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庞德意象主义翻译观解读英译《诗经》
——以《蒹葭》为例
2017-02-16姚晓盈
姚晓盈
(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从庞德意象主义翻译观解读英译《诗经》
——以《蒹葭》为例
姚晓盈
(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文学史中颇具影响力的诗人和翻译家,他的《诗经》译本在翻译策略和方法的运用方面匠心独具。在庞德意象主义翻译观的范畴内,从译文的“并置”诗法、译文的意境创造性重构和译文的接受美学阐释等三个方面,对庞德的《蒹葭》英译文本进行了解读,旨在分析庞德翻译理论和鉴赏翻译作品,领悟庞德如何用“以诗译诗”的原则去实现超越时空和语言界限的意境契合,再现诗歌翻译的意象主义的审美期待和诗性的创造。
庞德;意象主义;翻译:蒹葭
作为《诗经》翻译史上重要的译本,庞德的《诗经》译本独具特色,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而是以意象主义手法为主的文学创作。庞德提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离我们较远的诗,不仅要翻译词句,还要翻译精神。”[1]庞德强调,翻译是一种对自身生活和情感的体验,译者需要置身于诗境之中。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能体验到并传达出原作精神,译文应该是阐释性,尽量保持译文与某些特定历史条件的联系。
庞德在1914年出版了《意象主义诗歌选集》,提出了意象主义诗歌创作的6项原则,这6项原则被称为“意象派宣言”,分别是:语言要通俗易懂,准确明了,避免使用修饰性的词语;用灵活新颖的节奏来表达诗歌的情感;题材要自由、生活化;要用意象手法;浓缩和简洁是诗歌的重要因素;诗歌要明确、清楚。庞德的意象派手法在其诗歌创作中运用广泛,他在翻译实践中也沿用了意象主义理论。纵观庞德的《诗经》译本,我们可以发现以下3个典型特征:新的节奏;高度的意象化;朴实、浓缩的语言。庞德在翻译《诗经》时使用了全面意象化的策略,他对译文意象的取用与《诗经》原来的意象不同,可以说是在原来意象基础上的新创作。
庞德虽然不是汉学家,且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并不谙熟,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和翻译家。庞德的翻译超越了语言文化的层面,实现了情感和创造的融合,在翻译过程中他尽情挥洒,诗情与才情被他发挥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对《诗经》有独到见解,他的翻译虽然未能做到对原作文化内涵的忠实,但却具有诗性的创造性。作为翻译文学,庞德的英译本《诗经》是对中西语言文化碰撞的完美诠释。他赋予译作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使译作不再居于翻译的从属地位。他的意象主义原则在英语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并为后来的意象主义诗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 庞德的意象主义翻译及实践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文学史中颇具影响力的诗人和翻译家。他认为诗歌的翻译应当注重对原作细节的呈现和意象的传达,而不应僵硬地对照翻译,诗歌翻译是一种赋予译者自由表达的艺术。虽然庞德不懂中文,他却通过日译本转译了大量中国古代诗歌,是继理雅各后把《诗经》译成自由体诗的第一人。与理雅各的传统翻译不同,庞德强调诗歌的翻译要再现原诗的意境和精髓。
庞德认为,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出理智和感情的情结”,并指出“正是这种情结的突然呈现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的感觉,一种我们在面对最伟大的艺术品时经受到的突然长大了的感觉”[2]。唐纳德·戴维认为庞德的意象主义倾向于呈现一种细腻的隐隐欲现的心理状态,而不在于陈述思想[3]。庞德的意象诗学追求凝练的语言、灵活的节奏和丰盈的情感呈现,重具象而轻抽象。埃德温·根茨勒(Edwin Gentzler)曾指出“庞德特别注重对细节、个别词语、完整甚至破碎意象的准确翻译”[4]。
西方同行对庞德翻译的特点有明确的归纳。尤尼·阿帕特指出,庞德翻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摒弃维多利亚时期的生僻古涩、矫揉造作的翻译措辞;把诗歌译作视为有独立意义的新诗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把译作视作对原作的评定和鉴赏[5]。语言有生命力和适应力,能顺应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也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语言的变化而变化。翻译是在不同词语间建立新的联系,庞德认为,在不同的语境下词语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在特定语境下应该创新词汇的品质。因此,他不注重句法关系,他认为“过分关注句法会妨碍译者的翻译”。
