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2017-02-18颜晓峰
颜晓峰
【摘要】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宏伟蓝图、坚实基础、价值准则、科学方法、基本领域、战略抉择、主体力量、主要途径、重要抓手、安全保证、国际战略等方面,需要系统学习和深入实践。
【关键词】治国理政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黨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可以说,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实现形式,二者是一致的。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宏伟蓝图、坚实基础、价值准则、科学方法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宏伟蓝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党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新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这一连接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总目标,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融为一体,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承接,擘画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宏伟蓝图。这一宏伟蓝图,是理想与现实、目标与路径、连续与阶段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密围绕这一宏伟蓝图而展开的。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坚实基础。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政治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价值准则。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器,治国理政必须确立基本的价值准则,作为全民族、全体人民的行为遵循。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准则,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基本价值准则,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承接与超越以往社会形态的价值跃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构成了中国人的道德形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张扬中国梦的理想风帆,坚定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念,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人生价值、社会理想、公民责任所在。
提高各种思维能力——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科学方法。新形势下治国理政,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新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抓住战略重点,实现关键突破,赢得战略主动,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颠覆性危机,维护好发展全局。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要聚焦现实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顺应时代进步和事业发展要求,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哲学、历史、法律、科技、国防、国际等各方面知识,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提高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基本领域、战略抉择、主体力量、主要途径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基本领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总体部署。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挥协商民主的特有优势;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通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个领域全面建设来达到目的。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战略抉择。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抉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了治国理政的目标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确立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动力;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了治国理政的治理方式;全面从严治党,确立了治国理政的领导核心。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的主题,构成了一条清晰的线索,这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渐次展开;展现出一个系统的纲领,这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构架。六中全会确定的主题表明,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坚持党的领导的组织前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主体力量。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贯穿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鲜明政治立场和强大奋斗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作导向、创作导向、研究导向等,都是这一基本准则在各个领域的表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都是强烈爱民情怀的真实展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全面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主要途径。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确立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发展理念,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胜要诀,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起着重要的引领规范作用。依靠创新发展,增强发展动力;依靠协调发展,解决发展矛盾;依靠绿色发展,保护发展环境;依靠开放发展,拓展发展空间;依靠共享发展,维护发展公正。创新发展的中国、协调发展的中国、绿色发展的中国、开放发展的中国、共享发展的中国,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就是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实基础的中国。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安全保证、国际战略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把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新的目标,这就从制度自觉到治理自觉,从制度功能到治理效能,从制度优势到治理胜势,显示了以治理现代化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安全保证。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治党治国治军,领导和指引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要紧紧扭住政治建军不放松,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紧紧扭住改革强军不放松,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紧紧扭住依法治军不放松,推动实现治军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紧紧扭住备战打仗不放松,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加快提升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要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走和平发展道路——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国际环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适应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的深刻变化,形成发展内外联动效应,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统筹大国治理与大国外交,把握好仍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中国发展目标营造和平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推动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开放发展和国际战略,展现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大格局、大手笔、大气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世界发展大势,中国不认同更不遵循“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作者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导,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治理道路研究”负责人)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责编/ 温祖俊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