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与诗歌之美
2017-02-18林雪婷
林雪婷
日常生活与诗歌之美
林雪婷
追求独特的个性色彩,是诗歌及其一切文学艺术的真正价值所在。在余笑忠、孟醒石、蓝蓝的诗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风格,从字里行间能够体味到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境界。他们的诗源于生活而不凝滞于生活,是对现实的审美表达,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以日常的伦理来观察生活,让诗真正契合并融入生活的本质。
《废物论》描写屋舍周围满地的艾蒿,它们生机勃勃地生长,因有药用价值而受人欢迎;牛羊鸡鸭只因艾蒿之苦而不愿靠近,于它们而言,艾蒿是“废物”。樟树的死是“醒目”的,却无人在意,无人伐之,于他们而言,樟树是“废物”。“庄子的苦笑”或是因艾蒿的苦,或是因樟树的死,庄子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思想,宣扬通达的生死观,对于这样的现象,正如诗人所言,是带着无奈的苦笑。通过植物的生命价值隐喻人生,引发读者思考,对于存在的价值,人们总是以生与死来评判,我们不应局限于生死的形式,应该通达内心,发现内在本质,反思人生的意义,审视生命的价值。
读完《秋收》,我脑海里便浮现了玉米地里丰收的场景:金黄的颜色,劳作的身影。诗歌短短两小节,道出了农民的劳苦与辛酸。“高高低低的说话声”是农民忙碌时唯一的消遣,他们不因劳作而萎靡;晃动的秸秆,片片流动的漩涡,是亲人们的身影,是他们掀起的浪花,是他们充实的生命,然而这种充实是短暂而又卑微的,自然的风浪却远远越过了农民们微不足道的小浪。诗人辛泊平说:“孟醒石有两个向度的写作策略,一路是异乡人在都市铭心的感受,一路是对故乡刻骨的反观”,《秋收》属于后一路。在这首诗中,我感受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同情与无奈,读出了在大自然无法避免的风浪下农民无助但依然坚定的精神力量。
从题目说起,《给姥姥》一眼便看出了诗人蓝蓝对姥姥的感情。第一节里,“终于”是诗人的一种情感释放,直白地表达在姥姥去世三十二年后“终于写了一首诗”,是情不自禁的慨叹。在后四节里,字里行间都是诗人对姥姥深切的思念,“小树”“夜空”和“梦”,是诗人自己认为的“陈词滥调”,而这所谓的陈词滥调却使我体味到一种深切的情感,是诗人与姥姥的童年回忆,“它绝对的敌人”是诗人对情感的坚定,不拘泥于表达的形式;即使姥姥已离开人世,她依然像风一样,时刻陪伴在我身旁,不曾离开;“是我唯一的同龄人”道出了姥姥是诗人最亲近的人,是姥姥陪伴我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是我永远的同龄人”表明姥姥始终以同龄人的身份与我相伴,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最后一节里“枕过整整一生的瘸腿”,言简意深,直击内心,带给人强烈的震撼。这首诗朴素直白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姥姥的情深意绵,其诗情入心,感人至深。
这三首诗的内容都是诗人精选的生活材料,余笑忠抓住了自己感受最深的自然景物,孟醒石描写了表现力极强的生活景象,而蓝蓝抒写的是对姥姥的回忆。《废物论》中对生命价值的审视,《秋收》中对劳动人民的吟唱和悲叹,《给姥姥》中对姥姥真挚的怀念,都遵循着情感的逻辑。三首诗都具有跳跃性的特征,《废物论》以隐喻手法,由物及人,借自然景物映射人生,《秋收》是现实和理想的冲突,《给姥姥》是诗人超越生死界限和时空鸿沟,始终与姥姥亲密无间。
那么,对于当下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同质化的诗,该怎样去读?是否值得去读?这些诗往往背离了诗歌的日常性,陷入了完全的自说自话。诗歌不是华丽语词的随意装饰,而是以凝练精粹的语言营造诗意,表达情感。诗人只有在他自己的时代,从生活本身出发,发现艺术之美,表现通达内心的生命与存在,才能让读者感受到现实的力量以及真挚的情感,走进诗的灵魂。
林雪婷,1995年生,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诗研究。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