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稿写作角度分析
——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2017-02-23张晓青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

周 彦,张晓青

(1.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辽宁 大连 116023,2.河北经贸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特稿写作角度分析
——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周 彦1,张晓青2

(1.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辽宁 大连 116023,2.河北经贸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特稿是挖掘事件的深刻主题、具有文学表现力、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的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它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浓厚的人情味以及浓郁的感情。故事化的内容就是利用写故事的形式去报道新闻的,抓住读者爱看故事的心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凸显人文关怀。个性化的细节是指对人物、场景等作恰到好处的细致描述,增强文章的信息价值和传播魅力。文学性的语言是指运用优美的语言,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来组织语言,烘托文章的气氛,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服务于政府引导的目的,主要是就《中国青年报》的办报立场和办报理念而言的。

特稿;《中国青年报》;写作角度;故事化;个性化;文学性;政府引导

特稿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以故事性和深度性著称。在新媒体时代,特稿会有更长久的生命力来弥补“快餐式”新闻的弊端。《南方周末》的特稿记者南香红认为:“一般的新闻可能是从事件发现出发,向未来的维度里寻找,而特稿就必须向历史开掘,向未来的反方向寻找;一般的新闻可能更多地把眼光集中在这件新闻本身,而特稿可能就要兼顾左右,在看起来不着边际没有多大关系的事件里发现。”[1]因此,特稿的写作角度对特稿至关重要。特稿写作的领军人之一——《中国青年报》,早在1995年就设立了特稿专栏,使得特稿这一舶来品在中国得到长足发展。

一、特稿的定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一)特稿的定义及特点

1.特稿的定义。特稿一词源于源于英文“Feature”,最早诞生于美国,是西方新闻报道体系中与纯新闻报道(即消息)并列的一种新闻体裁。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发表了一篇读起来像短篇小说的医学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意外地得到普利策新闻奖的赏识,被评为首届特稿奖获奖作品。关于新闻特稿的定义,乔恩·富兰克林在论文《为故事而写作》中提出“特稿是一种非虚构的短故事形式”的观点。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这样定义特稿:“特稿旨在娱乐或以侧重讲故事来提供信息。”他还认为:“特稿已被证明是一个讲述这类故事的有用的写作工具。”[2](P216)而在鉴定一篇报道是否为优秀特稿的时候,普利策评奖的条件则是:“除了具有独家新闻、调查性报道和现场报道的共有的获奖特质外,特稿主要是考虑高度的文学品质和原创性。”《新闻学大辞典》给特稿下的定义是:“特稿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3](P160)

2.特稿的特点。根据以上有关特稿的定义,可以将特稿的特点归纳如下:

(1)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特稿最鲜明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其文学性和创造性。“特写同新闻报道不同,它允许记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新闻事实、新闻背景、新闻意义熔于一炉,具有较强的可读性。”[4](P151)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特稿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创造性,但是必须是以新闻性为前提和基础的。脱离了新闻的真实性而写作出来的特稿注定是没有生命力,是畸形的。

(2)浓厚的人情味。提及人情味,似乎与新闻相距甚远。的确,人情味与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没有十足的联系,但是与特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为,特稿是以软新闻为主要关注对象的,人情味的塑造和传递对特稿的价值形成意义重大。具体说来,特稿的人情味特征主要表现在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是指特稿的报道主题、思想内容都具有人性化的鲜明特点,体现出对报道对象和受众的关怀体贴,具有浓厚的平民意识和大众色彩。”[5]从这个意义上说,特稿具有比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更高的价值,即特稿关注人类生命和命运个体的发展,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3)浓郁的情感。美国的新闻学者戴维·加洛克先生曾经这样描述过特稿:“强烈的情感和内容——富有力度,让人感动,让人恐惧,让你痛苦的新闻。”[6](P5)可见,特稿与消息是有明显不同的,对“零度写作”既是一种遵循,也是一种超越。据2004年调查结果显示,大约16%的普利策特稿运用第一人称写作。运用第一人称能更好地表达情感。特稿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十丰富的,既有风趣幽默、乐观豁达的思乡情怀,又有悲悯感伤、理解同情的人文气息。

