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节课和一个人
——江萍老师印象

2017-02-16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课例一节课材料

初识江萍,给我的印象是:甜甜的笑容,柔柔的声音,做事细致认真。无论把怎样的任务给她,她不但欣然接受,而且会高质量地完成,给我惊喜。相处久了,我发现:她小小的身躯蕴藏着大大的能量,而最吸引我的是能量背后那股坚韧和努力,并渐渐地形成自然、扎实、灵动的课堂风格,朴实、温暖、专业的管理手法。

真正见证江老师课堂的成长,源于“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磨课历程,而她悉心研究这节课,并成为代表作,纯属一个偶然的机会。

那是2009年4月初,因为参赛教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当年5月初要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赛课,按常规就得找个学校磨课,江老师主动要求我带赛课教师及团队去她学校,相关事务她会安排好(那时她任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的副总校长,并担任一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那天参赛教师的课一结束,我就劈头盖脸把课批评了一通,几乎把整个教学设计给否定了,课的主要问题是:过于依赖生活情境,缺乏数学思考和任务的挑战性;过于注重实物的操作和直观,缺乏适时的提炼和抽象。

他们团队打磨了近半年的课就这样被我否定了,事实上,这是大家对课和课堂观念上的不同造成的,但观念需要磨合,不可能一下子改变,也怪自己前期没有介入备课和设计,现在要大家从头再来,时间那么紧,怎么办?当时就直接宣布由江萍老师根据当时的评议意见重新设计这节课,一个星期后听江老师上课。

江老师二话没说就承担了任务,做起了“陪练”。江老师的课在目标定位上淡化读写,把“数感”的培养和数形结合等渗透其中,力求用最简单、朴素的材料,上出富有思考的课,让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建立在思考和挑战的基础上。所以在具体材料和环节构建上更加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正因为江老师的“改课”开辟了另一个视角,参赛教师不再去追逐复杂的材料,把着力点放在激发孩子思考上,赢得了全国不少专家和同行的认可,获得了大赛一等奖。也正是这一次磨课过程,开启了浙江省参加全国比赛课和华东地区比赛课例的新的磨课方式——异地AB角的同课异构。

大家知道,“1000以内数的认识”独立编写为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的尝试,以往在与义务教育教学大纲配套的教科书中,只属于 “万以内数的认识”的一部分。由于这一内容相对独立,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的起始课;又便于操作,可以承载数感、动手实践等多重目标,就成为许多一线教师愿意公开执教的内容。江老师研究这节课时,一方面要与“万以内数的认识”适当关联而不照搬,另一方面要在众多课例基础上有新的突破。面临这么多问题和挑战,凭什么江老师对这一课的研究和实践能促成她教学生涯的转折,执教的课例被广泛认同并成为她的代表作呢?

答案就在于她对研究一节课的视野和毅力。

首先是她有从学科整体的价值观审视一节课的大视野。像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前面所学的“百以内数的认识”等,只要是认识数,就一定牵涉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顺序、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如何把这些知识点用适当的材料串成一节课?许多教师往往向生活延伸,寻找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教学材料。诚然,教师能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但数的认识应该还有如位值概念、十进制等自身的规律和内在结构需要学生掌握,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多角度思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江老师选择了用0、1、4三张数字卡片作为新课的学习材料,既简单、朴实,又能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其次是不断从框架到环节进行细化和打磨的能力和毅力。目标、材料和框架确定后,她站在学生的视角,不断关注如何把材料用活、用足,把每一个环节的活动组织进行细化,包括如何追问。

机会总是等着有准备的人,2012年12月,江老师应邀在广州举办的两岸四地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活动中亮相,当时广东省的李一鸣老师给予她极高的评价,他概括为两点:1.情境设计非常集中。一堂课三个情境,她把每一个情境围绕知识点教学用足、用够、用好。如复习引入部分 “写一个比100大一点的数”,出示数字卡片 0、1、4,只用这三张数字卡片就把数的组成、读、写、拨珠几个环节完全融合在一起,话题集中。2.组织教学无缝衔接。江老师先学后教、调控自如、无缝衔接。她以人为本,任何问题都先问问孩子有什么想法,所以课堂上有很多生成性的材料。老师处理得很自然,孩子学得很轻松。

接着,这节课在浙江省小学数学10年改革获奖课例展示会和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六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又进行了展示。江老师执教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构思大气,材料简单,教师引导精巧到位,学生思考深刻而灵动……

事实上,这节课的背后凝聚了江老师长达4年的付出和努力,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回顾这节课的思考、实践历程,从最初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到拍摄‘农远工程’录像课,再到后来参加浙江小学数学10年改革获奖课例展示、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每一次公开观摩课无论规模大小,我都努力尝试着用这些简简单单的材料上出有思维含量的数学课。”课堂实践也充分证明:课因学生思维的激活而精彩。材料可以简单,思考必须深刻。

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悉心研究一节课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上好一节课,而是通过解剖麻雀,让自己“为迁移而教”,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地感悟,通过反思和积累,促使自己专业化成长。

如果我们用心去关注名师的成长经历,就不难发现不少名师促使他教学生涯转变的就是对一节课的研究,江老师就是很好的例证,她从“万以内数的认识”起步,把“1000以内数的认识”打磨成代表作,接着研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及相关的复习课,成为数的认识领域的课例研究专家。因此,我们认为研究一节课并成为自己的代表作,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倡导:教师的成长从研究和改变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开始,从研究备课和上课开始,一节课一节课地加以研究和积累。就算每个教师每个学期用心地去研究一节课,几年下来,展示在自己面前的将会是一叠叠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的教案,而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手抄本”了。到那时又何愁没有一个可以供自由选用的“方案库”,又何愁自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呢?我们教师,既要有研究的意识,更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不断改进的毅力。

猜你喜欢

课例一节课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托马斯的一节课
课例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最美材料人
材料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课例选编》(DVD)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