庞德认为意象比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为重要,在翻译时他常大量使用并置结构(juxtaposition),措辞、节奏和词语的位移是他翻译的惯用手法,他通过变化节奏、凝练措辞和增加语义密度,使译文获得强烈的情感冲击,他强调“新的组合能像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一样,释放出其中蕴含的语势。”[4]
在翻译时,庞德强调原文生命本体和译者生命本体的情感碰撞,他认为原文是翻译的对象,更是译者创作的对象,译文是翻译和创作相互结合的完美产物。庞德认为,译者应按照自己的风格和方法进行翻译,可以适当运用想象而不必拘泥于原文词语。真正伟大的诗人会运用高超的技艺来弥补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不对等现象,使译作产生再创造之美。既然译作远离了原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改变了原作的语言,就只能用当代的观念和经验去重现原作的内涵和意义。这样的译作既可以说是新作,也可以说是更新了的“旧作”。仅从语言上说,语言文化的差异使诗歌翻译具有“不可译性”,但庞德的创新翻译法则灵活地表现了原作的真实情感,合理地处理了原文诗歌的不可译因素,使诗歌艺术得到真实体现。在翻译作品时,译者真实地“对作品注入一些美好的新元素,这些新的美好元素就是原作中某些‘派生物’或‘对等物。’”[5]
在翻译内容方面,庞德指出要把握原文的精髓,抓住事物之美,然后译出活的艺术。庞德认为翻译的忠实原则并不是要求对原文语言细节的关注,而是要求译者对原文内涵有深入领会。庞德认为,一部作品的神韵和艺术美是紧密联系的,译文只要在整体效果上忠于原文就可以了,而非对细节的忠实,译者要追寻对原文之美和内在活力的呈现,摒弃烦琐的语言形式和僵硬的对照翻译。
2 诗歌《蒹葭》
我国《诗经》的外文译本众多,庞德的《诗经》译本在翻译策略和方法的运用方面匠心独具。《诗经》英译推动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和嬗变。《蒹葭》是《诗经》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以婉转低回的情感和不可言说的意境著称。
《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是约2500年前的秦地民歌,更是借景抒情的佳作。历史上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存在多种说法,有“招贤说”、“刺襄公说”、“爱情说”等。今人多把此诗理解为爱情诗,认为它刻画了心生爱慕之情者爱而不可企及的惆怅。《蒹葭》共3章,每章以4字成句,8字成行,措词隽美。诗人以情感为铺垫进行抒情叙事,音调委婉曲折,意境惆怅断肠,重文叠字,一唱三叹。在反复吟咏中,描述了“在水一方”这一无法触及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伊人刻骨铭心的眷恋和遥不可及的无望追求,让人产生无限遐思和凄婉怅茫之感。
3 庞德意象主义视阈下的《蒹葭》
3.1 译文的“并置”诗法
“并置”一词最早出现在法语词汇中,它的含义是“为了形成对照而并排,并列摆放”。作为艺术领域的表现手法,“并置”是西方反理性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在音乐、雕塑和绘画等领域的基本表现手法为,各种不相关的事物被艺术家们并列排放,在不作逻辑分析的情况下,由那些不相关的具体的事物客观地表现自然。这种并列的手法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应用比比皆是,如青山郭外斜,小桥流水人家等。作为一种诗学术语,“并置”与庞德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联系在一起,被庞德大量应用于英语诗歌创作中。在诗学领域中,庞德积极探索,顺应发展的时代潮流,同时又汲取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从而发展成独特的“并置”诗学。
情感是实现诗歌词语组合的内在纽带,诗人的情感是通过诗歌语言的组合进行暗示性流露,而诗歌语言经常以简洁凝练和前后对照的形式呈现出来。庞德强调,组合诗歌语言的内在动力是情感的诉求。通过词语的“对照”,可以简洁凝练地表现诗歌隐喻式的感知力,例如名词和动词所暗示的对照[6]。庞德在理论上探寻了诗歌语言组合的驱动力,并提出“并置”的核心是诗歌语言的对照。
庞德的“并置”主要是意象的“叠加”和词语的“对照”,他在翻译时抽去逻辑的关联,使上下诗行和诗行内部之间形成“并置”,用“超越隐喻的语言”和具象并置把诗歌的意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庞德“并置”诗法的核心主要包括“物的精确呈现”和“事物之间无逻辑关联”这两个要素。在翻译过程中,这两个要素互为联系,不可分割。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手法非常关注,从意象主义的“刹那间的理智与情感的混合体”到漩涡主义的“能量出入的漩涡”,他不断地对中国古诗意象进行发掘和吸收,在诗歌翻译中提出了意象叠加的“意符诗法”。中国古诗的意象手法和创作意境为庞德的翻译和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诗经》中“赋”“比”“兴”的意象手法灵活多变,诗篇意蕴悠远,富有审美趣味。庞德在翻译《蒹葭》时,采用意象叠加、词语对照和抽去逻辑关联等并置诗法,再现原诗的唯美意境,通过语言与“物”的完美结合,生动地呈现出语言的“精确性”和诗歌的主旨。下面是庞德英译的《蒹葭》。
