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蕴育科学素养 奠基科学人生
——探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2017-02-16屠利峰

名师在线 2017年3期
关键词:磁铁科学素养课外

屠利峰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江苏苏州 215200)

蕴育科学素养 奠基科学人生
——探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屠利峰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江苏苏州 215200)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精神、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旨在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此,我们在关注科学知识建构的同时,要促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

核心素养;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引 言

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旨在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此,我们在关注科学知识建构的同时,要促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笔者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能够与时俱进地转变教学观念和策略,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科学教学,探究出一套有效的科学教学策略。

一、基于情境探究丰养学习意识

知识的获取纯粹依靠教师的传授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索。学会学习乃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保障和促进其他素养的形成。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激励他们自主建构知识。

探究是小学科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促使学生学习意识的形成。问题情境是点亮学生探究的火把,点燃学生探究欲望之火。情境探究是科学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在教学中基于情境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养学生学习意识,促进学生乐学善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我首先给学生表演了一个小魔术“会飞翔的纸蜻蜓”:我在一只纸蜻蜓身体中藏着一枚铁钉,一只手抓住系着纸蜻蜓的棉线,一只手拿着一个磁铁在纸蜻蜓的上方移动,纸蜻蜓跟着磁铁飞来飞去。有趣的魔术情境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看着学生瞪大眼睛疑惑不解的样子,我问道:“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想知道!”学生们齐声说道。“这里面隐藏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呢!想要知道里面的秘密,请你们合作探究吧,看看哪个小组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接着,我给每个小组提供了磁铁、铁钉、纸条、铜钥匙、回形针、记录单等材料,让他们围绕“磁铁能够吸什么”展开合作探究。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按照“猜测—填表—验证—填表—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探究。在猜测中,有一点生活经验的学生说:“磁铁能吸铁钉。”有学生受前面魔术的影响,猜测说:“磁铁能吸纸。”也有学生说:“磁铁能吸铜钥匙。”他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学生的学习意识得以进一步激发。最终,学生亲手用磁铁一一吸取各种物品,发现了“磁铁能够吸铁”这一性质,从而有效建构了“磁性”这一科学概念,并自己揭晓了“纸蜻蜓飞翔的奥秘”。

二、基于实验操作炼养实践能力

伽利略说过:“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去找。”实验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种以动手操作为主要方式,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的一种探究性活动,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促使人的多种智能的发展。

教科版三年级的《测量水的温度》一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步骤,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在教学中,我虽然把测量水温的方法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进行了演示。可是,学生在实验操作时,仍然有部分学生操作不当,不是温度计碰壁就是液泡触底,或者读数时视线不能与温度计内液面保持水平,甚至还有学生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读数。“纸上得来终觉浅”,要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必须反动手练习,要允许学生发生错误,更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改进与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我没有快速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而是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逐个进行指点,并组织学生反复练习,帮助他们改进操作方法,提高操作的科学规范性。学生经过多次练习后,动手能力能力明显提高,我这才组织学生开展“连续测量十分钟水温变化”实验,这一实验再次增加了学生使用温度计的机会,促使学生在锻炼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

三、基于课外实践涵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是科学探究的不竭动力,是迈向成功的保证。我们要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鼓励他们胜不骄败不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养成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究毅力,激励他们敢于批判质疑,勇于实践创新。

生活是科学的摇篮,科学学习不能止于课堂,我们要拓宽科学探究的舞台,将科学教学的触角拓展延伸至课堂之外,在生活实践中历练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学探究,基于课外实践涵养学生科学精神。

教科版三年级《种植我们的植物》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长期管理、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变化情况,在长时间观察中探究学习种子的萌芽状态以及植物的特征。后面的根、叶、茎、花、果实的教学都得基于有效的课外观察记录。而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依靠课外时间来进行,因此,课外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课堂中组织学生播下种子后,加强学生课后实践的过程管理,培养他们管理植物、观察记录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长期探究的坚强毅力。我既将课外种植管理作为科学知识探究学习的途径,又利用这一时机大力培养学生不怕辛劳、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究精神。我经常提醒学生对种子发芽、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在种子长成幼苗后,我还让各小组之间相互比赛,看看谁的植物生长旺盛,中途组织交流评比,通过奖励来鼓舞学生将科学探究坚持到底,以此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

四、基于生活应用优养责任担当

科学源自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科技进步提升人类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那就是环境的恶化现象日剧加重。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承担起保护地球的责任,我们可以在科学教学中为学生搭建科学应用的舞台,让他们学以致用,用科学改造与保护自然,在应用中优养学生的责任担当。

譬如,在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一天的生活用水》时,我让每个学生课前调查统计自己家庭一天的用水量,查询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在课堂中经过交流与分析,学生认识到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某些家庭用水过度的现状。接着,学生通过“刷牙用水”对比实验,找到刷牙时节约用水的有效办法,深深体会到节约用水要从生活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意识油然而生。最后,我组织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探讨其他的节约用水措施,组织学生各自制订节水计划,撰写节水倡议书,绘制节水宣传画,为节约用水献计献策,承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

结 语

华罗庚曾说过:“科学上的发现只属于那些学有素养的人,属于那些善于独立思考和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科学素养是学生未来人生的支柱,让我们在核心素养的观照下开展科学教学,通过丰养学习意识,炼养实践能力,涵养科学精神,优养责任担当,有效蕴育科学素养,奠基科学人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赵静,侯宝顺.教育传播视野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研究[J].数字教育,2015(3).

[3]陈刚,皮连生.从科学取向教学论看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体系构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9).

屠利峰,1982年生,男,本科学历,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副校长,中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磁铁科学素养课外
小满课外班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玩磁铁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