(二)特稿在中国的发展

特稿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国内的新闻改革和外国新闻思想的流入使得国内新闻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界逐步摆脱宣传模式的桎梏,使得新闻作品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浓郁的人情味。一股“特稿风”吹遍中国,“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自此,多家报纸设立了特稿部或开设特稿专栏,使特稿在中国常态化。例如,1995年1月6日北京《中国青年报》率先推出《冰点》特稿专刊,刊登出该报的第一篇特稿《最后的粪桶》;1996年四川的《华西都市报》率先成立特稿部,开辟专门版面刊登“特别报道”;随后《南方周末》对特稿进行了深度探索,并涌现出以南香红、李海鹏等为代表的特稿记者。至今,特稿在中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史。

二、《中国青年报》特稿的写作角度

写作角度或称为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写作时选取和表现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同是一篇新闻稿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报道。角度不同,挖掘的深浅就不同,表达的思想意义也不同,新闻价值也就会不同。特稿的写作角度与众不同,是相对一般意义上的新闻而言的。

(一)故事化的内容

当前,新媒体阅读越来越流行,快节奏是新媒体时代的显著标志,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似乎很难在新媒体的夹击下生存。报纸不能与新媒体“硬碰硬”,只能探索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以故事化的内容为特点的特稿便成为保持报纸长久生命力的最佳选择。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就是利用写故事的形式去报道新闻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分上,让它有趣一点!”[7](P1)这句话虽然在美国新闻界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它向人们传递这样的讯息:一篇优秀的特稿应该是一则打动人心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2013年5月8日12版发表的李斐然的特稿《震后》和2013年4月17日12版上的特稿《升旗仪式上的爱情告白》,集中凸显了特稿的故事化的魅力。

《震后》通过讲述纪录片导演杨琦拍的关于汶川地震片子的过程,围绕震后三个北川家庭的故事,把导演杨琦的心路历程和三个家庭的故事娓娓道来:“他想讲的是震后三个北川家庭的故事——一个在地震中失去父亲的少年,不知道如何与改嫁的母亲相处;一对被地震夺走了独生女儿的夫妇,犹豫着要不要再生个孩子;还有一个中年女人,在地震中失去了女儿、孙女和3个姊妹,她本要与母亲相依为命,却在分房子的时候多贪了3套房,被判入狱,判刑那天她才知道,自己被抓以后母亲去世了。”整篇稿子分为六个小标题:“我觉得我有点儿看破了的感觉,又觉得挣钱又咋子嘛,不挣钱又咋子嘛”——“总觉得她没走,就是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做作业,做完作业就能回来了”——“你要生存,你必须要走这条路,再扯再歪的人他也必须要走这条路,(这是)人的本能”——“地震里面你经历过生生死死,觉得钱有多重要?”——“人一生中,怎么翻来覆去地总有这些事发生,你把这件事摆平了,另一件事情又冒出来了”——“妈,我们家,到底在哪个地方”把前前后后的故事贯穿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利用“蒙太奇”式的结构,将一个个镜头和场面连贯为一个整体。

《升旗仪式上的爱情告白》运用倒叙的方式,有一个悬念式的导语,这是讲故事惯用的技巧。其导语如下:

“四月里的这几天,一个少年接受了几乎整个西安城的注目。

他出现的时候,人们只知道他17岁,上高二,其他不详。

用陕西人的话来说,这少年‘猛势得很’。在学校周一早晨的国旗下演讲中,他面对着1 600多位师生表白:我喜欢一个女孩,而喜欢一个人,就要负责任。

这次演讲迅速引起震动:他的老师吵了起来,他的父母哭了,当地最有名的都市报在头版上为他写信,许多市民开始第一次直接和自己家孩子谈论‘爱情’。”