《蒹葭》原诗每章都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开头,“蒹葭”和“白露”勾勒出整篇诗歌的意境,深秋的凄凉之景和诗人怅然若失的心境相互辉映,由景生情,情景交融,令人读之动容。庞德深入感悟原诗的情境,用多种“并置”手法再现原诗的意象。
庞德的《蒹葭》译本第一节中,“Dark”与“white”形成色彩对照,幽暗的芦苇与苍白的秋露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茫然,使人回味无尽。第二节中,庞德将“萋萋”译为“Chill”,由“Dark”到“Chill”的演进,使原诗的意象完成了从视觉到心理感觉的蜕变。庞德把“意象主义”理念精妙地运用到诗歌翻译中,尽显诗人面对“伊人”却咫尺天涯的情形,使诗人心中的凉意与深秋的寒凉互为映照,更渲染了原诗苍凉的意境。在第三节中,庞德用动词“falls”表现阵阵秋意、层层寒霜,他把原诗的静态意象扩展为动态意象,动静虚实相互对照,更彰显了诗人的真挚情感。“bright”与第一节中“dark”形成对照,把诗人寻求“伊人”的矛盾心理烘托了出来;用“dark”表现寻求“伊人”希望的渺茫,用“bright”表现诗人对“伊人”仍抱有丝丝希望。庞德的翻译张弛有度,很好地把握了原诗的意境和精髓。
从诗行结构的设置上,庞德根据原诗行的结构进行排版,使诗篇的整体结构清晰明确,把原诗想象的空间用视觉的对照展现出来。虽然庞德对意象的处理方面有一些明显的人为痕迹,但他的翻译达到了“缘景生情”、“以景起兴”的目的。庞德用“并置”手法组合词汇、短语和短句,使译文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性”美学效果。这种语言组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不谋而合,用这种方式翻译中国古诗更能还原诗歌的本意。
3.2 译文意境的创造性重构
诗歌的核心是“意”,“意”是非具体的物态化事物,主要指借助物质形态的媒介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对于“意”的表述,有陆机的“文不逮意”,刘禹锡的“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周易》中的“言不尽意”等。“意”有时可以通过语言符号和结构进行暗示,然而有时却很难用合适的语言符号进行传达,常常会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译者在翻译诗歌时需要依靠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领悟作者的“留白之意”,然后进行译作的审美重构。译者对“意”的领悟和重构是建立在主体性发挥的基础上,不同的译者对同一作品的领悟和阐释往往不同。
庞德擅长把握原诗的本质,调用现代语境来营造原诗的意境。庞德认为,翻译与创作互为一体,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借鉴和吸收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素。庞德的翻译不追求字对字的忠实,重在彰显原诗的特质。他能把翻译的经典诗作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诗歌语言和创作模式。他倾向于用革新的语言和节奏翻译原作,重视把原诗的某些特质移植到现代语境中,从而完成对翻译的创新。在诗歌内容方面,他常借助原诗的语意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用时事的语境表达译者的心声,这往往会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庞德的创意翻译已成为诗歌翻译的一种新风向,是西方翻译理论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楷模。
在领悟《蒹葭》的意蕴之后,庞德用自己的诗学理念对诗人的“留白之意”做了重构,凸显了原作诗人对“伊人”的仰慕和渴盼之情。意境的重构需要译者的体悟和创造,意境的结构总是“以少意多,情貌无遗”,它既有抽象性又有高度概括性。译者要体悟到意蕴丰富的情境,然后重构出不同的“意”。通过对原诗语言文化和诗人情感的深刻理解,庞德用等值的英语文化元素阐释了诗人要表达的意思。
