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训练
2017-02-17安徽鲍亚民
安徽 鲍亚民
散文阅读训练
安徽 鲍亚民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谁在仰望星空
刘江滨
小的时候,最恣意的事情就是在夏天的夜晚,在院子里铺一张凉席,躺在上边看星空,觉得那么神秘、浩瀚、广袤。
马齿稍长,听哥哥姐姐说,星星其实都是石头,本身不会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这时心底里生出恐惧,既然是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岂不会砸死人?后来知道古代“杞人忧天”讲的就是这个。再后来,又听说太阳早晚得燃尽熄灭,地球也会像人有寿命一样最终死掉,心中除了恐惧还有绝望,一连几天,呆呆怔怔,睡不好觉。幸好,哥哥姐姐还说,不用担心,宇宙中除了太阳系,还有银河系,无边无际,总有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到那时科学发达了,宇宙飞船会把人类载到新的星球上去。
成年了,进城了,工作了,结婚生子了,每天关心的是柴米油盐,升薪晋职,关心的是脚步如何迈得更稳,人生如何更精彩。只顾埋头走路,不再抬头看天。再说,城市的星空不再璀璨,星星被灯光褫夺了光辉,不再明亮,无景致可赏了。那年“五一”,和朋友去山里度假。入夜,月亮明晃晃的,几乎灼人的眼睛,朋友5岁的小女儿说,怎么晚上还出太阳啊?一语惊人,恍如隔世。
谁在仰望星空?仔细一想,耐人寻味。如果不算职业天文学家,天文爱好者,除了儿童,就是古人。古人是人类的远祖,也是人类的儿童时期。这里说的“仰望星空”,实际上远不是表面上的闲情逸致,更深刻的内涵是指人类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宇宙观。战国时期《尸子》云:“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就是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远古时代,人类的先祖睁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神秘的世界,一切都是未知,天上打个雷,都会惊悚觳觫,吓个半死,以为是老天爷发怒。于是,“天问”连连,上下求索。求索产生了四种结果,四种走向:科学(天文历算)、宗教(包括巫卜)、文学(神话传说)、哲学(宇宙观)。最早的时间刻度月、日、星期,你看,都是据星辰而来。人是世界的主体,人从哪里来呢?于是,有了上帝,有了古希腊神话,中国神话,有了亚当夏娃的故事,女娲伏羲的故事。大哲们开始“究天人之际”“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无极之外,复无极也。”(庄子),“三千大千世界”(释迦牟尼),“模仿创世说”(柏拉图),“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亚里士多德),等等。有意思的是,这些先哲,差不多生活在同一时期,虽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却仰望同一个星空,同一个日月,思考同一类问题。
人类史是一部进步史。“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人类的足迹踏在月球上面。但同时,我们再赏月时,脑海里已没有了广寒宫,桂花树,小白兔以及那寂寞的美女嫦娥,只是用高倍望远镜看月球表面的荒山和砂石,是不是有点大煞风景?没人再像屈子那样喋喋不休地发出“天问”,如果有这样的人,你是不是觉得他神经有点毛病?我们每天还会看天,但看的是蓝天否?雾霾否?风雨否?是最现实的关怀,最切身的关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我们已经不习惯蹈虚凌空,心骛八极,神游万仞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这样大气绝美想象力超凡的文字,而今还能看得到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如此思辨“玄妙”横无际涯的思考,一如嵇康临刑前弹奏一曲《广陵散》,可堪绝响了。
前些年流传过一首诗《仰望星空》,极为轰动。诗作者说,一个民族有一些看天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仰望星空,是敬畏,是探究,是思考,即使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那样徒劳一场,虽死不惧。即使像一颗流星在夜空燃烧,也要划出一道炫目的光。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7月7日)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仰望星空在作者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源于作者在童年总觉得星空是那么神秘、浩瀚、广袤。
B. 无边无际的星空总有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作者仰望星空是想有一天可以到新的星球上去。
C.作者长大了工作了,不再仰望星空了,这揭示了在城市工作的人的生活是多么的精彩。
D.作者引用《易经》《逍遥游》《道德经》等语句,旨在说明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事是星空。
E.本文的语言特色是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而“仰望星空”是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线索。
