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三重指向及优化路径

2017-02-18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3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中学生个体价值观

张 丹(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三重指向及优化路径

张 丹(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根据中学生这一群体所独有的生命特点以及特定的时代社会发展需要,旨在引导中学生识读生命价值、唤醒生命价值意识、确立生命价值目标,最终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认知和生命价值信念的教育实践活动。生命体认、生命感悟、生命践行是中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的三重指向,通过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课外活动优化提升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指向;路径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1]然而,目前学校片面强调如何传授给学生“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技能,家长也大多关注如何增长孩子“何以为生”的本领和才识。这种对“何以为生”的知识及技能过度关注的教育弱化了学生关于“以何为生”的理性思考,忽略了学生个体对生命意义的拷问和追求,同样也遮蔽了教育铸造灵魂的真谛。

一、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一)生命价值观的内涵

生命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处理生命价值问题所持有的根本观念”。也就是说,生命价值观指的是个体有关于生命价值问题而形成的观念体系,是个体在认知生命价值、感悟生命价值、判断生命价值和创造生命价值的时候所持有的根本观念。这种观念承载了个体关于以往种种生命价值相关经验的实践、体验和感悟,也反映了个体关于当下生命价值的观点、看法和立场,同时还蕴含了个体对于自身未来生命价值的展望,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因此,生命价值观教育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核心。

(二)生命价值观的特点

(1)主体性。生命价值观的思想内容与倾向都是特定主体自身的社会存在和生活经历的反映,不同生命价值观的异同往往与不同主体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地位、需要、利益、经历相联系。[2](2)客观性。生命价值观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个体的生命体验中不断形成的。对于每一个主体来说,生命价值观都是客观存在的,个体在自己的成长和体验中或多或少都会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信念。(3)可塑性。个体在其成长的某一阶段里所形成的生命价值观并非不会改变,有针对性的引导能帮助其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思考生命的意义,进而逐步养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三)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悲观厌世、自杀、戕害他人、残害异类生命等“生命乱象”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生的概率陡增。表面看来导致这类“生命乱象”发生的原因很多,学业压力、感情困顿、人际障碍等都成为压倒轻生者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暗藏于这些表象背后,是中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生命意义的迷茫以及生命价值观的错位。中学生生理发育迅速、心理发育缓慢的特殊状况,决定了他们处在幼稚和成熟的交界点,这一阶段对于每个人的一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在这一时期里学会正确看待生命存在,理性对待生命意义,能更好地帮助其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无限的价值。

二、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三重指向

中学生生命价值观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和可塑性的特征决定了开展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确立可接受易操作的价值指向目标。

(一)生命体认,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是良好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中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他们的不当行为才会有所改变。近年来,中学生漠视生命的个案频频见报,暴露出他们缺乏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缺少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因而,只有追根溯源,从生命意识的培养和强化、生命价值观念的调整和重塑出发,才能碰触到这些“生命乱象”行为的根源,进而才有可能引起行为的改变。

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应该是对个体生命尊严的承认、尊重与敬畏,尊重和保护个体生命同样也是传统伦理道德和现代法律的首要任务。不论是轻视自己生命还是戕害他人生命,本质上都是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尊重生命首先在于理性地认识生命,在对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承认个体生命的独特性,进而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真正做到悦纳自我和接纳他人。尊重的具体含义并非一成不变的,在当今这个生命凸显的时代里,尊重更多指的是相互间的平等,即应当平等对待并绝对尊重一切生命的存在及其存在形式。具体而言,尊重生命应该包括“自尊”和“尊他”,自尊一方面表现在对自己生命的珍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轻视、不伤害自己生命;另一方面表现在对自己人格的接纳和坚守,只有自尊的人才有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也只有尊重和珍爱自己生命的人才会珍惜他人生命。而尊他表现在对同类生命的尊重,也表现在对异类生命的尊重。中学生不仅要“自尊”,更要“尊他”,这样的生命价值观念才是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

(二)生命感悟,养成积极的生命情感体验

“人的生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有各方面的需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3]这种生命多层次的内涵特征启示我们既要从理性的角度认识和把握生命的本真,也要从非理性的角度感悟生命的激情、体味生命的诗性。

生命情感即个体对自我生命的体认、肯定、接受和珍爱,对生命意义的自觉、欣悦、沉浸,以及对他者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钟爱。[4]当下中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系列生命情感危机,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身利益,情感冷漠、对弱者缺乏同情心,对父母长辈感恩心淡薄、个性骄横跋扈,诸如此类的不良性格特质究其实质都是不同程度受到了生命情感体验缺乏的影响。因此,帮助中学生养成积极的生命情感体验,要针对他们冷漠、怪异、粗暴等不良的性格特征进行引导和矫正。丰富中学生的生命情感体验应该从尊重中学生入手,用尊重和诚恳架起情感教育的桥梁,同时注意给予学生美的熏陶,将美育贯穿在生命情感体验这一过程的始终,通过美的事物去感染学生,促使他们发现生命之美、创造生命之美。同时,改变以往道德灌输道德说教的传统教育方式,通过集体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在丰富的生命体验活动中使其感受生命的存在,感悟生活的意义,追寻生命的真谛。

