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消费文化语境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2017-02-23马彩霞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网络小说影视剧影视

马彩霞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 110000)

试析消费文化语境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马彩霞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 110000)

网络小说从形式上来看与影视剧都是异质同源的大众文化娱乐样式,从内容上又为影视剧制作提供文本选择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了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生成。在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消费过程中,粉丝文化影响下的“品牌式”消费尤为引人注目,既有对于明星崇拜的主动消费,也有对幕后制作团体的信赖消费。在消费文化的指向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真正实现了受众、网络小说、影视三者之间的众声喧哗,但同时受经济制约造成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从而伤害了大众利益和市场秩序。要促使网络小说影视改编更好地发展,商业化进程中的每一方参与者都应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提高自身素养。

消费文化;网络小说;影视改编

随着新媒体的强势发展,文学也逐渐与新媒体联姻,其中文学的影视改编已形成规模。在此背景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更引人注目,尤其是近两年占据了大部分的影视市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始于2000年,《第一次亲密接触》是网络小说的第一次触电,从2000年至2009年,其发展速度较为平缓,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是从2010年开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呈现“井喷”状态,进入了繁荣期。至今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并在商业化模式的运作下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一、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生成

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是市场经济、视觉时代、读图时代的产物。面对电影、电视剧等多种娱乐形式的冲击,文学已渐趋边缘化,失去了往日的轰动效应。网络小说虽然是新兴事物,但依然不敌其他艺术形式的扩张,而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给了它一种新的面向大众的形式,使其重现活力。网络小说与影视剧从本源上来看都属于大众文化的一种,有着共同的追求,即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而且网络小说又为影视剧的制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观众资源,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成了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生成。

(一)异质同源的大众文化娱乐样式

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学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传统文学文本的数字化或电子化;二是按传统文学惯例创作,在各种文学网站、论坛和博客等首次发表的原创文学作品;三是把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等融合为一体、使用超链接技术的多线性超文本作品。[1]本文所谈的网络小说主要指的是网络文学的第二种形式,即网络写手在网络上发表的原创小说。这一类文本通过网络直接把作者与读者联系起来,对作者而言,他可以不受出版商的限制而随意创作,充分以我手写我心。但是他的作品相对于传统文学而言更受读者的制约,因为到目前为止衡量一部网络小说成功与否主要看其作品的点击量,这个过程是由读者完成的,读者掌握了网络小说的生死大权,在作者、世界、作品、读者的文学活动过程中,读者的地位显著提高。因此,网络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更加以读者的阅读兴趣为指向进行创作。此外,大多数的网络小说是间断地与读者见面,随时更新随时供读者阅读,读者可以随意评论,作者也会根据大部分读者的反馈来调整原有的写作规划。从网络小说的创作过程来看,作者的主体地位相对降低,而读者的主体性更加突出。

影视剧主要指电影和电视剧,一部影视剧的成败主要看作品的质量,即情节的设置、画面场景的选择、演员的演技等内在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全球化的消费文化语境下制作公司更看重票房和收视率,而观众是形成这一结果的主体消费者,因而迎合观众的审美兴趣成为制片人、导演、演员等竞相追求的目标。虽然短期可能会影响影片的内蕴,但从长远来看,随着观众人文素养的提升也会对影视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其精益求精。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发展,更多的观众通过这些平台参与到影视剧的评价中,相关评论极大影响了票房的走向和收视率曲线。因而在多媒体化的今天,观众在影视剧的制作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

在约翰·费斯克看来,“大众文化是大众创造的,而不是加在大众身上的;它产生于内部或底层,而不是来自上方。”[2]网络小说和影视剧在本质上来看都属于大众文化的一种样式,虽然分类不同,但它们都受大众即读者和观众的制约。评价一部网络小说的欢迎度主要通过网友的点击量和反馈程度,影视剧的繁荣体现为票房和收视率,两者的核心都在于广大读者或观众,即大众。虽然是不同的形式、途径却有共同的目标,即满足绝大多数接受者的兴趣。因而二者在本质上的共通之处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为网络小说进行影视改编奠定了可行性基础。

