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或句群在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中的应用
2017-02-17广东黄文斌
广东 黄文斌
复句或句群在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中的应用
广东 黄文斌
近年来,在高考历史真题中,从多个角度巧妙引入语文知识,丰富了考题的内容及其考查方法。现以近几年高考真题为例,探讨复句或句群在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中的运用,从而快速解答高考历史选择题。
一、联合复句
联合复句又分为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等。
第一种,并列复句。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又……”“有时……有时……”“不是……而是……”“也……又……”等。
例1:(2015·全国Ⅱ卷·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解题技巧】根据“同时”可知这是一个并列复句,前后分句围绕同一问题“金融”展开,A选项不在日占区,不能选,C选项超出金融的范围、D选项是物资不属于金融,都不能选,答案选B。
第二种,顺承复句。前后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分句之间有先后相承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首先……然后……”“一……就……”“就……再……”等。
例 2:(2015· 山 东 卷·22)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解题技巧】根据时间推移可知这是一个顺承复句。中英关系逐步发展,而外交关系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二战后,美苏冷战,中英两国都面临威胁,为此两国在外交上接近。A选项与之无关,排除。欧共体在1967年才成立,故排除C;D选项本身是错误的,故排除。答案选B。
第三种,解说复句。分句间有解释或说明、总分的关系。解说关系一般不用关联词,也有少数在后一分句单用“即”“就是说”等关联词。有后面分句解释前面分句的;有先总说,后分述的;有先分述,后总说的。
例3:(2015·浙江卷·13)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解题技巧】根据“千年评说”可知这是一个解说句群,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解说。而后一句又是一个按时间排列的顺承复句,说明时代不同,人们对同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不同,这反映了史家的主观认识会影响史事的客观评价。答案选A。
第四种,选择复句。有的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有的说出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常用关联词有:“或者……或者……”“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
例4:(2015·北京卷·23)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 )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解题技巧】根据“与其”可知这是一个选择复句,意思侧重后一个分句。“对农商庶民施行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即注重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答案选D。
第五种,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近一层,一般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反之亦可。常用关联词有:“不但……而且……”“何况……甚至……”“尚且……何况……”“尚且……反而……”等。
例5:(2015·天津卷·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解题技巧】根据“还”可知这是一个递进句群。不仅要全面看,而且意思还更进一层。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后一句意思更进一层,借助于古代罗马作品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答案选A。
二、偏正复句
偏正复句又分为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等。
第一种,转折复句。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但是……”“只是……不过……”等。
例6:(2016·全国Ⅰ卷·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解题技巧】根据“但”字可知第一重是转折复句,根据“而且”可知第二重是一个递进复句。“但”后面是递进复句,意思更进一层,说明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而罗马法的深远影响主要限于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其他三个选项超出这个范围,不能选。答案选A。
第二种,条件复句。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便……就……”“只有……才……”“无论……都……”等。
例7:(2015·重庆卷·7)“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解题技巧】根据“只要”可知这是一个条件句群;根据“不仅……而且”可知后一句又是一个递进复句。条件是“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苏区存在于1931—1937年之间,国民革命运动发生于1924—1927年,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开始于1937年,由此可排除A、D,结果是“红军停止敌对行为、携手共同救国”,可见结果不是成立“联合政府”,故排除C,答案选B。
第三种,假设复句。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表示假设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那……那么……”“即使……也……”等。
例8:(2016·全国Ⅱ卷·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解题技巧】根据“政府高层解释称”可知这是一个解说句群,根据“即便……仍”,可知后一句是假设复句,前一句说“政府……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后一句中的后一分句又说“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可见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答案选D。
第四种,因果复句。偏句说出原因或理由,正句表示结果。常用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是由于”“是因为”“既然……那么……”等。
例 9:(2015·重庆卷·6)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解题技巧】根据“推寻本原”可知这是一个因果句群。“推寻本原,何尝不以……不复反顾?”表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官吏贪暴腐败,故答案选D。
以上通过举例说明了复句或句群在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中的应用,希望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有所裨益。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