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音乐信号促进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习惯的养成

2017-02-1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幼儿园陈婉婷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班环节信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幼儿园 陈婉婷

用音乐信号促进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习惯的养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幼儿园 陈婉婷

一、问题的提出

小班时期是幼儿日常规范养成的重要阶段,但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样做,幼儿并不明确。过去,我们一直运用旧式指令性信号来提醒幼儿参与活动,但这会使幼儿一直生活在教师高控的手掌下,更会造成幼儿消极应对的不良现象。如果以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为信号来促进幼儿习惯养成,不仅会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更会提升幼儿参与各环节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由一个环节向另一个环节过渡,使常规教育无痕,提高一日活动的整体性。

目前,幼儿园音乐信号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音乐信号“不接地气”:所谓“接地气”是指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音乐信号为幼儿参与各个环节起提示作用,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出发的,而现在幼儿园里采用的音乐信号多数“曲子单一”“歌词复杂”“缺少童趣”,完全脱离幼儿,不接地气。

2.音乐信号“形式主义”:在幼儿园里经常发生播放音乐信号随意性的现象,这反映出现幼儿园音乐信号实施的“形式主义”。

3.音乐信号“缺乏探究”:现在幼儿园的音乐信号还停留在文字上,尚未挖掘其深层的价值——不同环节使用的音乐信号没有对应性、上下相承的环节在音乐信号的实施上没有体现联动性。

二、音乐信号促进小班幼儿日常习惯的养成

我们将研究重心放在针对“音乐信号的选择策略、音乐信号的传递策略、音乐信号的整合策略”三方面展开对“音乐信号”的研究。

㈠二维共探——音乐信号的选择策略

音乐信号的选择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基础,是建立好一日生活指令的根本保障。要使音乐信号的常规教育自然融入一日生活环节中,在选材时应从以下两个维度出发: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需求”;一日生活环节的“差异性”、“联动性”。

1.从幼儿的年龄特征来选择音乐信号 在选择音乐元素的时候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避免内容的复杂性,还要注意音乐具有适宜性。

2.从幼儿的兴趣需求来选择音乐信号 在选择音乐元素的时候要关注幼儿的兴趣需求,从幼儿出发,关注幼儿在不同音乐信号下的行为反馈,增添内容的趣味性。

3.从一日生活环节的差异性来选择音乐信号 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是不同的,具有差异性,音乐信号对应不同的环节应以不同的形态呈现,从不同的类型去分类。我们将其分成了提示性音乐信号(显性音乐指令):主要为提示幼儿进行下个环节,强调活动的内容;其次根据生活环节设计了伴随性音乐信号(隐性音乐指令):主要为伴随幼儿进行下个环节,烘托活动的氛围。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对音乐信号的形态所需,才能合理的、有效地设计出与之匹配的音乐信号。

4.从一日生活环节的联动性来选择音乐信号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很多环节的活动时间都长短不一,需要根据活动时间对音乐进行剪辑,而且有很多环节都是上下承接、相互联动的,所以要编辑不同环节的音乐信号在一个音乐中。而且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不等,为此教师要预算好活动的时间,根据活动时间来剪辑、补充或循环音乐。在多个环节联动呈现时,教师在设计上首先要厘清上下承接环节的顺序,再对应各个环节原有的音乐信号,预估好每个环节幼儿所需的时间,最后做好转换、编辑、调试工作,才能使音乐信号中途无需切换而自然地进入下一个环节,减免幼儿消极等待,体现不同环节的无痕过渡。

㈡三步递增——音乐信号的传递策略

音乐信号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不需要学会这些音乐内容,只需要不断地熟悉并理解音乐信号代表的意义、在音乐的暗示中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就行了。但是让幼儿从被动到主动跟随音乐信号进行一日生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传递音乐信号时,我们分成了三步走,逐层递增难度。

1.第一步:音语同构,辅以肢体 在初始阶段,教师要在特定的时间及特定的环境中播放特定的音乐信号。通过教师一次次的内容讲解、动作示范,帮助幼儿明确在该音乐信号中要做什么事。

首播,师幼共赏。当初次接触不熟悉的音乐信号时,幼儿既茫然困惑又跃跃欲试,此时,我们应该鼓励、引导、跟随幼儿一起尝试着去欣赏、感受、探索,而不是通过教师片面的语言,被动地使幼儿去了解这个音乐信号所代表的意义。

再播,指令详尽。再次播放音乐信号的时候,幼儿对此音乐信号已经熟悉,教师可以讲解此时幼儿具体应该做的事情,同时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和示范。

常播,指令简洁。经过几天后,幼儿对班级常播的音乐信号有所了解,知道听到何种音乐信号时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此时,教师的指令应简单,活动前提醒一句即可。

2.第二步:音体同建,语言渐退 当幼儿基本能了解不同音乐信号分别对应了哪些活动时,教师在播放音乐信号时可以给予幼儿简单的肢体语言提示,而非语言提示,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针对不同幼儿,教师的指导策略应是不同的。

⑴同建:大部分的幼儿在1~2周的时间内就能了解每个特定的音乐信号播放时意味着要进入哪个活动。两周后,教师再播放音乐信号时,只需用简单的肢体语言给予提示即可。

⑵个建:班级里肯定存在个别理解能力、适应能力、自制能力较弱的幼儿,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摸索清楚每个音乐信号的特定意义,对于这些幼儿,教师需要继续用简单的语言辅助他们加强记忆。

⑶固建:随着对音乐信号的越来越熟悉,幼儿对某一时间、某一场景出现的某一首音乐信号已经有了一定的条件反射,在这样反复强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再用肢体语言或口头语言去提醒幼儿了,因为,音乐信号已经起到了让幼儿在美的氛围中愉悦享受一日生活的作用,同时幼儿的自身参与感会更强,自主能力也会不断地提高。

3.第三步:音乐调整,更替有度 虽然,长期在同一时间、同一情况出现同一刺激就会产生牢固的、稳定的“习惯性”,但鉴于小班幼儿有其特有的年龄特征,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也都有差异性和联动性这两大特点,所以音乐信号在实施过程还需实时调整和巩固,用以下方法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⑴导向固定——以年龄特征为导向的更换方式:小班初期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虽然他们能对生动形象、节奏鲜明的乐曲有感受和反应,但是很难清楚地分辨风格差不多的音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生活环节的音乐最需要固定,因为,小班幼儿注重的是生活常规的培养,音乐作为辅助,也需要固定。

⑵时长固定——以活动时长为点的更换方式:每个环节所需的音乐信号都没有严格的播放规定,可以随机播放某一首歌曲,也可以有计划地播放一系列歌曲,主要根据幼儿活动时的速度快慢来人性化地选择在何时播放、播放时长、何时停止。

⑶音序更换——以环节差异为序的更换方式: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所以在设计播放时不仅要遵循活动的顺序,还要避免信号混淆。

以音乐为信号的日常习惯管理,改良了和替代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指令信号。在实践中也让我们看到,音乐元素的融入到幼儿的常规管理中,教师隐形的、退位的指导方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将日常习惯内纳,自律做事,大大地提高了幼儿对自身的管理能力,促进了幼儿一日生活良好常规习惯的养成。

参考资料

1]崔茹茹.音乐信号促进幼儿常规的养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

2]柴琼荔.背景音乐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运用[OL].[2014.9].http://www.zsjyxy.cn/Item/26718.aspx

猜你喜欢

小班环节信号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完形填空二则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孩子停止长个的信号
基于LabVIEW的力加载信号采集与PID控制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