管理是国家治理的重心,同样也是灾荒救济的重点。在邓显鹤看来,地方治理的基础是“计核田亩”,因为中国自古就是传统农业社会,素有天下之本在农、农之本在田的说法。邓显鹤曾言“欲觇农工必讲仓法,欲讲仓法必知民数,欲知民数先清田亩”[8]26-27,可见“计核田亩”在传统农业社会的重要性。计核田亩主要是关系到国家能否准确掌握户口,进行征派赋役,而邓显鹤之所以提到“计核田亩”,是为了在灾荒发生前能有效地“按亩分捐”,以及灾荒发生后准确地、有步骤地对各阶层的受灾群体进行合理救助。
邓显鹤提出加强地方管理的关键在于“兼行保甲”和“严治土棍”。保甲制度古已有之,该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弥盗贼、缉逃人、均力役、睦乡里等,而邓显鹤侧重于“便赈灾”[8]27-28。另外,邓显鹤主张“盗贼者,土棍之所驯而致也”,他更有言:“今日之势,非积谷不能已乱,非通商贩不能积谷,非治痞棍不能通商贩,非用重典不能治痞棍。”[8]30-31可见,邓显鹤认为“积谷”甚至“商贩通”的关键在于“严治土棍”,而“严治土棍”又与他倡导的“兼行保甲”是相辅相成的。
“奠安富户”是邓显鹤倡导全面加强地方管理的主张之一。“明末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动向,当时的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新转向,明清的思想界因而也呈现多样化,各种思想并存,有保守的,也有极端的。表现在救荒领域则是贫富观念的新变化最为突出。”[14]民间救荒,以富济贫非常流行,例如道光四年,江苏一带受灾,林则徐在办赈中发布《劝谕捐赈告示》,他一方面用传统的儒家“仁义”主张劝捐,一方面明确指出捐赈的本质:“此固所以恤贫,然正所以保民也”。林则徐的劝谕还诱之以利:“夫乐善好施之人,朝廷有奖赏,里党有称颂,子孙有福报,不但不损富,且必明去暗来。”[12]3-4而邓显鹤认为:“救荒无善策,安富所以恤民,即救荒之至策也。”[8]29“故善为国者,必培养富户于平日,而后可得力于临时。”[8]29其实这是以“富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这一思想与荀子在《荀子·富国》“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的思想极为相似。
有清一代,湖南地区灾荒频发,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邓显鹤作为湖南地方社会精英,不仅在湖湘文化复兴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且其救荒思想亦颇具特色。邓显鹤的救荒思想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既继承了前人救荒思想的经验,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这种创新体现了时代性,亦是这一时期士绅阶层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表现。
灾荒从古至今都无法避免,灾荒救济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邓显鹤救荒思想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他以预防为主的救灾思想,启示当今救灾要加强和完善救灾物资的储备制度,这对于当今救灾工作仍有借鉴意义;他运用经济规律的救荒思想要求发挥国家和市场的重要作用,这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体现了邓显鹤救灾思想的前瞻性;同时,他要求政府和民间在救灾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启发当今救灾一定要突破原有模式,即一方面要强化政府救灾力量,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规则来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体系,这也是社会发展和文明与成熟的标志。只有在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下,不断借鉴历史经验,建立健全灾荒救助机制,才能在灾荒救济中取得最佳效果。
[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283.
[2]弘征.杰出的古代编辑出版家邓显鹤[J].编辑学刊,2008(9):70-75
[3]钟新梅,谢本瑞.魏源与师友邓显鹤的交谊及影响摭谈[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5.
[4]张青松.邓显鹤年谱[D].南昌:南昌大学人文学院,2007.
[5]许华贤.邓显鹤《南村草堂诗钞》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
[6]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3.
[7]杨鹏程.湖南灾荒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47.
[8]邓显鹤.南村草堂诗钞[M].长沙:岳麓书社,2008.
[9]魏源.魏源全集:卷41[M].长沙:岳麓书社,2005.
[10]戴圣.礼记·王制[M].郑玄,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1335.
[11]张涛,项勇琴,檀晶.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9:343.
[12]林则徐.林则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3]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49.
[14]李彦宏,杨鹏程.困顿与凋敝[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209.
(责任编校:彭巍颐)
On Deng Xianhe′s Strategies on Famine Relief
WANGY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Deng Xianhe was an important figure in Hunan during the mid-to-late Qing Dynasty. He was famous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collating Wang Chuanshan′s works. Equally famous were his ideas on famine relief: he carried forward his predecessors′ human-oriented ideas with "enriching people" as the core and their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which made them feel responsible for the fate of their country; he proposed that importance be attached to warehouse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management and that more attention be given to rural famine-stricken areas in the preparation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 and he also suggested that economic laws be employed flexibly, local management of famine relief be strengthened across the boar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be reexamined. Bas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his predecessors since the Ming Dynasty Deng developed his own theory on famine relief,which represented the humanistic pragmatism shared by the gentry class of his time.
the mid-to-late Qing Dynasty; Hunan; Deng Xianhe; ideas on famine relief
2016-09-21.
王意(1992—),男,湖南岳阳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K23
A
1673-0712(2017)01-0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