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功”难近“利”
——浅谈校园“功利主义”

2017-02-17江苏省苏州工业园东沙湖学校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9期
关键词:功利性功利品德课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东沙湖学校 沈 芳

急“功”难近“利”
——浅谈校园“功利主义”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东沙湖学校 沈 芳

教师是人类工程的灵魂师,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但教师是人,不是神,他有着人性的弱点,其中就包括功利性。个人荣誉、班级荣誉、学校荣誉都是教师不可逃脱的责任,在这种压力下,功利性应运而生。功利性在影响教师的同时,也会对学生人格、品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小学阶段。

一、带着功利的眼光看学生

每个人对人和事都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有的人是品德,有的人是能力,有的人是外表。当老师的心被功利性侵蚀时,他的标准就是对自己是否有利,对自己的事业是否有利,对班级的荣誉是否有利,对学校的竞争是否有利。但教育是一个人性化的过程,教育学指出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好学、乐学,才能在爱与宽容中扬长避短,快乐成长。在功利教育的灌溉下,“优秀”学生会被无限抬高,即便他的性格存在偏差,即便他盲目骄傲。“后进”学生被无视、被批评,优点无法被正视,最后要么自卑,要么叛逆。

案例一:婷婷是班里的班长,她发育早,长得高,成绩好,能力强,俨然是班里的大姐姐。她确实很有领导能力,也给班级争夺了很多荣誉,所以老师非常看重她,她和别人发生冲突也倾向于相信她的说法。在老师的纵容下,婷婷开始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同学也颐指气使,其他同学也忍气吞声。慢慢地,婷婷就变成了班级一霸。

二、功利示范

教师对学生有榜样示范的作用,特别是对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还没建设完全的学生,学生很容易以教师的标准为标准,对待自己,对待别人。有利可图便去做,无利可图便罢休。

案例二:在A班有一个小团体,他们是班级里的班干部,他们总是围绕着老师。无论是在家长、老师还是同学心里,他们都是“尖子生”。他们非常崇拜老师,非常想要保持住现在的地位,所以努力地想要做到“上行下效”。在老师的功利作用下,他们有样学样,不但瞧不起没有利用价值的“后进生”,还总是嫉妒有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优等生”。

面对这种功利现象,难道就要坐视不理吗?那到底该怎么减缓这种现象呢?

1.优化考评机制

教师不见得一开始就是功利的,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教研算分,班级成绩算分,班级荣誉算分,每一项都和绩效与自己未来的发展挂钩,这逼得他们不得不去拼,不得不去努力。其实考评机制的产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落脚点在学生,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只落实到每一个得分点,却没有深入到学生的人格发展。我觉得在现有考评机制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项学生操行得分,这个得分来自于每一个任课老师的打分和每学期的几个小测试。这些小测试可以包括:

(1)分别分时间在每个班级教室门口丢下5元钱,看谁会捡,看谁会交给老师。

(2)派一个小朋友假装摔倒在地,看有谁会扶他起来,有谁会安慰她,有谁会带他去医务室。

(3)做一些问卷,比如:有没有觉得老师偏心?有几个好朋友?遇到问题你有哪些处理方式?

这样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不会这么功利。当然,也可以适当地减掉一些考评内容,减轻老师的压力。压力不那么重,老师就有余力来抬头看看学生的品德教育。

2.狠抓教师品德课和晨会课的落实

其实基本的是非观教师都有,他们也能够传递给学生,但出于功利,他们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看得到的地方,能够立竿见影出效果的地方,比如语文、数学、英语。但其实,这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很不利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通过时间来建立、巩固、修正,要不然就不会有品德课和晨会课。先成人,再成才,这很重要。品德课、晨会的重要性必须要提到和语数英一样的地位。

(1)学校积极巡课,防止占课;

(2)检查品德备课,一经发现完全抄袭,严惩不贷;

(3)品德课和其他课一样要开设教研课,规定每学期的次数;(4)品德要进行书面考试。

抓好这两块,起码能保证教师不得不慢下来,处理这一块,起码能保证学生的品德教育不会被忽视。

三、榜样教育

榜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吸引着其他人向他学习,朝他努力。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特殊的影响。在“向师性”的作用下,功利的教师形象会让学生朝着功利发展,自然而然的,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对学生的品德也有积极导向作用。所以还是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培训。

(1)找优秀教师谈经验;

(2)树立典型,培养出师德明星教师,给予表扬;

(3)进行图书漂流活动,每月给教师一本师德好书,让教师说说感想;

(4)建立师德监督机制,公开师德投诉电话和邮箱。和绩效、考评挂钩。

除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外,还可以树立学生榜样。学生对教师是一种权威倾向,相信老师并愿意服从老师,但学生榜样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目标,其他学生认可他,羡慕他,并渴望成为他。带着这种目标,更能加快学生的品德发展和人格成长。

(1)提出要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展竞争,每个班每个月选出一个品德娃(有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

(3)完善竞争机制,尊重榜样,进行奖罚;

(4)以优带好,进行“一帮一”活动。

四、开展系列活动,建立学校特色

上面谈的都是几个施力点,通过这些方面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功利现象,但要让这些措施起到持续而有效的作用,就必须把他们形成体系,建立特色。

(1)开展品德月活动,每个学期都选一个月作为品德月,对优秀班级和学生及老师进行表扬;

(2)开展品德节活动,在品德节中让学生各展所长,展现自己对品德的理解;

(3)开展品德累计活动,当学生表现出好品德时,由老师在品德存折上加盖印章。每个学期都要给“最富有”的小朋友提出校级表扬。

(4)选出品德娃、品德班、品德年级、品德学校。

“功利”是一个社会现象,它所反映的是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越来越急进的状态,这是不可取的。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必须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来。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受到功利的挤压,走的路越来越窄,感受到的美越来越少,他们能得到的“利”,即发展就更少。教育不应该失去本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猜你喜欢

功利性功利品德课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思品课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新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特长班”该少些功利性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流失原因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