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之困与生态文明建设之忧
2017-02-18阎丽
阎丽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转型的成功带来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要想全体国民逐渐培养起生态文明素质,就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现代观念之中,以现代观念来引导国民素质的综合建设。
【关键词】社会转型 生态文明 路径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探讨
社会转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的建设方式是与一个国家的性质和社会类型密切相关。尽管总体上来说,世界各国都在发生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但因社会结构、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具体转型道路是不同的。从触发社会转型的因素来看,可以将社会的转型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类型。根据社会转型的主导因素的差异,也可以将一个国家的转型分为经济主导型、政治主导型或者文化主导型。而生态文明建设一般是在社会转型中进行的。因此,转型的类型也会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社会转型对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日渐凸显,因而,无论是大众还是学界都产生了一种工业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并且认为工业文明就意味着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自然环境,所以将工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对立,认为一个国家的工业越发达,那么其生态文明程度便越低,而实际上这种观念是混淆了生态文明与生态破坏的命题关系。生态文明与生态破坏并不是同一概念,二者的程度也不存在正比或反比的关系。因此,并不能单纯地认为社会的转型必然会破坏生态发展。可以说社会转型虽对生态文明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也促进了生态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转型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经济工业化转型加剧了环境破坏。我国社会的经济转型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因此,在社会转型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对工业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因此很多学者都认为工业化是导致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元凶。《反思科学》一书的作者吴国盛认为,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秘密便在于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我国的社会转型实现了从以农业为主导到以工业为主导的转变,与农业遵循自然规律、消耗可再生资源相比,工业产品大多脱离了自然状态,并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工业化转型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加剧了我国的环境危机。
政府主导型生态治理模式限制了生态文明建设。尽管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服务型政府建设,但政府在环境管理上更注重行使环境管理权力,而非以服务的角色进行生态治理。当前在行使环境管理职能上,政府承包了从接受投诉、调查取证到征收税费、组织污染治理等所有环节,政府包揽过多的环境管理事务,降低了其职能效率与环境治理的专业化,削弱了政府在环境管理上的综合管理能力与宏观调控职能。而且在主导型的生态管理模式中,政府专注于各种有关环境的微观事务,且手段落后、单一,而社会生态问题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使得我国当前的环境治理呈现滞后性,不能很好地解决新出现的环境问题。
文化价值观转型危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文化也进入转型期,文化变得更加多元开放,一方面民主、法治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但同时工具理性、消费主义等思想也对我国的生态文明产生消极影响。人的工具理性使之将自我看作是世界中心,环境资源也成为其实现利益的工具,导致其对自然环境资源进行不断掠夺。西方价值观中的消费主义进入我国后,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导致一部分人将物质消费当作是人生的追求目标,社会呈现出娱乐化态势,而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主席施里达斯·拉尔便指出,消费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为了满足人们过度的消费需求,社会不得不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来生产消费品,这无疑加大了对环境资源的索取与破坏,威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敛合”。人类社会开始注重生态文明,是为了人类更为长久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必须要兼顾经济的发展,若是只顾生态文明而不去发展经济,那么社会不会进步,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就缺少了经济支持而难以发展。因此,真正的生态文明是在经济发展情况下的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讲究“经济敛合”策略。
所谓的经济敛合就是一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两相结合的状态。在发展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抛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寻求更为环保、节约的生产方式去代替。由此而产生的新的技术、新的行业,一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又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敛合”。这种策略改变了人们以往认为的发展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相冲突的观念,而是找到了二者和谐发展的道路。由此看来,社会经济转型的成功带来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着社会经济的轉型。
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敛合”。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与经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一国的政治政策有关。“政治敛合”一词最早由英国社会理论家、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提出,吉登斯认为目前在各国或者多国联合制定的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不仅有改善气候、治理环境污染的作用,还能够制约和牵制他国的发展。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政治敛合”意味着一国的生态文明政策不仅是用来治理生态环境的,它还可以制约和影响社会其他方面的政策,并且还可能影响到一国与他国之间的政策关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政策是国家政府转型的一部分。
我国积极鼓励公众参与,这都是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以让公众积极为生态建设建言献策,提出自己对于生态文明的看法和意见,让其以主人翁的姿态去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同时,评价衡量一个政府的成就不单单以经济发展速度来评估,而是更加地注重经济与生态平衡的要素,这也就促使政府在发展经济之时,注重生态环保,又促进了“经济敛合”。
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敛合”。首先,要不断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思想就是当下国民素质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要想全体国民逐渐培养起生态文明素质,就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现代观念之中,以现代观念来引导国民素质的综合建设。在观念的指引下,人们逐渐接受生态文明的理念,进而指导其实践活动。
其次,培养人们合理的消费观。生产与消费是一条不断循环的供应链条,在早期物质匮乏的年代,可以说是生产决定着消费,人们并没有太多的消费选择。而在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存状态得到改善,社会生产富足,这使得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开始了选择,并制约着生产,在生产与消费的链条中,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生产。因而传统认识中,社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背后却是人们的消费需求带来的生态破坏。因此,提倡正确的消费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