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机制

2017-02-21夏建辉

文教资料 2016年2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高职学生

夏建辉

摘    要: 现阶段,如何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各大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结合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提升策略,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就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机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以智慧、高科技为主要标志和显著特征的新时代,也是知识经济引导全球发展潮流的时代。为了更好地顺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切实提升其综合素质,为促进其更好地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一、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一)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受到中学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多数高职学生缺乏足够的创新创业意识,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很多教师不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导致学生认识不到提升自我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部分院校虽开展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有很多学生因为一时兴趣申请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但很多人随后便失去了兴趣,或发现自己无能力开展进一步的训练,继而随意放弃了创新创业意识。还有些学生进入大三学习阶段,受到顶岗实习、就业、择业、专升本等考试的影响,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全面投入创新创业训练,因而选择敷衍、应付,致使创新创业培养效果不佳。部分院校采用的是“2+1”模式,将学生的在校时间缩减为两年,导致该项目刚立项不久,学生就不得不离开参加顶岗实习,加之师生沟通困难,导致学生对于项目的参与度大幅降低。

(二)教育体系亟待完善

当前,很多院校虽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了教学课程体系,但由于内容缺乏足够的系统性,教育方法单一,课程内容仅仅涉及创业的形式、意识等方面,很少提供专业化的授课,未将在校学生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群体中,致使很多学生无法接触到系统化、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导致其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高,有些人虽然毕业后选择了创业,但由于知识、能力有限,导致后期工作缺乏后续力量。

(三)师资队伍亟待建设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由于知识、能力有限,因而需要教师提供专业化、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就高职教师队伍来说,多数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太过缺乏,很少有自主创业经历,这就导致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中,无法给出中肯、有效的指导,更别提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了。当然,部分院校邀请了企业家、管理者等来校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对自身的创业经历、经验进行介绍,起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其只能以讲座形式开展,课时太少,因而效果十分有限。

(四)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

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需要实践的锻炼。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实践条件方面仍有待完善,尤其是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力度不足,致使多数院校无论是创新创业活动场所,还是基础设施都十分匮乏,无法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由于资金缺乏,多数高校无条件建立创业园、创新培训室、实践基地等,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只能停留在枯燥、苍白的说教上,无法很好地落实到实践之中。此外,由于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导致学生创新个性难以张扬,创业能力无法发展。

二、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与提升机制

(一)树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

高职教育不等于就业教育,也非职业培训,应当以创新创业意识为指导,全面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将培养学生学习、专业、创新、实践能力放在首位,促进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机结合,促进传统就业教育朝着创新创业教育方向转变,转变传统人才培养理念及模式,深化培养机制改革,引导学生由依赖型就业朝着自主型创业方向转变,由谋业者朝着创造者方向转变。

(二)加快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是项目的主体,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是项目的基础,因此,发展和打造双师型、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首先,教师应当具备创新意识和改革意识,对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进行大胆改革,注重日常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其次,教师要拥有专业知识基础,掌握专业国内外前言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历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质,熟悉專业、企业、社会三者的动态发展和相互联系。最后,教师还要擅长激发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进行项目设计、选题、分析、实施和总结等工作时提供帮助,为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故在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中,构建双师型、创新型教师队伍十分重要。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

一方面,应创建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赖于适宜的环境支持。对于高职校园而言,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里有交往的需要、有学习的便利、也有实践的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利用良好的文化氛围点燃学生的创业激情。另一方面,院校可通过邀请优秀创业人士举办创业讲座、开展创业指导,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同时,定期举办创新创业专场汇演和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使他们能够大显身手、张扬个性。同时,可以组织创业明星评选,激发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大潮中,邀请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其影响力。

(四)加快制定完善的保障激励机制

一方面,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的建立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促进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学生在平台上可完成整个项目的每一步流程,且学生和教师可以动态管理项目,大大提高项目实施的便捷性。基地建设在创新创业项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保证项目顺利完成的前提,高职院校要加大项目的投入力度,完善项目训练的基地建设,确保相关设施、资金及软件等到位,使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质量。另一方面,应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应加强宣传,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训项目及实践活动,并帮助其解决实践中可能面临的问题。顺利结项、实践优秀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可以颁发证书,或作为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的加分依据。当然,对于指导教师也应全面推行激励机制,对于工作优异的教师可以颁发荣誉证书,作为评优、评先、职称申报等的加分依据。还应定期评选优秀创新创业训练团队,并进行表彰、奖励,推荐其参加市、省乃至国家级大赛。

(五)加快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应加快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同专业化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加以结合,加快打造“教、训、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创新创业学习、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若专业理论知识匮乏,应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大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课时。若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应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同实习、实训活动相结合,引导其自觉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当然,还可以鼓励一些创业项目开展较为成功的学生对自己的思路、方法进行介绍,为其他学生提供借鉴。教师应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之道,促进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此外,还应构建创新创业跟踪体系,了解学生的创业成才方向,并作为重要依据指导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学生档案中,为科学评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朱俊,段春锦.云南高校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和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10,21(05):210-211.

[2]障馨,吴薇,王奕衡.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5(07):159-16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高职学生
试论高校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