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插图,为语文课堂增添色彩

2017-02-16江苏省射阳县解放路小学张国香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4期
关键词:司马光课文内容语文课堂

江苏省射阳县解放路小学 张国香

巧用插图,为语文课堂增添色彩

江苏省射阳县解放路小学 张国香

插图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在语文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插图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或画面丰富,或充满童趣,或引导课文内容。插图具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感染学生的纯真心灵的作用,是一种用之便捷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应该将这些插图巧妙地运用起来,为语文课堂增添色彩。

巧用插图;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偏低,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比较短暂,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用插图去引导学生,那么不但能够将枯燥无味的课堂转变成灵活有趣的课堂实际,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提高学习效率,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那么,教师该如何运用插图,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很多小学生在刚刚拿到新发的课本时,都会被课本中丰富多彩的插图所吸引,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吸引小学生的目光,引起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索奇妙世界的欲望,用奇妙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我就通过多媒体将插图展示出来,看图与问题相结合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阅读期待,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继续学习的欲望。教师还可以将本文的故事以漫画的方式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并在学生看图片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如狐狸在树底下在想什么呢?垂涎欲滴的狐狸将会用怎样的方法吃掉乌鸦?乌鸦将会干什么呢?吃掉乌鸦的狐狸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小学生喜欢形象性的东西,对画面特别感兴趣,插图能够引起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索奇妙世界的欲望,学生看到这些精彩的插图后就能够积极主动地阅读文本,回答老师的问题。又如,小学课本中的《桂林山水》,教师同样可以将图片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于小学生的见识和阅历比较浅显,插图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想象,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些奇山异水像什么?并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将它描述出来,这样就把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插图与文字相比,有着艺术形象的可视直观性,会让读者在不假思索之中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可利用插图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将孩子逐步带入课本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言语是指人们以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的活动,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在言语活动中把握语言规律,发展学生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能力。

例如,在学习《司马光砸缸》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这篇课文的插图,再让学生把图片中的内容用语言描述出来,并让学生分组讨论,组织语言,同时评出最佳语言组,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于是就有学生这样概括道:“司马光和小伙伴在院子里玩,院子里有一个漂亮的大缸,有一个小朋友就爬到了缸上面,可是一不小心就掉了下去。其他的小伙伴都很害怕,有的大呼小叫,有的急着去喊大人过来帮忙,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搬了一块大石头把大缸砸破了,水流了出来,小朋友也就得救了。”教师还可以借此继续问道:“你觉得我们需要向司马光学习吗?我们可以从司马光身上学到什么呢?”学生就会七嘴八舌起来,有的说机智,有的说勇敢,还有的说冷静,像个小大人,教师最后再统一一下学生的答案。

在课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一项作业,就是把图中的内容写出来,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把说的话写下来,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个飞跃的练习。教师不要求学生写得很生动,只要把事情表达清楚,把句子写通顺就行。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就可以一点一点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感染学生的纯真心灵

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要通过语文知识来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小学生的心灵就如同一张张白纸,需要我们教师给他们增添上健康的色彩,如教给他们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宽容善良、富有同情心等等。

例如,在学习《艾滋病小斗士》时,书中的插图是一个个骨瘦如柴的小男孩,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定的怜悯之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学生能够看到一个瘦骨嶙峋、奄奄一息但仍然坚持不懈地与病魔斗争的恩科西,慢慢感受到恩科西坚强、勇敢的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看插图,然后问:“你们能看出恩科西在想什么吗?他拥有怎样的精神呢?”学生会回答:“他有着淡淡的微笑,说明了他对病魔的勇敢和坦然。我们应该学习恩科西的坚强与乐观。”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阅读、体会,就会明白健康的重要性,要珍惜生命的道理,这样对文本的解读就显得深刻多了。又如,在二年级上册的《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中有两张插图,一张是“我”送蝈蝈给盲婆婆,另一幅是盲婆婆微笑着倾听蝈蝈的歌声。通过这两张插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盲人老婆婆总是在脸上挂出温柔的笑脸?”学生在看图片的过程中可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蝈蝈清脆的声音,更好地感受盲婆婆此时的心理反应,体会盲婆婆的高贵品质,最终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由此可见,很多小学课文都是旨在感染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养成美好的品德,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这些插图中主动积极地思考,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总之,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启迪性,一幅好的插图留给学习者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课文。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让课文插图走近学生,用插图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感染学生的纯真心灵,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语文课堂增添色彩。

猜你喜欢

司马光课文内容语文课堂
司马光砸缸之谜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警枕”夜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