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性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能力的提升

2017-02-20徐丽丽

文学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院校心理

内容摘要:辅导员队伍当前面临着诸多困境,工作角色多重,既当教师、干部,又要教育学生,还要从事行政工作,工作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很大。高职院校辅导员面临着诸多心理困惑,比如角色定位不明、发展方向受限、事务繁杂、突发事件,原因主要有:政策落实不到位,主观认识偏差;辅导员职业特点特殊性与复杂性并存。针对以上困境,学校领导层要加大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及职责,完善辅导员的考评及培养制度,加强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及职业认同感;辅导员自身要及时自我调整,尽量避免职业倦怠,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注重自身的心理调适。辅导员这个职业群体困境还有很多瓶颈性问题期待解决。

关键词:地方 高职院校 辅导员 职业心理能力

辅导员队伍当前面临着诸多困境,比如工作角色多重,既当教师、干部,又要教育学生,还要从事行政工作;比如管理体制落后,常常接受着多头领导,考核方式不合理;又比如辅导员自身专业背景与职业并不相符,有时甚至将高学历人员分配入辅导员队伍,造成人才的浪费[1]。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尤其是地方性很强的西部高职院校,学生多来自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就得肩负着维护少数民族稳定性的任务,任务十分繁重。以上困境给辅导员这个群体带来很多内在和外在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调整身心,将会对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心理能力

1.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总和。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同时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有以下要求: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特征i。

2.辅导员的职业心理能力

职业心理能力是指人们在从事具体职业的活动中所需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能力主要包括以下特质:信念和使命感坚定、意志坚强、心态积极、兴趣爱好广泛、情感和情绪良好、胸怀宽广、自我意识清晰、观察力和鉴别力敏锐、知识获取和整合能力强、自我调节能力强等。

二.地方性高职院校辅导员面临的职业心理困惑

1.角色定位不明造成的心理困惑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定位是双重定位——教师和干部。这种角色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强调教学相长,注重师生平等和互动;管理干部强调权威性,具有层级性和结构性[3]106。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要求要与学生交流和谈心,由于干部管理的权威性,学生很难和辅导员吐露心声,有一种抵触心理,这样让辅导员的工作很难进行。同时也会是辅导员自身产生角色定位困惑,到底自己是行政人员还是教学人员,辅导员要以什么样的角色与学生交流。长此以往,也会影响辅导员的职业心理和工作状态,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2.发展方向受限造成的心理困惑

在高校长期发展中,存在着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一样潜在意识,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一些关于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政策和文件,但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辅导员的职称和待遇,致使有些年轻的辅导员不得不考虑自己长远的职业方向。在高职院校里面,对于绝大多数文科辅导员群体来说,如果选择行政管理,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制度管理普遍落后混乱,学生比较难管理,工作难度大,心理压力远远超过一本二本高校。如果选择教师岗位,由于高职院校的多数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定位也是技能型人才,文科類辅导员很难找到符合自己专业的学科,只有从事一些边缘类课程,或者通过申请开设公选课与自己的专业进行匹配,让辅导员长期处于一种尴尬、进退两难的境地[3]106。

3.事务繁杂造成的心理困惑

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就是繁且杂,在工作中他们似乎是万能的,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处理学生的日常事务,又要与其他的学生管理部门交流,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辅导员的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很难明确区分开,经常会让人疲惫不堪,心理压力很大。此外,高职院校里的学生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很难管理,辅导员对那些不听话的学生又要倍加关心,大大增加了班级管理的工作量。更有甚者,部分高职院校因为校区小且条件差,采取全封闭式管理,学生的活动受限,好不容易周末可以出校就纵情发泄,经常夜不归宿、酗酒滋事,学校不得不采取行政值班制度,包括辅导员在内的班主任、中层以上干部等都要值班维持校园正常秩序,这种情况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长此以往,辅导员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对于工作也没有很好的梳理和计划,最后难以避免会出现一种消极怠工和职业疲倦的心理。

4.突发事件造成的心理困惑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辅导员经常会遇到突发事件,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众多的高职院校更是尤为常见。高职院校最常出现的突发事件有酗酒打架、感情纠纷、下河游泳溺水、心理健康等,这些事情不仅威胁学生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会给他人带来不便。在事情发生时,学校的老师和领导通常只会关心事发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处理此类事件的辅导员老师的心理承受情况。对于年轻的辅导员来说,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会处于一种懵的状态,在事发后也会常常想起事发时的情景,留下心理阴影。

