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的创作
——将各种经验融合在材料的体验中融合式美术教学策略一
2017-02-18陈勇湖州市龙泉小学
文/陈勇 湖州市龙泉小学
一、认识和探究
1.儿童的认知经验
儿童的美术作品表现在遇到新材料时总会出现很多的惊奇和惊喜,一方面他们不断去探索新材料,一方面又在不断地和大脑里的事物经验进行关联,表现出一幅幅独特的美术作品。他们对炭笔材料的探究在从轻轻刮擦纸张开始,随着沙沙的纸和笔的摩擦,他们的大脑里出现了无数的图形和情景,随着用笔用力的变化,纸张上的图案也随之变化,渐渐的,他们的画面出现了很多惊奇的地方,这些惊奇的地方不仅让儿童自己感觉到惊讶,也让成人、老师感觉到不可思议。他们通过自己的炭笔尝试出来的画面不仅获得新的经验,更为自己的美术学习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们第一次用炭笔在大小为八开的纸张上尝试炭笔画树,有的孩子拘泥于新材料的使用及卫生状况,有些孩子则洋洋洒洒地在纸张上擦起来,在老师的局部带领下,他们尝试用餐巾纸擦除多余的部分,就在擦除的同时他们感觉到了“风”的存在,他们使劲地擦起来,渐渐地出现了那种朦胧的效果。一些过于严实的线条在餐巾纸的试擦下发生了变化;有的孩子则尝试用点、用抠的方式认识炭笔,渐渐的炭笔一下子成为他们表达的最佳材料。他们或用整支炭笔在纸上试擦,或用尖头来细化;或快速表达,或满满磨出一层层朦胧的图层。
这是他们的学习体验,更是一种学习认知经验的获得。生活中他们跟随家长也获得各种各样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儿童的大脑里不断地被积累,形成他们对生活的认知感觉和经验。
2.经验源于生活
从他们富有激情的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对于新材料的认识和表现是充满好奇的,也是渴望的,所以他们会主动的探究。为什么这些儿童笔下的树别具魅力呢?由于生活在农村,他们中很多人爬过树,掏过鸟窝,采过树叶,做过小花篮,因此,他们对于树的认识和生活经验远远超过了同龄儿童,再加上这些儿童独具自我探索、自我琢磨的能力,当儿童拿到炭笔后就出现了去试的冲动,一试之后,他们惊讶地发现还能出现这么多的意外,于是,他们又激动地尝试着炭笔下的画面,一张八开大小的纸张能让儿童看到很多,也感受到很多,他们在纸张上反复地摩擦,反复地用力地涂抹着,渐渐地,一些特殊的画面引起了儿童自我的思考,他们把自己观察到的树的形态、经验一点点地融合在其中,出现了让儿童为之心动的场景,也让教师为之赞叹。他们的精彩源自儿童对材料的摸索,更精彩于自己对树这个主题的独特认识和经验。
儿童独特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加上一种多元呈现的材料,让这些儿童创作了大量不可思议的作品。教师在其中首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护好每一个儿童对材料、对树这个主题的描绘和认识,可以间接地提出问题“你画了一棵什么样的树?它有什么不同?”之类的话题,促使儿童对自己的画面产生更多的思考,同时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美术创作方向和思想。
3.作品分析
我们仔细地观察儿童的作品,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儿童用炭笔绘画的痕迹,也看到了他用炭笔在画面上如何体验炭笔的经验的使用,画面中的点,这些大大小小的点是有意地绘制而非随意地表达,正好和树干反复涂抹产生的黑色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叶的表达也不是一张张地呈现,而是通过像鸟窝一样的形态把树冠的样子或有或无地展示在我们眼前,画面中一重一轻、一粗一细、一实一虚的产生让画面顿时有了作品的思想,或者说有了创作者的思考。
同样的材料和时间,另一个儿童的创作显然不同,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不断地用手指摩擦炭笔,让炭笔在纸张上产生了朦胧的一团,而一团的里面却惊讶地出现了几条线,或许是树枝,又或许是他想表达的另一个事物,但是却表现得恰到好处;他的手指摩擦的产生绝非偶然,因为在树干和画面的下侧同样出现了这样的场景,这不是偶然的形成,而是儿童有意地绘制和表达。显然作品的创作者对树的表现来自于他的那种对树是朦胧的、细腻和柔美的感觉。
我们再看这棵披头散发的树,让我们惊讶,他会如此疯狂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树,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我们现在无法考证,但是我们或许看到了他不断用力、不断激情的样子。在他的手里,炭笔也好,铅笔也好,都成为他表达的一种工具,更为重要的是他趋于疯狂的曲线造型让这棵原本简单的树有了自己的特质和精神。他看到的树可能在狂风中挣扎,在舞动。
