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

2017-02-16肖骏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1期
关键词:习惯

摘要:自主修改作文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改,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激发学生自主修改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修改作文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关键词:自主修改;习惯;修改方法;同伴互改;面批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坚持每单元的写作训练,学生日复一日地写,教师日复一日地改,学生的作文总是原地踏步,不见提高,这是为什么?经过研究思考,我发现学生总是循着以往的经验与生活,按照自己原有的方法进行写作,没有反思。更重要的是,学生写完作文之后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老师认真打上分数,写上评语后发给学生,学生拿到作文本几乎很少阅读甚至修改自己的作文,只关心自己的分数。教师费尽心思,埋头苦改换来的只是学生的置之不理,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励引导,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习惯

进入初中,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与判断,逐渐厌恶家长与教师的包办代替。以前,学生习惯作文写完后由教师打分写评语,如果教师打破常规,转变传统的批改方式,让学生自己评分、自己写评语,这样能够真正把学生摆到作文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高涨。

自己写出来的作文最先修改的不是教师,而应该是自己!激发学生作文的主人翁意识,摆脱写完作文后依赖老师批改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由于学生内心有尝试和参与的欲望,教师利用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效率。

一篇好文章,一部好作品都是经过千锤百炼修改出来的。欧阳修、王安石、曹雪芹等著名的文学家都是经过多次的修改才写出不朽的著作,教师可以激励学生以文学家为榜样,仔细推敲语句,反复检查构思,精心确定主题,使自己的作文在一遍又一遍的修改中完善和提升。同时,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通过仔细修改也能写出生动优美的文章,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

二、三步四点,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1]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知道怎样修改作文,那么学生下次就知道怎么写作文了,自己修改作文是为了帮助学生写好作文。

第一步,通读全文,用框架法理出作文的中心、结构与材料,检查中心是否符合题意、是否深刻;选材是否围绕中心;结构是否合理恰当等,从整体把握文章的方向。第二步,朗读作文,用圈点勾画法检查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规范。第三步,学生从头至尾再读一遍文章,从字数、书写、修辞、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修改,并给自己的作文写评语。采用“3+1”格式:“3”代表这篇文章自己觉得写得好的3个方面,“1”代表这篇文章最需要改进的一个问题。这种格式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的不足。

之前,教师应明确此次作文修改的要求及侧重点是什么,以便学生的修改更有针对性。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学生就能懂得怎样修改好自己的作文,加上学生对自己文章的重视,我发现学生修改的地方、写的评语比老师更详细、更认真,修改的效果比老师批改的效果好很多。

三、同伴互改,实现修改的不断深入

由于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发现不了自己文章的问题或认识不全面。别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阅读审视这篇文章,就一定会有别样的体会与见地。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对陌生的世界或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很感兴趣,对于别人的生活、别人的作文同样也很感兴趣。因此,同学间互改就是实现修改更加深入的重要途径。

“每个人把自己的作文至少拿给三位同学修改,修改的同学至少写1点评语,认真修改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我大声地宣布要求。不久,有同学突然问我:“可以下座位吗?”我毫不犹豫地说:“可以。”顿时,同学们兴奋极了,课堂更自由了,我找你,你找他,他们或朗读或讨论或争辩。往日里教师一讲到底,沉默严肃的景象不见了,学生说起来了,动起来了。学生或找自己的好朋友或找自己认为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帮他修改,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作文,而且还能使学生阅读别人的作文,修改别人的作文,学生很有成就感。除此之外,学生自己找的同学都是与他关系好或他信任的同学,这些学生提出的建议更容易被接受。

在修改别人作文的过程中应自己有阅读、有思考,既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由于学生的作文水平与思维深度有限,部分学生只能发现文章比较突出的优点或缺点,为了让学生之间的修改更全面,应要求评语不能重复,这样引导学生多角度去修改这篇文章。学生之间互改作文,既是一种交往,又是一种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生自己修改的盲目与局限,使作文修改更有效、更深入。

四、展示与面批,师生共同完成修改作品

在作文修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调控修改的整个过程。教师将学生及同伴修改后的作文收起来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方面督促学生们认真修改;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对修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对于作文中修改准确或提出独到建议的学生提出表扬;将修改后进步明显的作文与原稿进行对比,展示在学习园地,使学生明白修改的意义。对于中心与材料仍不符合题意、语句仍不通顺的作文要求继续修改,教师根据反馈的情况,从中选择进行当面指导。叶圣陶在《教师下水》一文中说:“最有效的修改是当面改。当面改可以是提起笔就改,也可以与学生共同念文稿,遇到需要改的地方就顿住,向学生提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考虑。”[2]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作文进行细心的指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又可以增进师生情谊。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探讨本次作文及修改过程的感受,反思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学生慢慢懂得文章该怎样写和不该怎样写,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会逐步提高,作文的信心和勇气也会增加”。

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实现了学生与作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多边互动,作文教学变得高效而生动了。

注释: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李保初,周靖.作文教学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肖骏(1982— ),男,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宗场镇初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习惯
习惯
好习惯是良药
读书好习惯
改错
上课好习惯
坐姿好习惯
养成书写好习惯
好习惯
这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孩子有这两个习惯长大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