先把事件最主要的部分和盘托出,营造出一种“欲知后事,慢慢往下看”的气氛。抓住人们爱看故事的心理来讲故事。接下来的故事,如剥笋般层层深入,层层明朗。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说:“如何讲一个好故事及讲好一个故事,是对特稿的最高要求。”

(二)个性化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做人做事需要细节,完成一篇出色的特稿更需要有细节的支撑。“细节,在文学创作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有人将它誉为文学的生命,有人说它是文学的细胞。”[8](P105)细节在特稿写作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与消息写作明显不同的是,特稿写作更加关注报道对象的个性特征,运用细致入微的笔墨来呈现个性化的细节,以生动可感的具体形象来传递信息。《中国青年报》编辑部在改版词上这样描述:“我们提倡这样一种表达,探讨思想的本质,追寻历史的真相。人们注重细节,人们也更关注缩影,因为写意的影像常常隐含着时代意义。”可见,个性化的细节对一篇特稿的成功意义重大。通过对每个事件中的对话、描写、场景等细节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更能丰富和深化特稿的内容。

特稿《震后》中有这样几段描述:

“碰上路边有人卖洋娃娃,这个买菜时会讲半天价的女人总是停下来,‘给我孙女子买个,给她捎起去’。在自己住的板房,她在饮水机上面也放了一个洋娃娃,倒水的时候就会顺手拨弄一下按钮,然后一边看着洋娃娃跳舞,一边咯咯地笑。

可坐到沙发上,守着只能听到蚊子叫的板房,过不一会儿她又开始掉眼泪。‘一个人在屋里头,还是不好过,想自己的女子、孙女子。’李桂花用手指抹开眼角的泪,指了指洋娃娃说,‘只有把那个洋娃娃弄起来,一个人看看,要好点点。’

圆头圆脑的洋娃娃穿着粉色背带裤,一边眨巴着大眼睛,一边摇晃着脑袋唱歌。在它背后的墙上,贴着李桂花女儿和孙女的照片。”

在地震中失去了孙女的李桂花,仍然给孙女买洋娃娃,这是李桂花对逝去的亲人的一种无奈的爱的表达。洋娃娃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跳起舞来是什么样子,这些就是个性化的细节。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得报道更加生动、形象。

《中国青年报》的另外一篇特稿《缺氧的家庭》中有这样的背景性的细节的描写:

“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有丰富的铅锌矿资源,山上遍布的矿井就像马蜂窝。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它被称作四川的‘小香港’。本地和邻县的许多年轻人都去那里淘金,其中就有王祖全和他的四个弟弟。

人们口中的‘小香港’,其实到处灰蒙蒙的,空气混杂着浓重的柴油味,与山清水秀的沐川相比简直是‘两重天’。不过,那里的矿工挣得比沐川县城公职人员还要多两倍。对于一个只有3亩田的9口之家来说,这是条‘划得来’的出路。”

报道中“山上遍布的矿井就像马蜂窝”“到处灰蒙蒙的,空气中混杂着浓重的柴油味”等,这些细节性的场景,营造出画面感和现场感,让人如临其境,使读者“闻其声,辨其骨,睹其貌”。

(三)文学性的语言

“文学是运用语言塑造具有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形象的特点之一就是具体可感,典型形象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文学的生动性和审美冲击力是建筑在‘具体可感’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基础上的”。特稿中使用文学性语言,指的是特稿的语言华美而不华丽,运用一些增强文章生气的修辞等。一直以来,有关特稿中能不能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比喻手法有很强的主观性,不适合出现在特稿这一新闻文体中。但是,笔者认为,特稿中是可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在使用时注意分寸的把握,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恰到好处的比喻句就是点睛之笔。需要指出的是,比喻句可以使用,但一篇特稿的整体笔调应该是客观的、冷静的。而冷静和客观不等于“零度写作”,而是对“零度写作”的一种超越。这是作为一名特稿记者最基础的素养。