儿童之所以有这样的精彩表现源自自己特殊的年龄身份,这些不足十岁的儿童,我们可以说是纯真至上的,他们对大脑中积累的形象不断被课堂教学刷新,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的是一次次新的认识和思考。当他们用炭笔在纸上不断涂抹时,他们或许用力过猛导致纸张破裂,又或许轻轻地摩擦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但是他们首先体验到的是自己的身体特别是手臂在纸上留下的触感,渐渐地发现这些触感成了画面的一部分,有时磨一下,有时点点,有时细细地画几条线,他们慢慢地从中间找到感觉,一种对树的主题的感觉,一种自我美术表达的感觉,他们开始捕捉自己的画面中的精彩为自己的创作埋下了伏笔。
从他们这些精彩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炭笔的特性,也能看到他们融合自己已有的经验体验炭笔的过程;初次体验往往会出现很多的精彩,当儿童不断地使用炭笔时,渐渐地和我们手中的铅笔一样,能更加熟练地把握它,或者说他们此时不再具有炭笔那些丰富的表现效果了。这是儿童所固有的经验趋于被消化认同的过程,此时教师需要给出更多的视觉画面,引导儿童当下的炭笔创作,挖掘材料的表现形式,寻找不同的表现主题,使儿童用相同的材料能游刃有余地进行创作。他们或许还是很喜欢第一次的涂抹,但是随着自己的体验加深和同伴作品的刺激下,他们会独辟蹊径地寻找新的美术表达要素来展示,或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表达是什么美术元素,但是却已经熟练地在使用了。
二、教学操作及评价
(一)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新材料。对于儿童来说,不同的材料可以发挥出各种不同的效应。当我们在上课时给儿童进行课前准备,对于新材料不是准备得越多越好,而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求准备一定的少量。所谓的一定的少量就是不能过于充足的材料,其次是材料的种类不要太丰富,让材料正好用完或少于。材料过于充分的话会给很多儿童产生一种乱涂的倾向,而恰当的量却正好成为表达的基本条件。
2.给定体验的时间。对于新的事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求知和探索渴求,揭示新的材料我们就要在课中给儿童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完成对新事物的探索,才能确保后续教学主题的深入。可以在拿到材料的开始告知儿童怎么去准备材料,如一些儿童有自己的保洁心理,就采用餐巾纸包裹炭笔去探索,教师接着用炭笔在纸上展示不同的笔头效果,还要展示不同速度下的画面会出现怎么样的效果。这样对于儿童个体来说,他们就有了一定效仿和体验,也大大缩短了自我探索的时间。
3.拓宽主题视野。课前给予学生足够的树的素材,把存储在大脑里对树的各种经验提取出来,通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树的形态、树的意象、树的特质;帮助儿童积累足够的关于“树”的视觉经验。首先关注身边生活中常见的树的形态,如柳树、松树等,找到树基本的样子,发现基本的构成;其次是欣赏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不同种类的树,让儿童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树的样式;找到树的多姿多彩的形态;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要给儿童欣赏那些独具特色的树或者说是独具自我特质的树,这些树或许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或许是不常见,但是要选择那些给儿童一下子震撼或者赞叹的主题素材,冲破原来对树的一种固定思考模式,为儿童的艺术表现拓宽视野。
(二)教学操作
1. 融合什么。探寻一些共同点,这里说的共同点就是各种树的感觉和炭笔表现出来的感觉之间产生连接,并建立一种对应关系。有的树是千年老树,它们自然给人一种神秘、粗糙的感觉;有的柳树细细的,给人一种很婆娑的感觉;有的树蜿蜒曲折,给人很轻的生命力,这些感觉和材料的体验要能建立关系,如炭笔用力的刻画是怎么样的效果?细细的摩擦是怎么样的?手指涂抹又是怎么样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儿童找到他们的一些共同点。
2.怎么融合。鼓励更多的儿童探寻出多样的感受。由于儿童个体的差别,会出现不同的生活经验,性别也好,性格也好,生活环境也好,都会有不同的经验,因此在体验中我们要探寻到各种画面效果,让儿童找到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也是对树的一种认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两个大环节的衔接:第一就是材料的体验,出现的越多,效果越好;第二是对树的欣赏和把握,要找到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唤起儿童对各种树的经验,哪怕是没有接触过的树。最后是教师在教学前要能预设一些相关的共同点,帮助儿童打开融合的大门。
