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西游记》《悟空传》看“西游”内涵的变迁

2017-02-20汪弋力

文学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变迁西游记内涵

内容摘要:2000年圣诞节,今何在获榕树下原创文学大赛最佳人气奖,其作品《悟空传》是全国第二届网络大赛获奖作品之一,赢得了广大网民的青睐。《悟空传》是从《西游记》的框架下采用故事新编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的,虽取材于《西游记》,但主题却大相径庭。作者站在当代人的立场,写了一出属于当代人的“西游记”。本文从《西游记》与《悟空传》出发,探讨“西游”内涵的变迁以及该变迁的意义。

关键词:《悟空传》 《西游记》 “西游”内涵 变迁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随着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网络文学也应运而生,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今何在的作品《悟空传》是全国第二届网络大赛获奖作品之一,赢得了广大网民的青睐。《悟空传》是从《西游记》的框架下采用故事新编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的,虽取材于《西游记》,但主题却大相径庭。作者站在当代人的立场,写了一出属于当代人的“西游记”。本文从《西游记》与《悟空传》出发,探讨“西游”的内涵。在我看来,《西游记》中是庄严而神圣的,《悟空传》中西游是悲壮的,是一场被精心安排成自杀的谋杀。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无异于是朝圣徒,坚定向西,“西游”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感;而《悟空传》里西游是神仙欺骗唐僧师徒的一种手段,因为神仙无法控制唐僧师徒,所以精心编织了一个谎言来毁灭他们。不论你怎么做,都是死路一条。你不服从神,不向西走,整死你;你向西走,一路上九九八十一难,都是神安排的,依然整死你。西游就是一场被精心安排成自杀的谋杀。

一.《悟空传》与《西游记》的关系

1.从《西游记》到《悟空传》

自汉以来,儒家思想确立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发展到明代的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再加上统治者实行思想禁锢政策,整个社会呈现出紧张压抑的气氛。清之际,随着封建朝代的激烈更替,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开始学会用批判精神去对待传统,呼吁解放思想。由此,《西游记》应运而生。吴承恩借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狂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1]

可谓无法无天,狂妄自由,这正是一种对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与思想禁锢的反抗。但是可惜的是孙悟空的反抗是不彻底的,最终他还是没有逃脱如来的掌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对传统文化、自由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90年代的网络通俗小说《悟空传》以《西游记》为蓝本,从《西游记》的框架下采用故事新编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的,解构了西游的神圣性,引人深思。

《西游记》与《悟空传》的诞生是有相类似的社会背景的,都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众文化需求与人性的觉醒下诞生的。不同的是《西游记》塑造的孙悟空形象一开始是自由自在,敢于反抗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勇者形象,但是到了后来仍是踏上了西行之路。所以孙悟空不是一个从始至终的反抗者,而是由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逐步走上传统封建社会铺好的道路。而《悟空传》里的孙悟空桀骜不驯,从始至终都体现着自由的意志,哪怕只剩他一个人,也仍奋战到底:

“我放声大笑,挥开如意金箍棒,打它个地覆天也翻,从今往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齐天大圣孙悟空。”[2]

2.《悟空传》的传承与创新

《悟空传》取材源于唐僧取经的故事,与《西游记》里面的人设一致。但《悟空传》开篇从五百年后唐僧师徒踏上西行路上写起,唐僧师徒不再是《西游记》里为了赎罪修成正果选择西行,他们是因为在不同程度上反抗了神,作为一种惩罚不得不去西天,西游一开始就是神精心安排的一场骗局。

“悟空,我饿了,给我找些吃的来。”唐僧往石头上大模大样一坐,命令道。“我正忙着,你不会自己去找?又不是没有腿。孙悟空柱着棒子说。”“吵什么吵什么!老子要困觉了!要打滚远些打!”沙和尚大吼。三个恶棍怒目而视。[3]

师徒不再是一心一意取西经普度众生的圣徒,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苦恼,和尘世间的俗人没什么区别;《悟空传》里消解了取经的神圣性,取经不再是普度众生的神圣的事,而是目的不再单纯。猪八戒曾在唐僧被打死后说“还笑!只有和尚才能开启西天之门,当初观音是这么说的吧。现在好了,他死了,我们身上的诅咒永远解除不了。”去西天不是为了普度众生,而是为了自身解除诅咒。

《悟空传》不仅在主题上对《西游记》进行了颠覆,而且在语言,叙事结构等方面也有自己的创新。文本戏仿、民间狂欢、交叉叙事等手法在文中运用娴熟,让人耳目一新。

二.“西游”内涵的变迁

1.圣徒的朝圣、赎罪之路——《西游记》

《西游记》中对取经由来的叙述主要在第八回至第十二回。

第八回中写道:如来讲罢,对众言曰:“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4]

