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视频使初中生物课堂更高效
2017-02-22黄秀莹
黄秀莹
【摘要】 随着多媒体在课堂上的普及和应用,用视频来辅助教学是每个初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但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视频,使初中生物课堂更高效,是每个初中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介绍如何遵循多媒体“辅助性”原则,重点探索并达到视频应用与传统实验、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巧妙整合,来达到高效生物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 生物课堂 巧用视频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2-165-02
0
我校地处粤东北山区,近几年来,乘基础教育“创强”之东风,多媒体教学得以进入课堂并推广使用。自多媒体普及以来,我校的生物教师都喜欢在课件中插入视频来辅助教学,视频的插入确实给我们的生物课堂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我发现一些教师在使用视频时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用视频取代传统实验。由于做实验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课教学秩序较难维持,一些教师就用视频取代实验过程,从而忽视对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合作和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大大降低了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
2.用视频代替教学过程。一些教师在课件中插入大量的视频,一节课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看视频,学生只是观赏了视频画面,对其内容却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违背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3.滥用视频,视频内容没有紧扣教学内容。一些教师应用视频时,没有考虑视频的使用是否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重形式不重实质,缺乏针对性,违背了视频的使用应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宗旨的辅助性原则。
那么,如何解决初中生物教师视频应用存在的问题,巧妙地运用视频,使初中生物课堂更高效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研究,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巧设视频,让视频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让视频应用为实验教学服务
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借助视频的使用,让视频的应用为实验教学服务,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合作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实验前用视频演示实验,让学生整体感知实验过程,将实验简单化。如在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时,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教学地位也很重要,但很多老师反映在做实验时虽然反复强调操作要领,学生在学完仍然会出现很多不规范的操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是这样做的:首先结合显微镜依次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学生组织观看“练习使用显微镜”的视频,让学生先整体感知操作过程后再演示操作,在学生熟悉操作要领的情况下再让他们独立动手操作,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变少了,教师稍稍纠正后让学生重复操作几次便能熟悉掌握显微镜的操作过程。
(2)用视频展现实验过程,加强学生对难以操作或实验过程较长且难以观察现象的实验的理解。如“绿叶在光下制作有机物”这个实验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比较复杂的植物生理学实验,又是揭示光合作用本质的第一个实验,所以不论是教学地位还是教学意义,这个实验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课堂时间只有四十分钟,在课堂上只能重点做“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而实验的前期工作如“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都不能在课堂上完成,为了让学生知道整个实验流程,我便播放了这个实验的这个流程的视频,学生边看边在脑海中重现了整个实验过程,理解了整个实验的原理。当学生对实验原理思路明晰、理解深刻时,操作便能一步到位,结果的分析、结论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
二、巧设视频,营造浓郁轻松的教学氛围,让视频应用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视频,要把握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关系,让视频的应用优化教学过程,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具体可从以下三点来操作:
(1)视频导入新课,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在某种程度上觉得整节课是否能顺利进行。如在学习《病毒》这一节时,由于本节课的知识抽象、枯燥,学生对病毒了解不多,所以我播放网络歌曲《小鸡唱禽流感》导入,在学生欣赏完诙谐有趣但又略感伤感的视频后,提出问题:这首歌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究竟是谁引发了这场灾难?学生情绪高涨,畅所欲言,引出禽流感病毒。教师继续发问:除了禽流感病毒,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呢?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预习课本的情况,说出“非典、流感、肝炎、艾滋病、小儿麻痹症、狂犬病……”等等。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迫不及待的想了解什么是病毒,一上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2)视频营造教学氛围,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初中生学习任务繁重,所以一天的课程安排非常紧凑,而生物课经常是安排在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节,学生们往往比较疲惫,这时教师应尽量利用视频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消除疲惫,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如在学习《鸟》这一节时,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如体型、羽毛、肌肉、骨骼等)时,我分别播放了几段简短但生动的鸟飞行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再思考讨论环环相扣的问题串,从而由外而内、由整体到局部地探究得出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课堂上恰到好处的播放有声有色的视频,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营造了教学氛圍,学生们到下课还没察觉呢!
(3)设疑观看视频,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如在学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后,接着就要学习“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因为学生看不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的过程,所以往往很难理解。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提出问题“气体进入肺泡后,氧气是怎样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又是怎样从血液中出来的呢,肺泡有哪些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呈现肺泡与毛细血管结合的结构及气体交换的动态视频,学生观看完视频后,再提出问题“肺泡具有哪些特点使它适于进行气体交换呢”让他们观察讨论后再总结,最后基本上都能说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及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了。
三、巧设视频,让视频紧扣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突破重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视频的使用应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视频内容要紧扣教学内容,力求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有针对性地突破重难点。如在学习“转基因生物”时,由于初二学生抽象思维还比较弱,如果直接讲述概念学生会难以理解。于是我先播放了一个“抗菜青虫卷心菜的培育过程”的视频,学生一边看视频一边听着解说,很快便明白了原来抗菜青虫卷心菜是把能杀死菜青虫的基因转到卷心菜的基因组中,从而培育出的卷心菜既能杀死菜青虫,人吃了又避免了农药的危害。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菜青虫的培育过程很容易就归纳出转基因生物的概念,最后教师因势利导,向学生渗透生物科学技术能改变农业生产,转基因技术能解决很多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努力学习的情感价值观。又如在学习“神经元”这种细胞时,由于它的结构和功能与其它人体细胞有较大的区别,特别是在讲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时,如果仅凭几句平实的语言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他的功能的。于是我便在对比了神经元与人体其它细胞结构,使学生知道了神经元与人体其它细胞结构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有突起以后,再播放一个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冲动再传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视频,学生看完后恍然大悟,对神经元的功能在脑海中也形成了直观的印象。
巧妙地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视频,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有针对性地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视频应用作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绝不可能完全取代现行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只有深入研究才能巧妙应用视频,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视频应用与传统实验、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巧妙整合,生物课堂的教学才会更高效。
[ 参 考 文 献 ]
[1]《视频、动画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真标华2010年3月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2]《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解析》秦剑、秦晓菊2015年第34期(总第274期)素质教育论坛.
[3]《浅析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莫平江2015年第1期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