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朗读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扇窗

2017-02-16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实验小学何文彬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4期
关键词:邱少云课文阅读教学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实验小学 何文彬

让朗读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扇窗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实验小学 何文彬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朗读是以理解文字作品意义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是培养语感,掌握语言规律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智力,使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语文老师整天与优美文雅的文字打交道,学生同样如此,如果老师能培养好学生的朗读能力,那么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揣摩作者要表达的手法,进而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可以说,朗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语文老师应教会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去品尝词句,在读中悟情,让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扇窗。那么,如何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下面,笔者结合本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把朗读贯穿于语文的阅读教学中。

朗读;培养;能力;教给方法;阅读教学

培养朗读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一种综合能力,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又能让学生从多方面提高语文素养。为此,本文展开了让朗读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扇窗的几方面阐述,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一、教给方法,培养朗读的自主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不能把单纯的传授知识看成是授人以鱼,而应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新课标指出,应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朗读要得法。学生虽然具有自主性,但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极易失去自信心,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在朗读中也不例外,因此应教给他们朗读的一般方法,培养朗读的自主性。

首先,初读课文,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脉络。其次,细读课文,体味语言美感,欣赏课文精华。这就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要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读到重要的或不理解的地方想一想,在书本或笔记本里写一写,做到寓分析于朗读之中,才能真正领悟文章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时,注意到文章词好句佳,所以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就让学生反复朗读、吟咏;而第二课时继续以朗读为主,做到细读课文中的好词佳句,领悟课文中传神的字句,感悟桂林山水的美,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感受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学生在读中欣赏、品析,情感得以升华。因此,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才能使自主性得到培养。

二、读中品尝,培养朗读的能力

“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重点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品评、欣赏,在读中求悟,在读中善悟,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句段或文章难以理解的地方、有欣赏价值的片段,要让学生多读,从而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讲的目的。

1.抓重点词句进行读中品尝

抓重点词句进行读中品尝,帮助学生体味词语或句段的隐含之意和弦外之音,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一文时,针对文中的“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句,我让学生重点品尝“安然”、“高高”、“没有危险”这些词语:什么叫“安然”?(安全)老麻雀站在怎样的树枝上?(高高的)站在高高的树枝上表明它处境怎样?(十分安全)从上面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会变得怎样?(极其危险)在“安全”和“危险”这两种情况下老麻雀还是从上面飞下来,做了危险的选择,这是一种什么力量使它飞下来呢?(母爱的伟大力量)通过这样的品尝,使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激起学生的情感,接着,作为教者,我怀着对母爱的崇敬之情深沉地朗读一遍,重点词语读重音,再让学生进行齐读。这样使学生进入角色,在读中品尝,既领悟到语言的精华,又在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幼小的心灵中受到美的情感熏陶。

2.创设情境进行读中品尝

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情景因素往往对人的情感起激发和感染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地上。”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如利用音乐、图片、录像等渲染)又辅以抑扬顿挫的朗读,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感受文章蕴含的情感,内化成自我情感,真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抓住这一段“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没发出一声呻吟。”进行朗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朗读前,我注意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共鸣,首先让学生看挂图,接着播放早已准备好的有枪炮声、大火呼呼地烧着草木毕毕剥剥的响声的录音,同时先用紧张的语调向学生介绍大火烧着了邱少云,再用低沉浓重的语调向学生诉说“我”内心的痛苦之情。然后,教师把学生带入情景,设疑质问: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如果是你自己被烈火烧着,能忍受吗?邱少云是怎样做的呢?这样的战士伟大吗?最后,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带入一个烈火烧身的痛苦境地,通过引导渗透,使学生领悟到邱少云同志为了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崇高品质,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终也对学生渗透了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感。

三、运用方式,提高朗读质量

朗读的方式是多样的,因而,要科学地选择朗读的方式。即使是一篇课文,选择读的方式也不能单一,应多样化,根据文章的特点来交替使用,寓阅读于朗读之中。

比如:范读、领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共同性阅读”,这样有利于面向全体,时间性强。我在教学《一块特别的石头》一文时,就是采用“共同性阅读”的方式。 当教到李四光问“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和小伙伴作答“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这些句子时,我先范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等方式,第一句让学生读出李四光不懂就问的精神,第二句读出小伙伴那种肯定、嘲笑的语气;当教到他对小伙伴的回答不满意时就去问陈二爹、爸爸时,就乘机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进行,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朗读效果。

另外,还有自由读、轻声读、默读等“独立性阅读”,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单独地、自由地读课文,这就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思维空间大。“教法千种读为本”,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让朗读方式交替使用,科学地选择朗读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课文的兴趣,提高朗读的质量。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只有口诵心惟,熟读成诵,说写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妙语连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求悟、善悟,进而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1]刘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J].时代教育,2013(10).

[2]黄筱蓉.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时代,2011(6).

猜你喜欢

邱少云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云的天庭,从不惧火
——电影《邱少云》观后
邱少云和他守望的城
烈火中永生
——献给邱少云
背课文的小偷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