《蒹葭》一诗在反复咏叹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对“伊人”炽热的追求和无心复加的情思,庞德在翻译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在翻译策略上,他使用头韵“r”(如“reed”“rush”)和尾韵“t”(如“frost”、“lost”)。使用头韵和尾韵的手法有助于诗歌意境的展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指出了事件发生的环境和时间。葳蕤苍郁的芦苇叶上,点点露水凝结成霜,让人感到丝丝寒意,这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苍苍”“萋萋”和“采采”这三个叠词营造的意境均是“茂盛的样子”。庞德在翻译这三个叠词时,使用了对等的叠词结构“Dark,dark”、“Chill,chill”,情感逐层递进,如臻化境。庞德的译文中,“dark”一词形象展现了密密匝匝的墨绿色芦苇的场景。作为一个色泽词,“dark”色调暗淡,凸显了芦苇丛茂盛密集的形态。庞德接下来用“chill”来修饰芦苇,精炼的词语点出了季节的更替,芦苇在秋风瑟瑟中飘荡,阵阵寒气袭来,却依然触不到伊人。这种手法用词简洁,意象鲜明,营造出一种心之所盼,又怅然若失的意境。
从《蒹葭》每一诗节的第三、四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意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于“伊人”的指代,原诗没有具体交代,可以说这里的“伊人”是一个象征,可以是友人、恋人或贤人等。“伊人”所处的位置更是变幻不定:在水边、水中及水边的草地上。原文的韵味空灵,意象虚幻。庞德把此句译为“whatmanner ofman(thing)is he?”他的翻译可以理解为对原诗更深层次的创造和改写,意蕴深厚,暗含了对“伊人”的忧思,一种意象的虚化美跃然纸上。对“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庞德分别译为“in mid water”“on tufted isle”“on the isle”,这基本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一致。其中“tufted isle”原义为“簇生的”,庞德对此句的翻译生动形象,一块狭小的水中高地上野草丛生,灵动的画面意境悠远,含蕴朦胧。
3.3 译文的接受美学阐释
庞德提出,诗歌是人类感情的方程式,诗歌翻译要避免字词直译,要尽可能展现方程背后的意蕴和感情。他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翻译进行评鉴,认为翻译从本质上是有特定历史背景、一定文化素养的读者对原作的解读。译者首先是原作的读者,然后才是译者[8]。
与传统的以文木为中心的翻译模式不同,接受美学的翻译强调读者与文本的互动关系,作为特殊的读者,译者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对原作的“未定点”和“空白处”进行具体化处理,从而形成了阐释角度各异的译作。这里的“未定点”指由于结构、语言、主题和意象等方面的不确定产生的文本模糊化,“空白”指联系的中断。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依照自己的思维习惯和美学体验把文中的未定性转变为确定性,重新连接文本的中断联系。
作为《诗经》的名篇之一,《蒹葭》意境优美,意象模糊。文中的“未定点”和“空白”激发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力。《广雅》对苍苍的解释为:“苍苍,茂也。”[9]虽然《蒹葭》中三个叠词常被认为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三个叠词是形容芦苇的色泽。作为“未定点”,这三个叠词可以指芦苇的色彩.也可以指芦苇的形态等。庞德在翻译此处时,对此处的“未定点”进行具体化处理,把“蒹葭苍苍”译为:Dark,dark be reed and rush:把“蒹葭萋萋”译为:Chill,chill be the reeds;把“蒹葭采采”译为:Ever falls dew on bright reeds.“dark”一词简洁凝练,精妙地表现出芦苇的色泽和形态,具有鲜明的意象主义风格。
作为千古传颂的佳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蒹葭》另一个“未定点”:“伊人”的形象是否很美、“伊人”是否为女性、“伊人”是否与诗人关系紧密等。对于谜一样的诗歌,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理解角度,庞德把“伊人”看作男士,认为诗人好像在寻找一位迷路的人。从“whatmanner ofman(thing)is he Lost”这句译文可以看出,译者从自己的审美体验出发,对诗中的“未定点”“空白”进行阐释,从动态的角度丰富了原诗的意义,以再现作者的意图。
接受美学强调文本的“未定点”和“空白”。文本的“未定点”和“空白”需要读者用创造性和想象力去填补。正是由于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读者被赋予了参与作品意义构建的使命,读者的想象力被充分激发出来。如果读者没有参与作品意义的构成,而是被提供了全部的故事,那么他的想象力就不能进入作品,读者难免会产生厌烦心理[10]。庞德的译文突破了汉语古韵的限制,深度把握了原诗的意蕴,巧妙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诗意浓郁的画卷。可能他的译作与原文有一定的出入,但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中国古典诗歌诗中有画、画中寄情的特点。读者可以透过诗情意象,领略原诗蕴含的情感意味。庞德按照“以诗译诗”的原则,实现超越时空和语言界限的意境契合,原诗的精神和意境更好地被庞德用意象主义的审美期待再现出来。他的翻译不仅仅是翻译,更是通过自身体验再现原作,通过原作重新发现自己。