(三)生命践行,探寻崇高的生命价值旨趣

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纷繁态势,当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相互交织发生冲突或产生差异的时候,中学生往往会感到迷茫、混乱、模糊。而学校教育长期受到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校一切教学工作围绕着升学考试进行,使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念充斥在中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对教育“工具理性化”的过分夸大使得中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发生物化和异化。现在的中学生享受着父辈从未享受过的丰富而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也面临着父辈们从未面临过的生命困惑。他们很少去探寻生命的价值、思考生命的意义何在,在机械的“分数人生”里不停学着“如何为生”的知识和技能却不知“为何而生”。

柏格森认为,“对于有意识的生命来说,要存在就是要变化,要变化就是要成熟,而要成熟,就是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创造”[5]。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机械地重复,而在于不断地创造和更新,在不断的自我创造中实现生命的突破和超越,在生命的突破和超越里肯定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生命质量。生命的价值还在于自我实现和社会价值的有机融合,在于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这是生命的终极价值。中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其生命价值的达成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支撑,也是中学生应确立和追寻的崇高生命价值旨趣。

三、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三维路径

中学生正确生命价值观念的形成、积极生命情感体验的养成和崇高生命价值旨趣的达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培养工程,它需要用知识去充实,用情感去引发,用反思去完善,在理性认知增长和实践情感体验中相互统一。实现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需要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课外活动三者之间相互协调促进。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渠道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应充分发挥中学德育课程的特有作用,同时采用学科渗透的方式并融合于各学科日常教学中。

首先,应确立多元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多元的教学目标应是承认个体生命发展的差异性,同时肯定每一个体都蕴含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尊重及认可每一生命个体。其次,选择凸显人文关怀的教学内容。中学生生命价值观念的形成必须依靠知识的充实,积极生命情感体验的养成也需要知识的熏陶,而他们达成崇高的生命价值同样也依托于知识的积淀。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凸显人文色彩和生命关怀,使课堂教学折射出浓浓的人文和生命的气息。再次,教学评价应关怀每一个体,体现生命化的色彩。让教育回归生命的本真,关注生命的发展,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确立多元综合的评价标准,而不是将生命存在的意义简单地禁锢在知识的存储和分数的高低上。

(二)家庭教育——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环节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第一学校,是中学生生命价值观养成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孩子是家庭的缩影,家庭教育对改变孩子人生轨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对中学生自杀的新闻报道的查阅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中学生选择放弃生命的导火索仅仅只是和父母发生的一次口角,或者是仅仅因为成绩不好被父母严厉训斥。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部分家长只注意孩子智力的成长和分数的高低,忽视了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情感熏陶和价值观引导,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中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生命认知,难以养成积极人生态度,同时也难以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

家庭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它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中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舒适、温馨、自由的家庭精神氛围的营造,平等、和谐、尊重的家庭沟通氛围的创造,是培养学生健康生命关怀的基础,在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有积极的亲情体验和愉悦的生命情感,自然而然会外化为关心尊重他人的行为。此外,家长要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来帮助他们,多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少一些怀疑和命令;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去影响孩子。好的家庭教育能够赋予孩子独立的人格,教会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承担生命的职责,实现生命的价值。

(三)课外活动——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补充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补充,它不止包含校园内课堂教学以外的课外活动,也指在校园外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作为对中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个大环境,同时也是他们数年后要参与其中并不懈奋斗的。让中学生走出校园、走近社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关心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能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意识,深化他们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同,帮助其认清生命存在的意义。

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要关注中学生的生命体验,“在课外活动熔铸生命教育,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重大节日、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6]课外活动可根据中学生发展中所遇到的困惑进行专题教育,比如对中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和青春期的相关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生命,进而珍惜生命,也可以借鉴国外“死亡体验”教育对其加以改良,开展“生孕体验”等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教导他们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可贵。

中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不在于为他们提供一套严格的评价标准体系,而是在教育中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澄清,进而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能够珍爱并尊重自己及他人他物的生命,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实现生命价值的升华。真正的生命价值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1]叶澜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6.

[2]唐英.价值·生命价值·生命价值观:概念辨析[J].求索,2010(7):87-89.

[3]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0).

[4]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1):26-30.

[5]昂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肖幸,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3.

[6]徐胜男.网络时代青少年生命教育方式的实践探讨[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7):15.

编者按: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怎样进行生命教育?本期选登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视角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希望广大政治教师从中获得启迪,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自觉贯穿于学科教学中,赋予中学德育课以生命性,并不断创新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的价值,让他们过积极、健康的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中学生个体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