2.第三段写朋友的小女儿问怎么晚上还出太阳时,作者为什么说“一语惊人,恍如隔世”?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3.“人类史是一部进步史”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章结尾作者说“仰望星空,是敬畏,是探究,是思考”。你赞同这一说法吗?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纵然置于荒野,也难掩其辉煌
陈应松
①莫高窟没有我想象的雄伟。它几乎蜷缩在沙漠中,不是一座山,只是一个沙漠中的高坎。但它叫山,叫三危山,前临一条干涸的河道,叫宕泉,多么美妙的名字。其实它在鸣沙山的东面断岩上,也就是沙漠的高处,因而叫漠(莫)高窟。凡圣地都要赋予其一个神奇的传说,莫高窟也不例外。据说有一个云游的僧人叫乐僔,在公元366年路经此地,忽见山头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驻足下来,开始在岩壁上开凿洞窟。这个传说在八月炎热的太阳中可以找到答案。一个在酷热沙漠中的跋涉远行者,一定口渴难耐,眼冒金星,四周毫无遮拦,他因为缺水而致幻觉。但宕泉当时一定水流丰沛,有了水,他可以在此定居。当时也应该有人烟。不然,他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凿洞窟。他需要信徒的供养,他还要付钱,要请人,要大量的凿洞工具。公元4世纪是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那些河西走廊和接近西域的游牧民族与部落笃信佛教,人们虔诚无比,在沙漠的荒凉之处兴建一个千佛之窟的热情想必是非常高的,加上一些权贵和商人的投入,一洞引来万洞开。那些跨越千年的佛像、壁画、经卷,成为一个时代辉煌的见证。洞窟的美丽也不禁让人想到丝绸的绚丽,与这沙漠单调、凝重的色调完全不相符。而整个的风格,来自西域。看看那些飞天女神,她们的衣袂,她们的琵琶,她们出现的场景,仍旧鲜艳逼真的色彩,让人心驰神往。敦煌作为印度佛教东传的重要一站,这个被时间遗忘的莫高窟成了顽强有力的佐证。
②敦煌石窟五百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492个,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殿堂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等各种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四十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可以忽略不计。据说,凿窟是只凿窟的,窟凿好了,让有钱人来请画工画壁画、雕工雕菩萨。
③我们看到,有一个窟保存了盛唐时期完整的雕塑,气度雍容华贵,又看到清朝时加塑的菩萨,简直面目狰狞,不像菩萨。导游解释说因为清朝的佛教衰落,人们不再虔诚。但也许是没请到好的凿工与画工吧。就这样了,不然,到了清代,不会让那个湖北的王道士把这几万件经卷贱卖给西方人。
④湖北麻城的王圆箓道士,逃荒到河西后加入戍边,退伍后无家可归,滞留在敦煌。据说在去到敦煌石窟时,莫高窟分成几片,有一片叫下寺的荒凉破旧,无人管理,他就住下来管理守窟,每天清扫,混碗饭吃。但王道士住下后清理洞窟淤沙,修三清宫(俗称三层楼),还是做了些事。他雇请敦煌贫士杨果为文案,让其抄写道经,发售道教信众。后来“下寺”因道教香火盛了,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王道士便在今天编号的第16窟甬道内设案,接待香客,代写醮章,兼收布施,登记入账。“光绪二十六年初夏,杨某坐此窟甬道内,反身于北壁磕烟锅头,觉有空洞回音,疑有密室,以告圆箓,于是年五月二十五日半夜相与破壁探察,发现积满写卷、印本、画幡、铜佛等的藏经洞。”
⑤这些如山的经书共有五万多卷,包括公元3、4世纪时的贝叶梵文佛典,用古突厥文、突厥文、藏文、西夏文等文字写成的佛经,世界上最古老的手抄经文。出土的藏经中还有禅定传灯史的贵重资料,各种极具价值的地方志,摩尼教和景教的教义传史书等,被王道士断断续续卖掉了四万多卷。
⑥国宝经卷不管什么原因流散于国外,已经被时间五马分尸。而当时王道士报告给官府后并未引起重视。1910年,风雨飘摇的清政府下令,把剩余的敦煌卷子全部运往北京保存。在运送的迢迢路途上,几乎每到一处就失窃一部分。听说“文革”时期中敦煌本地竟有一捆捆经卷在抄家时被抄了出来,这真是天下奇闻。
⑦走在敦煌正午的烈日下,宕泉河没有了一滴水,河床裸露。热汗涔涔地放眼三危山四野,一片黄沙卷热烟。敦煌就蜷缩在这里吗?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敦煌?它如此貌不惊人,却惊艳了世界。我只能感叹文化到了一定的巅峰,纵然置于荒野,也难掩其辉煌炫目,绝俗容姿。
(选自《文汇报》2016年7月22日)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莫高窟没有“我”想象的雄伟,几乎蜷缩在沙漠中,这主要说明作者对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并不看好。
B.第②段介绍敦煌石窟的建筑和功用以及窟型,这表明作者对敦煌石窟充满着一种强烈的神秘感。
C.第③段中以清朝的菩萨与盛唐的雕塑作对比,说明了王道士把敦煌石窟中的几万件经卷贱卖给西方人是对的。
D. 第④段写王道士对下寺的管理是有贡献的,藏经洞的发现虽是杨果的一个偶然动作引起的,但也有其必然性。
E.作者叙述了自己在敦煌石窟的游历过程,感事寄兴,表达了对敦煌莫高窟虽藏之于大漠却依旧惊艳世界的体悟。
2.第一段中作者写引用一个云游的僧人的传说,有何用意?