(二)文本选择上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网络小说类型多样,为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剧本资源和新鲜的改编素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小说的题材和类型可谓无所不包。既有详细的分类,比如纵横中文网的首页是按照奇幻·玄幻、武侠·仙侠、历史·军事、都市·娱乐、竞技·同人、科幻·游戏来进行分类;又有根据读者性别来分类的,如潇湘书院主打的是女性原创小说,在此基础上分为穿越、架空、豪门、都市、玄幻、异能等。且不论文本质量的高低,各类体裁、题材、风格样式的精确划分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领域的读者的不同需求,也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多样的素材,有助于文本的二次创作。

网络小说不仅在内容上为影视创作提供资源,还为其输送了潜在的观众资源。影视公司最初挑选网络小说作为其改编剧本时,其衡量标准在于这部小说的点击量,又或者是知名网络作家的小说,这些小说在出现之初就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一些小说的忠实读者会持续关注这部小说的后续发展,因而这类读者演变为日后据此改编的影视剧的潜在观众。这类潜在观众面对已成型的影视作品会有三种态度,一是持肯定态度,认为其改编成果比较贴近原著,符合自己的期待心理;一是持中立态度,认为虽然改编得不是很理想,但至少能够满足一定的审美期待;最后一种持否定态度,认为其无论从内容还是艺术上都不堪入目,然后对其进行评论。从这三种情形来看,似乎最后一种最不成功,诚然从作品的呈现角度来看它是失败的,但是从经济上来看它也是成功的,因为吐槽、评论本身就提高了这部作品的关注度,为这部作品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使其投资成本有所回报而不至于付之东流。

从我国目前的影视发展现实看,在经济投入方面,金牌编剧的费用普遍偏高,和一部网络小说的改编费相比差距甚大;在内容方面,以往的编剧存在着固定的情节模式等弊端,早已不能满足观众的观赏兴趣,而网络小说题材广泛,并且创作过程中有读者的参与因而更能被读者接受。所以,影视剧在制作时会更加青睐经济实惠、选择多样的网络小说。影视公司改编网络小说从前期的资源选择到中期的市场宣传以及后期的潜在观众这一过程相比传统商业模式会降低投资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更多的影视公司纷纷把目光投入到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上。

二、粉丝文化制约下的“品牌式”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商品不再是仅仅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出现,它有了更多的附属性质,承载的不仅是使用价值,而且更具有了文化价值,比如有的商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影视剧的创作按照商业化模式运作,消费者也同样关注它的品牌,在影视行业称为“口碑”。聚焦在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过程中,这种“品牌式”的消费是在粉丝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粉丝是指一群特殊的大众文化接受者,他们专注且深度投入他们所仰慕或崇拜的特定的对象,比如明星、名流、电影、电视节目、流行乐团等,甚至表现出痴迷乃至狂热的情绪。”[3]粉丝的专注投入带来的粉丝生产力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网络小说、影视剧的粉丝更甚,因而在粉丝经济的视野下关注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更具有现实指向。

网络小说是随着新媒体“网络”兴起的,起于20世纪90年代,网络小说的粉丝多是80后、90后、00后,从时间上来看他们与网络小说一起成长,都是年轻的产物,因而对网络小说格外关注。除了关注网络小说本身,这些粉丝更为关注视觉时代网络小说的改编现象。相比于普通的影视粉丝,这一类粉丝更为追求影视与网络小说之间的协调。他们在这一商业化的进程中不仅仅是普通的消费者,更是在浓厚的自我意识指导下的粉丝消费。

(一)明星崇拜下的主动消费

“明星”是粉丝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因为拥有粉丝,明星才得以存在。在网络小说的改编过程中有两类粉丝,一类是书粉,也就是原著粉丝,另一类是剧粉。这两类粉丝交叉存在,或者是书粉剧粉一体,又或是书粉转剧粉或剧粉转书粉,他们会关注自己喜爱的网络作家的小说改编,并且参与到网络小说的改编过程中,在影视剧制作中对于演员的选择、戏服的建议、画面质量的追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他们不光是“看客”式的存在,更是在明星崇拜下进行主动消费的群体,更具有主体性。

