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写作 享受写作

2017-02-16江苏省南通市唐闸小学任冬梅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4期
关键词:写作文习作作文

江苏省南通市唐闸小学 任冬梅

快乐写作 享受写作

江苏省南通市唐闸小学 任冬梅

“我不想写作文!”

“又要写作文!我没得写!”

“我一见作文就头疼,就头疼!”

……

这基本上是每次作文课之前孩子必说之言。是呀,现在有许多学生见了作文就头疼,视作文如洪水猛兽,怕听到作文,怕见到作文,更怕自己动手写作文。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情结,那就是想把自己心中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表达出来。那么如何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写作”呢?

一、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乐于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写作的广阔舞台,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生活体验,教给他们再多的写作技巧,那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别谈乐于写作了。

1.观察生活,言之有物

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关注周围事物,学生会从中猎取到许多感兴趣的写作内容。为了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我常常把学生带出课堂:春日踏青,寻找春的气息;秋日劳作,体味秋的硕果;雨季观雨,感受雨中情景;雪季玩雪,享受雪日快乐……在这些有趣的生活观察后,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把那些使他们激动、赞叹和惊奇的事物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实践中我发现,观察丰富的孩子,他们的写作中会出现更多的素材,他们更容易在写作中流露自己的个性。

2.体验生活,言为心声

“感乎心者,莫过于情。”小学语文中要描写“情”的习作要求也不少、家庭的亲情,朋友的友情,老师的恩情……可是写父母的爱时,孩子能想到的只有自己生病时父母忙碌的身影,寒冷的冬天母亲为自己编织毛衣的情景;写师生情时,孩子能写的只是老师熬夜批改作业的身影。是生活中缺少了真情吗?不是,而是孩子少一份体验的心。孩子童年不仅需要书籍、布娃娃,更需要自己对生活的那份体验。于是我让孩子去为父母服务,在情感的交流中体会亲情的温暖;让孩子与伙伴平等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尊重合作,学会共同生活;让孩子去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会社会冷暖……

另一方面,我还让学生博览群书。我会选择感情真挚的美文,带领孩子阅读感悟乃至背诵,体会别人是如何听从父母的叮嘱的,餐桌边的闲聊,一阵风雨,一张照片,一个过客……从这些事物中去倾吐自己的真情,从而使学生由文中情联想到身边情。

于是,孩子在父母为他做早饭的身影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孩子在老师微笑的目光中读到老师的关爱;孩子在伙伴的默默等待中感受到友谊的真挚;孩子在垂死挣扎的小鸟身上,读懂了生命的坚强意志。就这样,一段段充满情感的文字流露出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读到了孩子的心声,读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世界的美丽。

3.创造生活,张扬个性

叶圣陶先生说:“彼本无所写,示之以题,彼即觉得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我们在选择习作话题时应注意生活化、儿童化、情趣化。封闭式命题,孩子们常常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严重阻止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欲望,造成了习作与生活严重脱节,以致他们的作文“千人一面,千部一腔”。

写作也应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自主的权利。没有老师命题的制约,没有规定范围的限制,没有统一格式的拘泥,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几句就写几句。有时候,这些文章虽然幼稚可笑,但却是孩子真正的创作,你会在这样的作文中碰撞到孩子的创造力:有的孩子观察得细致入微,写出了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有的孩子发表了独有的见解;有的孩子用了自己发明的语句……真是丰富多彩!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孩子个性的真实反应,是孩子对语言的再创造、对生活的再创造。

二、巨大的成果享受,让孩子乐于写作

1.激励评价,激发习作热情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准备一百顶高帽子送给学生。这对我们的作文评价启发尤其大。教师采用激励评价,能给各类不同的学生创设成功的快乐。只要孩子在原有的起点上有进步,就应在评价中充分肯定,哪怕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每一次的表扬肯定,孩子就会增添一份自信。在这种评价下,孩子会感到写作是快乐的,更会期盼每一次的写作。

2.分层展示,体验成功乐趣

我们还可以为学生的写作设置多种多样的展示台,可以让孩子之间互相学习交流,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乐于写作,在写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1) 布置墙报。选择学生日记中较好的在墙报上展览,每周定时更换。日记内容不限,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可以入选。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日记上了墙报时,特别有成就感。

(2) 上传校园网。现在许多学生家中有电脑,我就鼓励学生登录校园网站,上传自己满意的习作。没有条件的学生,我就帮他们上传。看着自己的习作出现在校园网站,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习作的兴趣更浓了。

(3) 向报刊投稿。对于一些特别出色的习作,我鼓励孩子去投稿。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刊物上发表,捧着那鲜红的证书,孩子的自豪之情会洋溢整个校园。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只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并经常让孩子获得成功感,那么新课标中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教学目的也就不难达成了。

猜你喜欢

写作文习作作文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写作文等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