特稿《震后》在描写震后的断壁残垣时有这样的句子:“震断了脊梁的楼房像被任性孩子推倒的积木,东倒西歪地砸在地上”;在描写痛失幼女的母亲睹物思人的场景时,有这样的句子:“他用手掌抚着起皱的纸片,就像是抚摸一块昂贵的丝绸”。比喻句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把这些场面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另外,特稿的语言还有小说艺术的形象美和散文艺术的意境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真实的画面和场景。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气氛,读来余音缭绕,回味无穷。在《震后》的结尾有这样的一段场景:

“那天在老县城坐了一下午后,洪世豪邀请一直跟拍他的摄像师到新家做客。这是他头一回到新县城的家,看着四周一排排的楼房,隔不了几步就是一条相似的小道,他迷了路。这个想要回家的年轻人,只能在偌大的小区里转圈,最后犹犹豫豫地拨了电话,问:‘妈,我们家,到底在哪个地方?’”

这段的最后一句“妈,我们家,到底在哪个地方?”能引发人这样的思考——一个在地震中失去父亲的孩子,面临着母亲的改嫁,很难融入新的家庭,这不仅仅是个案,一语双关,升华成重要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共同关注。这就是“特稿”之“特”的关键所在——能够用文学的手法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不仅仅报道新闻事实,更能使读者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四)服务于政府引导的目的

办报宗旨、报纸理念、读者定位不同,反映在新闻报道上则会出现不同写作角度的稿件。根据《叙事角度比较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的新闻特稿的故事性》一文中的观点可知,针对同一新闻事件,《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中特稿的叙事内容和叙事角度是不同的,《南方周末》一般以事件本身为中心,注重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而《中国青年报》则更倾向于注重为政府引导服务。这是由两家报社的不同的办报宗旨、报纸理念所决定的。《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中央机关报,同时它也是在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作为中央级大报,《中国青年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服务。例如,《中国青年报》2013年8月7日的特稿《“万里”审批路》中,曹志伟的“万里长征图”拉开的与行政审批制度有关的改革制度。与政府主张的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主张是一致的,显示出《中国青年报》为政府服务的立场。2013年1月6日的特稿《收入分配改革:改谁,保谁——专访经济学家华生》是围绕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收入分配改革”来展开的,这是百姓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更是政府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同样,2013年2月27日的特稿《认真对待权利》,有这样的编者按:近年来,中国社会的显著进步之一,便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渐高涨。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权利”就越是一个需要严肃界定和厘清的范畴。美国法理学家德沃金有一本在世界范围内广有影响的著作——《认真对待权利》。这位学者刚刚去世,我们希望借纪念之机,结合中国语境,来认真地谈一谈权利。这篇文章以《认真对待权利》这本书为题,来讲中国“依法治国”“法治社会建设”“公民权利”等方面的问题。由其办报宗旨、报纸理念决定的服务于政府的倾向,是决定其特稿写作角度选择的重要因素。

三、特稿写作角度选择的意义

(一)增强特稿的可读性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沃尔特·福克斯曾说:“上乘的新闻特稿是把细致的调查研究、事实的准确无误和生气勃勃、形象鲜活的写作融合在一起的。”美国最佳新闻写作奖得主德宁·L·布朗认为,特稿的写作就是一种揭示“神秘”的过程——“我猜想所有的报道都应该有某种神秘的东西。为了吸引读者,报道中必须有一些像金子般闪闪发光的信息,引诱读者去探索。我的任务就是将它们一点一点地告诉读者。”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有一句名言:在记者的笔下“有财产万千,有毁誉忠奸,有是非曲直,有人命关天”。为了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记者要有忠诚老实的人品,要敢讲真话,不说假话,要实事求是,不做“风派”。特稿的写作正是这样——有金子般发光的信息,有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内容,因此,特稿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引发读者兴趣,具有更强的可读性。

