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收入差距变化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研究

2017-02-22蔡炉明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差距面板层面

蔡炉明,姚 威

(广西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城乡收入差距变化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研究

蔡炉明,姚 威

(广西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2006年至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保持在0.4-0.6区间,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后劲乏力。相关面板数据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表明:在消费视角下,全国层面和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正向;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现金支出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对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影响为正向,对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地区人均GDP对全国层面和各大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正向,普通高中在校人数对全国层面和各大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建议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新型城镇化推进方略。

新型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面板数据

一、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这自然会涉及农业转移人口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两大问题。农业转移人口是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媒介,既可缓解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促进集约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又满足城市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有积极影响。当前,城乡收入差距变化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引起一些学者重点关注,但是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对于城乡收入变化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程度未能达成基本的共识。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导致不同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因此,以消费视角为着力点,探析城镇收入变化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实质影响,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

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水平的关系,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由于农业生产物质资料和技术的局限,使得农业生产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农业剩余人口向更高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工业部门转移,从而增加农民的个人收入[1]20-26。库兹涅茨提出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呈现倒U形曲线假说。在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查询和梳理中我们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研究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较多,而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的较少。大多文献采取实证方法分析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主要观点是城镇化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欧阳金琼和王雅鹏以我国28省为例,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分析在年份和地区上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差异,指出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取决于所处发展阶段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2]。严太华和刘松涛运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对2000年至2012年重庆市整体上和各个区域的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3]。杨森平、唐芬芬和吴栩指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之间呈现倒U关系[4]。吴先华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山东省的城镇化和市民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指出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由长期水平和短期水平决定;在长期水平上,通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短期水平上,城镇化扩大城乡收入差距[5]。程开明和李金昌指出城镇化和城市偏向扩大城乡收入差距[6]。卢小祁和匡小平以南昌为例,得出城镇化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没有影响[7]。二是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标的选取,学者大多以收入视角来选取城乡收入差距指标,从消费视角确定城乡收入差距指标的文献较少。如梁文凤等、穆怀中等和吕炜等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来表示城乡收入差距[8-10],王小鲁和樊纲以基尼系数衡量城乡收入差距[11]。鉴于此两点,我们尝试基于2006年至2014年我国31省份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从消费视角构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标,分析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城镇化水平的具体影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 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率得到逐步提高(见下页图1)。2006年至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由0.44增加到0.54,表明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快的提升。按照诺瑟姆的“城市化过程曲线”,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事实上,2006年至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保持在0.4-0.6区间,但增速呈现下滑的趋势,表明城镇化增加后劲不足;同时,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缩小的趋势,在区间1.0-1.2徘徊,缩小幅度不大,表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后劲乏力;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整体上得到逐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现金支出表现为增加的趋势(见下页图2)。具体来看,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空间较大;而农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呈现增加的态势,表明农民消费潜力巨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断下滑,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后劲不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现金支出整体呈现下滑态势,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后劲疲软。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小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现金支出,表明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增加潜力巨大。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小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现金支出,表明可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发挥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增加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带动作用。

三、 模型设计和数据选择

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采取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面板数据能够同时反映变量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趋势,更好分析城市收入差距变化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图1 2006年至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变化

图2 2006年至2014年城乡居民消费和收入的变化

先从消费视角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clit=β0+β1nxit+β2cxit+β3dfit+β4gpit+β5xsit+uit(i=1,…,N,t=1, ,…,T)(模型1)

模型1中cl是因变量,表示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为代理变量,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为数据来源。cl数值越大,城镇化水平越高。cx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现金支出,nx表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df表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变量cx和nx的比值为其数据来源,gp表示地区人均生产总值,xs表示普通高中学校在校生人数,变量gp和xs为控制变量。clit表示i省份t时期的新型城镇化率,dfit表示消费视角的i省份t时期的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数值越大,城乡收入差距越大。cxit表示i省份t时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现金支出,nxit表示i省份t时期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gpit表示i省份t时期的人均GDP,xsit表示i省份t时期的普通高中学校在校生人数。β1表示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β0为扰动项,uit为误差项。各个变量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2007年至2015年的国家统计局年鉴,变量的数据经过对数化处理,旨在减少异方差对计量模型的影响。利用Eviews8.0软件对2006年至2014年的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国家统计的划分方法,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剖析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质。