由此可见,如来传经一方面是为了弘扬佛法,另一方面是为了劝人行善,并且如来对取经人的要求还很高,既要有普度众生的佛家慈悲心,还要有敢于西行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毅力。

太宗见了颂子,即命众僧道:“且收盛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诚,重修善果。”众官无不遵依。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问不了,旁边闪过法师,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5]唐王在地府走了一遭之后,還魂办水陆大会的初衷是为了超度死在他手上的冤魂。现在知道小乘佛法没有用,所以派遣人去西天取经。此处唐僧已经点明,取经是为了唐王江山永固,为了朝廷的需要。除了唐僧是被选定的取经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为了赎罪才踏上西行之路的,所以西行之路是一场赎罪修圆满的道路。第八回交代了其他几人取经的缘由:

告道:“我是凌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沙僧)[6]

那怪道:“只因带酒戏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锤,贬下尘凡。”(猪八戒)[7]

那龙道:“我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小白龙)[8]

对大圣道:“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愿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孙悟空)[9]

于他们而言,取经的初衷是为了赎罪,再修成正果。但是随着师徒一路西行,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后,在唐僧佛家慈悲心的感化下,其他几人都消除了业障,改过自新,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佛家弟子。所以《西游记》 展现给我们的是师徒四人一步步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沿途妖魔的阻碍、内心退却的信念,一步步成长得更坚韧更团结,最终抵达灵山取得真经的一种积极正能量。所以《西游记》里的“西游”的内涵是圣徒的朝圣与赎罪之游,是一种正能量的成长。

2.被精心安排成自杀的谋杀——《悟空传》

《悟空传》开篇采用倒叙的方式,从师徒四人已经踏上西游之路写起,整个故事的矛盾聚焦在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对神的反抗,神对反抗者的惧怕,所以精心安排了一场谋杀以及沙僧的被迫反抗的可悲。第一卷05回写道:“只要我能完成三件事,就赎了我的前罪,以前的事我记得清清楚楚,哪来的你……”女子现出惊疑的神色:“怎么会……难道说……他们要你做三件事,是哪三件?”“你还真烦,好吧,就让你死个明白,第一件,要我保刚才那个秃头上西天。第二件,要我杀了四个魔王……”“四魔王?”“没错,就是西贺牛洲平天大圣牛魔王,北俱芦洲混天大圣鹏魔王,南瞻部洲通天大圣猕猴王,还有一个,东胜神洲齐天大圣美猴王!”[10]

五百年前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了天宫,孙悟空是天界的噩梦,他的名字与天界的惨败众神的丑恶嘴脸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于众神而言,“孙悟空”这三个字是压在他们头顶的阴影,因为没人打败过他。神仙不能容许这个失败的存在,但是又无法消灭这个失败。所以,他们开始布局,安排了一场看似自杀的谋杀。他们抹去了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记忆,精心编造了一个谎言,一步步看着他自己走向灭亡。

“便赌众神是否真能控制世人的命运。”“金蝉,你输定了。无人能跳出我的手掌心。”“我坚信有。”金蝉道。“金蝉,此番赌胜,你若胜了,众神被证明无法掌控苍生,自是无颜再见世人,神佛便从此不再现身世间。但你若败了呢?”如来道。“我便散了这道行,重坠轮回,去做个平常人,在凡生中找我所找的东西。”[11]

《西游记》里是如来传经,传经亦是为了普度众生,只提了金蝉子不听教法所以被罚下界,之于金蝉子我们是陌生的,我们记住的便是那个兢兢业业一心向西的玄奘。而《悟空传》里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金蝉子,一个为了真义,敢作敢当的金蝉子。后来,金蝉子输了,变成了玄奘。可是一个人的肉体可以改变,但是精神永存。

玄奘抬起头来,望望天上白云变幻,说:“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也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12]

《悟空传》里的玄奘俨然是智者的化身,是开悟的先行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永不停歇,因而他与如来定下那场惊天豪赌。诸神佛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不容许一丝一毫侵犯他们权威的存在,所以金蝉子也罢,玄奘也罢,注定是要被毁灭的,永远走不出被划定的界限。

“天蓬,你可知罪?”玉帝问。“知道,因为我扶起了自己所爱的人,所以有罪。”“当然有。”王母说,“世界最殘酷的刑罚,就是让一个人失去他最心爱的东西,永远。”[13]

因为天蓬扶起了自己所爱的人,挑战了神的权威,所以神要惩罚他,也安排他踏上了西游之路。也许对于有的人来说,爱情可有可无,在很多事情面前爱情都脆弱得不堪一击。但是,对天蓬来说,爱情是他的全部。他甘愿一个人忍受相思的折磨,每天对着月亮泪流满面,思念着月女神,也不愿意忘记过往。所以西游一路,于天蓬是精神的折磨,是意志的摧残与毁灭。