三.地方性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心理困惑的成因

1.政策落实不到位,主观认识有偏差

在社会政治层面,辅导员一直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但与此同时,辅导员还要处理各种学生的事务,所以辅导员的工作繁琐复杂。要想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就要在政策方面加大支持,但由于社会制度方面上的诸多问题,还有人们的重视有限,所以长期没有辅导员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2.辅导员职业特点特殊性与复杂性并存

随着党和政府对辅导员职业的重视,辅导员被赋予了双重身份,既是干部又是教师,辅导员及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生的日常管理等,又要从事教学工作,这样辅导员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管理者要树立威信,而教师又要与学生交流。辅导员处于一种错位、不稳定的位置,造成了辅导员困惑的心理,这是辅导员自身职业特点造成的[4]。

四.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学校领导层要加大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

1.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及职责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负责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很明显可以看出,辅导员非一般行政和专职教师,他们较行政人员和专职教师负责的内容更加繁杂。所以,在高职院校里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将不属于辅导员的职责的部分划归出去,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班导师制度,班级有专职教师来管理,充分发挥专职教师管理小班学生的作用,这样既可以帮助辅导员分担工作,同时也利于班级的精细化管理。

2.完善辅导员的考评及培养制度

众所周知,辅导员的工作量与其薪资待遇是不成正比的,辅导员的工作既繁忙又复杂,不分假期还是工作日,很多年轻的辅导员面临着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因此建立辅导员科学合理的薪资制度,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为扩大辅导员的队伍打下基础,把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推进一步。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不应忽视对辅导员的培训、进修,这样不仅可以完善辅导员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也有利于学校对优秀的人才进行选拔。学校也可以根据不同人的条件和志向,向教学和科研岗位输送人才,化解辅导员对自己职业方向的迷茫。

3.加强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及职业认同感

相对于高校的专职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不仅要处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问题,还要完成上级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如果遇到学生的突发意外,更要顶住压力去处理应对。所以,针对目前多数地方性高职院校的现状,学校应该成立心理辅导中心,多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疏导,减少他们的工作和心理压力[5]。

辅导员在工作中面临的都是思想成熟,有主见的大学生,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经常有碰壁的情况发生,如学生自制力差,经常会违反纪律的,屡教不改的;有的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不可以轻易批评教育的等等。辅导员的工作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好的,不仅要有从事学生教育的基本素质,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特点,否则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所以高职院校要从政治的角度对辅导员的工作加以肯定,看到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工作效果的迟效性,也要在学校的发展中提高辅导员的地位。让辅导员通过学校和他人的认同,转变为自己对职业的认同。

(二)辅导员自身要及时自我调整,尽量避免职业倦怠

1.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从辅导员从事的工作类型来看,辅导员不仅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还应具有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等多种科学知识。但是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这些方面的知识,只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所以,辅导员在工作中,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要多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和研修,多学习、多积累[2]236。

2.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辅导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自己就应该有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精神追求,这样才能承担起辅导员这个身份。因此,辅导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做到敬業乐业、正直善良、以身作则、乐观自信、修身正心、伸张正义、宽容仁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3.注重自身的心理调适

能够自我调适是一个辅导员和教师职业能力成熟的最重要表现。辅导员的工作繁而杂,应该不断地加强心理调适,自己主动的接受心理疏导,不断地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是自己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的技能,让自己能够以健康的心态从事辅导员工作。

五.结语

地方性高职院校辅导员是辅导员群体中的一个常被忽视的群体,他们的生存境遇更加艰难,他们面临着家庭、事业、心理、人格等多方面的压力,经常是牺牲自我的时间成就学生,加上制度的不合理、薪酬的不合理,让这个群体举步维艰,有时甚至是临时的工作岗位,生存压力巨大,更遑论职业生涯发展。在国家制度政策和学校措施层面,期冀给予辅导员更多的政策和资金以及人性化支持。在辅导员自身层面也应主动自我调适,积极寻求好的发展路径,努力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职业的幸福感。总之,辅导员这个职业群体困境还有很多瓶颈性问题期待解决,我们全社会需要勠力同心,共同破解辅导员面临的群体难题。

参考文献

[1]王虹、张箴.高职院校辅导员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56-57.

[2]宋星.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能力的提升[J].学理论,2015(17):235-236.

[3]秦天堂.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困惑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06-107.

[4]王珊珊.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困惑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30-31.

[5]曾艳.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困惑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12):321.

注 释

i参见http://baike.so.com/doc/771879

5-7992890.html.

(作者介绍:徐丽丽,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系教师,临床医学系辅导员)

猜你喜欢

辅导员院校心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心理小测试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