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孝道在农村社会失范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2017-02-23韩小敬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一体中华农村

齐 绩,韩小敬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中华孝道在农村社会失范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齐 绩,韩小敬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中华孝道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在中国农村有着广泛的心理认同感和深厚的人文基础,中华孝道就是父慈子孝,要求对父母不但要物质供养,更要精神供养即尊敬老人,这些对农村家庭生活的失范治理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华孝道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村干部将孝道扩大到工作中,对农村政治生活失范治理能起到促进作用;中华孝道强调祖辈和后辈的一体,人和万事万物一体,也就是博爱精神,这对农村社会失范治理也会起促进作用。

中华孝道;家庭失范;政治失范;社会失范;失范治理

中华孝道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城市化进程的今天,尽管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人们思想观念不同,但是中华孝道在农村社会治理中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中华孝道代代相传,在中国农村依然有着广泛的心理认同感和深厚的人文基础。它形成于以农耕生产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农耕文化中,父亲、爷爷生产经验和人生经验丰富,子辈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难题,请教家里的长辈就能解决,因此中国人不信神不信鬼,他们相信的是自己的长辈、祖先,对祖先的信仰由此产生,形成绵延几千年的中华孝道文化,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果。清明祭祀、除夕上坟、家族祠堂都是行孝道的表现,在中国文化的滋养中长大的每个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孝道的基因,生活中都存在孝道和孝文化的点滴和片段,每个中华儿女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践行着孝道。因此中国农村百姓对中华孝道有天生的好感和广泛的心理认同感,中华孝道在中国农村有着深厚的人文基础。

一、中华孝道有利于农村家庭生活的失范治理

中华孝道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孝呢?汉字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先来分析金文的“孝”字,从形象上看,它就是一个长头发、弯着腰的老人倚靠在一个小孩子身上,代表老一代和子一代合二为一,这种老人和小孩是一体的观念就是孝道。从纵向上看,父母和我们是一体的,父母的父母,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也是一体,儿子和我们是一体,儿子的儿子和我们也是一体,孝连接了中国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特别强调两个字:“顺”和“敬”。 中华孝道讲“顺”,孝顺孝顺,首先是顺承,倾听父母的需要,顺着父母的意愿,尽量努力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不一定做得到,但是需要努力去做。其次,中华孝道还尤为强调“敬”,给父母物质供养是必须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精神供养——对父母要尊敬。“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这句话是说没有尊敬之情,只是供给父母吃穿住用,和养宠物有什么区别呢?孔子说孝养父母“色难”[2],对父母长辈要始终做到和颜悦色,这是很难的,难也要去做。那么,儒家所讲的孝是不是无条件地服从父母呢?弟子规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3],父母也有有过错的时候,要懂得劝谏父母,但是不可以强求父母改正,更不能辞言厉色地批评父母,这才是真孝。

人人有父母,家家有老人,当我们把中华孝道的真谛宣传内化为百姓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的时候,农村家庭生活中的失范现象,比如那些对父母不孝的现象就会遭到村里人的唾弃,虐待老人、遗弃老人、与老人争吵的现象就会被大家指责,形成尊老爱老的正能量的社会风气。“空巢老人”“啃老族”这些农村家庭生活的失范现象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人们就会认真思考怎样在物质上更好地满足老人的要求,怎样让老人高兴,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如何和颜悦色地和老人交流,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也会提供助力。

二、中华孝道有利于农村政治生活的失范治理

《孝经》里把孝分为三个层次:“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4]孝的第一个层次,始于事亲,就是孝养自己的父母;第二个层次,中于事君,用当今的话来讲,就是忠于祖国、服务于人民;第三个层次,终于立身,即修养自身圣贤的品格,将孝做圆满。三者合一才是大孝。中华孝道小可以修身齐家,大可以平天下,我们可以理解为小孝可以治家,中孝可以治企,大孝可以治国。孝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发端,师生、君臣、兄弟、朋友,都是从孝的父子关系中扩展出来的。

中华孝道可以追溯到父系氏族社会晚期,相传最早的孝子就是舜。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丰富了孝的内容,并进一步提出了“仁”的思想,形成了流传几千年的中华孝道的主体内容。到汉代,孝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封建地主阶级“以孝治天下”,董仲舒明确提出了“三纲五常”学说,确定了父尊子卑、君尊臣卑、夫尊妇卑的伦理关系,孝成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手段之一。晋代以后,中国封建统治者开始通过树立“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等榜样,对人民进行愚忠愚孝教化,特别是宋代以后孝走向愚昧化、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他们培养了绝对听命于父母的“顺民”“孝子”,倡导用扼杀自我意识来尽孝,从此以后,孝道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其本身宣扬的正常人伦关系变成了扼杀人个性的工具。可见,宋明以后,孝道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而变成了愚孝,这是我们要反对的,但孔子所倡导的符合人性的孝道是应该继承的。