第三卷百年孤寂10回写道:“西天,我要去西天了,可是我到了西天就不能再记着你,我不能去西天,我不去西天,我永远见不到你了,我迷了路,我要死在路上了,但我会想着你,我答应过你……”[14]

最残忍的毁灭,不是肉体的迫害,而是心灵的煎熬。神给天蓬安排的是一场在精神煎熬中走向毁灭的戏码。

《悟空传》里的沙僧一改《西游记》里忠厚老实的形象,成为了一个间谍,却是一个最可悲的间谍。他一直以为自己和唐僧等人不一样,乖乖地听从神的安排,监视着唐僧等人的一举一动,抱着集齐琉璃盏碎片就可以重归天庭的美梦,傻傻地被利用而不自知。第一卷悟空传49回写道:

“等一等!”喊的人是沙悟净。他冲到太上老君的脚下,“麻烦你,麻烦你把脚抬一抬……”他举起一样细小的谁也看不清的东西,“我找到了,我终于找到了!哈哈哈哈,最后一片!最后一片哪!哈哈哈哈……”他颤抖着把琉璃盏捧到了王母面前。王母接过盏,看了看:“我要这东西还有什么用呢?”她一松手,那盏坠下,重新摔成粉末。“不!”沙僧就那样看着那五百年凝聚修复的盏在一瞬间重新美丽绽开。[15]

所以,西游于此,不再是一群朝圣徒为了取得真经、普度众生的朝圣之路。而是神为了毁灭反抗者的骗局。没有人能打败孙悟空,能打败孙悟空的只有他自己。所以要战胜孙悟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否认自己,给他洗脑,把过去的一切当成罪孽,把当年的自己看成敌人。然而,在神的字典里,所谓解脱就是死亡,所谓成佛,就是消亡。

三.“西游”内涵变迁有何意义

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反映了当时社会一代人的现状与追寻,同样地,今何在笔下的《悟空传》也是对当代人生存现状与问题的描绘,尤其是当代青年人。

当代的青年人大多是九零后,被称为迷茫的一代。他们更多地向往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但是当他们走出象牙塔开始步入这个社会,强烈的金钱诱惑与现实的冲击往往使他们陷入困顿与纠结,不知该何去何从。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的巨大差距,以及面临的众多选择与诱惑,都让当代青年无所适从,往往会产生一种如影随形的孤独和不被人理解的寂寞感。

2000年,《悟空传》横空出世,在青年一代刮起了一阵旋风。所有青年心里都住着一个齐天大圣,充满热血、敢作敢为。一开始我们都是方寸山的那只小猴子,懵懵懂懂,只知我要去外面的世界,学艺是为了生存。到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向往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得到认可,于是开始反抗社会的不公。方式直接又坦荡,不计后果,却又对未来感到迷茫。那时候,我们都是齐天大圣,热血冲动,满是抗争的愤怒和不甘。可是,猴子也会长大,当他自以为所向披靡的时候,却容易被五指山压住;我们也都是那个在月光下泪流满面的猪八戒,虽然我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却又因为生命里的那二分之一显得更加完整,所以我们都是渴望爱渴望理解与陪伴的。很多人会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爱与不爱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可是我们还是如八戒一样相信爱情,猪八戒是那个不肯将自己脆弱与思念示人的我们;也许我们亦如沙僧,众生寻寻觅觅要拼一个完整,走过不少弯路,挨过不少冷漠,到最后发现一切不过是场虚无;当我们撇去稚嫩,经历了世事沧桑之后,我们也就变成了那个目空一切、禅意深深的唐僧,找寻到自我人生的价值。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西游路,而自己的西游路有何价值是靠自己用脚步丈量出来的。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M]1980年5月北京第2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今何在.《悟空传》[M]2011年7月第1版.湖南文艺出版社.刘清华

[3]杨新敏.本性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贵——今何在《悟空传》的一种解读[J]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4]何璐.古典英雄的世俗突围——从《大话西游》《悟空传》看西游主题的变迁[J].文史博览(理论)2014年第9期

[5]贾宁波.《大话西游》与《悟空传》视角下的《西游记》[J].文教资料.2012年第33期

[6]田林.《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注 释

[1]吳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4页。

[2]今何在:《悟空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64页。

[3]今何在:《悟空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2页。

[4]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82-83页。

[5]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46页。

[6]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85-86页。

[7]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87页。

[8]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88页。

[9]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91页。

[10]今何在:《悟空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9页。

[11]今何在:《悟空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04-105页。

[12]今何在:《悟空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35页。

[13]今何在:《悟空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69-70页。

[14]今何在:《悟空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71页。

[15]今何在:《悟空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17页。

(作者介绍:汪弋力,湖北大学文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变迁西游记内涵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西游记
西游记
变迁
西游记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