对于书粉而言,他们会关注一个作家的持续发展。以网络作家桐华为例,2005年因创作穿越小说《步步惊心》而获得众多粉丝,2011年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因其制作精美、演员演技等综合因素获得了极大的反响,桐华也因此而名声大振。随后她的一系列作品都相继被改编成影视剧,比如电视剧《最美的时光》《大漠谣》《大汉情缘之云中歌》《上古情歌》等。虽然从作品的质量以及社会反响来看均不如《步步惊心》,但其依靠作者名气积攒的人气依旧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和收视回报。此外,桐华还参与了《抓住彩虹的男人》《偏偏喜欢你》《放弃我,抓紧我》等电视剧的策划,虽然有些观众是奔着参演明星去观看,但对于桐华的书粉而言,他们更为关注的是桐华,因为他们是“桐华粉”。

粉丝们在主动消费明星作家的同时,也会为作家的作品改编保驾护航。《琅琊榜》是2006年开始在起点中文网上连载,凭借其精彩的叙事结构和博大的家国情怀持续占据起点中文网榜首,被评为“架空历史类网络最佳小说”和“中国版《基督山伯爵》”。这部网络小说在其改编过程中,为数众多的粉丝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首先是通过采购人员把小说的版权推荐给了有业界良心剧制作著称的山东影视制作公司,由侯鸿亮担任制片人,孔笙、李雪任导演。其次是在网络上公开选举演员的过程中,粉丝们经过多重筛选最后确定由与梅长苏有相同的涅槃重生经历的胡歌来饰演。而且,电视剧的编剧仍由原小说作者海晏担任。这部剧正是在原著粉丝的关注与参与中最终与观众见面并获得盛赞,粉丝的强大导向作用不言而喻。

(二)对幕后制作的信赖消费

一部剧的制作成功不但是个人的成果,而且是一个团队密切配合的产物。有些粉丝关注的是明星作家或影视明星的个体,还有一些粉丝关注的则是幕后的制作团体,相比于前一类粉丝,后者更看重作品的质量,会因一部精美的剧作而关注某位导演或是某一制作团体,进而期待他们的下一部作品。如果这类粉丝所关注的对象不断以优良的作品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那么二者之间的信赖关系即刻建立,这种良性的关系促进了影视剧的发展。而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则更为复杂,因为小说读者早已熟知小说的情节设置,能否把这些文字情节的形象通过具象化的影视呈现出来则是关键。因而在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中,如何满足小说读者的要求更具挑战性。

在《琅琊榜》剧版的制作中,侯鸿亮是著名的制片人,致力于打造电视剧精品,在他的带领下高素质的团队协作一致,打造了多部电视剧的精品,被网友亲切地成为“侯大大”。侯鸿亮团队在2015年推出了《琅琊榜》,这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而来的电视剧满足了原著粉丝和广大观众的期待,因而获得了粉丝对于其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的信赖感。除此之外,《欢乐颂》系列也是侯鸿亮团队精心打磨的成功作品。

《欢乐颂》是根据阿耐的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而来,讲述了同住在欢乐颂小区22楼的五名性格迥异的女性之间的故事。原著分为三季,剧版目前出了两季,分别于2016年4月和2017年5月开播。2016年在第一季播出后,剧中涉及到的各种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不俗的收视成绩使侯鸿亮乘胜追击,紧接着开始着手第二季,随后在网友的千呼万唤中于2017年播出。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故事人物的性格发展,演员阵容与第一部保持高度一致,即使是欢乐颂小区楼下的接待人员这一角色也与第一部一致。道具方面力求真实,比如邱莹莹、樊胜美、关雎尔虽然同住在2202,但她们每个人的房间都是剧组根据每个人的性格与兴趣精心布置。与第一季不同的是虽然都是侯鸿亮监制,但两季的导演并不一致,尽管如此,粉丝依然看重侯鸿亮团队的制作水平,面对多样的市场选择时依然选择“侯大大”这一品牌。

