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017-02-18吴夕龙

新班主任 2017年6期
关键词:良师益友南风大衣

□吴夕龙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吴夕龙

《走下讲台做教师》一书是北京十一学校曹书德老师的力作。作者用大量真实的事例记述了学校转型后师生的变化,每一篇文字都饱含浓厚的教育情怀和真诚的教育思考,启迪我们要走下讲台做教师,改变传统而落后的教育方式,优化师生关系,真正地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成长。

曹老师在从教之初也曾经以管理者自居,很少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教育必须有阳光的温度,有广阔的空间,有学生的感动,教育才可以真正发生。由此,我想起一个寓言故事:北风和南风比试能力,看谁先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去。于是北风使劲地吹,想把大衣吹去。然而,行人不但没有脱去大衣,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而南风却用她那温暖柔和的风轻轻吹来,使行人身上阵阵发热,自觉地脱去了大衣。

同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正需要这种“南风精神”吗?常听一些同行感叹,现在的学生很调皮,常常惹麻烦。的确,如今的孩子思想活跃、自我约束能力弱、学习内驱力不强。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这就需要我们付之以情,以情动人。我们一方面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家访和个别谈话的方式,可以走进学生家庭,以诚恳的话语、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双方达成思想与行动上的一致。事实上,我们跟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太少了。教育不能没有批评与惩戒,但批评与惩戒绝不是教育的目的。只有在爱的前提下,批评与惩戒才能体现教育本来的意义。曹老师正是这样一位教师,他善于从学生的内心出发,始终以发现的眼光,帮助学生实现心灵的觉醒和行动的自觉。小学教材中有篇题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课文,说的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少年时代写了第一首诗,父母给予的评价截然不同,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当作家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后,越来越体会到自己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他既得到了母亲的鼓励,又受到了父亲的严格要求,“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股风刮倒。”

作为班主任的我曾信奉过目标量化。其实,量化考核是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而出现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把学校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分成若干类别,分别赋予一定的分值,安排值周人员进行巡查评分。通过量化评比,可以增强班级学生的荣誉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可以为班主任提供班级管理的状况图,增强责任意识,导引今后方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目标量化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了。曹老师认为,教师如果仅仅把自己当成管理者,对学生的教育就陷入了僵化和沉闷,管理侧重完成量化目标,而教育则是由内向外地调动学生自主性的过程。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不是机械师与产品的关系,而应该有心与心的感应,情与情的交融,说到底,教育是一种激励与唤醒,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小学)

(责任编辑 李敏芃)

猜你喜欢

良师益友南风大衣
知了的大衣
南风颂
不怕冷的大衣
穿大衣
诡异的偷蛋贼
十五年相知相伴 永远的良师益友
《人大建设》是我的良师益友
现代透视眼
南风易逝,醉沉年
应把军事历史视为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