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而道远的计算教学
——浅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感受
2017-02-16殷俊峰
殷俊峰
(常熟市莫城小学安定分校,江苏常熟 215500)
任重而道远的计算教学
——浅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感受
殷俊峰
(常熟市莫城小学安定分校,江苏常熟 215500)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由此可见,让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关键。
计算能力;原因;方法
引 言
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计算能力下降了!这一问题已经达成数学教师的共识。因此近几年来,计算教学的专题研讨活动、计算教学研究课,便频频开展,而且必将继续深入开展下去。在不断向专家讨教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让计算教学有效地进行?
一、提高计算能力,必先究其原因
1.口算速度慢,频频出错
2.算理不明,算法不熟练
3.估算能力低,估算意识不强
虽然估算教学单独出现的次数不多,但估算思想却随处可见,像在分数乘、除法计算教学中,有比较大小的题:。
这是可以利用计算比较后的规律:一个数与比1大的分数相乘,所得结果比这个数大;一个数与比1小的分数相乘,所得结果比这个数小;当除数比1大时,商比被除数小;当除数等于1时,商和被除数相等;当除数比1小时,商比被除数大。其实这也是一种估算方法。往往有好多学生是通过计算得出比较结果的,也就失去了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
二、提高计算能力,必讲究其方法
1.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并驾齐驱
新教材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尤其是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更是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情境相结合,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现实场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提供了切实的例子。
听过《分数乘分数》这一内容的计算教学研讨课,由于现实中没有与之贴合的情境,于是教师在教学中,直接由旧知引入,通过与书本例题一致的长方形表示6公顷的果园,阴影表示一半种橘子,引导用算式来表示种橘子部分的面积;接着把6公顷改成1公顷,图形不变,种橘子部分的面积怎样来表示;进而抽象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一半用分数表示,再将涂色部分平均分成4份,一份打上斜线,要求学生也用分数来表示,追问是谁的?并把未涂色部分也平均分成4份,再追问,打斜线部分是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在这里,旧知引入比刻意创设情境更有意义了,也更利于学生的理解。
2.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相互依存
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不懂得算理,光靠机械操练也许能掌握其计算的方法,但这种方式的掌握,其迁移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应用。只有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才能让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顺理成章。
如在教学《分数除以整数》一课时,我不急于交给学生计算方法:将除法转化成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虽然这句话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我把学习的重心放在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上。我从学生熟悉的分果汁开始引入:“把2瓶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瓶?”学生马上口答出了结果。我又接着介绍,“把1瓶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瓶?”
3.口算与估算能力的提高须常抓不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口算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估算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培养数感、进行检验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将二者相辅相成,必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还有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计算等,都还要列竖式来计算。事实上这些计算只要通过口算就可以解决了。还有像:,前两个括号是最近学习的知识,学生比较熟悉,能正确快速地填出来,但后面两个括号却让我哭笑不得比比皆是),或许是思维定式的原因,但学生口算与估算能力低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而,日常的基本训练须常抓不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口算训练。向语文教师学习(语文学科的词语抄写和默写基本是天天进行的),我们的基本口算训练也要每天进行,每堂课都用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练习,做到基本的口算结果能脱口而出。对常用的数据要牢记,如:25×4=100,12.5×8=100等;圆周率与常用整数的乘积;50以内的素数表;13、17、19的简单倍数值……这样有利于提高计算正确率,同时也提高了计算的速度,还要让估算浸漫到日常的教学中,及时总结一些计算的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进行估算。
结 语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做个有心人,纵观计算教学的整个体系,把握每一个年级段计算教学的任务,加强计算教学的趣味性,掌控好算理与算法的度,采用多种形式的日常训练,在反思与探索中不断进步!
[1]王建波.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顾健.分析计算问题成因,提高学生运算能力[J].新教育,2016(318):17.
殷俊峰,1982年生,男,江苏常熟人。现任莫城小学安定分校教导处副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