三、消费指向下的众声喧哗与参差不齐

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既是小说与影视之间的双向互动,也是制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对于参与到这一商业化过程的三方即影视、网络小说与受众的影响是相互的。一部成功的商业化运作的成果会使这三方都受益,实现真正的众声喧哗。但是受市场经济的制约、金钱利益的诱惑,很多制作商与网络写手不顾作品的质量一味地迎合某些低俗受众的口味,这不仅对真正的受众有所损害,还会导致市场的恶性循环,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对于影视界来说,网络小说持续不断地为其输送剧本资源和潜在观众,以低投资换取高回报,保证了影视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繁荣发展,为视觉消费时代提供了可供观众反复欣赏的影视精品。但是也有制作商一味地跟风,根据市场的导向求快求新地快速合成作品,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却经不住时间的检验。如2013年赵薇导演的根据辛夷坞的网络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改编的同名青春爱情影片上映后,影片中包含的对过去青春岁月的怀念一时间引起了观众对青春的回忆与共鸣。之后一系列的据网络小说青春题材改编的电影上映,比如《左耳》《匆匆那年》《既然青春留不住》等,这些作品的风靡既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也因其中的疼痛青春、颓废青春而频遭诟病。

对于网络小说而言,一方面,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提高了作家的知名度,有利于网络小说更广泛地传播。很多的网络小说作家通过其作品的影视改编被观众熟知,同时也被影视公司挖掘为编剧,作家不再是幕后默默无闻的网络写手,而成为镁光灯下的受观众仰望的“明星”。有些网络小说则是通过影视改编而被读者追捧,在原有的书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书粉,从而扩大了传播范围。并且许多畅销的网络小说不再是通过网络与读者见面,它们的市场潜力引起了出版社的重视从而出版网络小说实体书。另一方面,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影响作者的写作方式,能鼓励作者在主题设置、人物塑造、氛围营造等方面做得更加精湛圆满,但是有些作者受影视改编的影响把小说当作剧本来写,失去了小说原有的艺术特性。

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影视剧抑或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受众的地位明显提高,在这个大众化的时代平民获得了话语权。受众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作品并加以点评,也可以在作品前期的制作中充分参与,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受众在新媒体时代的主动地位实现了真正的大众狂欢,这是大众的胜利但同时也是制约。制约一方面体现在大众能看到的真正独立创作并具有个性的作品减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众的素质参差不齐,而某些缺乏责任的制作商为了牟取暴利,迎合素质低下的受众口味造成作品低俗化、媚俗化。

基于市场经济的双面影响,为了促使市场良性发展,也为了给观众呈现更好的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作品,每一个商业活动的参与者都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自我意识。网络作家应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力求作品的完美,继续为影视提供精美的小说原创作品。而影视制作方面更应把眼光放远,以质量以品牌取胜,而不是为一时的小利放弃了长久的回报。作为受众更应该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不仅仅是作为狂欢娱乐的代言人,更应该是有着深厚内涵的时代主人。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陶东风.大众文化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ABriefAnalysisontheFilmAdaptationofOnlineNovelsintheContextofConsumerCulture

MA Cai-xia

In form, the network novels and TV drama belong to the heterogeneous and homogenous mass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style. In contents, the network novels offer text selection for movies and television plays. In the consumption process of network novels and film adaptation,the “brand”consump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an culture of star worship and the trust consumption of the backstage production groups. At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culture, network television adaptation of the novel true audience, network novel, video of the three voices, but at the same time by economic constraints caused by uneven quality works to hurt public interests and market order. In order to make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of the network novel develop better, every participant in the process of commercialization should be highly responsible and consciously improve their self-cultivation.

consumer culture; network novel; film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2017-06-26

马彩霞(1992— ),女,辽宁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I207.42;J905

:A

:1009-5152(2017)03-0052-04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影视剧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
50 SHADES OF ONLINE LIT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网络小说变身影视剧身价猛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