当我们用符合人性的中华孝道的三个层次来教育农村的干部时,他们在家庭中尊重孝养老人,切实践行孝悌之道,以孝行来修养自己的身心,治理好自己的小家,这是小孝;将小孝推广到整个村庄和乡镇,以孝的要求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在政治生活中就会端正自己的态度,明确自己的定位,忠于职守,服务于家乡父老乡亲,农村政治生活中的失范,如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现象、部分村干部玩忽职守现象、以权谋私现象等就会大大减少。他们会将孝的观念扩大到整个村庄,尊重村里的老人,善待村里的兄弟,扶养村里的孩子,将整个村庄变为自己的大家庭,肩负起大家长的职责,这就是扩大了的孝。

三、中华孝道有利于农村社会生活的失范治理

中华孝道里的孝,不仅仅指从纵向上看,父辈、祖先和我们是一体,儿子、孙子和我们是一体;还包括从横向上看,不仅人与自己的家人,人与宇宙、人与无边无际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体,求证了这种一体的境界,彻底认同了一体,才是大孝、至孝,这就是孝的哲理。中华孝道观念在家孝养父母,是小孝;出外在村里尊重爱护每个邻居、每个村民,是中孝;保护我们的自然家园,爱护我们伟大的祖国,为祖国的安全抛头颅、洒热血,精忠报国是大孝。所以中华孝道是有层次的,真正的孝道扩展出去,是指自己和周围的人要和谐相处,我们自己和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也是一体。提倡中华孝道自然就会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一方面不让父母担心,另一方面就是孝之本意,提倡中华孝道自然也会保护自然环境,自觉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这种孝道观念有助于从深层次解决农村经济生活的失范如生产经营有毒有害商品、盗采矿藏等,精神文化生活的失范如传播宗教迷信、赌博等,公共生活的失范如违章驾驶、见死不救、见义不为等。生产经营有毒有害商品的人有一种观念,这样的产品我们不用,给别人去用,当孝道观念深入人心时,他会思考别人也是我的兄弟姐妹,欺骗伤害顾客就是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下黑手,因为人与人是一体的,他们为了个人私利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时也会意识到这是大不孝,是对中华孝道的忤逆,是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传播宗教迷信、赌博、违章驾驶、见死不救等这些破坏人际关系和谐、危害别人公用安全的行为就会被唾弃和不耻。大家不会只是碍于法律和制度这些外部约束力量,而是发自内心地去按照中华孝道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去做事情,很多看似很难解决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孝”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孔子认为,在所有的道德中,孝是最高的德行了。培养教育孩子要从学孝开始,不孝不教。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个孩子没有德行,什么术也不能教给他。不可否认,在历史上孝道曾被曲解,成为封建统治者禁锢人的思想的法宝,愚孝思想是我们应该摒弃的。在我国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践行孝道的时候,不应拘泥于给父母磕头、结庐守孝三年等外在形式,而是应该把孝道的核心本质继承下来,用一生的时间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行和才能,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供养父母,并将中华孝道从家庭扩展到村集体和国家,充分发挥中华孝道对中国农村社会失范治理的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1][2]张守良,主编.论语(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3:10.

[3]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38.

[4]贾德永.礼记·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267.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Chinese Filial Piety in the Rural Social Anomie Governance

QI Ji, HAN Xiao-jing

(College of Marxism,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China)

Chinese filial piety is a unique cultural gene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nd profound humanistic basis in China’s rural areas. The filial piety means the loving father and faithful son, which requires the respect for the elderly not only in material support but also in respect and support of spirit, which can promote certain anomie governance in the rural family life. The filial piety starts from serving parents, extending to serve the monarch, finally settling in the whole life. Village cadres will expand filial piety to work, which can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in the rural political life anomie governance. The filial piety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ancestors and younger generation, the unity of man and everything, such is the spirit of fraternity, which can promote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 rural anomie.

Chinese filial piety; family anomie; political anomie; social anomie; anomie governance

2017-03-24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6年度项目《基于利益视角的农村社会失范治理问题研究》(HB16ZZ013)

齐绩(1973-),女,河北肃宁人,法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价值哲学研究。

B823.1

A

1008-469X(2017)03-0083-03

猜你喜欢

一体中华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