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对模型所选取的变量指标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为了检验序列的平稳性问题,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一般而言,LLC 检验、IPS检验、ADF检验和PP检验是主要的单位根检验方法。在模型1的情况下,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结果来看,在显著水平为5%的情况下,变量cl、nx、cx和df的序列数据并不平稳,而一阶差分变量的序列数据是平稳的。综上所述,在模型1的条件下,所选取的变量是一阶求积I(1)序列,即为一阶单整序列。协整检验主要是减缓序列的伪回归问题的影响,采取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对模型1的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在模型1的情况下,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协整检验结果来看,在显著水平为5%的情况下,主要统计量的P值小于0.05,表明各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综上所述,在模型1的条件下,各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符合进行面板数据回归的条件。

四、 实证分析

(一)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综上所述,模型1的变量的面板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可进行面板数据回归。一般而言,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包括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和混合效应模型(OLS)。在模型1的条件下,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见表1)。利用Hausman检验相应的统计量,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在全国层面、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Hausman检验统计量为94.56、20.22和67.06。在显著水平为5%水平下,统计量的P值均小于0.05,拒绝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中部地区的Hausman检验统计量为4.93,P值为0.4245,大于0.05,接受原假设,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利用F检验计算值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

(公式1)

(二) 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综合来看,在消费视角下,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主要分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时点固定效应模型和时点个体双固定效应模型。时点个体双固定效应模型就是对于不同的截面、不同的时间序列都有不同截距模型。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城乡收入差距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选择时点个体双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原因在于:一是各个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差距较大,导致同一年份的城乡收入差距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差距加大。二是由于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造成同一省份不同年份的城乡收入差距和新型城镇化率不同。因此,建立城乡收入差距与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固定效应模型:

clit+αi+γi+nxitβ1+cxitβ2+dfitβ3+gpitβ4+xsitβ5+μit(i=1,…,N,t=1, ,…,T)(模型2)

表1 面板估计结果

注:括号内的数据为系数t值,其中Hausman检验和F检验括号为P值,*和**表示参数估计在5%和10%的情况下拒绝原假设。

采取时点个体双固定效应模型,对模型2的各个变量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见表2)。在消费视角下,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R2的值都大于0.96,表示时点个体双固定效应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变量nx的回归系数为0.01、0.81和0.14,表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每提高1个百分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分别提高0.01个百分点、0.81个百分点和0.1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的变量nx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表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变量cx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表示现阶段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现金支出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中部地区的变量cx的回归系数为3.56,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现金支出每提高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3.56个百分点。全国层面和中部地区的变量df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表示城乡收入差距对全国层面和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变量df的回归系数为正值,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正向。变量gp的回归系数为0.23、0.39、0.18和0.25,表示地区生产总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分别提高0.23个百分点、0.39个百分点、0.18个百分点和0.25个百分点。表明地区生产总值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正向且显著。变量xs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表示普通高中学校在校生人数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表2 时点个体双固定效应检验结果

注:括号内的数据为系数t值,*和**表示参数估计在5%和10%的情况下拒绝原假设。

从时点固定效应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全国层面的时点固定效应结果值表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6年至2011年,时点固定效应结果值由正值降为负值。2012年至2014年,时点固定效应结果值由负值增加为正值。表明相关变量对全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由弱增强。东部地区的时点固定效应结果值呈现上下波动的趋势,总体趋势保持增加的趋势,表明相关变量对东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呈现上下波动的趋势。中部地区的时点固定效应结果值表现为不断增加的趋势,由负值增加为正值,表明相关变量对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西部地区的时点固定效应结果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由正值降为负值,表明相关变量对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逐渐变弱。

表3 时点固定效应结果

由个体固定效应结果(见下见表4)可知,全国层面的各个省份的截距差异较大,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湖北省的截距为正值,其余省份的截距为负值,截距为正值的省份大多经济较发达,表明相关变量对经济较发达的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东部地区的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和辽宁省的截距为正值,其余省份的截距为负值,表明相关变量对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和辽宁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中部地区的山西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截距为正值,其余省份的截距为负值,表明相关变量对山西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西部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和陕西省的截距为正值,其余省份的截距为负值,表明相关变量对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和陕西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

五、 结论和建议

(一) 结论

基于2006年至2014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面板数据,从消费视角出发,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城乡收入差距变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水平的影响,所得到的结论表明:一是在消费视角下,全国层面和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正向。二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现金支出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现金支出对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影响为正向,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中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三是地区人均GDP对全国层面和各大地区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正向,普通高中在校人数对全国层面和各大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