4 结语
庞德的诗学与译学渊源相承,他的翻译影响并激励了他的诗歌创作,反过来他的诗歌创作又引导和促进了他的翻译。大体而言,庞德的诗学几乎就是翻译诗学,他重新界定了20世纪诗歌翻译的本质和理想。庞德的译论和译作体现了翻译的艺术性和诗歌译者的语言文化观。庞德的《诗经》译文具有中国文化的气息和诗歌雅韵,全面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庞德的翻译理念推动了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与哲学、语言学、文化学的关联发展。
[1] CHEADLE M P.Ezra pound's confucian translations[M].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7.
[2] ELIOT TS.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C].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54..
[3] 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4] 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Rouledge,1993.
[5] APTER,RONNIE.Digging for the treasure:translation after pound[M].New York:P Lang,1987.
[6] E POUND.The spirit of romance[M].London:Peter Owen Limited,1952.
[7] E POUND.The classic anthology defined by confucius[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
[8] HUGH K.Translation of ezra pound[M].New York:New Direction,1954.
[9] 金启华.诗经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10]朱立元,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IPERSPECTIVE OF POUND'S TRANSLATIONAL THEORY OF IMAGISM.——In the case of Jianjia
YAO Xiao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Zhengzhou 450001,China)
Ezra Pound is an influential poet and translator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Book of Songs translated by Pound has great originality in translational strategies and methods.The article explains Pound's English version of Jianjia from such three aspects as the"juxtaposition"poetry translation method,the conception of creative reconstruction and explanation aesthetics based on Pound's Imagist translational category,aims to analyze Pound'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appreciate translationalworks,understand how Pound used poetry principles to achieve agreement of artistic conception beyond boundaries among time,space and language,and reproduce Imagist aesthetic expectations and poetic creativity of poetic translation.
Pound;Imagism;translation:Jianjia
H059
A
1673-1751(2017)01-0089-06
2016-11-14
2016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移动学习时代英语课堂教育教学研究”(〔2016〕-JKGHA-0058)
姚晓盈(1984-),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跨文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