特稿的写作将故事化的内容、个性化的细节和文学性的语言结合在一起,使得画面感、想象力与信息性三者完美结合,将特稿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特稿的可读性。

(二)凸显以人为本的情怀

特稿要求做到大众文化,不要仅仅做精英文化,因为“精英文化已被大众传播过滤、解构、重组和再传播,不再是原汁原味的,虽然艺术品的神韵在对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过程中凋零了,但正是通过这种变形,才能使普罗大众有机会分享曾经只能敬而远之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能够做到“接地气”,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显示人文情怀。特稿故事化的内容,以人为主体,穿插着生动的情节,才会有生气。正如苏珊·佩普所言:“活在你的工作里,理解你写的人。”[9](P183)特稿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此。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应该多用人的声音、人的故事,用通用的方式入情、入耳、入心。”的确,只有真正做到“三贴近”,才能落实“走转改”的精神,真正地深入实际。

当代中国,媒体业不断转型和分化,其发展方向不应是日渐走向娱乐化和嘈杂化,而是要保持定力,坚持尺度,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特稿恰恰能够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能够真正满足受众的阅读兴趣,突显以人为本的情怀。

特稿在当代中国的新闻文体中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故事化的内容、个性化的细节、文学性的语言这三个写作角度是包括《中国青年报》在内的每家媒体所刊登的特稿的共同写作角度。而服务于政府引导这一角度则是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的这一类报刊所特有的。不同的办报立场和新闻理念指引下的报刊,有的服务立场可能是中立的、可能是以新闻事实为中心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能抛弃追寻事物的本质的根本方向。一篇成功的特稿,应该是想办法把繁杂的历史和现实进行还原,成为让妇孺皆知、皆能够理解的东西。特稿之特,不仅在于成功的文字,更在于对新闻的深刻洞察和发现。特稿,这一特殊的新闻文体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体环境下会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而生命长青。

[1]南香红.特稿之特[J].中国记者,2006,(1).

[2]【美】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4]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5]毛家武.多维视野下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6]【美】戴维·加洛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7]【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8]刘保全.获奖通讯赏析:兼论通讯的写作技巧[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9]【英】苏珊·佩普,休·费瑟斯通.特稿写作: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Analysis on Feature W riting Angle

Zhou Yan1,Zhang Xiaoqing2
(1.Dalian Economics and Trade School,Dalian 116023,China; 2.Humanity School,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Feature is a particular news style which digs deep theme,has events with literary expression and has important news value.It has a highly literary and creativity,has the strong human interests and strong feelings.The story is using the contents as the form to report the news,it can seize readers'mind of liking story,enhance the readability of the article,and highlight the humane care.Personalized details refer to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s,scenes,etc,to enhance the information value and the communication charm.Literary language is to use beautiful language with metaphors and other rhetorical devices to organize language,heighten the atmosphere of the article,and enhance readability of the article. The purpose of serving the government is mainly in terms of the ideas of China Youth Daily.

feature,The China youth daily,writing angle,dramatization,individuation,literariness,government guidance

G21

A

1673-1573(2017)02-0026-05

2017-01-20

周彦(1983-)女,广东信宜人,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新闻学;张晓青(1991),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

齐 园

●文学与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报
青年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传播研究
《中国青年报》:硬核录取通知书何以被时代铭记
《中国青年报》“电子竞技”报道议程设置研究
《中国青年报》:艺考不易,别让“艺术升”再来折腾
我心目中的“暖闻”——中国青年报的“暖闻·暖心”之路
众筹来的2018新年献词——中国青年报“强国体”出炉记
《人民日报》与《中国青年报》天津爆炸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患者失语”与“报道失衡”:医患冲突事件报道框架的实证分析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媒介形象分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