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7-02-17吴荣斌
吴荣斌
(宜阳县中医院 外二科 河南 洛阳 471600)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吴荣斌
(宜阳县中医院 外二科 河南 洛阳 471600)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宜阳县中医院7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研究组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手术用时、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促使患者术后机体功能及早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穿孔性阑尾炎
穿孔性阑尾炎为临床多发急腹症,其病因较为复杂。穿孔性阑尾炎发病后可致使大量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若未对其进行及时干预治疗,则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开腹阑尾切除术在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较常用,可有效切除病灶,但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术后机体恢复用时较长[2]。近些年,腹腔镜技术被引入外科治疗,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宜阳县中医院7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分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宜阳县中医院7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穿孔性阑尾炎临床诊断标准[3],并排除具有溃疡史及腹部手术史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女17例,男19例;年龄为34~48岁,平均(41.30±5.02)岁。研究组女15例,男21例;年龄为33~50岁,平均(41.24±4.9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全身麻醉,于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外约1/3处行麦氏切口(长为3~7 cm),明确阑尾系膜位置并游离;分离阑尾,并双重结扎处理阑尾根部,于阑尾近端距盲肠0.5 cm处切断阑尾,以1号线荷包包埋处理阑尾残端,常规引流。
1.2.2 研究组 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全身麻醉,取头低足高位,于脐上行长1 cm弧形切口作观察孔,插入气腹针,建立CO2人工气腹,压力值维持在1.6~2.0 kPa;撤出气腹针,于观察孔内置入10 mm Trocar,并放入10 mm腹腔镜探查腹腔;于脐旁麦氏点上方做长10 mm切口作为主操作孔(置入10 mm Trocar),于脐下方做长5 mm切口作为副操作孔(置入5 mm Trocar),清除腹腔渗液与脓液,分离阑尾周边粘连;改取头高足低左侧卧位,通过抓钳将阑尾提起,用结扎血管夹结扎阑尾系膜及夹闭阑尾,并于距盲肠壁0.5 cm处将阑尾切除,自10 mm Trocar将其取出;冲洗腹腔,消除气腹,无脏器损伤及活动性出血后消除气腹,闭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手术用时、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6,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穿孔性阑尾炎为多种因素引起的阑尾炎性病变,临床医学尚未具体阐明其发病机制,但公认细菌感染、阑尾腔梗阻等均与穿孔性阑尾炎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4]。穿孔性阑尾炎病情重、进展快,但临床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无一致性,且多数患者可并发溃疡性结肠炎,随疾病进展可引发肠粘连等,增加了治疗难度。
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操作简单,可有效切除病灶,但由于其创伤较大,因此延长了术后机体功能康复用时,且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李永超等[5]研究显示,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达26.2%,肠功能恢复用时为(36.1±11.9)h。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未出现腹腔残余脓肿,表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降低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腹腔镜操作过程中仅需行小切口,隔离过程中采用套管,可有效避免阑尾标本、脓液、切口相接触。同时,传统开腹手术需行较大切口以便有效显露病灶,而腹腔镜术式可弥补此不足,且有助于医师于腹腔镜辅助下彻底清除腹腔中脓液,可降低腹腔残余脓肿发生的风险。此外,相较于穿孔开腹手术,腹腔镜术式具备如下优点:①创伤小,术后不适感与疼痛感较轻,主要是因腹腔镜手术可最大程度减少腹腔干扰与机械创伤,进而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②不受患者阑尾异位、腹壁厚度、体型等因素影响;③切口小,术后美容效果较满意。瘢痕体质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后瘢痕可持续增大,对外观造成不利影响,而腹腔镜术式切口小,极其适用于瘢痕体质患者与女性患者。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术式安全性较高,且能减小创伤,利于术后机体功能康复。虽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优势显著,但仍具有一定局限性:①若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则不建议采用腹腔镜术式;②若阑尾根部较难显露,或具有下腹部复杂手术史、并发阑尾恶性肿瘤,则建议采用传统开腹术式。
综上可知,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促使患者术后机体功能及早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1] 赵民学,朱琳叶,洪珊,等.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4):7126-7127.
[2] 刘小平.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1):100-102.
[3]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85-386.
[4] 汪雪,李文艺,彭德伟,等.腹腔镜手术在减少穿孔性阑尾术后应激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7):834-836.
[5] 李永超,王甲天,崔明福,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4):327-330.
R 656.8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2.088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