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栏目记者采编能力提升的若干思路
2017-02-16杨利娟张莉丽
杨利娟+张莉丽
内容提要:本文从县级电视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今社会特点,对电视台新闻记者在新闻采编能力上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利于新闻采编能力提高的建议,供大家商榷。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高
电视在家庭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为人们带来了更加直观的视觉效应。新闻的电视传播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人们神经的感知力,吸引着人们积极地从电视上获取信息,从而解决了人们因不同的文化、语言以及年龄上存在的差异而在获取新闻信息方面的差异。但电视台特别是县级电视台现阶段的状况是,相关专业人才储备相对比较匮乏,同时资金不足,相关技术不够先进。在新闻采编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视台的前进和发展。电视台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电视台新闻记者队伍的综合素质,这样才有望突破新闻报道现存的困境。
一、记者要从实际出发,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新闻敏感性。要加强对记者进行相关业务培训,要时刻注意培养记者对新闻的基本敏感性。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就必须具备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新闻事件背后所隐藏着的相关新闻价值的能力,并能对新闻中深藏的新闻价值以及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捕捉和甄别,在第一时间内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此外,还要求新闻记者具备发现新闻的能力,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到新闻的线索。新闻记者必须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扎实工作,时刻捕捉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从生活中找出有价值的新闻。总之,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记者,必须有敏感的判断力,具备从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的能力。
(二)搞好专业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在培训中要让学员明白,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记者,首先要能掌握和熟练运用有关新闻理论知识,对新闻的潜在价值以及类型具有基本的判断力,对新闻事件具备深刻而具体的领悟力。在日常的工作中,新闻记者要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能够在日常平淡的生活中找出具有价值的新闻资料。要善于观察生活、领悟生活,善于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具体而详细的调查和探究,通过甄别和筛选,确保新闻的真实与可靠。
二、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在深入社会和基层生活采集新闻的时候,要用犀利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对新闻的真实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从而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得到有力的展现。从现阶段的状况来看,有的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自身素质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达到标准,社会责任感还不够强烈,在新闻采编工作中,贪图安逸,不愿受苦受累进行一线采访,或者为一点私情私利就做出令人唾弃的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这些问题在现实中时有发生,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在观众心中的公信力,也对电视台的基本信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三、以人为本的新闻价值取向
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编的时候,不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冷静,要对播报的内容和方式引起足够的注意,要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让观众一看就知道这是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新闻报道的内容在观众内心深处引起共鸣,受到观众打心底的欢迎和喜爱,从而使新闻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新闻报道工作要注意牢牢把握住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关注民生民事,在日常生活中找出有价值的新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新闻报道工作,要注意走到最基层,倾听百姓心底的声音,为民呼吁,为民解忧,为民解难。
新闻报道选题工作要关注民生、贴近民生、走进民众,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发现新闻素材。比如,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给予密切关注,关注拖欠民工工资、社会医疗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报道的内容更加贴近人民生活,从而达到服务于民的目的。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对新闻采集的时候,要以人为本,从生活实际出发,走进基层,从现实的生活中发掘新闻,从中找出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从而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要从实际出发,真实及时地反映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增强新闻的公信力和时效性。要让新闻报道与群众最基本的生活紧密相连,为老百姓办实事,从根本上维护老百姓的权益,真正提高电视新闻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促进电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結论
在电视新闻记者采编能力进行提高的过程中,要注意其新闻敏感性的着重培养,使其具备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新闻事件背后所隐藏着的新闻价值,对新闻中所蕴含的新闻价值以及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捕捉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要注意提高整体素质,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新闻记者的思想水平、专业素养及实际采编能力全面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侯楠楠.电视综艺节目的剪辑技巧探析——以《奔跑吧兄弟》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6(08).
[2]苏小红.浅谈电视专题片的剪辑策略 [J].新闻传播,2013(10).
[3]纪雨.浅析电视节目制作中剪辑风格的运用[J].当代电视,2008(05).
[4]甘丽华.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D].武汉大学,2013.
[5]秦利华.记者采访取得材料之证据能力问题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2014.
[6]吕杰敏.中国新闻记者英语隐喻能力——基于《中国日报》首页新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7]王和岩.好记者要具备三种能力[J].新闻记者,2014(07).
[8]李希光.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能力[J].新闻与写作,2012(04).
[9]杨晋昭.浅谈记者在采访中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J].中国报业.2013(03).
[10]毕红梅,毕宏宇.试论如何进一步提高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J].新闻传播,2014(05).
[11]张晋升,龚逸轩.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嬗变与能力重构[J].传媒,2016(08).
(作者单位:迁安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