(二) 建议

1、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层面和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为正向,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现金支出对全国层面和大多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为负向。说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新型城镇化拉动作用不明显,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现金支出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呈现差异性。由此建议:一是多种渠道增加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发挥农村居民的消费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带动作用。收入的多少决定消费能力的大小,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体系、创造条件让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和宅基地的流转、经营和租赁等体系、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等措施,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非财产性收入。通过增加收入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现代消费观念,促进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消费市场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规范有序的消费市场;逐步完善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保障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农村居民进行消费的后顾之忧;二是合理有序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多元渠道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强化城镇居民消费来源的基础;创造和开拓新的消费市场,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和采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形成新的消费热点;面向不同收入的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消费政策。对于低收入群体,保障日常基本消费和鼓励额外消费支出,对于高收入群体,扩大高档消费品征税范围 ,树立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建立健全消费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卖方和买方的市场行为,注重保障消费者正当权益,为消费者提供完善规范的消费市场环境。

2、结合实际,制定新型城镇化推进方略

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基础较好的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带动作用明显。经济基础较差的省份城乡居民的城乡差距相对较大,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因此各个省份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新型城镇化推进战略。对于经济较发达的省份而言,应当有序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进而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大城市注重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是简单地增加城镇人口的数量。合理引导农业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中小城市的重点在于使得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合理实现市民化。小城镇和县城实现周边的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和就近市民化,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对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而言,应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发挥城乡收入差距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带动作用。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构建层次分明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和就近市民化,突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障碍,从而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承担的成本[12];以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合为契机,使得各大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能真正的“留下来”。

[1] 刘易斯.二元经济[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898.

[2] 欧阳金琼,王雅鹏.城镇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城市问题, 2014(6):94-100.

[3] 严太华,刘松涛.重庆市区域板块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28-37.

[4] 杨森平,唐芬芬,吴栩.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的倒U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 2015(11):3-10.

[5] 吴先华.城镇化、市民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 2011(1):68-73.

[6] 程开明,李金昌.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动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7):116-125.

[7] 卢小祁,匡小平.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相关性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 2011(7):68-72.

[8] 梁文凤,施南迪.城镇化、财政支农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研究 [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3(4):111-115.

[9] 穆怀中,吴鹏.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学家, 2016(5):37-44.

[10] 吕炜,高飞.城镇化、市民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财贸经济, 2013(12):38-45.

[11] 王小鲁,樊纲. 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研究, 2005(10):24-36.

[12] 何玲玲,蔡炉明. 农民市民化的成本解构[J]. 重庆社会科学, 2016(3):43-50.

(责任编辑:张建蓉)

【编者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当代诗歌的大发展与大繁荣,中国民间诗歌报刊也进入了史所未有的黄金时代。30余年间,全国各地涌现了数以千计的民间诗歌报刊。这些民间诗歌报刊的创办,为中国当代诗歌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深入研究这些诗歌报刊以及支撑它们的社团和诗人、诗作,我刊与《作品》杂志合作推出“诗歌民刊”大展,敬请各位方家关注。

本期推出甘浩、郑立峰的论文。两位学者分别从自己所生活的省份出发,选择颇有地域代表性的诗歌民刊进行研究,并归纳出各自研究对象的艺术追求与审美特征。甘浩指出,森子与《阵地》同仁经过20余年的努力,使平顶山诗人群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民间诗歌群落;他们的意义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外省”诗学,并找到了诗歌写作“快乐的资源”;郑立峰认为,《漆》诗歌沙龙在中国新诗发展中延续了“生活即是诗”的传统精神,他们以“漆”小圈子组团的方式为碎片化的诗歌撑起了诗歌复兴大旗,重塑了诗歌的自然生命诗学精神。

The Influence to the New Urbanization by the Changeof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CAI Luming ,YAO Wei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Guangxi Norm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299,China)

From 2006 to 2014,China's urbanization rate remains between 0.4 to 0.6,but the force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is weak.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panel data model and fixed effect model shows tha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the change of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in the central region on the new urbanization is negative, while its affect on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is positive. The effect of per capita consumption cash expenditure of urban residents on the new urbanization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in the eastern area and the western area is not significant, while its impact on the central region is significant.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the influence of per capita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rural residents on the new urbanization, the opposite is true. The effect of regional average GDP on the nation GDP and the new urbanization is positive, while the effect of ordinary high school enrollment on national or regional new urbanization is negative. Combined with local reality,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is accordingly recommended.

new urbanization;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panel data

2016-12-05

蔡炉明,男,广西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C912.81

A

1006-4702(2017)01-0078-09

猜你喜欢

差距面板层面
石材家具台面板划分方法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高世代TFT-LCD面板生产线的产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