(三)教学评价
1.对材料体验的评价。在第一次体验炭笔时教师尤其要注意的是儿童对材料的认识程度和认知过程,看似一个简单的材料替换,其中变化的因素很多,也有一些因素是因为材料的变化而引发的变化,如儿童对新材料的接受心理。对于一些女孩子要尤其注意保护好“怎么那么脏”的心理。因为质地酥松的炭笔拿在手上后会粘留一些黑色的颗粒在手上,一些儿童会生出脏的心理,教师要及时给出解决的办法,如用餐巾纸包住炭笔一部分等。其次是大胆地用炭笔,断掉、碎掉都没有任何问题。
2.对融合过程的评价。我们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炭笔使用和自己对树的已有理解和认识,儿童对新材料的经验积累也在随着主题表现的过程而不断加深,形成了新经验,新认识,而这些新认识需要表达时被认可,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自然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判定者。一句“这不好看,这个太脏,这个看不出什么东西”等等的语言都会在其中扼杀儿童的表达天性,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被理解的滋味或是被肯定的希望。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类似于前面介绍过的画面效果,我们需要去加强他们对画面的认识,“你画的这一根根的树枝真疯狂,你画面上的一团团的感觉真好!继续把你的想法表现下去”。或者说和其他的儿童一起分享一下个别孩子的独特效果,其间切忌有向他人学习之类的话语出现,这往往会在表扬一个儿童的同时抹杀另一个儿童的激情和认识。当然一些特别的儿童会继续朝自己的方向去创作。
3.对作品的评价。在展示儿童的作品时,我们更需要关注作品的画面效果,但不能直接在画面上打上优良的等级,更不要让儿童自己写上其他相关的信息,具体的创作者等内容可以在画作的背后记录,因为儿童在创作时完全没有思考自己的信息放在什么地方,这对于画作来说是多余的,也是具有破坏性的。
三、融合的价值追求
1.将各种经验融合在材料的体验中为了引导儿童进行有意义的创造。作为教师必须先关注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水平,关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通常情况下,我们要了解班级儿童的基础和学习状态,了解儿童的整体阅读状态,还要了解儿童的一些特殊表现及个别儿童的特殊认知。这将是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进行试探,了解儿童的反应在怎么样的一个水平等级中,从而快速地了解儿童的美术课堂水平。这种融合不是为了追求最后创作出多少精彩的作品,而是引导儿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体验,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满足儿童对美术学习的需求和兴趣的持续。
在正常的融合教学下,儿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状况,有的惊讶万分,有的却是沿袭自我一贯的做法,还有的会找不到方向,不知道做什么,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学习状态,对于有刺激效果的儿童,我们要鼓励其大胆地尝试;对于不闻不问一类的儿童,我们要引导其跨出一小步;对于没有方向的一类儿童,我们给予一些示范、启发,找到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经验。这样才能更多地帮助儿童形成一些重要的美术素养。
2.将各种经验融合在材料的体验中也是为了鼓励一部分儿童形成独特的作品风格。许多儿童在使用了新材料后一段时间都出现类似的画面,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表达,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师需要熟悉、了解他们的独特风格,并尝试进行深度发展,完善和提高他们的创作,如个人画展等都是不错的做法。因为这会帮助儿童形成真的创作风格。各种材料的体验能形成不同的儿童的创作,有的儿童开始喜欢上水粉的创作,有的儿童开始尝试动手实践类的创作……
材料的体验为儿童的创作打开了一扇大门,在儿童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要细心且精心呵护儿童在融合过程中的认识、反应及情感的波动,这都对儿童的美术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