3.请简要赏析“那些跨越千年的佛像、壁画、经卷,成为一个时代辉煌的见证”一句在文中的含意。
4.请从文化和地域两个角度,结合文章对“纵然置于荒野,也难掩其辉煌炫目,绝俗容姿”的原因加以探究。
【参考答案】
一、1.A、E。本题考查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项,“想有一天可以到新的星球上去”在文中没有依据。C项,“在城市工作的人的生活是多么的精彩”错,原文是说“每天关心的是脚步如何迈得更稳,人生如何更精彩”“城市的星空不再璀璨”。D项,“说明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事是星空”是无中生有。
2.①成年人不再抬头看天;②城市的星星被灯光褫夺了光辉,不再明亮,无景致可赏了;③在山上,看到了小时候才能看到的月亮。所以在听到“晚上还出太阳”时,觉得“一语惊人,恍如隔世”。
本题考查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先从文中找出有效的答题区间,然后提炼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组织答案。要求分析作者说“一语惊人,恍如隔世”的原因,这就需要在文中找到作者说这句话的特定环境,以及说这句话时的内心感受,并从中将适当的文字加以概括形成答案。
3.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人类的远祖在上下求索,引出下文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人类的足迹踏在月球上面。②内容上,强调“仰望星空”,实际上远不是表面上的闲情逸致,更深刻的内涵是指人类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宇宙观。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作用的能力。分析文章语句的作用,必须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第四段说明了“古人是人类的远祖,也是人类的儿童时期”,而“人类史是一部进步史”正是对第四段的总结。第五段说“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人类的足迹踏在月球上面。这就是人类的进步。所以,在内容上,这句话包含这两方面的;在结构上,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4.①星空神秘、浩瀚、广袤,我们仰望星空应该要有一颗敬畏之心。②“仰望星空”更深刻的内涵是指人类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宇宙观。③仰望星空是思考。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联系现实略)
本题考查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回答本题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分析“仰望星空,是敬畏,是探究,是思考”的道理,尤其要注意从文章的观点阐发出来。说明理由时,要结合现实,从整体上做出理性分析。
二、1.A、E。本题考查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项,说“充满着一种强烈的神秘感”在文中没有依据。C项,“贱卖给西方人是对的”错,原文是说“导游解释说因为清朝的佛教衰落,人们不再虔诚,但也许是没请到好的凿工与画工吧”。D项,“但也有其必然性”是无中生有。
2.①点明这个云游的僧人与莫高窟的关系。②说明莫高窟当时应该有人居住。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本题考查对文中句段理解的能力。题干中“用意”即为“作用”,分析句段作用需回归原文,弄清句段位置, 要注意前后关联,不能脱离上下文。还要考虑其内容与结构的作用。
3.①在沙漠荒凉之处由于一些权贵和商人的投入兴建了千佛之窟。②这些千佛之窟证明了公元 4 世纪是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赏析语言应重点理解语言的深层义、多重义。这句话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时代辉煌”的内容,二是“见证”的内容。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是说公元4世纪是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一洞引来万洞开。考生只要将此内容展开表述即可。
4.示例:①文化角度: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莫高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雄伟,它几乎蜷缩在沙漠中,它因处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但敦煌石窟那鲜艳逼真的色彩让人心驰神往。可见,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不会因为地处沙漠而消失,它永远存留在我们心中。 ②地域角度:荒漠之域有宝藏。敦煌的地理位置处在三危山四野,一片黄沙卷热烟。但却出现了赫赫有名的敦煌石窟,惊艳了世界。可见,纵然置于荒野,也难掩其辉煌炫目,绝俗容姿。(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属于探究题,主要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能力。解答这道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考生往往忽视文本内容,自己发挥,这样会导致离题太远。正确的做法是以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的探究点,结合文本有关句段加以解说。
(作者单位: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